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杜林岳 《江西建材》2021,(4):57-59,61
基于杨勇提出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通过ANSYS程序对傅传国所进行的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简支梁试验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型钢混凝土推出试验所得出的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关系所建立的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有限元模型与试验结果依然能够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2.
型钢混凝土梁的界面滑移位移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斌  刘俊玲  刘咏 《建筑科学》2006,22(4):1-4,9
研究型钢混凝土简支梁在基本荷载作用下的界面滑移。以型钢上、下翼缘为界将型钢混凝土梁截面划分成三个不同的理想弹性体,利用弹性分析理论建立一般受力情况下界面滑移的微分方程组。通过分析其受力特点,推导出型钢混凝土简支梁在纯弯矩、对称集中荷载以及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型钢上、下翼缘与混凝土之间滑移量沿梁长度方向变化的关系式,并对三种情况下滑移量的模拟曲线分析对比。为用数学方式描述复杂受力情况下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滑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研究型钢混凝土梁界面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加荣  胡夏闽  薛伟 《钢结构》2008,23(8):26-30
在总结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指出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对影响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分析和工程实际的需要,提出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的研究中,还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滑移效应对钢-混凝土组合梁弯曲强度的影响及其计算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在采用栓钉等柔性抗剪连接件的钢-混凝土组合梁的交界面上存在相对滑移变形,它不仅使梁的挠度增大,而且还使组合梁截面的弹性抗弯强度减小,现行换算截面法尚未考虑这一不利影响.本文通过滑移效应对组合梁抗弯强度影响的试验和分析,建立了考虑滑移效应的弹性和极限抗弯强度计算公式.结果表明,考虑滑移效应的弹性弯矩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考虑强度极限状态时钢梁部分截面进入强化阶段的有利影响,滑移对极限抗弯强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对于完全剪力连接和横向配筋率不小于0.6%的组合梁,按照简化塑性理论的等效矩形应力模型得到的极限抗弯强度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5.
考虑了粘结滑移对型钢混凝土梁裂缝宽度的影响,提出了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梁的裂缝宽度计算方法,并与相关文献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考虑粘结滑移计算得到的型钢混凝土梁的裂缝宽度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研究综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国内外对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的试验研究,介绍了型钢混凝土的粘结机理,并着重阐述了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研究的意义,基本问题,以及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研究的基本方程,基本概念和理论,本文可对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型钢混凝土结构粘结滑移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0个型钢混凝土粘结试件推出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机理,探讨了影响粘结滑移性能的因素。基于试验结果,得到的粘结应力与滑移的关系,适用于型钢混凝土结构受力的全过程,可供有关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8.
9.
型钢混凝土梁剪切强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目前针对型钢混凝土构件受力性能的分析主要基于型钢与混凝土完全黏结的假定,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差异。基于此,选取武汉市某工程中一榀型钢混凝土梁式转换框架作为研究对象,依托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探究型钢与混凝土界面滑移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及界面滑移对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界面滑移的模型,混凝土和型钢应力分别增加和减少10%左右,模型最大位移增加约50%,混凝土损伤范围和钢筋屈服程度亦增加。建议在设计中重视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滑移,当两者连接不可靠时,宜适当增加钢筋和混凝土用量或提高混凝土强度。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上分析了受压区配筋量对双筋矩形截面梁抗弯强度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双筋矩形截面梁的钢筋压拉比及极限抗弯强度等概念,可供设计者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MTS试验机对C35和C40两种强度的混凝土进行了动态弯拉试验,应变速率分别为10—6/s、10—5/s和10—4/s。试验中以10—6/s速率下得到的数据作为拟静态状态,并以此作为其它速率下得到实验数据的对比依据。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两种强度混凝土的弯拉强度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两种强度混凝土的弯拉峰值应变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3.
利用已有试验数据,得到钢纤维混凝土弯拉强度与抗拉强度的相互关系,再参考单向短纤维复合材料强度模型,得到钢纤维混凝土弯拉强度的理论公式,经验证,理论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基于钢纤维在砂浆体中的滑动阻力,建立了钢纤维混凝土(SFRC)的弯曲强度模型;经与Swamy,Han-nat模型比较,其物理意义明确,更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提出材料强度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脆性断裂理论,并与材料强度服从威布尔分布的脆性断裂理论相比,用以研究结构用重组竹强度的尺寸效应。再通过弯曲、剪切强度的尺寸效应试验,验证以上两种理论模式用于结构用重组竹弯曲、剪切强度尺寸效应计算的精度。结果表明,材料强度服从威布尔分布的脆性断裂理论精度更高。按弯曲强度标准值统计时,尺寸效应系数s为0. 045;按弯曲强度均值统计时,尺寸效应系数s为0. 043;按剪切强度标准值统计时,尺寸效应系数s为0. 223;按剪切强度均值统计时,尺寸效应系数s为0. 181。所得s值可用于尺寸效应折减系数β值的计算。  相似文献   

16.
型钢再生混凝土黏结滑移推出试验及黏结强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型钢与再生混凝土界面之间的黏结滑移性能,以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型钢与再生混凝土的黏结部位、型钢保护层厚度、横向配箍率、再生骨料母料强度和再生骨料粒径等为变化参数,设计了22个型钢再生混凝土试件,采用位移控制的加载方法进行推出试验。通过观察试件的受力破坏过程,分析型钢与再生混凝土界面黏结失效机理,获取其裂缝发展形态、应力分布情况、加载端和自由端滑移分布规律;分析不同参数对型钢再生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型钢不同黏结部位与混凝土的黏结应力不同,翼缘内侧黏结应力最高,翼缘外侧次之,腹板黏结应力最小;黏结应力沿型钢埋置长度方向呈指数分布;再生骨料的母料混凝土使用时间越长,用其生产的骨料配置的同条件的混凝土强度越低;再生混凝土骨料粒径越小,再生混凝土与型钢的极限黏结强度越小。  相似文献   

17.
利用静态应变仪及分析软件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时对混凝土试件产生的横向变形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得出沿混凝土试件高度范围内,距压板越远,环箍效应对试件的影响越小,反之亦然。环箍效应对混凝土试件的影响集中在距压板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不同截面形式高强冷弯薄壁槽钢构件受弯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6个屈服强度为550 MPa的高强冷弯薄壁槽钢受弯试件进行静力试验研究,考虑了加劲形式和卷边形式对试件受弯性能的影响,其中加劲形式分为无加劲、翼缘中间V形加劲和翼缘及腹板中间V形加劲3种,卷边形式分为直卷边、斜卷边和复杂卷边3种。试验结果表明:加劲形式和卷边形式是影响试件受弯承载力和屈曲模式的重要因素;与无加劲形式相比,采用板件中间V形加劲有效减小了板件宽厚比,试件受弯承载力提高了30%~70%;同种加劲形式下,短(直、斜)卷边试件受弯承载力提高幅度最大,复杂卷边试件提高幅度次之,长(直、斜)卷边试件提高幅度最小;试验过程中试件发生了局部屈曲、畸变屈曲与局部和畸变相关屈曲。对试验进行了有限元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加速试验方法研究了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弹性模量随溶蚀时间的退化规律。在该试验中,粉煤灰掺量分别为0、10%、20%、30%。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弹性模量均随着溶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可以减小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的下降率,当粉煤灰掺量为20%时,效果最佳。对于给定的溶蚀时间,粉煤灰混凝土的溶蚀深度低于普通混凝土的溶蚀深度,而且加入粉煤灰可以明显减小溶蚀混凝土中大孔的数量。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小砌块灌芯砌体抗压及弹性模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22个混凝土小砌块灌心砌体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试件的试验,分析研究了试件的受力状况及其应力-应变关系,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