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空间扩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新区是高新技术企业空间集聚与扩散的重要载体,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国家级高新区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的高地和带动区域与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源头。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者从企业集聚和产业链、产业集群角度对高新区、科学园区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高新区空间扩散的现象研究较少。本文以南京高新区为个案,通过实证调查分析,对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空间扩散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从城市、企业、高新区互动角度对高新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8)
金融支持是科技创新产业加快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现状,梳理了高新区科技金融现有政策体制、运行机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美国硅谷、日本及国内科技金融发展模式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快高新区科技金融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上海紫竹科学园区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的东南角.紫竹科学园区吸取世界著名科学园区的建设经验与设计理念.强调高起点规划、生态化建设和人文化氛围。园区的发展目标是要通过5~10年的建设.使整个园区成为基础设施配套完备.环境优美.商住功能齐全.集产、学、研为一体的高科技产业集聚的上海市现代高科技新兴综合城镇。并且.以上海交通大学、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以创新技术研发为主的产业集聚空间,而高新区核心区是高新区的功能集聚中心,同时也是形象展示中心。由于发展前期高新区核心区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导致其产业与生活空间无法满足目前产业升级发展的空间需要。文章立足于我国目前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对高新区核心区的现状问题进行剖析,总结出当前我国产业升级对核心区规划的新要求,提出了核心区规划的四大关键性策略,并以镇江高新区核心区为实例进行验证分析,针对性地提出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5.
保定国家高新区已经在打造新能源与节电设备产业集群、企业集群的道路上探索了近十年时间。十年的积聚,保定国家高新区已经集"国家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与"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新能源领域)"于一身,成为各类国家级开发区中着力发展新能源设备产业的先锋与领跑者。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5)
简要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总结了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研究成果。国外方面:美国的技术推动模式,美国、日本与韩国的政策拉动模式,瑞典的大学和企业合作模式。国内方面: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构建,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基于市场导向的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机制等。提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模式应选择金字塔模式、集群模式以及系统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国外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以及产业发展状况,从政策、管理、经济、技术和心理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国内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和行业发展状况,认为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仍处于探索中,行业发展仍处于培育阶段,需要继续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和技术规范,对产业发展合理规划,提高专业化程度以及加强技术研发,以促进建筑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中度是指特定产业的生产经营集中程度,它是反映行业和市场结构的重要指标。论文运用行业集中率方法(CRn)测算了中国建筑业2000—2005年度的产业集中度,并与国内其它行业集中度进行了对比分析;运用洛伦茨曲线将中国的建筑业产业集中度与国外发达国家建筑业产业集中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建筑业产业集中度近年来虽有所发展,但与国内其它行业及发达国家同行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论文最后从法律法规体系、市场秩序、产业和企业结构以及行业壁垒等方面,探讨了提高中国建筑业产业集中度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0)
中国高新区的产业集聚趋势已越来越明显,由产业集聚所带来的经济效应也越来越突出。通过对全国各省和直辖市国家级高新区企业数和净利润筛选,可以选出产业集聚程度相对较高的高新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出高新区产业集聚能够同时引起两种相协调的经济效应:劳动生产率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高新区产业集聚能够显著提升劳动生产率和激发技术创新效应。  相似文献   

10.
邓少珍  翁殊斐  黄立本 《园林》2013,(12):74-77
华南地区位于中国南部,是一个高温多雨、四季常绿的热带一南亚热带区域,其植物生长茂盛,种类繁多,有热带雨林、季雨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等地带性植被,为城市景观的营造提供了很大的优势。广州科学城是广州市的一个现代化科学园区,是广州市东部发展战略的中心区域,是广州市发展高新区的示范基地,而东莞松山湖高新区是珠三角地区创新发展环境、创新发展能力的示范区,两区在经济实力和发展环境方面均有较高的优势。因此,本文通过探讨华南地区高新区道路绿化特点,以广州科学城和东莞松山湖高新区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实践验证分析,为高新区的建设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童俊 《石材》2022,(1):2-8
从国外石材产业发展情况、国内石材产业发展情况、石材产业发展趋势、石材消费市场及前景几个方面来分析"十四五"石材产业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大学密集区高新技术产业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新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的新内涵,在此基础上,以美国北卡州三角创业园为例分析了大学密集城市和地区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优势、特点和条件,并分析了大学密集地区高新区发展所应具备的功能和体制。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35)
泸州市国家级高新区产业集聚所带来的经济效应也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对目前泸州市高新区的产业聚集现状分析,得出高新区产业集聚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激发创新、加大竞争、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外部经济、有利于打造长江经济带效应。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9)
20世纪9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就建立了以哈尔滨、大庆两个国家级高新区为标志的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开发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并相继建立了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医药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能源产业集群、石化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等,其中装备制造、石化、能源和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对黑龙江省甚至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黑龙江省产业集群在发展中也存在体制不顺等多种制约因素,应壮大能源及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集群,促进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来带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单晓菲 《城市建筑》2014,(18):13-15
在上海转型发展的今天,产业园区的规划实践如何体现科学的弹性,成为了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漕河泾开发区、紫竹高新区和临港装备产业区做法的归纳和分析,探讨了在上海新的历史条件下,产业园区在管理实践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瑾  耿谦  王艳 《规划师》2012,28(4):58-64
长期以来,我国高新区实行以工业区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引发了一系列空间问题,高新区已无法承载区域格局变动和新经济发展带来的新要求。同时,随着区域格局的变动,在新的发展形势、产业需求和政策引导下,城市发展和产业更新对高新区的要求和定位不断提升。基于此,在总结我国高新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济南高新区东区为例,探讨产城融合型高新区发展的内涵、特点及规划要求,具体解析了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高新区的政策机制、法律机制等动力机制,并对济南高新区东区的规划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为高新区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高新区开发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慧玲 《山西建筑》2012,38(18):20-22
通过对山东省菏泽市牡丹高新区的发展现状和条件进行分析,选择了综合产业功能开发作为其目前最合适的开发策略,在对理论模型深入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高新区后续开发进行了实践研究,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7)
本文主要针对青岛高新区近6年发展过程中数据的整理,构建青岛高新区与其所在区域青岛市经济发展协调发展模型,定量分析青岛高新区与青岛市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对作为青岛市经济发展引擎,产业升级的增长极的青岛高新区经济、产业发展进行实时检测,观测青岛高新区经济是否与青岛市经济发展相协调,并分析协调度发生变动的原因,以及两者协调度未来发展走向,使高新区在引领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的定位,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能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9.
高铁产业是中国赶超型自主创新成功的典范。高铁产业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之际,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了部分关键核心技术,进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和赶超。其中,政府在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成功的关键,与国外机构联合设计、在国内开展产学研合作是成功的前提,建立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和研发机制是成功的基础,全产业链创新是成功的保障。高铁产业的成功说明,在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对创新资源的配置和战略指引至关重要,国有企业在特定产业和领域具有独特的自主创新优势,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意识决定引进技术的效果和最终成败。  相似文献   

20.
卢波 《规划师》2003,19(4):29-32,36
从国外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发展战略和空间部署的一般规律出发,阐述深圳南山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优势、挑战和机遇,认为南山产业发展应引入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产业族群”发展战略,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特色产业走廊的空间布局,进而提出相应的规划目标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