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燕麦β-葡聚糖对高脂饮食小鼠肥胖及肠道菌群影响。方法:3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燕麦组),监控饲喂期小鼠饮食量和体重。饲喂25周后,测定血脂指标、内脏脂肪重量、空腹血糖、糖耐受量及肠道菌群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燕麦β-葡聚糖能控制小鼠体重增加,显著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p<0.05);与模型组相比,燕麦组小鼠肠系膜脂肪、肾周脂肪和睾周脂肪量分别降低13.95%、22.13%和26.85%。燕麦组小鼠空腹血糖显著降低25.69%。燕麦组小鼠血糖曲线下面积显著小于模型组(p<0.05)。肠道菌群方面,摄食燕麦β-葡聚糖显著增加小鼠肠道中拟杆菌门含量,B/F比值增加2.19倍,降低小鼠肠道中与炎症相关菌属Adlercreutzia equolifaciens、Bacteroides intestinalis和Peptostreptococcaceae noname等含量,增加Bacteroides dorei、Bacteroides xylanisolvens和Parabacteroides distasonis等有益菌数量,调节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2.
膳食纤维中的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s)是由若干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聚体,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树胶、β-葡聚糖、果聚糖以及半乳糖等低聚糖。NSPs无法被机体消化或难以消化,因此它们几乎能完整地通过肠道,并被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发酵选择性地刺激肠道内微生物的增殖和活性,从而改善肠道菌群的环境。肠道微生物菌群在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使用益生元或益生菌来控制肠道微生物菌群,可以减少肠道低度炎症,改善肠道屏障的完整性,从而改善代谢平衡,促进减肥。因此NSPs改善肠道菌群的同时,也调节代谢疾病。该文总结NSPs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及改善代谢疾病的研究进展,为今后NSPs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肠道微生物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稳定性与机体健康息息相关。临床研究 表明,肠道微生物数量在特殊人群的疾病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益生元作为人体膳食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为植 物源的非消化性低聚糖和膳食纤维,其具有选择性促进肠道内特定菌群增殖与活力的效果。本文以肠道微生物在人 体中的变化过程为研究对象,主要对比3 类特殊人群(早产儿、肥胖人群及老年人)的肠道微生物定植差异以及益 生元对此类人群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为益生元的肠道菌群调节机理和益生元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燕麦β-葡聚糖是主要存在于燕麦胚乳和糊粉层细胞壁中的非淀粉多糖,同时也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是燕麦中的重要活性成分。本文对燕麦β-葡聚糖在减肥、调节血糖和血脂水平、改善心血管疾病、抗肿瘤以及调节免疫功能方面发挥作用的路径及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为功能食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肠道既是机体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又是防御外界病原体等的重要屏障,维持肠道稳态、增强肠道免疫功能对于保持机体健康至关重要。β-葡聚糖作为一种膳食纤维,同时也被列为益生元,具有众多生物活性和较强的免疫活性,如免疫调节、抗菌、抗炎等,尤其是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肠道代谢物)途径参与重塑肠道菌群组成及比例,维持与修复肠道屏障完整性,调控免疫细胞,进而发挥增强肠道免疫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β-葡聚糖通过增强肠道免疫的作用途径和机制,以及其发挥的生物学作用,为进一步阐明β-葡聚糖与机体肠道相互作用的功能网络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丁酸是结肠上皮细胞首选能量来源, 可提高肠屏障的完整性, 促进人的肠道健康。已有关于猴头菇β-葡聚糖(HEBG)促进人肠道菌群产丁酸的作用的报道,但有关其调控机制还不清楚。作者介绍了HEBG的制备方法及获得的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HEBG,并对人粪便中产丁酸特性的菌群进行了总结,最后综述了不同来源β-葡聚糖调控肠道菌群产丁酸的机制及研究进展。猴头菇β-葡聚糖是一种优良的膳食纤维,它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模式促进人肠道菌群产丁酸。本综述对猴头菇β-葡聚糖益生功能的开发及健康食品的创制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燕麦β-葡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了两个不同分子量的燕麦β-葡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用9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五组(对照组和1~4四个实验组),每组18只;实验1、2组灌胃给予分子量2.6×106的燕麦β-葡聚糖0.25g/kg·d和0.5g/kg·d,实验3、4组给予分子量为3.7×105的燕麦β-葡聚糖的相应剂量,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期28d。分别于实验的第14d、第28d和停止灌胃后一周(35d)分析各组小鼠结肠、盲肠、直肠和粪便菌群变化,并在实验结束时观察各组小鼠体重。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随着灌胃时间的延长,各实验组均可使小鼠肠道和粪便中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增值,使大肠杆菌数量减少(p<0.05),相同剂量不同分子量组间差异不大(p>0.05),同一分子量高低剂量组有差异(p<0.05),灌胃28d可使实验组动物体重有所下降。说明燕麦β-葡聚糖具有调节小鼠肠道菌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对照组(NC组)、肥胖组(MC组)和大麦组(BB组)大鼠Lee's指数、体内脂肪含量、血脂水平等相关生化指标以及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研究发现,与MC组相比,BB组大鼠的Lee's指数、体内脂肪含量、血清TC、TG水平显著降低,HDL-C/TC值、血清LCAT活性以及FBA含量均显著增高。ERIC-PCR分析发现,大鼠肠道中优势菌群以及菌种多样性恢复正常。大麦β-葡聚糖对营养肥胖型大鼠有减肥降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菌群人源化(human flora-associated,HFA)小鼠为研究模型,探讨燕麦β-葡聚糖(oatβ-glucan,OG)与沙蒿胶多糖(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polysaccharide,ASP)对HFA小鼠生理及肠道微生物的不同影响。通过接种健康人志愿者的粪便悬液构建HFA小鼠模型,将30只HFA小鼠随机分为普通组(CT组)、燕麦β-葡聚糖组(CT+OG组)和沙蒿胶多糖组(CT+ASP组),分别用基础饲料和添加质量分数5%燕麦β-葡聚糖或5%沙蒿胶多糖饲料饲喂HFA小鼠8周,进行血清生化指标测定、肝脏和脂肪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肠道菌群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检测。结果表明:与CT组比较,两种多糖均能降低HFA小鼠空腹血糖水平(P0.05),CT+OG组能显著降低甘油三酯含量(P0.05),CT+ASP组总胆固醇含量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CT+OG组脂肪细胞较CT+ASP组、CT组明显变小,细胞排列更加紧密;多糖饮食会增加HFA小鼠肠道的微生物多样性,CT+ASP组效果优于CT+OG组(P0.05),说明多糖饮食会明显改变HFA小鼠生理及肠道菌群结构,而且不同多糖饮食对于HFA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和丰富度的作用差异与多糖分子质量大小有关。在降低HFA小鼠血糖血脂含量、脂肪细胞大小方面,分子质量小的燕麦β-葡聚糖功效明显优于分子质量大的沙蒿胶多糖;但在增加HFA模型小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方面,分子质量大的沙蒿胶多糖优于分子质量小的燕麦β-葡聚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燕麦β葡聚糖(oatβ-glucan,OG)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链脲佐菌素(65mg/kg·BW)一次性腹腔注射方式构建糖尿病肾病(diabetes nephropathy,DN)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低、中、高燕麦β葡聚糖干预组(分别用0. 275、0. 55、1. 1g/kg·BW燕麦β葡聚糖灌胃),每组8只。另取16只大鼠行假手术并随机分组:正常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燕麦β葡聚糖对照组(0. 55g/kg·BW燕麦β葡聚糖灌胃)。饲养8周,在第8周末采集血液、尿液和粪便,进行血糖、肾功能检测,用HE染色进行肾脏形态学观察,16S r DNA检测分析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果:高剂量燕麦β葡聚糖能显著降低DN大鼠血糖(P 0. 05),低、中剂量燕麦β葡聚糖能显著降低DN大鼠血尿素氮、肌酐;中、高剂量燕麦β葡聚糖能降低DN大鼠的尿酸/肌酐比值(P 0. 05);高剂量燕麦β葡聚糖对DN大鼠的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和基底膜增厚,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形、脱落,系膜细胞增生有显著改善作用;高剂量燕麦β葡聚糖能显著升高DN大鼠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比值(P 0. 05)。结论:燕麦β葡聚糖能改善糖尿病大鼠肾功能,增加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及升高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比值,这可能是其延缓DN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燕麦β-葡聚糖是来源于燕麦糊粉、亚糊粉和胚乳组织细胞壁中的无分支线性多糖,属于水溶性纤维,是燕麦中重要的活性成分。燕麦β-葡聚糖作为一种天然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和医药工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概述燕麦β-葡聚糖抗糖尿病、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抗癌等生理功能及其在胃、肠道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并综述燕麦β-葡聚糖近几年在肉类、烘焙食品和饮料等食品行业中的应用。对燕麦β-葡聚糖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展望,以期为燕麦β-葡聚糖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β-葡聚糖因其显著的生理学活性和健康特性,受到了各相关领域的广泛研究。β-葡聚糖存在于青稞、大麦、燕麦等天然植物及酵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中,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可再生多糖。因其来源广泛而具有的不同物理性质,也影响着β-葡聚糖在多种生物活性功能领域的开发应用。从不同来源的β-葡聚糖及构效关系入手,归纳了其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发现β-葡聚糖具有调控糖脂代谢紊乱、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脑功能、调节肠道菌群等特殊生理活性,可作为膳食补充剂与功能因子干预调节机体健康,在保健品研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和前景,为β-葡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抵抗力低,易患多种疾病,如腹泻、便秘、过敏性疾病等。目前益生菌/益生元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促进肠道健康功能已被临床试验证实,而在婴幼儿免疫功能、过敏性疾病方面预防与治疗方面观点不一。对益生菌/益生元在婴幼儿健康作用进行综述,阐明了婴幼儿常见疾病发病机理与治疗机制,为益生菌/益生元的实际应用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益生乳酸菌与肠道菌群稳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肠道是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不仅包含宿主细胞和各种营养物质,还包含数以万计的微生物。这些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健康息息相关,对宿主营养、代谢、生理和免疫均有影响,肠道菌群发生紊乱还会引起各种疾病。大量临床试验表明,益生乳酸菌可通过调节宿主肠道菌群稳态治疗或缓解多种疾病。本文作者描述了失衡指数(DI)、微生物平衡指数(MBI)和微生物失衡指数(MDI)这3种量化肠道菌群稳态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阐述了益生乳酸菌对肥胖和健康宿主肠道菌群稳态的影响,指出益生乳酸菌可能通过与肠道中病原菌竞争结合位点或分泌物质抑制病原菌,分泌代谢物为肠道中有益共生菌提供适宜生长繁殖的环境和制造“假想敌”刺激宿主免疫系统应答等方式维持宿主肠道菌群稳态,并讨论了维持宿主肠道菌群稳态的重要性。同时还综述了益生乳酸菌研究现状,指出益生乳酸菌的研究要做到个性化,不仅要考虑研究人群个体差异,还要考虑菌株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23):282-294
检索、归纳并分析近年来关于谷物和微生物中β-葡聚糖结构、功能特性及加工方式对其的影响,以及其在肠道中的降解机理和代谢途径的研究文献。综合显示,谷物中β-葡聚糖的分子质量及β-1,3/β-1,4的比例是决定其结构与性质的关键因素,微生物β-葡聚糖多为β-1,3和β-1,6糖苷键构成的支链多糖;加工方式可改变β-葡聚糖的分子质量、溶解性、黏度及功能特性;β-葡聚糖在生物体中,由肠道厌氧微生物酶系统逐步分解为短链脂肪酸,从而起到维持肠道菌群生态平衡、改善机体代谢及调节免疫的作用。该文综合论述了加工方式,对β-葡聚糖生物活性的影响机理对β-葡聚糖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肥胖是由于新陈代谢功能失调而引起的体内脂肪过量堆积,可能会导致机体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等各种代谢综合征的出现。肥胖是威胁现代社会健康与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预防与治疗肥胖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热点。目前,已经有一些肠道菌群抑制肥胖症的机制被报道。然而,由于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复杂性,哪一种微生物群落与肥胖直接相关仍然是有待研究的。本综述中,以肥胖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组成的改变为切入点,进一步阐述肠道菌群的生理功能与肥胖发生机制的密切联系。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归纳,总结得出益生菌可直接影响肥胖患者肠道中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与代谢产物,或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达到重塑肥胖宿主代谢的目的。因此,采用益生菌与益生元治疗将成为预防与治疗肥胖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肥胖症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对人们的身心健康的威胁越来越大。饮食干预对肥胖症的治疗越来越受到肥胖症患者的重视。燕麦是世界八大作物之一,营养价值高并具有保健功效。研究发现,日常饮食摄入燕麦产品可以有效预防肥胖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本文主要从β-葡聚糖、蛋白质、油脂和生物碱、抗性淀粉等几方面的减肥降脂功效展开论述。燕麦膳食纤维中的β-葡聚糖的主要通过增强饱腹感、减少消化酶的分泌以及降低消化酶对食物的可及性等手段而达到减肥作用,目前对其作用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燕麦中的蛋白质、油脂和生物碱主要是通过改善脂代谢以达到降脂作用,但目前对这3种成分的作用机制尚未研究清楚。关于抗性淀粉的减肥降脂作用已经得到证实,燕麦也富含抗性淀粉,但目前还未见燕麦中抗性淀粉减肥降脂的研究报道,因而以后研究人员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人体肠道微生物种类繁多且数量庞大。正常肠道菌群作为人体的天然屏障,对维持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肠道菌群的结构,造成肠道菌群失衡,继而引发或加重疾病,影响人体健康。通过膳食补充益生菌和益生元,选择性地剌激和调节肠道菌群的数量和组成,保持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平衡,是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人体健康的有效措施。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功能、与相关疾病及治疗的关系以及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周蓓莉  梁强  邹妍  明建  赵国华 《食品科学》2011,32(15):303-307
肠道微生物在人类健康和疾病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益生元因能对肠道菌群的结构和数量发挥调节作用,成为当前保健食品研究的热点。体内外实验研究表明食用菌对宿主肠道菌群有改善作用,能促进有益菌群(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代谢和增殖,同时对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梭状芽孢杆菌和沙门氏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食用菌发挥益生元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为其中的非消化性活性多糖。  相似文献   

20.
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近来,茶多酚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肥胖可以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因此抗肥胖物质的研究与开发也是当下的研究热点之一,茶多酚的抗肥胖作用也是其中的重要领域。本综述总结了茶多酚、肠道菌群以及肥胖三者的作用关系,并对近5年相关的非临床以及临床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总结发现茶多酚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组成,而肠道菌群也可以影响茶多酚的吸收与代谢。茶多酚可以通过增加益生菌的丰度以及调节能量消耗、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脂质分解代谢和抑制脂肪细胞合成等方式发挥抗肥胖作用。目前对于茶多酚调节肠道菌群和抗肥胖作用的研究以动物模型为主,且大多实验结果证实了茶多酚的肠道菌群调节作用及抗肥胖作用,但是作用剂量尚不明确,且茶多酚剂量毒性研究不足。另外该领域临床研究不足,需要在未来进行更大样本量和更长时间的研究,以实现茶渣等副产物的高价值利用并减少肥胖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