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解决现有公钥基础设施(PKI)跨域认证方案的效率问题,利用具有分布式多中心、集体维护和不易篡改优点的区块链技术,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效跨域认证方案,设计了区块链证书授权中心(BCCA)的信任模型和系统架构,给出了区块链证书格式,描述了用户跨域认证协议,并进行了安全性和效率分析。结果表明,在安全性方面,该方案具有双向实体认证等安全属性;在效率方面,与已有跨域认证方案相比,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机制,使用哈希算法验证证书,能减少公钥算法签名与验证的次数、提升跨域认证效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跨域认证易单点失效、过度依赖第三方等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基于身份的密码(IBC,identity-based cryptography)体制与联盟链的跨域认证方案。通过设计包括实体层、代理层、区块链层、存储层在内的分层跨域认证架构,在跨域认证场景中引入联盟链,从而能够使两者较好地融合,增加了联盟链在跨域认证场景中的适应性。在存储层,设计摘要数据格式,将其存储于链上,摘要数据对应的完整数据存储于链下的星际文件系统,从而形成一种安全可靠的链上链下分布式存储方案,解决引入区块链后存在的链上存储受到限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永久自主权身份和临时身份的身份管理方案,解决结合IBC体制后身份难以注销和匿名身份难以监管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完整的跨域全认证、重认证以及密钥协商协议以实现跨域认证流程。在安全性方面,使用SVO逻辑对认证协议进行分析,证明了跨域认证协议的安全性。通过仿真对计算负载性能、通信负载以及联盟链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分析表明,与相关方案相比,协议在满足安全性的同时,在服务端和用户端均有较好的计算负载表现。在通信效率上,相较于其他方案有不错的表现。通过联盟链工具对链上读...  相似文献   

3.
基于区块链的跨域认证利用区块链代替传统的CA机构颁发区块链证书,借助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透明性,实现了信任的去中心化;针对现有基于区块链的跨域认证存在着跨域认证效率不高,没有完整的证书管理功能、区块链存储证书开销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区块链和动态累加器的跨域认证方案,设计了区块链证书格式,描述了跨域认证协议,将区块链证书信息映射为累加值,提升了验证效率,通过在智能合约中构建动态累加器,实现证书的注册,撤销和查询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区块链证书存储成本,提升跨域认证效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集中式身份认证方式在物联网应用场景下管理成本高、异构信任域之间的证书管理困难以及跨域认证场景下多信任域难以互相信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区块链的跨域认证方案.使用本地区块链来进行物联网应用场景下分布式的节点管理,使用公共区块链来进行区块链之间的跨链身份认证,设计了跨域认证协议.针对跨域访问时存在的多个管理域相互信任问题,提出了基于信任度评价的委托权益证明(DPOS)来评估节点的可信度.最后对跨域认证方案进行了安全和效率分析,分析表明该方案在保证较好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提升了跨域认证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车辆到电网(Vehicle-to-Grid,V2G)网络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分析了V2G多域网络架构,给出了一个适用于该架构的网络信任模型。基于联盟区块链提出一种V2G网络跨管理域认证方案,通过本域用户与外地域服务器以及外地域服务器与其域内用户的认证实现域间用户双向认证。该方案利用区块链所具有的不易篡改特性,在数字身份验证环节采用哈希算法减少方案中的签名与验证次数,提高了方案的效率和可扩展性。该认证方案中的签名采用基于身份的密码算法SM9,在适应性选择消息攻击下具有存在性不可伪造安全。  相似文献   

6.
异构跨域身份认证是对不同体制信任域内的节点进行身份确认和安全信息交互的技术,现有的认证方案主要存在单点攻击风险和认证复杂等问题。为此,设计了主从区块链身份认证模型和匹配使用的分层拜占庭容错算法,通过主从链分步、分阶段共识,减少了共识参与节点数量,并将PKI体制与CL-PKC体制的特有功能节点与主从链节点相对应,在不改变原有信任域节点功能的前提下,使用区块链证书的哈希值高效传递信任,优化了认证流程,实现了双向异构跨域身份认证。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以及安全性和性能分析,表明该方案与相关方案对比,在实现安全通信的同时,提高了共识效率和容错性,降低了认证过程的通信开销。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格的多信任域认证协议模型。该模型以格的特有属性来支持不同信任域间的双项实体认证及大规模跨域的联合认证。避免了由某个独立的特权机构认证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及网络瓶颈和单点崩溃问题。解决了基于代理跨域认证的庞大通信规模和因缺乏灵活性而不适应现代网络环境的问题。经仿真实验和性能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且在大规模跨域的联合认证时更灵活、轻量及高效。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传统跨域认证方式不多且方案复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生物特征和口令双因子跨域认证方案。首先,使用模糊提取技术提取生物特征的随机密钥参与认证,解决了生物特征泄露导致永久不可用的问题;其次,利用不易篡改的区块链存储生物特征公开信息,解决了模糊提取技术易受主动攻击威胁的问题;最后,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功能与联盟链架构,实现了用户在本地和异地环境下的双因子跨域认证。安全性分析和效率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安全性方面,所提方案具有抗中间人攻击、抗重放攻击等安全属性;在效率与可用性方面,该方案效率适中,用户无需携带智能卡,系统的可扩展性强。  相似文献   

9.
针对用户跨域访问数据资源的数据共享场景, 为了保证用户的身份合法性以及安全通信, 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生物特征和口令双因子跨域认证与密钥协商方案. 用户生物特征通过模糊提取技术转换为生物密钥和生物公开信息参与认证, 避免生物特征被泄露. 包含生物密钥和生物公开信息的用户身份信息存储在区块链账本中,保证身份信息一致以及...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现有公钥基础设施跨域认证方案的效率问题,利用具有分布式和不易被篡改优点的区块链技术,提出基于联盟区块链的跨域认证方案。一方面,该方案对联盟链在传统实用拜占庭共识算法(PBFT)的基础上加入了节点动态增减功能;改进了主节点选举方式;将三阶段广播缩减为两阶段广播,减少了通信开销。另一方面,该方案设计了联盟链跨域认证协议,给出了区块链证书格式,描述了跨域认证协议,并进行了安全和效率分析。分析表明,在安全方面,该方案具有抵抗分布式攻击等安全属性;在效率方面,与已有跨域认证方案相比,该方案在计算开销上、通信开销上都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针对涉密数据在多个域之间传输的安全需求,介绍一种新的涉密数据跨域传输机制。该机制基于一种新的跨域认证与密钥建立协议,借助各域内的监督服务器完成双向认证,并结合签密法建立新的文件传输密钥。安全分析证明,该机制能保证不同安全等级域之间涉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隐密性,并能抵御多种安全攻击。  相似文献   

12.
认证技术在P2P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首先简要描述了传统客户服务器模式下的身份认证概念和身份认证机制,综合分析现有认证机制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身份认证机制;然后结合P2P网络的特点,分析了P2P技术三种基本应用实例的安全需求;最后给出了认证机制在P2P网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基于IEEE802.1x协议的双向认证方法,该方法在一个认证流程内实现客户实体与认证服务器之间和客户实体与认证实体之间的双向认证,以及客户实体与认证实体之间共享密钥的成功分发。通过对安全性的形式语义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成功实现客户实体与认证服务器之间和客户实体与认证实体之间的相互信任。  相似文献   

14.
针对医疗图像、遥感图像等敏感数字图像在认证水印的嵌入过程中不能引入失真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可逆数字水印的图像完整性认证方案:首先提取图像特征,将其作为hash函数的输入;再用图像发送者的私钥对hash值进行数字签名;最后将数字签名作为水印数据,利用图像相邻像素点差值直方图的特征,轻微改变图像像素点的灰度值来可逆嵌入水印数据。方案实现简单,水印嵌入后图像失真小,认证通过后还可以完全恢复原始图像。理论和实验证明水印嵌入后,PSNR值能达到51.14dB以上。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云计算环境的推广和大规模应用,基于云计算环境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云计算身份认证也在整个安全领域中占有首要位置。针对当前云计算的安全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技术的云计算身份认证方案。在具体实现上,将Windows登录模型和指静脉认证方式的安全性相结合,提高了对用户身份认证的安全性。基于该认证方案的原形系统的实现,表明该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6.
网络的普及便得网络安全问题日益重要,协议的安全性和密码算法的安全性是网络数据安全的两个最基本的概念。本文介绍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安全协议的形式化验证工具,研究并使用了JAVA语言实现了基于攻击者和秘密的安全协议验证算法。我们提出了身份验证协议必须交换秘密的概念,还为协议的形式化验证过程设计了框架。框架是指针对攻击者和其冒充的角色对原安全协议的改造。我们实现的验证工具是证伪的,即如果攻击者能够成功冒充某主体,则该安全协议是有漏洞的,反之则该协议的安全性得到某种程度的保证。本文还给出了该算法的攻击实例,并且对以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由于存在单点失效、规模受限等问题,传统中心化的解决方案很难满足物联网的安全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个面向IoT的基于智能合约的访问控制方案。通过引用IoT智能网关作为IoT设备的中心管理节点和公有区块链的全能节点,采用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相结合、私有区块链和公有区块相结合、本地局部存储和外部公共存储相结合的方法加以实现。该方案实现IoT设备和IoT智能网关的相互认证,并实现用户对IoT设备中资源及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的授权访问,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优点,满足了规模性和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18.
动态透明的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同时也对虚拟世界中与日俱增的数字身份的隐私和安全问题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数字身份和信息服务有着密切关系,在访问或分享资源前,用户和服务双方的身份都有必要先通过认证。特别是当身份窃取猖獗的时候,有力地用户认证、合作伙伴认证、云服务提供商认证等是至关重要的措施。分析云身份认证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基于谓词加密和Active Bundle思想提出了安全活跃束SAB(Security Active Bundle)云身份认证方案,实现了终端用户与云以及云之间的双向匿名认证,加强了个人敏感信息隐私保护和不再依赖可信第三方等。  相似文献   

19.
作为安全机制的核心与重要基础环节,如何在无线传感网的各种限制下,安全、高效、低能耗地实现认证,始终是无线传感网安全研究领域的热点.敌对环境下的无线传感网应用中,为了防止恶意节点注入非法信息或篡改数据等攻击,在节点的身份认证和控制信息的发布中必须引入认证密钥.同时,安全认证还需要考虑到随着不可信节点的被发现、旧节点能量耗尽以及新节点的加入等新情况的出现.系统介绍了无线传感网安全认证问题的研究内容及研究现状,就当前主要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阐述,针对当前研究中的优缺点,给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常规的数字签名方案中,密钥的管理是由一个权威认证机构负责,系统的正常运行以该机构的诚实、可靠为前提,从而系统极易遭受主动攻击和假冒攻击。为此,我们提出了基于自证明认证的数字签名方案、有效地抵制了这一安全漏洞,提高了系统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