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种高速移动衰落信道的特性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鞠建波  陈建勇  江帆 《电讯技术》2002,42(5):124-127
高速移动信道不同于一般的移动信道,其速度影响亦不可忽视,本文分析了高速移动信道的特性,提出了信道模型,并进行了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2.
多径时变信道产生的多普勒频展会引起OFDM系统中的子载波间干扰(ICI),从而影响系统的误码率性能。针对无线移动通信环境,通过对多径时变信道的频率响应分析,从而进一步分析了子载波间干扰的原理。并对相邻数据取反自消除算法、SSC-ASIZ算法和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这三种抑制ICI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由仿真结果表明,SSC-ASIZ算法的系统误码率性能优于其他两个系统。  相似文献   

3.
针对移动信道的时变衰落特性引起的载波间干扰(ICI)对无线OFDM系统性能的严重影响,介绍研究了一种利用循环前缀(CP)和导频信号来消除ICI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消除时变衰落信道中ICI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现有的ICI自消除算法在提高系统载干比(CIR)的同时会降低系统的抗噪声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在发送端对数据进行复数加权共轭运算的ICI自消除改进算法,这种算法造成的相位旋转最小,可以有效减少接收信号因相位旋转而导致的相位误差,从而提高系统的抗噪声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与已有算法相近的ICI抑制能力,但比现有算法具有更好的抗噪声性能。  相似文献   

5.
移动OFDM系统中的ICI消除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宽带OFDM系统中,高速移动引起的多普勒效应导致载波间干扰(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 ICI)。该文在充分利用ICI分布特性的基础上,使用部分信道信息推导出两种新的低复杂度MMSE和DFE均衡算法。分析及仿真表明,新算法能够灵活可控地实现接收机性能与复杂度的有效折衷。在计算开销近似相同的条件下,提出的DFE均衡方案有效消除了传统接收机差错性能的地板效应(error floor),从而获得了性能改善。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2018,(1):67-70
多普勒频移破坏了OFDM子载波的正交性,导致系统产生子载波间干扰。针对此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ICI干扰消除的时变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前一符号的信道斜率,消除当前系统符号所受到的ICI干扰。在归一化多普勒频小于0.15时,所述算法的信道估计均方误差比传统算法更小,系统误码率性能更优秀。  相似文献   

7.
相移键控调制技术具有较高带宽利用率、优良的抗噪声性能等特点,在高速数据传输率的遥测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针对高速移动条件下采用相移键控调制方法的遥测系统,采用多普勒频移进行估计和校正方法,对遥测系统中的解调技术进行设计与仿真。首先,介绍多普勒频偏对相移键控调制方式的影响。其次,对于常用的四相相移键控和八相相移键控调制和解调技术进行讨论。最后,通过对高速移动条件下遥测接收系统的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文中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前存在的各种信道估计方法,通常假设信道参数在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内是恒定不变的。但是在高速场景中,信道在一个OFDM符号内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变化,这时子载波间干扰(ICI)就会影响传统的信道估计方法,使估计性能明显下降。本文提出通过幂级数基的形式来建模无线信道变化的方法,将时变的信道估计转变成有限参数变量在幂级数基上的投影,这大大减少了估计信道参数的个数。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跟踪和估计时变的信道参数,具有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速移动环境下多普勒频偏造成移动信道的快衰落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子载波间干扰(ICI)问题,本文给出了OFDM系统中的多种ICI干扰消除技术。  相似文献   

10.
高速移动通信中的多普勒分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坤  朱刚 《数据通信》2005,(5):8-11
克服高速移动带来的多普勒(Doppler)效应是无线通信系统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在高速移动环境下存在的Doppler效应,指出了它对误码率的影响,介绍了Doppler频域分集的主流技术并进行了性能分析,最后针对现有Doppler分集的不足分析了改进方案,并探讨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在MU-MIMO-OFDM上行链路中,载波频偏的估计和补偿均需要信道信息,而利用频域导频信号估计频偏和信道会受到子载波间干扰ICI)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部分频偏预补偿机制,可以使得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之后接收信号中的ICI功率最小,从而在不改变频偏和信道估计算法的前提下提高估计精确度.为了求解预补偿频率,文中首先对信号中的ICI建模,接着通过最优化问题明确ICI功率与预补偿频率间的关系,最后得到了近似最优解的闭合表达式.通过仿真验证,使用了部分频偏预补偿机制之后,频偏与信道估计的误差将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孙婷 《信息技术》2021,(1):142-146
针对高速移动通信系统大多普勒频偏和导频资源受限条件下的载频同步问题,提出了一种级联递进载波同步方法.首先利用数据帧首尾导频块估计与校正接收信号多普勒频率变化率;然后设计了基于多级自相关运算的高精度多普勒频偏估计模型;最后采用三阶锁相环跟踪剩余的多普勒变化率和频率偏移.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多普勒频率变化率校正满足载波同步...  相似文献   

13.
未来OFDM系统将工作在高载频、高容量、高移动速率的条件下,传统的单抽头频域均衡器将不再适用。该文基于双选择性信道的ICI分析,提出了一种用于OFDM系统的频域Turbo均衡(Frequency-domain Turbo Equalization, FTE)算法。仿真表明该算法具有BER性能好,计算复杂度低的优点,能够很好地抑制ICI。  相似文献   

14.
多普勒频移对线性调频信号脉冲压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期雷达系统中存在着非常典型的难题,即检测能力与分辨率的矛盾.脉冲压缩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线形调频信号脉冲压缩,因其较好的解决了雷达分辨力同平均功率间的矛盾,在近年来的雷达系统中被大量应用.文中主要讨论多普勒频移的产生原因及其对线形调频信号脉冲压缩的影响,用Matlab软件仿真了一个线性调频信号,在不同多普勒频移下的脉冲压缩的结果,并对这种影响加以分析.结果显示在多普勒频移的影响下,脉压结果仍有很好的主副辨比.  相似文献   

15.
高速移动条件下的多普勒频移估计与校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遥测遥控通信系统中,经常会遇到发射机或接收机具有很高的移动速度。这将导致接收机接收到的数据包含很大的多普勒(Doppler)频移。多普勒效应使得接收数据的相位发生旋转,这将造成接收信号无法正确解调。对高速移动条件下的数字通信系统中存在的多普勒频移问题进行研究,并对盲估计算法与训练序列估计算法的性能进行比较与分析,并对采用训练序列算法估计频偏和相偏的FPGA实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到的硬件实现算法能够很好地估计和校正频偏与相偏。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无线通信频段的不断提高,非理想载波所引入的相位噪声对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性能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不仅影响OFDM系统载波的正交性,同时导致多天线预编码性能急剧下降。相位噪声对MIMO-OFDM系统的影响可分为公共相位误差(CPE)和载波间干扰(ICI)两部分。本文对CPE影响MIMO-OFDM系统的性能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一系列基于频域正交导频设计的CPE估计算法,以实现对CPE的有效抑制;最后,在多个场景下进行链路仿真,充分验证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彭聪  许鹏  陈翔  赵明 《电子与信息学报》2017,39(12):2999-3003
随着无线通信频段的不断提高,非理想载波所引入的相位噪声对OFDM系统正交性的破坏也越来越不容忽视。与此同时,受天线间距离等实际因素的限制,发送或接收端的天线间可能无法共用载波时钟,导致不同天线上的相位噪声互相独立。该文在各天线独立的相位噪声的假设下,得出了MIMO-OFDM系统各子流检测误差的自相关矩阵的近似表达式,其中公共相位误差(CPE),载波间干扰(ICI)和热噪声的影响具有可加性,且对于CPE和ICI二者而言,收发相位噪声的影响也近似可加。上述理论推导的合理性通过计算机仿真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18.
徐恒舟  朱海  刘辉  余忠洋  任春晓 《电子学报》2020,48(6):1156-1161
在高速移动通信系统中,收发双方往往面临较大多普勒频移和有限导频开销两个问题,从而会严重影响传统载波同步模式(Traditional Carrier Synchronization Pattern,TCSP)的整体性能.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强鲁棒性的载波参数估计解耦合技术(Carrier Parameter Rstimation Decoupling Technique,CPEDT),并应用到传统载波同步模式(CPEDT-TCSP)中.首先在接收端任取一段导频信号进行解调操作,然后对解调信号进行有效延迟长度为α的相关运算,一方面利用该相关运算的结果作频偏估计,另一方面利用取α为导频长度一半的相关运算结果的共轭形式与解调信号一同作最大似然相偏估计.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表明,考虑修正的数据帧结构,提出的CPEDT-TCSP可以实现传统载波同步模式中频偏估计和相偏估计的解耦合,同时还能够显著降低最大似然相偏估计的复乘运算量.  相似文献   

19.
刘莉丽  邱剑 《信息技术》2006,30(5):135-138
移动信道特性的研究是移动通信系统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多径传播和阴影效应是信道的主要特点,几乎任何统计特性都建立在此基础上。主要是介绍一种移动信道的分析模型,该模型的地理环境为市区,即移动台和基站之间不存在直视波(LOS),并从多普勒功率谱的角度给出了接受信号振幅和相位的概率密度函数(PDF)盈自相关和互相关函数。  相似文献   

20.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利用卫星作为中继,实现区域乃至全球范围的移动通信的系统.在系统通信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无线链路的频率同步.本文首先介绍了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及其频率偏差的原因,接着讨论了地面终端所采用的频率同步技术,同时还讨论了特殊的机载终端所采用的频率同步技术,最后总结了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同步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