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将软弱地基采用水泥就地搅拌成桩,它的成桩工艺简单、方便,即从不断回转的中间轴的端部向周围已被搅拌的土中喷射水泥,经叶片的搅拌而形成水泥土桩,因此一般称为“粉喷桩”或“喷粉桩”。桩径0.3~0.5m,长度10~14m。一般地基深度大于5m算是深层地基,因此称为深层软地基加固方法。该文以工程实例对设计、计算及检测方法等作了较详尽的叙述,以供实际应用中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莉  李康 《河南石油》2004,18(B06):102-103
深层搅拌法-喷粉桩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对软弱地基注入胶结材料,搅拌压实到一定的密实程度,胶结材料与地基土的混合料形成一个粘聚体系,成为一种坚硬耐久的水泥土骨架,使软土硬结成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柱体。设计按搅拌桩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优点是技术合理,造价经济,施工工艺简单,施工中无噪音,无环境污染,质量较易控制,是处理软弱地基适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水泥土夯实桩处理技术是近年来开发的地基处理新技术,它利用工程土和水泥拌和形成混合料,通过机械或人工洛阳铲成孔,并填入水泥与土的混合料形成桩体。特别适用于山区高等级公路的沟谷软土地基的处理,具有可原地取材,降低工程造价,施工速度快,桩体的均匀性及质量效果远远大于粉喷桩等优点。文章介绍了水泥土夯实桩的加固机理、主要参数的设计和计算以及施工注意事项。例举了赣粤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施工、试验及检测结果,实践证明,水泥土夯实桩处理软土地基,沉降控制效果良好,地基承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李莉  李康 《石油地质与工程》2004,18(Z1):102-103
深层搅拌法 -喷粉桩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 ,对软弱地基注入胶结材料 ,搅拌压实到一定的密实程度 ,胶结材料与地基土的混合料形成一个粘聚体系 ,成为一种坚硬耐久的水泥土骨架 ,使软土硬结成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柱体。设计按搅拌桩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 ,优点是技术合理 ,造价经济 ,施工工艺简单 ,施工中无噪音 ,无环境污染 ,质量较易控制 ,是处理软弱地基适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桩基新技术:灌注桩后注浆技术、长螺旋水下灌注成桩技术。(2)地基处理技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技术、强夯法处理大块石高填方地基、爆破挤淤法技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3)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技术: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组合内支撑技术、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冻结排桩法进行特大型深基坑施工技术、高边坡防护技术。(4)地下空间施工技术:暗挖法、逆作法、盾构法、非开挖埋管技术。2高性能…  相似文献   

6.
提出用水泥搅拌桩对软弱土基坑进行支护与止水的方法。以实例为依据,提出并确定了软弱土基坑的支护与止水方案-利用4排水泥深层搅拌桩格构型布置,对于用软弱土基支护与止水的水泥搅拌桩进行了设计。实践表明,该方法的效果良好,而且可较大幅度地降低支护工程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7.
80年代中期以来,水泥土深层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在国内得到推广和应用,通过对江苏油田邵伯统建区深层搅拌桩试桩过程中3种不同配比桩体的成桩、制作试块抗压、原位静力载荷试验结果的总结和分析,为工程桩的设计施工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自升式钻井平台在实际插桩过程中实际插桩深度与预测深度误差过大以及可能发生的穿刺问题,需要摸清自升式钻井平台插桩过程中桩靴周围土压力变化规律。为此,在渤海近岸处完成了多组插桩试验,试验利用土压力计测量插桩时桩腿周围应力变化。按照合理方案埋设土压力计,很好的完成了径向、切向和垂向土压力变化规律的研究,为海上钻井平台插桩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试验表明,插桩时,桩腿对周围土体的径向影响范围为桩靴直径的3倍,对周围土体的垂向影响范围大于插桩深度的3倍。  相似文献   

9.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的地基加固技术,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填土、粉土及粘性土。具有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施工速度快、能较大幅度提高承载力等特点,经过石家庄某原油库区的应用实践证明,夯实水泥土桩法处理油罐地基,其复合地基承载力可达到250kPa,试水后基础沉降量29mm以下。夯实水泥土桩法开辟了处理大型油罐地基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水泥土搅拌桩的荷载传递特性,提出考虑临界桩长影响的沉降计算模型,应用弹性理论分析了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复合模量,提出考虑桩与桩间土霜互作用的复合模量计算式。将改进的沉降计算模型和复合模量计算式应用于实际工程,其沉降计算值与实测值较 近,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压冲固平台单桩竖向动力阻抗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正压冲固海洋平台的单桩竖向动力阻抗的计算进行了研究,基于动力Winkler动力地基理论提出简化计算方法,把正压冲固后的软土地基及桩基分别作为复合地基和复合桩基础进行等效,给出等效简化计算方法,并最终计算出层状复合地基上平台的单桩竖(轴)向阻抗.实际算例表明该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2.
疏桩基础技术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有关规范对桩基础设计中布桩原则的规定,评述疏桩基础技术领域的有关问题,介绍利用桩间土分担部分荷载的疏桩基础的工程应用情况和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大直径扩底桩的受力机理及设计方法,并以某商住楼的桩基设计为例,对大直径扩底桩的设计及动力检测试桩的情况作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4.
评价冲刷对桩基础的影响常采用将冲刷掉的土层直接移去且认为下层土体物理特性不变的方法。该方法忽略了冲刷前后土体经历的应力历程的差异及由此导致的土体特性变化。基于冲刷作用下砂土地基土体特性的变化,对平台桩基承载力性状进行了研究。对冲刷后砂土地基土体的摩擦角、相对密度和超固结率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提出冲刷后砂土地基极限土抗力计算公式,并对冲刷后桩基土抗力p-y曲线进行了修正。最后利用SACS 5.2软件分析冲刷后横向受载桩的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忽略冲刷后土体特性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横向受载桩过于保守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桩基础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力学特性,是结构-桩-土相互作用分析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以桩-土的相互作用为出发点,结合实际工程——文昌13-1/13-2平台的钢管桩,采用P-Y曲线法对桩的水平承载能力进行非线性分析。实例计算比较表明,在三维受力状态下,由于桩基础的非线性效应,简单地把单桩计算得到桩头等效非线性弹簧刚度作为结构边界条件可能导致比较大的偏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含水量水泥土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天津市某地下防渗墙工程,对高含水量水泥土力学特性进行了探讨,介绍了水泥土试样的制备、养护方法和试验方法。通过室内抗压试验及渗透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泥掺入比及不同龄期下水泥土的力学性能,获得了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形模量、渗透系数及应力-应变曲线等。水泥土的强度、变形模量都随着水泥掺入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养护时间越长,其强度和变形模量也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