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Planning》2017,(12)
基础教育问题关系到我国国民基本素质水平和社会公平。通过对我国城乡基础教育资源均等化意义进行分析,发现目前还存在城乡教育经费、师资力量不均衡,乡村教学资源匮乏,生源流向城市,对教育资源调配的监管不够全面等问题。结合共享发展理念,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城乡基础教育资源均等化;创建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发展机制;完善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建立健全教育资源共享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
实施义务教育均等化、信息化进程中,要注意有教育信息化引发新的城乡不均等和由此导致的不均衡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针对城乡义务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面临的政策、师资、办学指标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强化均衡价值理念,实施弱势补偿政策;建立教师交流制度,实行资源共享机制;构建科学评估体制,引导教育均衡发展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昌邑市以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坚持统筹城乡发展,通过深耕城乡环卫一体化、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分类减量化等措施,创造性地将城市环卫成功管理模式延伸到农村,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强乡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把环卫公共服务资源均等地惠及广大村民,走出了一条以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乡村振兴和社会和谐文明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黄晓洪 《建造师》2007,(11):17-18
城乡基础教育投入的差距问题由来已久,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人们对这一差距熟视无睹或分析差距时缺乏应有的力度。本文使用财政中性标准,我们根据这一标准来研究城乡基础教育的不平等问题。在城乡基础教育公平指标中,由于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故以它作为基础教育投入公平主要指标来分析。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也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举措。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工农发展差距和区域发展差距,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方向之一。以太原市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为研究方向,力求实现我市城市和乡村地区的"双重转型升级",逐步、分阶段实现城市和乡村地区的均等发展,塑造"有差异、无差距,可流动、无障碍"的城乡关系。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4)
乡村教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从关系正义的视角,目前社会资源在城乡教师之间的配置情况是有失公平正义的。研究在辨证地分析乡村教师、乡村教育和乡村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试图搭建一条清晰的基础性文化资源均等——发展机会相当——社会物质资源平等占有的教师社会资源正义分配框架,通过让乡村教师体会到被尊重的职业获得感,建立竞争性的乡村教师动态补充机制,鼓励乡村教师成为专业发展的决策者和参与人,还乡村教师文化自主权,实施城乡教师工资差异分配机制等有力举措,帮助乡村教师重建尊严、主体、权利、角色和职业地位。通过关系调节,使乡村教师占有社会资源达到一种相对正义的状态,吸引更多的仁人志士扎根乡村大地,激励乡村教师坚守乡村积极奉献,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提供高素质、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国乡村发展有了新内涵,城乡关系被重新定位,城乡融合成为时代要求,而在此过程中基于城乡特质分析,正确认识均等的城乡地位和动态的城乡关系并以此为基础科学展开乡村建设是规划亟需解决的问题。西咸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其所处的快速城镇化阶段及其长期对城市发展的重视使得西咸全域乡村发展滞后严重。对于西咸全域乡村发展来说,通过对西咸特质进行全面分析,立足城乡融合理念,构建全区域大统筹、分类别定等级、分层级重协同的乡村规划思路,在明确构建西咸全域一体的城乡空间关系基础上,以"分级管控、分类施策"为原则,对乡村经济产业建设及空间建设进行全面部署,重点从全域村庄空间建设管控、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配置等多方面提出乡村建设要点及标准,多方位重构城乡关系,探索城乡融合理念下乡村发展与建设路径,切实推进乡村品质提升,为新时代展开全域乡村规划及乡村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1):33-34
教育在精准扶贫中具有基础性和持续性的作用。云南农村基础教育存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力量长期薄弱、教育信息化滞后、农村重视教育观念减弱等问题。本文通过借鉴先进经验与典型案例,利用教育信息化助推基础教育精准扶贫,尝试初步构建云南农村基础教育精准扶贫模式。对云南基础教育精准扶贫的下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教育振兴,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举措。教育设施不能只局限于中心城区或重点乡镇,要基于网络化的乡村体系,构建体系完善、城乡均等、利用高效、保障有力、质量优越的全域教育设施体系。  相似文献   

10.
《门窗》2016,(8)
最近几年,"智慧城市"的理念在我国得以快速推广,全国有近300个城市正在或即将进行"智慧城市"相关建设,然而,"智慧城市"的建设并没有涉及到广大的乡村地区,乡村地区势必会进一步加大与城市之间,特别是在数字化与信息化等方面的差距。为了实现真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本文从"智慧"角度入手,探求"智慧城市"建设机遇下的城乡一体化"智慧"发展新模式,通过分析张承地区村庄建设的问题与特殊性,提出了建设"智慧乡村"的若干意见,并分析了张承地区"智慧乡村"建设面临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峰 《中国电梯》2012,(17):18-20
讨论了自动扶梯在运转过程中机械振动和噪声的产生和降低乃至消除,以实现自动扶梯运动的平稳性和舒适性;着重介绍了利用吸声材料——硬木实现机械振动和噪声的主动隔振的原理和方法,为解决自动扶梯的振动和噪声提出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对一个大型国有投资集团属下的14家国有全资和控股企业职工董监事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就如何充分发挥职工董监事的作用进行了思考,以规范和推进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郝兰 《山西建筑》2006,32(10):229-230
以装饰设计为例,通过“小中见大”的方法,分析了时代、社会及环境艺术三者的关系,针对性地提出了五点建议和意见,以求尽可能地改善和克服时代、社会与环境艺术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建筑工程规划条件核实、房产和地籍测绘中,建筑基底面积如何计算很多规范没有明确定义,而在规划条件核实和房产及地籍测绘中建筑基底面积是必须核准和测绘的技术指标。作者结合在建筑工程规划条件核实和房产及地籍测绘中多年的实践积累,对建筑基底面积计算与不计算要求细则及范围进行了探讨;对于建筑基底面积计算规范、统一,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钱明亮  张小建  任丽琴 《山西建筑》2008,34(15):349-349
探讨了亭、廊、架的作用及设置原则,提出了园林和绿地中应用亭、廊、架时应遵循宜小不宜大、宜散不宜聚、宜藏不宜露等原则,并结合当地特点、周围环境、绿地性质,以期设计出轻巧别致、新颖美观的亭、廊、架。  相似文献   

16.
新旧的套叠     
在展场设计方案中,37号院的展场正是“叠合院”的简化版,是院落改造方案概念的提示——在水平方向把一个新的小合院嵌套到现状老的合院中,新旧建筑的空间、界面、结构、场景都被叠合在一起.原有小院子的中心地位被加强:场地中间的小院既是原有老建筑的院子,也是新置入的铝网空间的院子.老建筑和新建筑叠合的缝隙形成了曲折绕行的走道,类似园林里曲折有致的游廊空间,透过铝网也提供了多方位看院落的视点.  相似文献   

17.
叶旭明 《建筑创作》2004,(6):108-111
大功率电力电子试验室将建成国际一流的试验室。重点解决好屏蔽和接地是试验室成败的关键。也是预防电磁辐射污染的关键,结构的高性能是关系到建筑的百年大计,装修的风格和标准是影响能否建成国际水平的电力电子系统仿真实验室直观感受。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7)
由于笔者发现了自然卫星和行星的一些变轨机制,从而揭示了月球的形成和演进规律。并根据该规律,进一步揭示了太阳系的形成和演进规律,并能科学地解释为什么环绕太阳的八大行星都是顺行的,为什么八大行星的轨道几乎处于同一个平面,为什么八大行星多数自西向东旋转。该理论还可以用来解释其他宇宙星系的结构、宇宙的膨胀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杨本廷 《城市勘测》2015,(2):144-147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3年12月19日颁布了修订后的《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该规范对建筑面积的计算范围和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改。为了保证前后执行标准的一致性,竣工核实将采用与项目审批相同的标准,这就会使新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在一段时间内同时存在实施。本文对新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以及与《房产测量规范》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便于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应用新旧规范。  相似文献   

20.
公路小桥涵位置的设置与形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韩国华 《山西建筑》2009,35(7):342-343
通过对公路沿线地形、地质、水文等情况的调查研究,对山岭区、丘陵地带、平原区及不良地质地段小桥涵位置的设置进行了论述,就小桥涵形式的选择作了探讨,以期合理地选择公路小桥涵的位置和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