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XPhone风靡的原因在于它是一部吸引眼球和拥有成千上万种特色的应用服务的终端。OPhone的背后,是中剐移动倾力打造的移动商城;诺基亚的移动终端背后,则是新亮相的Ovi商店;联通iPhone销售火热,是因为它拥有上万种应用软件……”(《Phone时代已经来临》,封面故事,2010年3月5日)。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 一个属于"Phone"的时代已经来临! iPhone、GPhone、OPhone、UPhone、WPhone、乐Phone……市场上层出不穷的"Phone",预示着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英文单词,而是已成为当今3G时代的宠儿,一股XPhone风潮正席卷全球手机行业.  相似文献   

3.
《新潮电子》2009,(12):118-118
自从苹果推出iPhone以来,叫Phone的手机越来越多。LGGW880就是一款采用了OMS 1.5平台的OPhone手机,它拥有强大的硬件配置,3.5英寸宽大触控屏幕带来绝佳的视觉体验,机身背后的500万像素摄像头支持自动对焦功能,30万像素前摄像头可用于视频通话。  相似文献   

4.
现在,打开某些智能手机,在手机开机界面中,能看到OPhone、GPhone字样,那么OPhone、Gphone,还有iPhone,这些Phone字辈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呢?他们各自代表的手机又有何不同呢?  相似文献   

5.
何鹏 《通信世界》2009,(47):20-20
近期,三家运营商大鳄的终端之战可谓是硝烟四起,先是中国移动于8月31日正式发布了OPhone平台及OPhone手机,后有中国联通在10月30日推出iPhone,就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先后亮出了自己的终端杀手锏后,一直被外界猜测难以拿出与OPhone、iPhone相匹敌产品的中国电信终于有了回应。天翼移动终端管理中心副总经理马武表示,中国电信将加强与加拿大RIM公司和美国Palm公司这样的智能手机厂商合作。  相似文献   

6.
OPhone和iPhone,谁会在中国市场上取得胜利?答案实际上是显而易见的。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移动运营商手机补贴;二是资费。目前,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已经表示使用Android平台,iPhone若想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难度颇大。  相似文献   

7.
黄荣志 《移动通信》2009,33(21):51-52
近期,联通不惜巨资引入iPhone,移动斥资上百亿自主研发OPhone。虽然两家运营商都耗费巨资来打造自己的明星机型,目的却截然不同。目前。移动已拥有70%左右的高端用户,电信和联通总共加起来数量不超过30%。联通想通过iPhone来抢夺移动的高端用户,移动想通过OPhone保持住自己的高端用户,一个意在进攻,一个意在防守,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比分析了iPhone、OPhone、黑莓3种终端的配置、客户体验、市场地位和商业模式,对三者在中国市场的优劣势进行了评估,依不同市场,3种国内3G明星终端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飞扬 《世界电信》2013,(11):58-62
苹果因芯片供应问题延迟了iPhone5上市;PC、Pad、Phone三类终端闻的界限逐渐模糊;终端产业链上游企业基本整合完毕,大部分企业的枧会将来自提供业务及服务上……这些现象正向我们揭示着未来移动终端市场的风向。企业若想在未来巨大的智能终端市场分一杯羹,必须看清方向,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0.
《通信世界》2009,(41):M0002-M0002
随着联通版iPhone上市,关于移动OPhonee和联通iPhone之间的话题也成为产业界讨论的热点。普遍的看法是,OPhone很难在业务上与iPhone抗衡。主要理由是目前(iPhone终端数量少,而且虽然都采用相同的操作系统,但各家设计不同,业务开发者开发业务仍存在终端适配问题。同时,业界普遍质疑移动在MM的经营方面是不是有太多的门槛限制。  相似文献   

11.
《移动信息》2009,(11):36-52
随着iPhone正式入华,中国通信业一个奇妙的“5 Phone”竞争格局形成。这5 Phone中有微软(Microsoft)庞大的Windows Phone(下简称WPhone),新兴的谷歌(Google)“Gphone”,以及“借壳上市”的中国移动“OPhone”,手机大佬诺基亚(NOKIA)“Nphone”(Syrnbian平台下的智能手机,姑且称之为Nphone),当然还有堪称奇迹的苹果(Apple)iPhone。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业界有许多关于iPhone与OPhone手机外型、内置、网络、价格、竞争策略等方面的分析,指出的几乎都是表层上国内通信市场的两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竞争的实质并没有揭示出来.此处,笔者想揭示iPhone与OPhone之争背后所隐含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如今,iPhone一骑绝尘,Android手机正群雄四.起,中国移动力推的OPhone怎么办?就在近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主办的“2010(第四届)移动互联网研讨会”上,中国移动对OPhone勾勒出了更加明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李鹏 《通信世界》2010,(35):18-18
由iPhone、"大器"、乐phone乃至IDEOS等明星手机引导,中国联通意在全面均衡发展高中低端3G终端市场。iPhone,这个在全球拥有无数"粉丝"的产品,已经成为了苹果的形象代言,在中国,iPhone也已经成为中国联通3G终端领域的形象大使,通过引进iPhone,中国联通迅速树立起了在中国3G市场的品牌影响力。此后,中国联通陆续引进三星"大器"、联想乐phone以及即将上市的华为IDEOS等高中低端明星手机,全面拉升WCDMA终端市场。  相似文献   

15.
陈亮 《通信世界》2014,(15):12-12
近日,中国移动"重启"自有品牌手机的消息引起了业内关注。那么中移动此次"重启"自有品牌手机与之前有何不同?其背后又有何更深的寓意?日前有消息指出,中国移动将在6月份重新启动自有品牌终端的销售,届时将推出面向4G市场的TD-LTE终端。这是自2012年底中国移动首次宣布推动自有品牌终端建设以来的第二次"出手",与上一次面向TD—SCDMA市场不同的是,这次中国移动将目光瞄准了未来的4G市场。  相似文献   

16.
阿呆 《通讯世界》2009,(9):10-10
过去的一个月里,中国的电信运营业中最热门的两大关键词无疑是终端和应用商店。中国移动的OPhone和中国联通与苹果公司合作的iPhone无疑与终端有关;中国移动的MM(Mobile Market)和中国联通的“沃”商店,以及中国电信一些地方天翼商城的上线则与应用商店相关。这两大关键词都指向了移动互联网,也指向了另一个角度,运营商对终端和应用的影响力和掌控,在移动互联网应用加速发展和渗透的现在,运营商越来越不甘心于仅仅作为一个管道提供商存在,这点在中国的运营商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数字电视》2009,(8):13-13
苹果的巨大成功,使电信运营商越来越意识到,只有推出“软件商店”这样独特、可粘住用户的服务。才是3G争夺的关键。8月下旬,中移动“OPhone+MM”与中联通“iPhone+APP Store”相继推出。背后则闪现Google和苹果的身影。  相似文献   

18.
尚斌 《移动信息》2010,(5):112-113
4月7日,在台湾访问的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表示,目前包括宏基(Acer)、华硕(ASUS)、联想(Lenovo)、戴尔(Dell)等厂商都已投入开发OPhone手机产品,预计在1年内OPhone手机技术即可超越iPhone。此言一出,舆论大哗。备受鼓舞、拍手叫好者有之,摇头顿足,称中国移动是痴人说梦者亦有之。的确,iPhone作为一款备受关注的手机,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畅通无阻。而作为行业新生儿的OPhone,无论客户规模还是产品美誉度都略逊一筹,拿什么来超越iPhone?  相似文献   

19.
手机的多功能化趋势正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开来,推动这一发展的正是集成了先进的电子器件并可提供多样化服务的智能手机.在美国,随着苹果公司iPhone 3G的推出,很多用户开始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转移.由于采用Google公司开发的软件平台Android的智能手机相继问世,3G终端用户还将持续增加.在中国,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正在开发基于Android的智能手机OPhone,以推动中国市场中3G终端的普及.拥有独特发展方式的日本市场今后也将推出更多的智能手机.  相似文献   

20.
一千个人,就都有一千个关于Phone的记忆,你愿意来倾听吗?一千个人的记忆当中,总有关于同一个Phone的不同情结,你愿意来分享吗?而每一个Phone的背后,同样连接着与它关联的不同故事,你愿意来见证吗?讲述O与Phone的故事,MI和你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