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叙述了中国低碳经济的情况以及中国实施节能减排与发展低碳经济的历程,指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总结近5年节能减排的工作经验和教训,指出不能为完成节能指标而采取"应付式惰政"使节能减排工作走样,并提出了强化节能减排的重点措施。通过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完善法规政策,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监管力度,强化全民意识等措施,可全面强化节能减排,促进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4.
《节能》2019,(8):128-129
"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国家"十三五"建设目标的重要内容。加快高污染、高耗能、资源型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是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部署。延长油田作为我国的石油生产基地之一,既是能源生产与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大户,也是具有"节能减排"潜能的大户,因此,为顺应国家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作为国家支柱产业的延长油田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有责任、有义务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国家国情、油田行业生产实际且科学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建设又快又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工业化加快背景下,加快节能减排工作,是解决环境资源问题的有效手段。黑龙江省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文中对黑龙江省节能减排现状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机制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工业化加快背景下,加快节能减排工作,是解决环境资源问题的有效手段.黑龙江省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本文对黑龙江省节能减排现状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机制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7.
8.
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能源发展趋势和环境保护的要求,阐述了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应重点推进以下措施:实行节能优先政策;依靠技术进步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运用经济手段促进环境友好型能源节约.介绍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和相应措施.此外,提出上海要开展节能减排小组活动,介绍了节能减排工作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10.
11.
叙述了山西省焦化工业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只有走循环经济之路、抓节能降耗、综合利用、节能减排,才能振兴山西的煤焦化工业。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节能减排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十一五”前4年山西省节能减排取得的成效及采取的主要措施,并就2010年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内燃机节能减排技术路线的战略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扑面而来的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浪潮,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既有责任也有义务进一步提升我国的节能减排水平。内燃机作为动力工业的基础,承载着将能源转化为工业产值的使命,其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不可小觑。内燃机工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不仅关系到我国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承诺的实现,更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发展权。中国一汽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作为我国汽车发动机领域的开拓者和创新者,对提升我国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水平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年来,在发动机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研究工作中,该所立足国内实际情况,既开发出了满足我国市场需要的经济型排放技术,同时紧跟国际先进技术发展潮流,率先掌握了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这一核心技术,为我国内燃机工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文以该所的生动实践为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汽油机、柴油机的技术特点和重点技术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柴油机欧4及以上排放技术路线。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年产销量双双突破1300万辆,成为世界第一。中国面临着从汽车制造大国向一个强国转变的重大机遇。只要我们耐住寂寞,奋力拼搏,加快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科学发展之路,并屹立于世界强手之林。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节能的立法、执法工作以及我国“十一五”以来在节能方面的立法工作进展。通过综合分析指出,节能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节能监察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支撑力量。我国工业、建设和交通三大领域在“十一五”期间可能实现的技术节能量较大,但国家节能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在这些领域的贯彻实施不够彻底,需要加强节能监察的技术监督作用;用能单位的节能降耗工作也需要专业节能监察队伍的监督指导,故强化节能监察队伍的建设已成为现阶段节能减排工作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5.
16.
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对人类生存造成的损害和威胁已为世人公认。联合国敦促世界各国采取紧急行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发达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重大战略举措。奥巴马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要求在2030年之前将石油消费降低35%。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立法确定减排温室气体目标的国家,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基础,以政策为导向,全民互动的体系。但发达国家在减排温室气体问题上将历史撇在一边,不愿对减排承担主要责任,相反采取种种手段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企图将我国纳入到量化减排的协议中。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并主动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45%。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上阐述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原则立场,即必须保持成果的一致性、坚持规则的公平性、注重目标的合理性、确保机制的有效性。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当务之急,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从重化工业向高新技术型工业的转变,依靠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走低碳高效发展的中国之路。应重点研发碳纤维材料和煤层下天然气开发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信息化新型能源系统,推广先进能源技术的应用。同时加快发展低碳能源,确立核能在我国能源构成中的战略地位,加速开发剩余水电资源,有序、健康地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此同时,应强化节能教育,完善和细化《节能法》,推广节能新技术,提高回采率,保护煤炭资源;尽快推广超超临界发电机组;通过政策法规和先进技术,使建筑行业走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重视研发新型动力汽车和新能源汽车。 相似文献
17.
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备受关注的严重问题之一,污染防治已成为几乎所有行业,特别是企业界所需解决的紧迫课题,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因此,更新观念,科学利用能源,采用新技术是关键。由此企业才能获得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