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耐碱玻璃纤维和GRC制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耐碱玻璃纤维是一种含氧化锆的特种玻璃纤维,因其能够抵御水泥水化物的碱性介质的侵蚀,可以用于生产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制品。经过近三十年的开发应用,GRC已经成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建筑材料。1耐碱玻璃纤维和玻璃纤维增强水泥的发展历史从50年代起...  相似文献   

2.
利用粉煤灰生产长玻璃纤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冀渝 《粉煤灰》2003,15(3):45-46
玻璃纤维是一种人造无机纤维,其用途广泛,可用作玻璃钢、水泥及混凝土、石膏等制品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通常是用天然矿石,配合其它化工原料,熔融拉丝制成。为了开辟粉煤灰和矿渣工业废料利用的新途径,国外开发出粉煤灰或矿渣生产玻璃纤维的工艺,但从生产结果来看,利用这些废料生产玻璃纤维难以长纤维化。针对这一技术问题,日本新兴化学工业公司与东电环境工程公司通过共同研制,利用粉煤灰生产耐水耐碱的长玻璃纤维获得成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1标准制定的依据和原则 我国现行的玻璃纤维无捻粗纱标准都是行业标准,共有三个标准分别为:JC/T277-1994<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JC/T278-1994<中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JC/T572-1994<耐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前二个标准所规定的产品用于增强材料,而后者用于增强水泥.在技术要求上与普通玻璃纤维无捻粗纱有许多不同.而且原标准起草单位也提出了作为行业标准修订这一标准,所以本标准的制定将不包括耐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相似文献   

4.
专利摘要     
《玻璃纤维》2010,(3):49-51
一种增强齿形带用玻璃纤维线绳的制造工艺;耐碱玻璃纤维的生产方法;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5.
冯维 《玻璃纤维》1992,(3):26-31
1.概述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是六十年代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由于在水泥中均匀掺加短切玻璃纤维材料,使水泥制品的抗拉强度和抗裂强度得以提高,同时还显著地增加了制品的韧性,从而使水泥制品本身所固有的脆性问题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此外,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制品还具有耐火、质轻、非磁性等诸多优点.但是,在普通水泥的碱性介质中,普  相似文献   

6.
提高玻璃纤维耐碱性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材料具有高的抗拉强度,良好的断裂韧性,耐火,质轻等优异性能,是六十年代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由于以硅酸盐为网络的普通玻璃纤维在碱性介质中的不稳定性,加之,玻璃纤维表面常有微观缺陷,极易受活性介质影响,而玻璃纤维在水泥基体中,一方面由于水泥基体自身存在着孔隙,微裂缝,腐蚀质可以进入复合体内部,与玻璃纤维发生反应.更为  相似文献   

7.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从一九七五年开始向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混合制品(GRC)行业及硅酸钙等行业提供耐碱玻璃纤维(AR玻璃纤维)产品.这种纤维作为水泥、硅酸钙等制品的增强材料已在土木建筑、船舶等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信誉.作为水泥等制品的增强材料而使用的这种纤维的耐碱性  相似文献   

8.
肖博丰  李古  张广虎 《硅酸盐通报》2021,40(6):1889-1894
耐碱玻璃纤维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无机非金属纤维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而3D打印作为新兴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有较高匹配度和广阔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在3D打印砂浆中掺入不同掺量的耐碱玻璃纤维并调节减水剂用量,制备一系列打印性能良好的砂浆,探究耐碱玻璃纤维掺量对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要获得良好的打印性能,跳桌试验流动度建议在180~220 mm之间;砂浆抗折强度随耐碱玻璃纤维掺量增加而提高,强度增幅最多可达99.2%;砂浆抗压强度随耐碱玻璃纤维掺量增加先提升后降低,纤维最优掺量为0.25%(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9.
玻璃纤维增强氯氧镁水泥制品是用菱苦土和氯化镁水溶液制成的水泥中,加入玻璃纤维作增强材料制成的制品。这是随玻璃纤维开发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材料。目前玻璃纤维增强氯氧镁水泥制品已从轻型屋面材料单一品种发展到复合地板、琉璃瓦、浴缸、风管、风道等众多品种。据有关方面分析预测,如果玻璃纤维增强氯氧镁水泥瓦在吸水率、耐老化及制品强度方面得到改进,  相似文献   

10.
抗碱玻璃纤维网布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优良的增强材料,玻璃纤维在诸多领域中与其他相关材料复合而成为一种有优良性能的工程材料来满足各领域的需要.本产品主要用于建筑物和其它构筑物内外表面增强、防裂.本文主要阐述抗碱玻璃纤维网布的性能,制造工艺、设备,制品的研制和开发,以及产品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国内外耐碱玻璃纤维研究基础上博采众长,通过玻璃化学组成的优化和合理选用原料,尤其选用高炉矿渣的途径,研究开发出一种既能降低玻璃熔制温度和拉丝作业温度,又能稳定玻璃纤维的耐碱性和其他物化性能并且较大幅度降低玻璃纤维成本的新型耐碱玻璃纤维.  相似文献   

12.
玻璃纤维增强低碱度水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介绍玻璃纤维增强低碱度水泥的耐久性的研究情况。这种玻璃纤维增强水泥的耐久性远优于玻璃纤维增强硅酸盐水泥。例如,埋入硅酸盐水泥中的耐碱玻璃纤维,在湿热条件(50℃,100%R.H.)下养护,50天左右其荷载能力即消失,而埋入低碱度水泥(J型)中的耐碱玻璃纤维,在同样条件下养护,到360天时,其荷载能力还保留95.2%,而且在180天后已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3.
热塑性复合材料可以回收、再生,能重复使用,已经引起广大材料工作者的重视。本文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简要介绍了无机粒子、短玻璃纤维、长玻璃纤维及玻璃纤维毡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并提出了今后开展工作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玻璃纤维网格布作为水泥增强材料,需要其具有柔软、定位好、强度高及耐碱腐蚀的优点,现有的玻璃纤维网格布用丙烯酸酯乳液涂层存在着“热黏冷脆”、强度及耐碱保留率不高的缺点。本文通过核壳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的方法,在壳层聚合中引入有机硅偶联剂,可制得一种能很好地满足产品性能要求的乳液涂层。结果发现,采用核的玻璃化温度(Tg)为-45℃、壳的玻璃化温度(Tg)为20℃、壳与核的质量比为5/4、加入3%的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占壳层单体量4%的有机硅偶联剂,制得的乳液涂层具有较好的柔软性、不黏连、强度高、耐碱保留率可达85.2%。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玻璃纤维增强碱式硫酸镁水泥材料的长期强度,正确评价其耐久性能,采用SIC(Strand In Cement)试验方法,分别测定了玻璃纤维增强碱式硫酸镁水泥GRBMS试样在50℃、80 ℃热水加速老化试验条件下的抗折强度变化.运用XRD和SEM分析其水化产物组成和微观结构形貌,观察了玻璃纤维在碱式硫酸镁水泥基体中的腐蚀特征.结果表明:GRBMS试样试样在老化条件下,抗折强度随着时间的增加有明显的下降,原因是碱式硫酸镁水泥中针杆状的517相分解为片状无胶结性能的Mg(OH)2;80℃老化下试样强度保留率达到50%所用的时间为12d,而氯氧镁水泥试样失效时间只有3d,因此玻璃纤维增强碱式硫酸镁水泥材料老化寿命时间长,更适合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16.
为了比较不同玻璃纤维的耐碱性能,分别将耐碱玻璃纤维、中碱玻璃纤维、无碱玻璃纤维置于不同的碱性环境中(砂浆、NaOH溶液、混合碱液)进行加速老化试验,对比不同玻璃纤维在不同碱性介质中的耐碱性能差异。研究发现,在长期(96h)加速老化试验后耐碱玻璃纤维的强度保留率高于中碱玻璃纤维和无碱玻璃纤维。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高锆耐碱纤维优异的化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阐述了高锆耐碱玻璃纤维在GRC、砂浆、水泥混凝土中的防开裂和增强效果,介绍了各种耐碱玻璃纤维制品的主要作用以及在GRC、电杆、砂浆、3D打印、喷射混凝土的应用开发情况,总结了耐碱纤维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自从1970年英国Cem—fil耐碱玻璃纤维问世后,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的工作再一次引起国内外科技界的极大重视。在耐碱玻璃纤维中,SiO_2—ZrO_2—Na_2O玻璃系统使用得比较广泛。ZrO_2是这种系统玻璃中的主要耐碱组分。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原材料配方、工艺及外加剂等因素对玻璃纤维增强氯镁水泥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合理的原料配方和施工工艺技术,力学试验结果表明,玻璃纤维的加入,明显地提高了氯镁水泥基体的强度。材料的氧指数和不燃性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材料是一种性能优良的不燃材料。  相似文献   

20.
以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砖骨料取代率、耐碱玻璃纤维体积掺量和耐碱玻璃纤维长度作为试验因素,通过设置五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耐碱玻璃纤维二次破碎砖骨料混凝土28 d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以及28 d劈裂抗拉强度两种评价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两种评价指标受水胶比、粉煤灰掺量、耐碱玻璃纤维体积掺量影响较大,二次破碎砖骨料取代率对劈裂抗拉强度影响较小,耐碱玻璃纤维长度对二者影响均不显著,综合考虑配置耐碱玻璃纤维砖骨料混凝土的最佳因素水平方案为水胶比0.4、砖骨料50%、粉煤灰10%、耐碱玻璃纤维体积掺量和长度分别为0.1%和16 mm.此结论可为耐碱玻璃纤维再生砖骨料新型混凝土工程使用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