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止热采井套管热破坏的预压固井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热力采油是开采稠油的最广泛、效益较高的方法。实践表明:注蒸汽稠油井如果用常规方法固井,那么在通常的注汽温度下,套管都因热应力而产生屈服变形。目前现场常用的防止套管热破坏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该文提出了防止热采井套管热破坏的预压固井技术,即在注水泥结束但没有凝固时,向油层套管施加内压强,使套管膨胀;水泥在套管膨胀的条件下凝固。计算表明:采用预压固井技术后,热采井在整个生产周期内,套管不但不屈服,而且还有较大的安全系数。此项技术可能成为延长热采井套管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随着油田的开发一些油气水井长时间外采,油层套管使用年限过长,固井水泥又没有完全封固油层套管,住地下水的长期腐蚀下,以及工程措施施工,增压注水,再加上特殊复杂的地质条件,盐膏层发育,地壳的运动,因此在套管自由段、封固段、生产层段造成破漏,  相似文献   

3.
本文整体结合油田的水平井固井实际,针对水平井井身结构特点以及固井的难点,来开展井眼准备、套管居中技术、固井的水泥浆体系、注水泥工艺及配套技术措施的研究。有效的解决了套管下比较难、水平井套管居中不足的问题,比较好的解决了水泥石体的收缩对固井的影响;很好的改变了之前的整体配套性差,以及技术性研究使用比较单一的缺陷。现场固井的应用表明了一、二界面会胶结良好,说明水井的质量也得到了比较显著地提高。  相似文献   

4.
尾管封隔注水泥工艺技术在封隔产层或井下漏层的井况下使用居多。尾管悬挂器、套管外封隔器、分级注水泥器需要配套使用。首先需尾管悬挂器顺利座挂,其次需有效封隔地层,再次顺利打开分级注水泥器注液孔注水泥,最后关闭分级注水泥器注液孔。此工艺压力级别多,技术难度大,风险高,对井下安全风险控制、配套固井工具的质量、技术人员操作熟练程度及工作经验等要求相对较高。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相关技术人员在成熟的固井工具的基础上,对此工艺井进行深人研究,对配套固井工具进行改进与完善,做到专井专用。10年来,顺利完成了多口重点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主要描述尾管悬挂器,套管外封隔器,分级注水泥器及相关附件等固井工具在复杂井中的配套使用及施工工艺技术,重点叙述了华北油田任深2x井相关施工工艺及过程。  相似文献   

5.
油井套管腐蚀机理与防腐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阴极保护预防措施及施工方法,包括:牺牲阳极的埋设、施工方法、参数确定、套管及管线腐蚀检测技术、化学防腐技术、控制水泥返高避免成片套损井出现、套管外封隔器固井工艺技术等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为油田延长单井的使用寿命,提供了新的技术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某井进口φ339.7mm电阻焊(ERW)套管固井事故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通过对磁性定位测井CCL曲线反映的套管柱失效形貌和对井下捞出的套管残片形貌进行分析认为,套管柱在固井过程中发生了脱扣,脱扣位置在第5根套管的工厂连接端。通过对套管的螺纹加工、材料和上扣连接质量等进行分析和对套管柱在固井过程中的受力状态进行计算认为,套管所受栽荷远小于其连接强度,排除了过载导致套管脱扣的可能性,认为套管接头是在固井期间首先松动之后才发生脱扣的;套管接头在井下松动的原因是由于套管柱在固井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震动载荷;套管接头从工厂上扣端松动脱扣的原因主要与工厂上扣扭矩偏小有关.  相似文献   

7.
针对侧钻井固井质量普遍较差情况,从侧钻固井技术难点分析人手,通过加大现场技术管理、抓好固井前质量控制,研究应用微硅低密度水泥,优化施工方案等技术措施,取得良好成效,使复杂侧钻井固井一次成功率提高到92%,取得明显增油效益,为后续侧钻井的固井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无浅层气、可钻性较好的浅部松软地层的封固并建立井口,传统的先钻井、再下套管、后固井的模式在作业时效及井下风险的控制方面显得越来越不理想。本文主要介绍威德福套锊钻井技术,应用可钻式钻鞋及套管作为钻柱进行钻井,边钻进边下套管,完钻后套管留在井内可以立即固井的新型钻井技术,并结合乐东22—1气田现场应用,简述其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热力采油是开采稠油的最广泛、效益较高的方法,但在热采时,油层套管因热效应破坏比较严重。针对稠油热采井套管热破坏的问题,提出了防止其热破坏的预膨胀固井技术,即在注水泥结束但没有凝固时,将油层套管预热和向油层套管施加内压强,使套管膨胀;水泥在套管膨胀状态下凝固。根据现场生产实际和预膨胀固井理论要求,设计了热采井预膨胀固井模拟实验装置。并模拟了常规固井、半预热固井和预压固井工艺以及注蒸汽和生产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预膨胀固井技术能有效防止热采井套管注蒸汽热破坏。为下一步的现场试验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又喷又漏井的固井技术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裸眼客观存在又喷又漏的情况,其固井方法是采用全井下套管固井、尾管固井、分级固井;二是在下套管过程中,或下完套管循环时,或在注替水泥浆的过程中发生井漏诱发的溢流或井喷时,其固井方法是以正注为主的井口反补挤水泥工艺,以正注水泥为辅的一次或二次反注水泥工艺技术。具体应采取什么样的固井技术,应根据漏失速度的大小、井内钻井液密度与水泥浆密度的差值大小等来确定。  相似文献   

11.
胜利油田经过五十多年的开发生产,地质条件变得更为复杂,频繁的油水井措施、修井施工以及井身结构、完井固井质量、套管材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油水井套管技术状况越来越差,每年新增套管变形、穿孔、破裂、错断等套损井近400口。分析套管损坏原因,开展套管损坏机理研究及开展套管治理已经成为油田开发的一项重要常规工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钻井技术的发展,为了切实提高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水平井技术已经成为油气田开发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它是通过油层的泄油面积来提高油井产量的,对于低渗透油藏的效果尤其显著。水平井的固井是水平井钻井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其固井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油气井的开采寿命,而且影响到油气采收率的提高。本文通过解决水平井固井过程中的套管下入的问题、水泥浆失水及析水的问题、套管居中的问题及清除岩屑床等问题,展开了对提高水平井固井质量的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固井工程的概述出发,讲解了固井工艺的主要流程,最后提出了固井工艺中注水泥顶替效率的措施,主要包括:加扶正器降低套管在井眼中的偏心程度:注水泥时活动套管:采用紊流或塞流流态注水泥:使用注水泥前置液:注水泥前调整钻井液性能:顶替液与钻井液的密度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油田某定向井为例,探讨深井下套管设计方案与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措施。该井开发古潜山裂缝性油藏,技术套管座封于古潜山界面,地层岩性复杂,泥浆易受污染,古潜山界面地层易漏,裸眼段和封固段较长等,给下套管、固井带来极大的难题。实践证明:井身质量、井眼情况是该井下套管、固井作业成功的基础;固井前泥浆处理非常关键,既要保证井壁稳定、井眼畅通,岩屑不聚集成砂桥,又要保证泥浆具有较好的抗污染能力和流动性,以致于不会在下套管过程中因憋压而压漏地层,保证固井质量;必须彻底循环调整泥浆性能,井下有任何问题都不能下套管;固井方案的优化和水泥浆体系的优选是固井成功和井下安全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桩西采油厂所辖油田属层状复杂小断块油田,套管受出砂、腐蚀、高压注水、高压措施旌工频繁以及地应力变化大、泥岩膨胀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套管损坏井数日益增多。在对采油厂近358口套损井资料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不同油藏类型套管损坏特征和规律,从出砂、高矿化度腐蚀、泥岩蠕变、断层影响等几方面对套管损坏原因进行研究并给出了预防套管损坏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张强 《中国科技博览》2013,(36):564-564
同直井相比,大位移井固井难度增大。本文介绍了大位移井固井中的技术难点,分析了套管居中度、水泥浆体系、顶替效率等影响因素,提出提高套管居中度、实施低密度高强度水泥浆作业、优化钻井液性能、调整前置液结构以及提高顶替技术等措施,提高了大位移井的固井质量。  相似文献   

17.
对于页岩气水平井固井而言,其套管居中与下入的重要性极为明显,深入研究该课题意义深远。本文首先介绍了水平井固井套管居中与下入的难点,探究了影响水平井固井质量的因素,分析了页岩气水平井固井的技术,最后提出了提升套管居中与下人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伴随小井眼套管困井,有可篱存在水泥环薄等特征,同时源距不同、水泥环厚度也对波形有重大影响,这为固井质量评价带来相当大的困难。本文根据大量测井资料和实验研究详绷分析套管井中影响声波信号的一些因素以及对井眼固井质量评价产生的影响,指出在利用声波信号评价固井质量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影响因素,才能得习有效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石油界公认,套管固井水泥环厚度不得小于19.05mm,否则水泥环强度过低,影响今后石油开采作业以及多种不利后果产生。由于地层存在多压力体系原因,不得不使用多层套管结构来实现钻探目的,因而出现了非常规套管结构,套管重叠段也出现了非常规的小间隙。小间隙的出现不但不利于封崮质量,而且加大了固井难度。这就为我们提出了如何运用小间隙固井技术提高固井质量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0.
尾管固井作为一种重要的固井方法,可以节约大量的套管、水泥费用,也能够减轻钻机负荷,降低施工压力,但是也存在一些缺点。采用特殊旋转尾管悬挂器,通过转盘或顶部驱动带动整个尾管串旋转。套管旋转可改变环形空间顶替液体流场,增加周向旋流,改善轴向顶替效率,使水泥浆在套管周围均匀分布,通过旋转尾管还有助于尾管下入到位,解决大斜度井套管下入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