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5 毫秒
1.
针对巨厚砾岩下跃进煤矿发生的多次冲击矿压现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巨厚砾岩对底板冲击矿压灾害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上覆砾岩厚度越大,相同动载荷扰动后巷道底板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降低幅度越大,动载扰动时底板位移升高幅度越大,底板速度越强烈,巷道冲击破坏越严重。  相似文献   

2.
针对深井巷道底板动静载耦合诱发冲击矿压问题,通过理论分析获得动静载组合作用诱发冲击矿压力学条件,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侧压系数条件下动静载组合作用对底板应力场、位移场、塑性区的影响规律,结合付村煤矿1108工作面微震监测数据,验证了高水平应力是决定底板冲击矿压强度的基本条件,动载起到了诱发冲击和提高冲击强度作用,并将此类冲击矿压控制措施分为近场卸压、远场高强度支护、降低动载传递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矿震动载对围岩的冲击破坏效应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安业  范军  牟宗龙  郭晓强 《煤炭学报》2010,35(12):2006-2010
分析了矿震激发震动波能量的传播模式、衰减特征及动态应力降大小,并基于能量和刚度理论,分析了动静载组合作用下巷道煤体的冲击破坏机理。研究表明,矿震震动能量的传播衰减特征主要依赖于能量几何扩散、传播岩体介质的阻尼衰减,以及矿震震源的震动位移场和能量辐射特征的综合影响。矿震动载传播至采场或巷道围岩时,分别与煤岩系统的静态应力(能量)场进行能量标量和应力矢量叠加。矿震动载的能量叠加可使煤岩系统聚集的能量增加,而应力叠加使系统内煤体变形破坏做功所消耗的能量减小,从而使系统聚集和消耗的“差能”增加。系统可释放的“差能”越多,煤体失稳的可能性越大,当动静载组合作用下煤岩系统同时满足冲击矿压发生的能量和刚度条件时,煤层发生动态冲击破坏。  相似文献   

4.
李文锋 《中州煤炭》2019,(8):169-172
为了研究冲击矿压围岩变形规律,确保矿井安全生产,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手段,理论分析了动静载荷叠加作用下诱发的巷道冲击破坏形式以及巷道冲击破坏必要条件,数值模拟了不同底板条件下巷道围岩塑性区的变化规律、不同水平应力条件下巷道围岩的水平应力分布以及不同能量的动载下巷道帮部水平速度态响应特征。研究为冲击矿压防治技术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某矿9煤回风下山的实际条件及底鼓冲击动力显现,分析了其冲击矿压发生的原因,并建立底板冲击矿压控制体系。结果表明:该工作面具有强冲击危险性,主要影响因素为下山孤岛煤柱、大采深、顶底板条件、煤层强冲击倾向性等;下山煤柱区覆岩运动剧烈、应力高度集中,高静载下矿震动力扰动诱发底板冲击;该工作面掘进前采取煤体大直径钻孔预卸压处理,掘进期间根据监测结果实施顶、底板预裂爆破卸压冲击解危措施,现场效果良好。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条件下煤岩动力灾害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了防治深井上山巷道底板动载诱发的冲击矿压,采用FLAC~(2D)数值模拟软件及微震监测系统进行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静载作用下上山底板水平应力、垂直位移及塑性区深度分别为38.27 MPa、156.38 mm、4 m,动载扰动下底板冲击响应特征分别增加8.96 MPa、266.92 mm、2 m,冲击危险性急剧升高;动力扰动使处于极限条件下的上山煤柱区应力增加打破平衡状态而发生底板冲击矿压,即高静载主导—强动载诱发的动静载叠加诱冲机理;现场微震监测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合理性;针对深井上山底板冲击矿压特点提出合理布置巷道、采取局部措施、降低动载荷传递、避让法等4种针对性的动力灾害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煤层硬度与厚度对冲击矿压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坚硬顶板和底板的“两硬”条件下,对不同煤层厚度和硬度对煤岩体中的垂直应力分布的影响,也即反映了对煤岩体中发生冲击矿压危险性的影响进行了模拟.通过组合煤岩试样的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正确性,根据煤岩体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了其原因.在“两硬”条件下,煤层厚度与硬度的变化对煤体中的应力分布有着很大的影响,从而对煤岩体系统中冲击矿压的发生有着很大的影响.随着煤层厚度的减小,在煤岩体中产生的应力集中将增大;随着煤层硬度的增加,煤岩体中的最大垂直应力也将增大,从而也增加了冲击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许多矿区冲击显现受构造应力作用影响的特点,用数值计算方法模拟了底板冲击显现,得出了冲击时煤岩体应力变化情况和破坏过程,以及数值模拟冲击时所具有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侧向加载系数对冲击发生条件的影响,提出了在不同加载条件下,冲击时存在不同的临界水平应力;研究了不同的煤岩组合情况对冲击发生条件的影响,得出了顶、底板中存在着相对硬软的岩层是发生顶、底板冲击的一个必要条件.通过以上综合研究,得出了构造应力作用下冲击地压发生条件的判据,并成功应用于现场实际冲击危险预测.  相似文献   

9.
常村煤矿冲击矿压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常村煤矿的采掘工艺和地质条件,分析了其冲击矿压频繁发生的原因,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工作面开采及巷道开挖前后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工作面和巷道开挖过后底板的水平应力是不断增加的,而21132工作面进风巷在采掘过程中冲击矿压频繁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其布置在了应力叠加区域.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在褶皱区构造应力作用下回采巷道底板冲击频发的问题,基于底板冲击发生的力学条件,以某矿250206上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借助弹性薄板理论对回采巷道在水平构造应力作用下底板冲击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底板失稳破坏的力学模型,通过理论推导计算出了底板发生失稳破坏的临界载荷表达式,并给出了底板所受水平应力的计算公式,最后对底板冲击危险性系数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11.
12.
分析了爆破冲击波的传播特点,指出了对岩石破坏最大的是拉伸应力波,并对岩体结构对岩石爆破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许楼煤矿主井井筒冻结砾岩段光面爆破施工方法。利用利文斯顿爆破漏斗理论并进行现场试验确定冻结砾岩层单位炸药消耗量。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合理选取光爆参数,同时周边眼采用空气柱不偶合装药结构,提高了循环进尺和光爆质量,保证了冻结管安全。该井筒冻结砾岩层段爆破施工的成功经验,可供其他冻结井筒过类似地层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基于岩石损伤破坏和声发射理论的岩爆发生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石等脆性材料在加载过程中,随着载荷的增加,材料内部的微裂纹产生、扩展并伴随着声发射现象的发生。声发射是研究脆性材料损伤演化的良好工具,它能连续、实时地监测脆性物体内部微裂纹的产生与扩展,这是其他任何方法都不具有的优势。采用岩石声发射测试技术,对不同孔隙率的岩石的岩爆机理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利用统计规律和连续损伤力学理论建立了声发射与损伤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式;用不同孔隙率的大理岩进行了双轴压缩试验。试验模拟了双向受力状态下的岩爆,研究了其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特征,并从岩石损伤的角度分析了岩爆的发生机制。研究表明,采用岩石声发射测试技术追踪岩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进行岩爆机理研究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某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冶小平  孙强 《西部探矿工程》2009,21(10):108-110,113
某煤矿软岩巷道在开挖过程中巷道变形严重,由于该巷道所在区域岩体破碎,而且开挖的巷道分布较密集,巷道部分区域围岩潜在着整体失稳的可能性。为了进行软岩巷道的稳定性预测以及为巷道二次支护提供可靠的依据,对该软岩巷道进行了收敛变形监测研究。介绍了巷道收敛监测站的布置及监测方案,给出了6个监测站的监测结果,并且通过分析监测结果给出了所获得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五矿软岩巷道稳定性差的特点,对巷道掘进围岩变形破坏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锚杆、锚索支护参数的优化设计并对巷道表面进行了喷浆加固。对优化后支护效果进行了现场数据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软岩硐室通道两帮围岩移近量和顶底板围岩移近量均大幅度降低,成功实现了对中央轨道大巷硐室通道掘进围岩变形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利用围岩松动圈理论,计算了深井巷道的松动圈半径;建立了巷道掘进柱状装药爆破对围岩松动圈影响的力学模型,得出了围岩动态松动圈半径的计算公式,为深井巷道爆破掘进过程中巷道的支护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吕梁山区上太古界吕梁群从1967年建立起,经过层序颠倒、组级个数多次缩减,几次重大修正,青杨沟组在其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建组初期就认为它的岩性变化太大;经过层序颠倒,发现它与下伏地层成角度不整合接触;为了与五台山对比,扩大了它的容量;最终认识到组内及上下有一系列韧性断层顺层切过,其中断体分别可与吕梁群及上下地层能对比;因而判定它是被一系列韧性断层所分隔并把不同时代地层挤到一起的构造组合体.最终导致其上的吕梁群失去了底界.从縻棱岩中发现它经历了两期构造运动;从变质带突变认识到早期是上下运动;从吕梁群地层走向突变,判定它晚期作水平运动.因之,青杨沟岩组具有丰富的地质内涵可待发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