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000 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带电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辉  纪建民 《电力设备》2006,7(7):27-29
依据我国及世界各国特高压输电研究成果、前苏联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经验,结合我国的特高压输电试验示范工程的特点以及我国开展带电作业50余年的经验,对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建成投运后的运行维护情况以及带电作业所需进行的基础研究、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防护用具、作业方式、作业工具等进行了论述,指出了当前应立即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特高压交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用具与措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电压高、感应电场强、运行维护难度大,为确保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和线路运行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其特点研制了带电作业屏蔽服,按照相关标准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并模拟带电作业实际工况进行了屏蔽服内外场强测量、等电位时流经人体电流测量、进出等电位脉冲电流测量。结果表明登塔过程中和等电位作业时,屏蔽服内场强值为0.4~10kV/m,面罩内部场强值为8.4~137kV/m,等电位作业时流经人体的电流值为32μA。证明研制的屏蔽服能够满足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要求,制订的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措施可为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直流输电线路特点以及银东直流输电线路山西段运行维护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我国及世界各国关于直流输电的研究成果及50余年来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经验,对±660 kV直流超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基础研究、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防护用具、作业方式、作业工具等进行了论述,指出了当前应开展的工作,以保证±660 kV直流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胡毅  刘凯  刘庭  肖宾  彭勇  苏梓铭 《高电压技术》2012,38(8):1809-1820
随着我国电网的快速发展,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相继建设并投入运行,为给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开展提供技术支撑,结合交流750kV、1 000kV和直流±660kV、±800kV输电线路特点,通过试验和理论计算,获取了带电作业关键技术参数,确定了作业人员安全防护原则,研制了大吨位绝缘提线工具和绝缘子更换卡具,并根据研究成果制定了超/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标准。现场应用的成功开展表明,超/特高压线路开展带电作业是安全、可行的。超/特高压输电交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研究成果能有效指导带电作业的安全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5.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带电作业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我国正在积极发展结构参数高、运行可靠性要求高的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为了给线路的运行维护提供参考,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国内高压、超高压线路和国外特高压线路的运行情况,分析了特高压线路雷击、污闪、风偏、覆冰舞动等故障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明确了线路检测工作的重点,分析了在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中应用红外、紫外等检测技术和开展在线监测和状态检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了线路巡视工作的要点,探讨了直升飞机巡视在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中的应用;研究了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带电作业技术,确定了带电作业的安全距离和组合间隙,提出了人体安全防护方法,并讨论了加装保护间隙的作业方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000 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各类型杆塔结构、邻近作业安全措施、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组合间隙、进入等电位方式、强电场防护等各项技术分析,确定了邻近作业及等电位作业方式,提出了人体安全防护方法,在实践操作中取得了成功,积累了特高压带电作业的基本经验,对特高压其它带电作业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马爱清  王洁  毕永翔 《中国电力》2022,55(6):128-136
为确保交流500 kV和直流±800 kV并行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和电磁暂态模型对混合线路中超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进行相关研究。通过体表电场、转移电流以及暂态能量3个方面对安全防护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作业人员体表电场随交流线路相位的变化而变化,作业人员越靠近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交流输电线路对体表电场影响越明显;相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独立架设,混合线路中带电作业人员体表电场、转移电流幅值有明显升高,暂态能量值升高相对较小;建议混合线路中作业人员身穿合适的屏蔽服和屏蔽手套在距离导线0.4~0.5 m位置时进行电位转移工作。  相似文献   

8.
河网地区特高压线路杆塔往往处于湖泊、河流之中。开展带电消缺工作时,受地形、地貌限制,作业项目开展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极大制约了带电作业的正常开展。从人员活动、工器具防潮、进出等电位工艺研究等三个方面论证河网地区特高压带电作业可行性。从实际带电作业角度出发,探索新技术、新方法,研制出水上作业平台搭建方法、绝缘工器具防潮桶,探索出一套适合河网地区特高压带电作业进出等电位的工艺流程,填补了带电作业在河网地区特高压输电线路方面的空白,为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检修作业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确保线路稳定运行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超高压输电线路,特别是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时产生的电场很强,故带电作业中的安全防护十分必要。分别讨论了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中强电场、电流及静电感应对带电作业人员安全的影响;介绍了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用具屏蔽服和静电防护服的原理及功能;讨论了≤500 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中进入等电位人员体表场强规律,并针对安全影响因素对≤500 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进行了研究;在750 kV带电作业安全防护研究中,重点进行了750 kV带电作业用屏蔽服的试验研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衣服的屏蔽效率、电阻及制作特点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1 000 kV输电线路电压更高、电场更强的特点,提出了1 000 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的基本要求。研究结果可为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特高压交直流线路带电作业人员的体表场强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在对特高压交直流线路带电作业人员在各典型作业位置的体表场强进行了测量的基础上,分析了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人员的体表场强特征,归纳了体表场强的变化情况,发现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作业人员的体表场强值明显小于特高压交流线路,并对其原因及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研制的特高压交直流带电作业用屏蔽服防护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特高压交流线路等电位作业时,屏蔽服内交流场强为2~10 kV/m;在特高压直流线路等电位作业时,屏蔽服内的直流合成场强为0.7~2.3 kV/m,均符合国家标准"15 kV/m"的规定,满足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要求。最后根据带电作业人员体表场强及安全防护用具的研究结果,制定了安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采空区1 000 kV特高压试验线路设计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特高压输电线路在系统中的重要性,为确保线路安全、稳定运行,从地质理论、运行经验出发,提出了特高压输电线路通过采空区的建议,并给出具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为确保特高压试验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从工程特点、运行需求出发,结合晋东南地区的运行环境,分析和探讨了特高压输电线路试验工程(山西段)的运行维护特点,以及应该作好的运行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13.
传统电网运行品质调节控制忽略了高压配电网拓扑结构对潮流转供的作用.将高压配电网计入所提城市输电网运行品质调节控制策略中,通过高压配电网的拓扑重构,提升输电网运行品质.通过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抽样生成大量高压配电网拓扑数据,计算每种拓扑下的运行品质,包括线路损耗、母线电压、线路负载率和断面负载率.使用深度神经网络拟合高压配...  相似文献   

14.
张锐  胡毅 《电气技术》2012,(1):25-29
为对生产、运行检修和管理人员进行高压输电线路防污闪技术的岗前培训和职业培训,提高运行维护人员的防污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水平,满足电力工程建设管理需要,研制开发了高压输电线路防污闪仿真培训系统。该培训系统汇总已有的输电线路外绝缘科研成果、防污闪技术和运行经验,采用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虚拟技术,辅以多种表现形式实现培训。该系统设计了污秽外绝缘理论培训、污秽度测量和现场检测等操作培训、清扫和带电水冲洗等技能仿真培训、技能考核等四部分功能。通过该软件系统,可适用于输电线路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满足电网快速建设与运行维护对线路工技能培训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刘海群 《青海电力》2004,23(1):55-56,4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及安全运行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正向着规范化发展。在邻近有带电线路的爆破施工,关键是提高爆破作业技术及确保不危及邻近带电线路的运行安全。针对这些问题,文章简要介绍了岩石松动爆破加覆盖物与人工开挖相结合的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从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角度出发,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讨论了WXH-11x微机型高压线路保护装置的整组构成与重合闸装置运行特性,分析了微机线路保护装置的运行特性,指出了微机保护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葛(洲坝)—南(桥)直流输电系统是首次由我国自主完成控制保护系统改造的±500 kV长距离、大容量和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统计了葛南直流输电系统2006年的主要运行指标,分析了运行中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且具有代表性的多项事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这些经验同样适用于其他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有助于提升我国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设计、调试和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网不断发展,对电力安全工具高压验电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提出一种非接触式高压振动电容验电方法,采用振动电容验电探头,对输电线路进行可靠验电。利用Maxwell仿真软件,基于有限元电场计算,研究振动电容传感技术应用于高压验电的可行性。当振动电容验电器置于高压电场环境下,振动电容极板可以检测出带电设备的电场。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振动电容传感技术的验电方法在高压电磁环境下能够准确检测输电线路的带电状态,具有稳定性好、灵敏度高、交流、直流均可应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利用单端暂态量检测单相高阻接地故障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基于单端暂态量实现高压输电线路高阻接地故障检测的新方法。由于故障电量变化不明显,高阻接地故障通常难以检测,并且容易受到系统正常操作例如电容器投切的影响。研究表明,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相电流和零序电流经小波变换后的模极大值在同一尺度上的同一位置极性表现为同号,同时有相同的时间特性,可以用来作为接地检测的依据。为提高可靠性,利用高阻接地故障和电容器正常投切时暂态高次谐波分量含量的不同来区分故障与正常投切操作。大量ATP仿真及RDTS实验结果表明,该判据具有良好的性能,能保证电容器正常投切时不误发信号,从而提高电网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行波保护是天广直流输电系统的线路主保护,首先介绍了行波保护的算法以及根据运行实际情况对其所做的改进,然后根据故障暂态录波和数据分析了行波保护的动作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天广直流保护系统采用的行波保护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直流线路故障。最后还讨论了行波保护在运行中曾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