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霞 《中国酒》2000,(6):72-72
在法国,消费者可从以下一些渠道买到葡萄酒:直接向酿酒人购买(瓶装或大量方式),向葡萄酒同好组织(Wine Clubs)购买,或向酒商或超级市场购买。也可以所谓“on premise形式在酒吧或餐厅内享用葡萄酒。  相似文献   

2.
张茜  艾庭 《新食品》2012,(15):113-113
近年来,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传统酒商开始涉足进口葡萄酒领域。从传统白酒或国产葡萄酒转型过来经营进口葡萄酒的酒商很多。但能将其经营得有声有色的酒商却不多。何宏平,美度伊拉苏(宁波)贸易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就是这些为数不多的转型成功的酒商之一。转型之前他是传统糖酒行业的老酒商,在糖酒行业里足足待了25年。但从2006年开始,他开始了转型,大胆跨入了进口葡萄酒运营商的行列。其独家代理的智利伊拉苏系列葡萄酒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何宏平的转型经验,或许将给计划转型或正面临转型困惑的酒商们带来一些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小蓉 《新食品》2014,(9):88-88
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营销模式已经被各大酒商当做香饽饽,很多葡萄酒酒商都开始开发自己的订阅号,由此又出现了微店、微商城等名词,微商城可以看做是微店的进化版。而一般酒商的订阅号,在编辑模式下链接微店的链接点,用户或消费者阅读打开链接,进入微店店铺就可以实现浏览商品和购买商品等功能,那还有必要建立微商城吗?  相似文献   

4.
蔡梦藜 《新食品》2014,(12):90-91
最近两年,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遇冷,传统的名烟名酒店、专卖店、酒窖、会所等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 不少酒商及业内人士开始尝试葡萄酒跨界营销,除了国内外名烟、名茶与中高端进口葡萄酒的搭配,还出现了酒窖+进口食品、酒窖+咖啡吧、酒窖+餐厅、酒窖+酒具等新鲜模式,甚至葡萄酒+美容院、葡萄酒+汽车4S店、葡萄酒+书店等大跨度组合!  相似文献   

5.
实战问答     
张茜 《新食品》2013,(17):119-119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即将到来,也就意味着传统酒水营销旺季的来临。中秋佳节,酒水市场的送礼需求较大,如何创新葡萄酒礼品搭配成为现在酒商朋友们关心的话题。按照传统。很多酒商都会把葡萄酒与月饼组合搭配做成礼盒,但是年年都把葡萄酒与月饼组合是否单调?保质期并不太长的月饼是否会减弱礼盒的实用性?现在的消费者是否有更多样性的需求?酒商朋友们在思考着这些问题,也在向行业寻求有新意的答案。  相似文献   

6.
蔡梦藜 《新食品》2014,(22):83-83
葡萄酒作为佐餐快消品,与餐饮结合似乎最容易擦出火花。因此,不少酒商在经营葡萄酒时,也尝试经营餐饮,或者与餐厅结盟,进行组合销售。稳定性高的无疑属于前者,因为不用考虑利益分配等问题。但是,自营酒水+自营餐饮的组合,更考验运营者的经营能力,稍有不慎,餐饮酒水二者皆落空。  相似文献   

7.
《新食品》2012,(5):235-235
目前,摩尔多瓦共和国商务部向上海卡聂高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发出邀请,组建中国葡萄酒酒商代表团赴摩进行经贸交流活动。卡聂高酒商代表团近日正在火热招募中。  相似文献   

8.
《新食品》2010,(21):100-101
吴彦均 台湾酒讯杂志社社长、酒评家、《好瓶!时尚酒庄》作者 “希望挑战赛未来可以成为消费者购买葡萄酒的指明灯,酒商征战市场的利器。”  相似文献   

9.
张果 《新食品》2012,(12):161-161
5月7日,中国进口葡萄酒诚信高峰论坛暨中国首批信誉酒商(葡萄酒)联盟成立会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原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到会并致辞。全国11家主流进口葡萄酒企业联合发表了正本清源的诚信宣言,意在向假酒宣战,重塑进口葡萄酒行业形象。  相似文献   

10.
张秉庆 《新食品》2010,(18):36-36
当名酒商开始受进口葡萄酒高额利润的诱惑,将资金、人力向进口葡萄酒上转移时。必然会削弱对原有的名酒资源的掌控。  相似文献   

11.
张茜 《新食品》2012,(23):120-121
尽管南宁的进口葡萄酒总体容量不大.无法与其他省会市场相提并论,但这里的酒商们对专业的追求却是很多其他省会市场的葡萄酒经营者都比不上的。相对其他市场的酒商们,南宁进口酒商在专业性上的打造,对葡萄酒文化知识的推广更加积极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南宁进口葡萄酒市场正在专业的驱动下稳健地发展着。  相似文献   

12.
《新食品》2013,(22):104-104
都说中国葡萄酒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拥有庞大的消费人群,但是如何推动葡萄酒在中国的普及却是个大课题。葡萄酒从业者们在积极探索葡萄酒销售模式的同时,也在摸索新终端。最近,就有酒商向本刊提出了一个如何开辟葡萄酒销售新终端的问题。除了便利店、小型超市等,药店作为售卖的终端业态,它的零售网点布局应该是最为密集的。作为消费者比较容易进入的场所之一,药店是否可以作为葡萄酒新的销售渠道?什么样的葡萄酒产品或品牌适合进入药店这个新终端?如何利用药店网点向消费者逐渐渗透?  相似文献   

13.
曾经有一段时明,许多酒商一提糖酒会就无奈:不去吧,惦记着,去吧,实在是折腾.相较以往,2010年的济南糖酒会却让不少新酒商很期待,尤其是那些做进口葡萄酒的,因为今年秋季糖酒会首没了葡萄酒专业会馆.  相似文献   

14.
眼下不少酒商为让自己的酒摆上餐厅、酒楼的货架,不得不向酒楼饭店交入场费或促销费,一般为1000元到2000元不等,如果酒商自己派入进店促销,促销费也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酒商叫苦不迭,他们说:“一家酒楼一年下来,仅此一项纯收入就上万元。”问题还在于,酒商之间的竞争加剧,主要反映在价格战上,自然是“势力派称雄”.于是业内人士说:“还是酒商宠坏了酒楼。说白了,最终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种费、那种费,最终都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酒楼该收入场费吗?@思索  相似文献   

15.
李华 《新食品》2012,(6):163-163
作为中国非常专业的葡萄酒展会,TopWineChina是葡萄酒商构造寻找合作伙伴的理想平台,并以帮助酒商实现商务对接为己任。它用权威的话语权、深度专业的视角、丰富的人文知识以及全新的资讯来表达TopWineChina对于世界葡萄酒的拥抱、以及对来自世界各地酒商、葡萄酒文化推广者和整个葡萄酒行业的无限热忱。  相似文献   

16.
晓晋  袁剑梅 《新食品》2012,(15):112-112
2012年7月14日,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在湖南长沙成功召开“有机风尚·威龙领航——威龙有机葡萄酒招商会”。湖南酒商对这次招商会的反应非常强烈.他们对这个今年在央视出尽风头的葡萄酒品牌很感兴趣,很多酒商现场和威龙达成初步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7.
张茜 《新食品》2014,(22):88-88
中国葡萄酒市场从来不缺产品,缺的是能真正深入消费者内心、影响市场格局的品牌。进口葡萄酒不断冲击着国内市场,国产葡萄酒能叫响全国的品牌又屈指可数,在中外产品的激烈博弈中,酒商到底要如何选择?现在的产品越来越不好卖,消费者的自我主张意识越来越强,要激活他们的购买欲望必须要突破传统思维,具备创意、创新和个性的品牌才能真正打动消费者。  相似文献   

18.
陈小蓉 《新食品》2014,(13):90-91
在当下这个行业调整期,高成本下带来的销售压力常常让酒商叫苦不迭,卖酒很难,葡萄酒专卖店、酒窖等终端业态似乎成为了一种“包袱”。因此不少酒商开始渐渐瞄准在商业写字楼开葡萄酒工作室这一新兴模式。  相似文献   

19.
读编往来     
《新食品》2014,(24):75-75
《智利酒2014年很火》一文中所讲到的智利酒商精于国际贸易这一现象,也不是适应于所有智利酒商。有的酒商甚至不像法国、澳大利亚的一些大酒厂那样严谨。我还曾计划成立一家咨询公司,专门为有意到智利采购葡萄酒的中国进口商提供支持,以免他们遇见一些不专业的酒商。北京龙泽上谷葡萄酒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欣新。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进口葡萄酒在国内市场掀起热潮,广州、厦门、浙江等沿海地区,一些企业借助保税区纷纷下重资打造进口葡萄酒采购平台。他们网罗上游资源——国外酒庄或者酒商,把新旧世界葡萄酒放置于保税区,免费向上游供应商提供场地,为下游经销商无偿提供报关、保税、仓储等一条龙服务,以向上游、下游收取年费或者服务费为获利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