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海外汉学界的中国文论研究为我们的自我认知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参照系。美国汉学界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有三种模式:西方中心主义"冲击-回应说"与中国中心观";在国际视野下中国文论研究需重新确立新的向度,深入了解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并对对方富有生命力的文论话语加以借鉴和相互阐发。  相似文献   

2.
关于诗歌多义的解读,中国古代学者早有所提及,但是将诗歌的多义性视为一种理论范畴来探究,则是伴随着西方语义学的出现而逐渐兴起的。朱自清《诗多义举例》正是在燕卜荪诗学理论的影响下而写成的对中国古典诗歌多义特征进行分析的一篇专论。其中,他既借镜燕卜荪的语义分析,又赓续中国古典文论的文本考据以完成对其的转换,实现了西方现代文论与中国古典文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而成功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质的当代文学理论,而这对于当今学者在面对西方文论时如何做到借“石”攻“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提出了一对新的哲学概念:"世界"和"大地",其对艺术作品之构成的追问及"大地""世界"概念对艺术作品之审美要求与《文心雕龙·隐秀》中的"隐秀"思想相契合,对后世文论的影响呈现出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体现出人类对艺术审美的共通追求。由此比较尝试探寻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及中西文论的对话之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中西文论发展现状作了相同和相异的宏观比较研究,并提出世界文论下的中国文论发展对策。文章认为,当前,我们必须整合中西方文论,上升到一般理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提高文艺学创造力;追求哲学精神,转变思维方式;深化文艺体制改革,充分调动文艺学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只有这样,才能从后殖民主义情节中解脱出来,形成自己的文论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创造出属于自己话语权利的优秀文论。  相似文献   

5.
现代意义的景观始于西方,并有不断向全球扩张影响的趋势,中国现代艺术受西方艺术影响极深,但从西方的艺术中亦可寻觅到中国传统艺术的踪迹.通过分析中、西方艺术之间的关系及其经验策略来审视中外现代景观关系,以期求得一种趋同化趋势下的比较理性的借鉴方法.从文化意识、学习目的、扬弃取舍及思维方式等方面探索了在西方现代景观的冲击下建设本土现代景观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6.
东西方科学传统和思维方式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代中国与古希腊分别代表着东西方早期科学文化发展的先进水平,但由于认知世界的视角不同,知识的兴趣中心的差异,导致了东西方形成了不同的哲学传统,科学传统,并形成了特点各异的思维方式。这种差异性对东西方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甚至至今仍然产生着微妙作用。因此,对东西方科学传统和思维方式进行比较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同时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思维方式: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深层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古代曾经辉煌灿烂的中国科学为什么会在近代衰落,这是近代以来几代中外学者关注、思索的所谓“李约瑟难题”。本文系统地从思维方式的角度,运用比较学方法,比较深入地剖析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特别是其长于综合短于分析,强调模糊缺乏精确定量,重思辨而轻实证,满足于直观外推和经验比附的方法,以及一元性压抑创造性等特点,对近代科学衰落的深层影响。文章特别指出,现代思维方式(以西方为代表)出现了重综合、重直观、重模糊等倾向,但这是西方分析型思维、逻辑手段与定量化方法高度发展后的“回归”,是否定之否定式的“回归”。我们在思维方式上,肩负着补课与发展的双重任务。也唯其如此,中国科学才有全面赶超西方之希望。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有其自身不同于西方的特点。中国传统整体性思维方式,直觉性、意象性、经学性思维方式,人本价值取向和致用价值取向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向前发展,是导致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气”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具有深刻的哲学和美学含义,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分析了“气”的哲学意义,论述了一“气”贯穿的中国古代文论,据此剖析了“气”文化的文艺特征。  相似文献   

10.
思维方式决定着逻辑形成的方式。古代中国思维的特点决定了古代中国的逻辑形态不同于古希腊逻辑形态。有必要从古代中国思维的整体性、自发性和合目的性方面。来说明古代中国思维方式所拥有的自身的独特之处对古代中国逻辑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形神理论研究的范围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关于形神理论在哲学领域里的发展演变过程,关于形神理论借助"人"这一特殊中介从哲学领域向文学艺术领域的转化过程,关于形神理论在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领域中的发展演变过程,关于形神理论在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文学领域中的发展演变过程,关于文学形神理论和艺术形神理论之间的互渗和融合以及关于文学艺术创造实践中的形神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教学及教材中存在的“时滞”、缺乏现代性与包容性的局限,提出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与教学应具全面性、科学性及与时俱进的主张,并就如何实施这一主张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3.
回顾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史,结合人机工程学知识,提出以人机工程学痕迹为视角分析研究中国古代家具的方法,并从人体静态尺寸和家具实际尺寸出发,将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程分为矮型时期、过渡时期、高型时期.综合各类因素,分别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阐释了中国古代家具在人机痕迹上的发展变化;总结了中国古代家具表现出的共同人机学思想,即返朴求素、致用利人、重己役物及和谐观,并进行具体分析;将3个时期的家具从尺寸、需求、舒适度和审美观4方面进行详细比较,寻找其演变发展规律.从人机学角度分析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变化,对弘扬古代安全文化和人机工程学发展以及今后家具的进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文学的创作信条是“以诗言志”“以文传道”.在数千年发展中,这种文学理论与实践促进了古代国民的知性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也孕育了中华民族精英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等为内涵的志士情怀,从而架构起伟大民族的铮铮精神脊梁,其文学教化经验可资后人思想道德教育借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古代有关用人思想、组织理论、决策思想的研究,旨在古为今用,提高现代管理水平与绩效。  相似文献   

16.
《传统语言学辞典》对传统学问术语的处理涉及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和语法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方位认识和处理传统学问不同学科术语的样本。本文对照现代术语标准,从术语形式构造及其学科分布的角度,分析、探讨了该辞典所标示术语的构成特点及其学科相关性,指出古代学科术语存在形态与现代术语规范要求之间存在差异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论语》用先秦时期的汉语写成,它在语言学方面有很大影响。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对研究汉语从上古到中古的演变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本文考查了《论语》和《世说新语》中判断句,通过对二书中判断句结构形式方面的比较,观察由《论语》到《世说新语》判断句的发展变化,希望展示判断句从上古到中古的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中华法制文明历史悠久,法律思想博大精深。结合众多法律历史学家的观点,对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中“礼乐刑政,综合为治”的治世之道及其法制实践进行了评析,指出在中国古代存在着一个礼、乐、刑、政多维的社会规则体系,四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反映了中国法律文化的特征,是中国几千年法律思想的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