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切削过程中,刀具磨损到一定限度就要更换。刀具在两次刃磨之间所能切削的总时间称为刀具耐用度。在具体加工条件下,刀具耐用度随着切削用量,特别是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减小。众所周知,生产率和成本与切削量、切削速度有关,因而刀具耐用度将直接影响到加工过程的生产率和成本。目前,一般有四种刀具耐用度[1][2][3][4]:(1)最大耐用度t_M:因对应的切削速度低,生产率太低。(2)最佳耐用度t_O:可保证切削路程最长,相对磨损最小,但生产率不高。(3)最大有效耐用度(或称经济耐用度) t_C:可保证生产成本最低,但生产率不高。(4)最大生产率耐用度t_P:可保证生  相似文献   

2.
切削刀具的切削性能和被切削材料的可切削性是金属切削领域中两个重大的问题。而刀具耐用度往往作为评价这两者的最常用的指标。刀具耐用度在数控加工时显得特别重要,要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先进性,就必须对刀具耐用度提出要求,并且需要回答选择何种切削用量,才能满足数控加工对刀具耐用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切削过程中,刀具磨损到一定限度就要更换。刀具在两次刃磨之间所能切削的总时间称为刀具耐用度。在具体加工条件下,刀具耐用度随着叨削用量,特别是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减小。众所周知,生产率和成本与切削量、切削速度有关,因而刀具耐用度将直接影响到加工过程的生产率和成本。目前,一般有四种刀具耐用度[1][2][3][4]:(1)最大耐用度 t~M:因对应的切削速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还没有适合工厂使用的全面、方便、实用的金属切削数据手册。生产中采用的切削参数极为混乱,远未达到经济合理的水平。从调研国内四个地区某同类产品生产线上若干典型车削工序的切削用量和刀具耐用度的情况来看,由于各厂使用刀具差别太大,切削用量和刀具耐用度相差悬殊,同样是粗车相同内孔工序,其刀具耐用度相差竟高达14倍,金属切除量(以单位时间内切除金属的体积来表示)相差3倍。刀具耐用度特别低的工序大多数由于刀具几何参数不合理,切削速度偏高所致。车削石油机械常用合金钢等材料的大多数工序的刀具耐用度远离经济  相似文献   

5.
切削难切削材料时切削液的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选用切削液,可以有效地减小切削过程中的摩擦,改善散热条件,降低切削力、切削温度和刀具磨损,提高刀具耐用度和切削效率,保证已加工表面质量和降低产品的加工成本。随着科学技术和机械加工工业不断发展,一些新型、高性能的工程材料得到广泛应用。这些材料大都属于切削加工性很差的难切削材料,这就给切削加工带来了难题。为了使难切削材料的加工难题获得解决,除合理选择刀具材料、刀具几何参数、切削用量及掌握  相似文献   

6.
高速切削刀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高速切削机理分析,研究刀具材料和刀具耐用度,提出合理使用刀具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  相似文献   

7.
<正> 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新材料不断出现,同时,新的刀具材料也相应出现,以适应切削加工的需要。这些新工件材料的加工性和新刀具材料的切削性都需要进行鉴定,因此常常要进行刀具耐用度试验,建立刀具耐用度方程,用以定量地衡量刀具材料的切削性能或评定工件材料的可加工性能,并判断所选择的刀具几何参数、切削用量和冷却润滑液等是否合理。在数控加工中,必须根据切削试验所提供的数据,按予定的刀具耐用度选择加工参数。在适应性控制加工中,  相似文献   

8.
针对TC4钛合金切削加工过程中刀具易磨损、加工效率低等问题,以干冰为冷却媒介对TC4钛合金进行大进给铣削加工,以提高TC4钛合金的切削加工效率,降低刀具磨损。研究了不同冷却方式下的TC4钛合金大进给铣削过程中铣削速度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规律和干冰低温冷却方式下刀刃形状和刀具材质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分析了干冰低温冷却方式下的不同铣刀刀具的磨损特征,明晰了干冰低温冷却大进给铣削TC4钛合金时的刀具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干冰低温冷却可以抑制大进给铣削时的刀具磨损,提高刀具耐用度。此外,圆弧刃三角形刀片比四边形刀片更适合高速大进给铣削。  相似文献   

9.
在金属切削中,刀具的磨损对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有极大的影响,并且也是评定刀具质量和被加工材料可加工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特别是像耐热合金、钛合金这样的难加工材料,刀具的磨损是很快的,为了保证零件加工质量,就要对刀具磨损情况进行测量。 本文介绍的是一种立铣刀切削刃后刀面磨  相似文献   

10.
在金属切削领域,切削刀具是易耗品。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刀具制造商和刀具使用者都十分关注刀具的耐用度。通常提高刀具耐用度的途径为合理的刀具结构设计、高性能的刀具材料和刀具的表面强化处理,并且刀具的表面强化技术更是充分发掘刀具材料的性能和提高刀具耐用度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YT15、YG8、YW2这3种牌号的硬质合金刀具干切削TC4钛合金的试验,分析了3种刀具的磨损形貌及特征,并研究了切削速度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建立了刀具耐用度T与切削速度v之间的泰勒公式.结果表明,随切削速度增加YT15刀具耐用度降低最快,YG8刀具的耐用度次之,YW2刀具的耐用度降低最慢.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根据最佳切削温度提出采用最佳切削用量組合,可使切削时的刀具耐用度、加工生产率同时达到最优的水平,又具有較高的加工精度,从而使切削过程实現优化。为在現有机床設备上提高刀具耐用度和生产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途径。而用于难切削材料,其經济效果尤为显著。按最佳切削温度所对  相似文献   

13.
<正> 切削像TC4钛合金这样的难加工材料时,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刀具耐用度极低。提高刀具耐用度的途径之一是选择最佳切削速度V_佳。但用常规试验法来求得V_佳是很费事的,要消耗大量的材料和时间,如果能用热电势法来求得V_佳,就既简单又经济了。V_佳时的热电势值(切削区平均温度)恒定不变的理论是从车削中得来的,它是单刃刀具的连续切削。但铣削是多刃刀具的断续切削,上述方法是否适用,该理论是否还成立,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名词解释     
切削用量切削用量是切削时各运动参数的总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切削深度)。与某一工序的切削用量有密切关系的刀具寿命(见金属切削原理),一般分为该工序单件成本最低的经济寿命和最大生产率寿命两类。按前者选择的切削用量称为最低成本切削用量,这是通常使用的;按后者选择的切削用量称为最大生产率切削用量,一般在生产任务紧迫时使用。  相似文献   

15.
金属切削加工时,在保证零件规定的加工质量前提下,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零件的加工成本以及提高其经济效益,都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在生产实践中,当机床设备、切削刀具和加工对象等初步明确后,就应对金属切削参数,其中主要对切削用量(V、a_p、f)进行优化设计,以寻求最佳的切削用量及有关最佳参数。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日益广泛使用,在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D和CAM)正在我国逐步兴起。例如过去我们搞过的《组合机床多轴箱的CAD》,其中就遇到必须解决切削用量的选取问题,最终希望建立切削用量数据库;就是范围较小的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也至少希望建立切削用量的数据文件,这样才能使工作有效地进行。何况切削用量对刀具的合理使用、机床的合理  相似文献   

16.
陶瓷材料作为切削材料使用己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但作为提高生产率和延长刀具耐用度的实用切削材料还是近几年之事。陶瓷刀具具有生产率高、刀具耐用度高,能得到较理想的表面粗糙度、能切削高硬度和难加工材料的优点。但是陶瓷刀具脆性大是最大的弱点,只要掌握陶瓷刀具的合理使用方法,并给予必要的正确条件,这个弱点是能有效地克服的。一、机床条件想获得高的加工效率只有理想的刀具是不一定会成功的。使用陶瓷刀具希望有好的机床条件,即机床具备刚性好、转速高、振动小、功率大等条  相似文献   

17.
在金属切削加工中,正确选择刀具的几何参数和切削用量,是保证加工质量、提高切削效率、延长刀具寿命、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环节。为了给迅速查找合理的刀具几何参数和切削用量提供方便,北京市机械局技术开发研究所,组织有经验的刀具革新能手,设计了一种《金属切削用量速选表》。这种《速选表》结构合理,内容丰富,数据可靠,经济实用。不仅  相似文献   

18.
为了便于确定切削用量与刀具耐用度关系,开发了“刀具磨损及V-T关系确定”计算机辅助分析及数据处理软件,得到了刀具耐用度经验公式V=Cv/Tm,该经验公式在机械制造业中实用性很强,克服了以往数据处理方法繁琐且准确性差、数据分析不直观的缺陷.刀具耐用度经验公式的建立是机械制造专业金属切削原理课的重要内容,学生对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理解较困难,采用该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成绩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钛合金车削加工因其切削速度低,刀具耐用度低,加工质量难于控制,导致加工效率低。经多次钛合金车削加工试验、优选了刀具材料,确定了刀具几何参数,依据刀具磨损情况,提供了较为合理的切削数据。解决了钛合金薄壁件加工变形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难加工材料具有硬度高、强度大和切削阻力大等特点,其高温强度严重影响工件表面质量,造成刀具耐用度很低。因此,除了对刀具材料、刀具角度和切削用量提出合理的要求以外,对冷却液和冷却方法的选择也是不可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