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超稠油采出污水由于具有密度大、悬浮物高、乳化严重等特点,目前常用的三段处理工艺即除油-混凝沉降(或气浮)-过滤已不能满足工艺要求.水力旋流器具有结构简单、分离时间短、没有运动部件等优点,在处理油田采出水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通过对一定结构的水力旋流器进行研究,改变操作参数,得到了实验用的水力旋流器最佳入口流量和最佳溢流比,为以后工业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单锥型同轴式脱气除砂一体化三相分离旋流器,针对油田水驱采出液开展了室内模拟试验研究,检验了其处理效果。对水驱和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处理效果开展了数值模拟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该旋流器在用于水驱和三元驱采出液脱气除砂处理时,均表现出较为优良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3.
高含水油井采出液的高效预分水是目前油气集输处理领域面临的关键难题之一,轴向水力旋流器因具有结构紧凑、分离效率高等优点而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自主研发的油井采出液预分水用轴向水力旋流器开展了室内实验研究。与切向水力旋流器对比,轴向水力旋流器不仅分离效率更高,而且油出口处的油滴聚结长大近1.8倍,在分水率高于50%的情况下,水出口处的含油浓度低于1000mg/L;轴向水力旋流器压降较低,且压降比与分流比呈线性相关。分流比、含水率和流量对分离性能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分流比的变化直接影响油核的大小和稳定性,室内样机的最佳分流比为0.45,当含水率为90%、处理量为1.00m3/h时分水率与含油浓度分别为62.9%和432.8mg/L;含水率高于75%时分离性能良好;室内样机的最佳流量为1.50m3/h。自主研发的轴向水力旋流器不仅满足性能要求,而且在操作弹性、可控性方面较切向水力旋流器均有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固液分离用水力旋流器的设计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影响固液分离用水力旋流器性能的诸因素,总结了有关诸因素的研究成果,从而对该类旋流器的参数设计提供了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5.
针对井下工况设计了集螺旋片导流、旋流除砂和沉降除砂为一体的新型单出口井下旋流除砂器结构。基于混合模型和雷诺应力湍流模型,针对采出液粘度对内流特性及分离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出液粘度在1.5~20.0mPa·s范围内变化,对旋流除砂器流场切向速度影响最大,而对轴向速度和径向速度的影响并不大,切向速度和沉降段轴向滑移速度随采出液粘度的增加而急剧下降。随着采出液粘度增加,分离效率急剧下降,甚至失效,压力降也会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6.
孙培京  尹先清  肖清燕  靖波 《应用化工》2013,(1):128-131,135
原油采出液的脱水处理是油田开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采出液特性、含水情况而采取不同的工艺技术。国内外原油采出液脱水的方法:沉降分离法、化学破乳法、电脱水法、过滤法、微波辐射法、超声波法、生物法等,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油水密度差,使小油滴或水滴快速聚集,形成较大的油水密度差;同时对原油采出液脱水尤其是三次采油的含聚采出液的处理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采出液处理小型试验装置,根据采出液室内处理试验结果,综合油田常规原油处理流程、设备,针对采出液的性质而设计,可用于收集各种处理参数,摸索处理经验,为采出液的大规模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液-液水力旋流器的研究与开发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庆国 《化学工业与工程》2000,17(3):141-148,154
液注水力旋流器倍受石油企业的重视,这主要是近年来为适应海上采油过程中油水分离时所要求的水中含油量代、占用空间水等特点。本文对这种分离过程的特点、主要的技术指标及其目前的应用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从实验研究、模型化研究与研究的角度对水力旋流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广泛的综述。此外,还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轴流导叶式气液旋流分离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轴流导叶式气液旋流分离器与其他离心式气液分离器比较,其特点是阻力损失小。经试验证明,在低含液浓度下该分离器对气液两相具有较高的分离效果,且采用合理的溢流管和筒体结构形式可以减少短路流和二次流夹带,提高其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油水分离水力旋流器的研究与工业开发状况,分析了其结构特征及工作原理,提出了油水分离水力旋流器理论研究与工业应用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渣油掺兑油浆的方法中,考察不同催化油浆对同一渣油性质的影响以及相同的油浆掺兑的比例,寻找合适的催化油浆及适宜的掺兑比,研制出合格的道路沥青。  相似文献   

12.
谭克  王帅  曹放 《当代化工》2014,(1):97-99
稠油或超稠油与常规的石油资源不同,具有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粘度和凝固点高等特点,因此利用传统的采油技术很难将其抽出来。目前普遍采用热采技术进行重油的开发利用。本文主要介绍几种热采技术及其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注空气催化氧化和注水蒸汽水热裂解两种技术的降粘机理及国内外研究进展,通过对稠油催化改质、改变稠油的组分、降低沥青质和胶质总的相对分子量以实现降粘。其中空气催化氧化技术包括低温氧化和高温氧化两个主要过程:实现芳环破裂,大分子断裂。从水溶性催化剂、油溶性催化剂到微乳催化剂研究;水热裂解中水蒸汽和供氢剂的协同可使稠油中C-S、C-O、C-N键断裂更为充分,同时综述了水热裂解的现场应用和催化剂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超稠油吞吐轮次的增加,原油中的重质成分沉积以及无机垢的形成,岩石的润湿反转,以及水锁、粘土膨胀等因素致使近井地带污染越来越严重,加上地层压力低,造成油井周期生产时间缩短,周期产油减少,低产甚至不出。本技术既能解除近井地带的无机、有机物堵塞,恢复措施井的地层渗透率,同时在注汽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和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能够有效地改变岩石的润湿性,降低原油的粘度,增加地层的返排能力,从而提高蒸汽吞吐效果。措施后注汽压力降低,满足现场注汽要求,增油效果明显,取得良好的措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水力旋流器内部流体切向速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连城  梁政  周秋沙 《过滤与分离》2008,18(2):15-18,36
在试验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对水力旋流器内部的准自由涡运动规律做了定量分析,提出了在旋流器内部的准自由涡运动指数n不是一个常数的观点。并根据实际旋流器的几何结构给出了n的变化规律和具体表达式,从而对现有描述旋流器切向速度的公式做了相应修改。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计算旋流器内部切向速度的公式要比现有计算公式能更真实的反映旋流器内部流体的切向运动,为水力旋流器的工艺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稠油出砂冷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稠油出砂冷采是近年来从加拿大兴起的一项稠油开采新技术。稠油的开采是缓解原油短缺的重要手段,经济、高效地开发稠油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目前稠油出砂冷采已成为热点。稠油出砂冷采是使油层大量出砂形成蚯蚓洞网络和形成稳定泡沫油而获得较高的原油产量。能否应用这一技术进行开采主要取决于储层及原油性质等因素,以及配套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7.
春光油田春10区块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隆起车排子凸起,含油面积6.9km~2,地质储量1 152×10~4t,油藏埋深900-1 030m,油层厚度1.2~5.2m;油藏温度下原油黏度22 000~98 000m Pa·s,属于中深薄层超稠油,在地层条件下不具流动性。采用注蒸汽开发,考察了水蒸气不同作用温度和时间下的春光油田超稠油黏度、碳数组成和组成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超稠油开采过程中出现了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给现场的取样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目前,国内研究生产的取样器大多为开放式,这些取样器存在着残留物质清洗困难、原料利用不充足、破坏环境严重、以及使用过程中发生危险的几率大等等弊端,而国外生产的取样器价格昂贵,不能满足实际条件下的经济因素。因此在国内生产的设备弊端多、国外设备价格高的条件下设计一款新型的密闭环保取样器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现场实际情况的调研,基于活塞式取样器的原理,通过对目前取样器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分析,运用Solid Works对取样器进行建模与装配,得到取样器的三维模型。使用软件建立取样器的简化模型,通过应用FLUENT中动网格部分的UDF编写成功的实现了液体吸入取样器内部。运用FLUENT数字模拟软件,通过对流体非定常流的数值模拟,控制不同的抽吸速度分别得到气体的体积分布,并计算最终的含气率与含水率,再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获得抽吸速度对于气体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稠油流变性特征对稠油开采、数值模拟、集输工艺等均是有重要的参考作用,用旋转粘度法研究了中原油田锡14块原油的粘-温特性和流变特性。结果表明:温度越低,该区块稠油粘度对温度变化越敏感,原油的粘-温拐点为70℃,油藏温度下屈服值达到61.3 Pa,原油的牛顿流体转化温度在85~90℃以上;含乳化水30%左右时,在50~90℃温度范围内乳化水对原油粘度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