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实测与调研方法,以某高校教学楼为测试地点,在供冷期调查受访者(高校学生)对教室热环境满意度(及不满意原因)、学习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用户个性化特征(性别、体型)对受访者热舒适感的影响。实测与调研期间,教室室内温度在24~30℃,相对湿度在70%以下,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范围为300×10~(-6)~1 600×10~(-6)。教室环境满意度及不满意原因:教室环境可满足大部分受访者的需求。对教室环境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空气清新程度、房间布局及人员密度,对室内温度、相对湿度、照明情况不满意的人数有限。学习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教室环境能保证绝大多数受访者的学习效率,学习效率低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前一晚熬夜、精神状况不好。性别的影响:女性的中性温度高于男性。相对湿度在50%~60%时,大多数男女受访者的湿感觉为适中。相同相对湿度条件下,女性比男性觉得更加干燥。憋闷感觉与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关系并不十分紧密,在教室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相同时,女性受访者的憋闷感觉要高于男性受访者,说明女性更容易感到憋闷。体型的影响:供冷期偏胖人群的中性温度比正常和偏瘦人群低。偏胖人群对相对湿度的感知比较敏感,正常和偏瘦人群则不太敏感。当教室内相对湿度在40%~60%时,偏胖人群的湿感觉适中。教室内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相同时,3种体型人群的憋闷感觉并没有明显的差异,而且并未随着教室内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上升而感到明显不适。  相似文献   

2.
以青藏高原低压高寒气候的代表城市拉萨为研究对象,通过环境测试和热舒适的问卷调查,分析拉萨住宅建筑冬夏两季室内热环境及不同性别人群的热反应特点。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女性冬季的服装热阻要高于男性,但冬季女性比男性感觉更冷;低压环境中男性热中性温度要低于女性,温度越低,男女中性温度的差值越大。拉萨居民对高原低压气候环境的热适应主要体现在对低压缺氧环境的生理适应、较强的太阳辐射带来的心理期望和对高寒气候的行为适应上。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低压高寒环境下的人体热适应机理,同时对高原气候的热舒适标准制定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考察上海地区老年人夏季室外活动的热舒适度,本研究于2014年6月在上海某养老机构进行了现场调研,并在SPSS21平台上对调研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老年人倾向于在有日照的区域活动;老年人的室外主观感觉投票和综合热舒适投票受服装热阻、风速、年龄、性别、室外活动时间的影响;老年女性的热感觉较老年男性偏暖。本研究可为上海地区养老机构室外环境的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极端热湿气候条件下人体室外热湿感觉现状,在我国南海某岛礁开展了现场调查研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白天及夜晚的室外热湿感觉、气候差异评价。此外,基于典型月气象数据对比分析了极端热湿气候区与其他气候区的气候差异。调查结果表明,来自不同气候区的室外作业人群在极端热湿气候条件下经历短期热适应后,仍有接近90%的人表示该地区白天室外非常热,夜间室外热感觉虽有所缓解但仍有75%的人感觉偏热;同时,超过50%的人在白天感觉室外偏潮湿,夜晚感觉偏潮湿的人数进一步增多达75%。现场问卷调查和气象数据分析一致表明,相比于其他气候区,极端热湿气候区具有高温、高湿、强辐射等显著气候特点,而上述气候差异对不同热经历人群的室外热湿感觉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无窗户空调教室这一特定空间类型中的热舒适度的性别差异,对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4间典型无窗户教室的环境数据和被调查者的热环境主观感知评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两个热舒适影响因子(衣着、气温)与热舒适度在性别上的差异。在结合了前人的各项相关研究进行分析讨论后得出如下结论:(1)无窗空调教室可以满足大部分被调查者的热舒适和适合学习的热环境,但温度主观评价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该差异主要体现在男性和女性的温度主观评价平均值和非平均水平投票上。具体而言,在相同教室的热环境条件下,男性的温度主观评价平均值高于中性(0),投票非平均水平偏向感到热;女性的温度主观评价平均值低于中性(0),投票非平均水平偏向感到偏冷。(2)在强调了针对学习行为的前提下,热偏好主观评估表现出性别差异。为了获得更好的学习状态,女性的要求比男性更高,男性对学习环境的热舒适满意域更大。这表明男性和女性不仅在生理上对感知热环境存在差异,在心理需求上,针对某一特定任务或行为也存在差异。(3)对热环境的适应行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当男性和女性均表现出对热环境的不满时,女性的适应行为为增减衣物和控制空调温度,但男性对改变教室整体温度的需求较少,他们更倾向于调整衣物隔热水平。(4)男性在感受到更高通风水平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更高的热舒适度。根据上述结论提出建议,建议男性坐在靠近通风口的位置,并且在教室中放置额外织物以供女性使用。  相似文献   

6.
热湿环境下人体热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采用问卷方式,对热湿环境下人体热感觉、对空气湿度的感觉、吹风感觉及热舒适感觉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空气相对湿度对热舒适的影响,给出了高温高湿条件下人体热反应的规律。并在分析人体散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可以对热湿环境中人体热舒适进行预测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接触自然景观对人体健康具有促进作用,窗户是室内外视觉联系的主要媒介,因此明确窗外自然景观对建筑内人员的影响及其在主观感知和生理因素方面的性别差异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比了有、无窗空间中男性和女性受试者在26℃工况下的心理感知(热感觉、压力水平和情绪)和生理指标(脉率、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的差异。结果显示,窗外自然景观对女性热感觉有显著影响,投票值与无窗侧相比降低了0.6;窗外自然景观还有助于压力的缓解和低唤醒积极情绪的出现,女性比男性更明显;与无窗侧相比,男性和女性在有窗侧的脉率分别减少7.83和4.56 bpm,男性收缩压下降6.49%,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窗外自然景观主要影响女性的主观感知和男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8.
曹淑芬 《建筑工人》2012,33(3):57-57
加拿大的一项研究称,男性如面带沮丧,或给人感觉做错事情且意识到自己错了,在女性眼中会比那些“微笑男”更加迷人. 研究人员让男女参与调查者观看异性照片,然后让他们根据看到的表情来描述自己对照片中异性性感程度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9.
建筑物的耗能与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传湿密切相关,了解建筑墙体内部的热湿传递对建筑节能有重要影响。以相对湿度和温度梯度为驱动势建立墙体一维非稳态热、湿和空气耦合传递模型(HAM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法进行了数值求解,重点关注了湿传递对传热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考虑传湿时墙体内部温度波动小,墙体进行热湿传递会产生湿积累,降低墙体使用年限;考虑传湿时通过墙体总传热量比不考虑传湿时多7.5%;考虑传湿时内壁面最大平均数比不考虑传湿时大0.78。  相似文献   

10.
赵学义  黄海 《建筑节能》2013,(6):40-43,61
主要探讨了建筑外墙绿化对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选择夏热冬暖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三亚某办公楼西向房间作为实验测试对象,进行夏季室内外热湿环境测试,并对人体热感觉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评价。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外墙绿化前后室内热湿环境的变化,找出其变化规律及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地域气候的影响下,有外墙绿化的房间,夏季室内昼夜平均温度降低3~6℃,昼夜平均相对湿度差值减小10%~20%,外墙绿化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测试了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环境参数,采用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受试者的主观热感觉,建立了热感觉与室内操作温度的对应关系。在夏季,人们对偏热环境的耐受力强于PMV预测结果;在冬季,人体对于偏冷环境具有适应性,若室内温度偏高,人会感觉不适,实际热感觉高于PMV预测值;由于供暖条件的差异,长期生活在我国南方的人冬季对于偏冷环境的适应性要强于北方人。  相似文献   

12.
现场研究中热舒适指标的选取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昭俊 《暖通空调》2004,34(12):39-42
对热舒适现场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并对热舒适指标的选取、有效温度的计算、热感觉的表述方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认为当相对湿度在热舒适范围内时,采用有效温度作为热舒适指标并采用平均热感觉值,能更好地预测人体热感觉。  相似文献   

13.
以重庆地区高校教学楼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教室室内热环境。利用问卷调查和现场测试的方法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描述了教室室内热环境状况,得出了该环境下学生可接受的热环境范围,分析了预测热感觉与实测热感觉的差异以及风速对热感觉的影响,提出了改善教室室内热环境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室内热环境参数指标是否满足人体舒适度要求,2005年夏天,对重庆市主城区46个办公室的126名人员进行了热舒适问卷调查,并测试了室内干湿球温度、相对湿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经统计分析,得出了80%以上调查对象可接受的室内环境参数指标,经过比较,比ASHRAE55-1992规定的舒适区温湿度高很多。  相似文献   

15.
随机选取30名男性受试者,在中性偏热的房间中,局部冷气流分别作用于脸部、胸部和背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记录了受试者身体各个部位的局部热感觉和全身热感觉。结果表明,局部热暴露在改变暴露部位和全身的热感觉的同时,也显著改变了非暴露部位的热感觉,据此提出了基于影响因子的分析方法和全身热感觉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6.
张宇峰  赵荣义 《暖通空调》2007,37(12):25-31
对30名受试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了均匀热环境和不均匀热环境下人体全身热感觉、热可接受度和热舒适的关系。结果显示,在均匀热环境下,全身热感觉、热可接受度和热舒适具有较强的线性相关关系,可接受范围涵盖了(0,1.5)的热感觉投票和"舒适"与"稍有不适"标度范围内的热舒适投票;在不均匀热环境下,全身热可接受度与热舒适密切相关,而全身热感觉与热可接受度和热舒适出现分离,热感觉不均匀度是其原因。综合考虑全身热感觉和热感觉不均匀度的影响,提出了综合评价模型。经验证,该模型适用于全身热状态为中性偏热的均匀和不均匀热环境。  相似文献   

17.
关于"热感觉"与"热舒适"的讨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哈尔滨市居民的热感觉与热舒适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热感觉投票值分布频率与热舒适投票值分布频率是有差异的。对新加坡现场调查结果的分析数据也表明:热感觉与热舒适是不同的,热感觉和热舒适既仔在于稳态热环境中又存在于动态热环境中。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夏季对广州某高校学生在自然通风建筑中进行了501人次的热舒适现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热感觉、热舒适度、热可接受度及潮湿感,并对相应的室内干球温度、相对湿度、黑球温度和风速等热环境参数进行了测试记录。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自然通风建筑的夏季室内温湿度均高于ASHRAE标准的舒适区域,但人们对该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湿热地区自然通风建筑的热中性温度为28.1℃(ET*=29.3℃),可接受的热环境温度的上限为29.7℃(ET*=30.9℃),相对湿度上限为78%。  相似文献   

19.
A three-part series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ls for predicting the local thermal sensation (Part I) and local comfort (Part II) of different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and also the whole-body sensation and comfort responses (Part III). The models predict these subjective responses to the environment from thermo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s or predictions (skin and core temperatures). The models apply to a range of environments: uniform and non-uniform, transient and stable. They are based on diverse results from literature and from body-part-specific human subject tests in a climate chamber. They were validated against a test of passengers in automobiles. This series is intended to present the rationale, structure, and coefficients for these models so that others can test them and develop them further as additional empirical data becomes available. The experimental methods and some measured results from the climate chamber tests have been published previously.Part II describes a thermal comfort model with coefficients representing 19 individual local body parts. For each part, its local comfort is predicted from local and whole-body thermal sensations. These inputs are obtained from the sensation models described in Part I and III, or from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