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了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甾醇酯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微胶囊化甾醇酯的最优乳化条件为:复合乳化剂配比(单甘酯∶蔗糖酯)为1∶9;乳化剂用量0.75%;壁材用量20%;壁材比(变性淀粉∶麦芽糊精)为1∶5;芯材/壁材为0.5。喷雾干燥法制备甾醇酯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进料温度50~60℃、均质压力50 MPa、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喷雾压力180 KPa。在此工艺条件下微胶囊化效率可达77.8%。  相似文献   

2.
薄层扫描法测定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利用薄层扫描法测定 L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 L AP)的可行性 ,优选了测定条件 ,建立了测定其含量的薄层扫描法。本法检测范围为 2 5~ 2 0 μg,相对标准偏差为 1 34 % ,回收率为 98 4 %~ 1 0 1 8%。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C 棕榈酸酯是一种良好的抗氧化剂,在许多国家己批准作为抗氧化剂使用。本实验考察了维生素C 棕榈酸酯对两种蛋白溶液表面张力及乳化稳定性的影响,并与几种常用乳化剂的乳化能力进行了比较,认为维生素C 棕榈酸酯是一种良好的乳化剂。  相似文献   

4.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在不同油品中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研究了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在不同油旨中的抗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AP对不同油脂的抗氧化效果以猪油为最好,其次为棕榈油,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同时,对AP在不同油脂的Schaal烘箱抗氧化性能,AP与不同抗氧化剂的性能比较,AP对油脂的烟点、溶解度和浊度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5.
酶促反应合成蔗糖棕榈酸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了以Novozym 435脂肪酶为催化剂,以蔗糖和棕榈酸为底物的糖酯合成反应及其影响因素.考察了在丙二醇和正己烷存在下,底物酸糖摩尔比、含水量、温度、脂肪酶浓度、时间以及摇床速度对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底物棕榈酸与蔗糖的摩尔比为1.2∶1.0、含水量为4%,反应温度为65℃、脂肪酶浓度为棕榈酸质量的4%、反应时间为4.5 h、摇床速度为200 r/min时,棕榈酸的转化率可达到86.94%.  相似文献   

6.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抗氧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AP)是具有功能性、营养性、无毒、高效的抗氧化剂,应用范围广泛。本实验以乌桕脂棕榈酸甲酯为原料,采用化学法将其与抗坏血酸合成AP,并将其应用到大豆油与菜籽油当中,与BHA、TBHQ、VE及AP/VE效果相比较,评价其抗氧化效率。结果表明,AP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性,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抗氧化剂和增效剂。  相似文献   

7.
刘奕博  任国谱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3):303-305,329
研究了光照、温度、pH、氧化剂、抗氧化剂、金属离子、糖类对抗坏血酸(AA)及抗坏血酸棕榈酸酯(AP)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光、高温、氧化剂、中性及碱性环境都会不同程度地对两者造成损失,其中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稳定性要强于抗坏血酸。维生素E可以有效保护AP。铜离子、铁离子、锰离子会引起AA较大的损失,锰离子对AP稳定性有显著影响。糖类对两者稳定性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棕榈酸维生素C酯的合成方法、性质及其在国外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以L-抗坏血酸和棕榈酸乙酯为原料、H2SO4为催化剂,酯交换法合成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研究了L-抗坏血酸与棕榈酸乙酯的摩尔比、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产率的影响。工艺条件优化后,产率达到75%,产品质量符合GB16314-1996标准。  相似文献   

10.
Vc、异Vc及其棕榈酸酯在茶籽油中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Vc、异Vc及其棕榈酸酯应用于茶籽油中,在(65±1)℃下进行强氧化实验,通过测定POV值,比较它们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添加浓度相同时,异Vc的抗氧化效果比Vc的好;异Vc棕榈酸酯的抗氧化效果比Vc棕榈酸酯的好;酯化后的Vc及异Vc比酯化前的好;在所研究的添加量范围内(0.005%~0.10%,w/w),Vc棕榈酸酯和异Vc棕榈酸酯在茶籽油中的抗氧化性能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D_2微囊的制备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明胶和环糊精为壁材 ,采用凝聚法制备VD2 微囊 ,通过真空干燥制得微囊成品。研究中发现 ,采用真空干燥法制备的微囊粒径较小 ( 0 1~ 0 5mm) ,稳定性好 ,经过 7d的高温 ( 60℃ )加速试验 ,微囊中VD2 的含量超过 83 5 % ,较好地增加了VD2 稳定性 ,可以作为食品的营养添加剂。  相似文献   

12.
柑橘萜油微胶囊的开发与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β-环糊精+阿拉伯胶+玉米糖浆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对柑橘萜油进行微胶囊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包裹柑橘萜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200℃,出风温度75℃,芯材∶壁材质量比为1∶50,β-环糊精∶阿拉伯胶∶玉米糖浆质量比为2∶3∶5。并测定了柑橘萜油微胶囊在溶液中的释放性能,为该微胶囊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香精微胶囊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壳聚糖无毒、无害,易于生物降解,不污染环境,是一种理想的微胶囊壁材。以壳聚糖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工艺对香精进行微胶囊化,通过对乳液稳定性能的测定评价了大豆卵磷脂、蒸馏单甘酯和吐温6 0复配乳化剂的性能,系统的探讨了壁材浓度、乳化剂用量、芯壁比等对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测试并分析了微囊的形貌、包埋率和释放率等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4.
Y.-S. Kim    E. Strand    R. Dickmann    J. Warthesen 《Journal of food science》2000,65(7):1216-1219
ABSTRACT: The amounts of vitamin A palmitate lost and isomers formed in corn flakes fortified with a vitamin A palmitate were determined during storage at ambient (avg. 23 °C) and elevated (45 °C) temperatures. Two vitamin A palmitate isomers, 9-cis and 13-cis, were found. The initial vitamin A palmitate consisted of 5% of 13-cis and less than 1% of 9-cis with the remaining being all-trans. In corn flakes fortified with either a complete vitamin mixture or vitamin A palmitate only, the distribution of these compounds was nearly constant throughout storage irrespective of sample type and storage conditions. The rate constant and reaction kinetics on the degradation of vitamin A palmitate were also obtained. After 6–8 wk storage, more than 90% of vitamin A palmitate was lost in all samples except corn flakes fortified with complete vitamin mixture and kept at ambient temperature.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loss of vitamin A palmitate fortified in corn flakes was substantial even at ambient temperature. The presence of other vitamins including vitamin A, B1, B6, B12, C, and D reduced the loss of vitamin Abut the loss was still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15.
为保持大豆油的营养价值以及油脂体的功能性,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大豆油脂体,对微胶囊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探究大豆油脂体微胶囊的包埋率、水分含量、溶解度、堆积密度、流动性、微观结构及其氧化稳定性等。结果表明:在麦芽糊精质量分数为9.0%、大豆油脂体质量分数为6.0%、入口温度为150℃、进料速率为5.00 mL·min-1的条件下,大豆油脂体微胶囊包埋率达到89.97%。在最佳制备条件下微胶囊的水分含量、溶解度、堆积密度、休止角分别为2.57%、67.07%、0.45 g/mL、35.60 °,表明微胶囊化有利于储藏,产品粘度较小,溶解性与流动性良好;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显示微胶囊微观结构呈现较规则球形,囊壁完整性较好,结构致密,无明显裂纹,具有良好的包埋结构;加速氧化实验表明微胶囊显著保护油脂,延长油脂储藏期。因此,将大豆油脂体制备成新型的稳定状态的油脂产品,对于大豆油脂体加工应用领域的拓展和产业化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植物甾醇酯和葛根素为芯材,阿拉伯胶和β-环状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植物甾醇酯葛根素复合微胶囊。考察了乳化剂配比、乳化剂用量、固形物含量、芯壁比、壁材比对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均质压力对微胶囊化效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复合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显示,复合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乳化剂(蔗糖酯-单甘酯)配比6∶4(g/g)、乳化剂用量0.7%(质量分数)、固形物含量20%(质量分数)、芯壁比0.25∶1(g/g)、壁材(阿拉伯胶和β-环状糊精)比5∶5(g/g)、进风温度180 ℃、出风温度75 ℃、均质压力25 MPa。在此工艺条件下复合微胶囊中植物甾醇酯的包埋率为89.04%,葛根素包埋率为80.15%,产品为乳白色、细小均匀的粉末,气味纯正,密度0.568 g/mL,溶解率95.11%,水分含量3.57%,贮藏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以阿拉伯胶和β-环状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葛根素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复合乳化剂配比、乳化剂添加量、β-环状糊精和阿拉伯胶质量比、壁芯比和固形物含量对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同时考察进风温度、进料量、均质时间对葛根素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葛根素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乳化剂(单甘酯:蔗糖...  相似文献   

18.
陈雨露  吕沛峰  袁芳 《食品科学》2021,42(19):134-140
分别以菊粉、麦芽糊精、海藻糖为壁材,以包埋番茄红素的乳清分离蛋白-壳聚糖双层乳液为芯材,使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番茄红素微胶囊。探究不同壁材、芯壁质量比对微胶囊包埋率、微观形貌、贮藏稳定性以及在酸性饮料模拟介质中稳定性、体外模拟释放的影响,以确定最佳新型番茄红素微胶囊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不同微胶囊的包埋率稳定在72.97%~81.90%之间,所有样品均呈现出典型的球状结构;随着芯壁质量比的降低,微胶囊中的番茄红素在贮藏期和酸性环境下的物化稳定性均明显增加;与菊粉相比,以麦芽糊精和海藻糖为壁材的微胶囊可实现番茄红素在模拟胃肠液中的控制释放。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开发番茄红素递送载体,从而促进其产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19.
余甘子核仁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为壁材,对喷雾干燥法制备余甘子核仁油微胶囊的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考察乳化剂添加量、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质量比、芯壁比及固形物添加量对余甘子核仁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得到最优微胶囊制备条件为乳化剂添加量1%、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质量比1∶3.4、芯壁比2∶3、固形物添加量14.2%,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余甘子核仁油微胶囊的包埋率达到(90.74±0.51)%,包埋效果好,颗粒形态完整。采用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Rancimat法)测定该样品的氧化诱导时间,并对微胶囊在25?℃条件下的货架期进行预测发现,微胶囊的货架期为716?d,未包埋的余甘子核仁油货架期为128?d,由此可见该微胶囊具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