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优控主轴转速系统系统根限切削深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优控主轴转速系统的极发削深度进行了试验考证。考证结果表明,与未控主轴转速系统相比,优轴转速系统的极限切削深度明显提高,利用主轴转这寻优控制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机床的切削效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双路电动轮的协调控制,分析了驱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建立了电动轮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转速和、转速差并联PI的控制策略.最后,利用Matlab进行了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恒速控制中,能够加快电动轮转速的上升速度,减小超调量,缩短调节时间;在差速控制中,单路电动轮能够按照预定方案实现平稳的加减速.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转速和、转速差并联PI控制策略算法简单,运算量小,控制效果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哈密顿系统原理的PMSM自适应阻尼注入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能量成形和端口受控哈密顿(PCH)系统原理,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参数不确定性所引起的转速误差,利用自适应阻尼注入控制方法,设计了负载转矩恒定已知和未知情况下的控制器。采用最大转矩/电流(MTPA)控制原理确定系统期望平衡点,并分析其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将自适应阻尼注入控制方法应用到PMSM的PCH控制中,对参数不确定性所引起的转速误差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从而使系统具有较好的转速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旋转编码器的转速控制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旋转编码器使用寿命长、运行稳定、对工作环境要求低等优点,设计了基于旋转编码器的转速测量模块.采用仪表通用协议——MODBUSRTU,实现了与上位监控系统的串行通信.该模块已被成功应用于永磁可变磁场控制系统中用于磁环转速的调节,结果表明设计的转速控制模块可准确地实现转速控制.  相似文献   

5.
二次调节静液传动位置系统的模糊控制和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立了二次调节静液传动位置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在允许的情况下将其简化为三阶系统,对位置闭环控制系统采用了模糊控制方法,并采取了在小转角时只控制转角,在大转角时同时控制转角和转速的控制策略,经试验研究表明,采用模糊控制能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而这种转角-转速控制策略符合理想的位置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6.
基于能量调节的电液变转速系统ARM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实现对基于能量调节的电液变转速系统的控制,提高其实用性,设计了专用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控制器.从系统的整体能量调节出发,根据能量的供需关系,设计了基于PID的复合控制算法,实现对变频器、比例方向阀、比例节流阀的控制.此控制器具有液晶显示屏,可以通过键盘设置系统控制参数,并实现运行状态的即时显示;还具有与上位机的串行通信接口,能够实现即时监控.进行了节流控制系统、变转速控制系统、节流及变转速复合控制系统以及本系统的方波实验.基于能量调节的变转速实验获得了高响应速度和很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7.
给出了一种基于dSPACE的实现感应电机定子磁链和转速动态解耦的逆控制系统.根据感应电机调速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证明其可逆性,并将静止两相坐标系下感应电机模型解耦成转速和定子磁链两个子系统.在此基础上,利用线性控制理论对各个调节器进行了设计;阐述了基于dSPACE实现感应电机解耦控制逆系统的构成.实验表明,控制方案有良好的静、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8.
直流电动机数字PWM调速系统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单片机构成的直流电动机数字PWM调速系统,其控制核心主要的单片机、转速电流输入通道、键盘显示模块、数字PI调节器、数字PWM波形发生器等组成,可采集实时转速值和电流值,由软件编程实现转速电流数字PI调节器的运算,并产生数字PWM波形输出。系统采用双H桥PWM驱动器芯片L298作为直流电动机的供电主回路,L298的基极驱动由4片UAA4002集成电路实现。系统通过对电流和转速两个参数的实时采集和处理,实现了直流电动机的实时数字PWM控制,在运行中获得了良好的动静态性能。由于系统性价比高,结构简单,具有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车用柴油机转速控制系统存在不确定时滞性,提出变结构鲁棒控制算法.对转速系统的"高速到怠速"功能段进行建模及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控制效果良好,解决了由不确定时滞性引起的系统不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MATLAB环境下使用模糊逻辑控制方法对直流电机的调速系统进行仿真分析.设计的模糊控制器以电机的转速偏差及转速偏差率为输入,输出量用于控制斩波调速时的导通角.仿真结果表明该调速系统能有效地抑制超调现象,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态性能.  相似文献   

11.
大口径弯管机控制系统建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大口径中频弯管机的工作效率,对大口径中频弯管机的温度加热系统和推管速度系统进行详细分析,建立了温度加热系统和推管速度系统的传递函数并仿真,并将变速积分PID控制技术引入到弯管机推管速度控制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加热温度的响应时间为2s,温度控制范围最大波动为15℃;推管速度的响应时间为1s,速度控制范围最大波动为3mm/min,增强了系统的调节精度.  相似文献   

12.
航空发动机转子振动主动控制系统的综合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航空发动机转子振动控制的主要目的,将控制力分成三个分量,分别用于调整临界转速、抵消不平衡量、提供主动阻尼,并对各分量独立设计其最优控制律,然后对线性转子系统实施综合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力如此分工是合理可行的,综合控制的抑振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由89C51单片机控制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存储完全由硬件实现,其采样频率由地址发生器、存储器和A/D转换器三者来决定,因而可实现高速数据采集.本文将从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两个方面来讲解系统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4.
汽油机怠速转速的模糊控制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提高怠速转速控制的稳态和动态特性 ,研究模糊控制方法在怠速控制中的性能 ,设计了一种汽油机怠速转速模糊控制系统 .介绍了怠速模糊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模糊控制器的设计过程 .通过计算机仿真确定了控制系统的参数 .仿真和发动机台架试验表明发动机在稳态和动态情况下 ,怠速得到了精确的控制 ,模糊控制方法对发动机参数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  相似文献   

15.
在大量稳流气道试验的基础上对进直气道和螺旋气道进行了特殊的设计和布置,并对2个气道进行合理组合,以实现最佳的涡流调节效果.电控可调系统采用PC机和ECU两种控制模式.在高、低工况下选取试验点,在试验台架上对配备了可调进气涡流的1132Z单缸柴油机机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电控涡流可调系统可使发动机在全工况下性能大为改善,提高了经济性,降低了碳烟排放.  相似文献   

16.
燃气涡轮的模糊控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燃气涡轮工作转速受进油量、进气量和试验装置特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这些因素之间有很强的交叉耦合,很难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因此按经典控制理论很难对燃气涡轮的转速进行控制。针对燃气涡轮系统的转速控制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实用的自寻优FUZZYPI模糊控制方案。利用模糊推理合成规则,得出了模糊控制结果,并用于实际系统控制,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7.
对某厂使用的KDF-2成型机的接纸系统的工作状态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应用现代机械设计理论和PLC控制技术对现有的接纸系统进行结构和控制系统的改造,把机械无级变速箱传动改为由三个伺服电机独立驱动并采用PLC控制,把盘纸降速拼接改为高速拼接,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更换盘纸带来的滤棒吸阻、重量在降速时波动大.影响设备使用效能等问题,改造后使滤棒吸阻,重量更容易控制,提升了设备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液压电梯装机功率和能耗大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闭式油路的变频(VVVF)控制液压电梯系统.阐述了基于VVVF控制、蓄能器做液压配重和活塞拉缸技术的节能原理,分析了系统中蓄能器、主电动机和负载这3个主要功率部件的运行状况.在电梯轿厢处于不同负载重量的工况下,对系统中3个主要部件的功率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系统的能耗和总效率.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电梯轿厢处于速度1.0 m/s、负载重量最大为1 000 kg的工况下,该系统相对于典型的液压电梯系统,节能效果显著,装机功率仅为10.25 kW,总效率提高到70%.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实验为基础,分析了带辅助换流环节的高功率因数串级调速系统的等效电路及逆变器换流过程。从原理与结构上讨论了该系统与常规的串级调速系统的不同、换流支路中换流电容在逆变过程中电压的变化规律以及逆变电压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转子系统磁控挤压油膜阻尼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传统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动力特性可控,基于电涡流效应提出了一种新型磁控挤压油膜阻尼器.在一个悬臂柔性转子系统上详细地测量了在不同磁场强度条件下新型磁控挤压油膜阻尼器支撑的转子系统在非旋转状态下的频响函数、在恒定转速下的运动轨道以及在慢加速运行过程中的不平衡响应曲线,并研究了磁控挤压油膜阻尼器对转子系统的振动进行主动控制的可能性.结果表明,通过调整阻尼器间隙中的磁场强度就能够对阻尼器的动力特性进行控制.在设计合理的条件下磁控挤压油膜阻尼器能够显著地抑制转子系统的振动.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大,转子系统在各阶共振转速区的振动减小,共振转速向低转速方向移动.在磁场强度工作范围内,磁场强度越大,阻尼器的减振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