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志银 《爆破器材》2016,45(5):46-49
以含蜡馏分油为原料,添加FR专用乳化剂和其他添加剂,利用均匀设计技术进行配方优化试验,着重考察复合蜡的滴点、黏度、含油量对粉状乳化炸药储存稳定性及抗水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蜡适宜的滴点为70~85℃,适宜的黏度为75~85 mm2/s,适宜的含油量(质量分数)为20%~30%。通过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以FR型专用复合蜡为油相材料生产的粉状乳化炸药,爆炸性能满足WJ9025—2004岩石粉状乳化炸药标准的要求,可完全替代T-155、石蜡和微晶蜡等油相材料。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乳化剂的制备及其在乳化炸药中的应用。采用马来酸酐(MA)和Span80反应制备双子型非离子乳化剂MA-Span80,并与聚异丁烯双丁二酰亚胺(T152)以质量比11制备复合乳化剂,来研究糠蜡型复合油相专用乳化剂。用乳化剂与复合油相制备乳胶基质,测试乳胶基质的黏度和储存稳定性。通过测定MA-Span80及其复合乳化剂在乳化炸药中的爆轰性能,探讨其在乳化炸药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相比于Span80乳化剂,MA-Span80及其复合乳化剂更适用于糠蜡型复合油相,制备的乳化炸药具有更长的储存期。  相似文献   

3.
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中13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中丙酮、乙酸乙酯、甲醇、2-丁酮、异丙醇、乙醇、苯、乙酸正丙酯,甲苯、乙酸丁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等13种溶剂残留量的方法。本方法采用DB-FFAP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13种溶剂能完全分离,各物质线性范围为0.007~50.0mg/m2,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5。样品加标回收率83%~95%,最低检出限可达0.004mg/m2。该方法简单,重现性好,是对GB/T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中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溶剂残留量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一级乳化工艺条件下,乳化剂种类、油相配方及不同乳化器对乳化炸药爆炸性能和储存稳定性的影响,采用高低温循环试验考察制备乳化炸药的储存稳定性。试验研究表明:一级乳化(CYJ型乳化器)时,LZ27011乳化剂制备的乳化炸药储存稳定性、爆炸性能和微观结构均优于S/T乳化剂制备的乳化炸药;乳化剂为LZ27011时,CYJ型乳化器较JWL-YR乳化器的乳化效果更好;乳化剂(Span80和LZ27011的质量比为0.51.5)和乳化器确定时,油相配比对乳化炸药的储存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当油相组成复合蜡和150SN的质量比为3.21.0时,所制得的乳化炸药经34个高低温循环后,爆炸性能仍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
提高乳化炸药硬度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德军 《爆破器材》1999,28(5):8-10
文章通过实验研究各因素对乳化炸药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炸药的配方组成,原材料种类,制备工艺对乳化炸药硬度均有一定影响,其中提高乳化强度,选择适合的复合蜡及添加FL助剂是提高乳化炸药硬度较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以丙交酯为原料,氯化亚锡为催化剂,通过热溶剂法在170℃反应12h开环聚合制得聚乳酸。采用乌氏黏度计,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等对所得聚合物进行了分子量测定和结构性能表征,证实了溶剂热合成方法制备聚乳酸的可行性。同时研究了氯仿,丁酮和甲苯三种溶剂对最终合成产物结构及分子量的影响,并用GPC和DSC考察了受阻酚和亚磷酸酯类的抗氧化剂组合对聚乳酸分子量和熔融结晶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MF系列乳化炸药专用复合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蜡基原料为基础,添加适量适合复合剂,利用均匀设计设计,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考察各因素对乳化炸药性能的影响。MF系列乳化炸药专用复合蜡可以替代石蜡,微晶蜡,机油,凡士林等,可明显改善乳化炸药药态,并提高乳化炸药爆炸性能和储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装药时间和装药方式对化学敏化过程中微小气泡成长及破坏的影响,本文从乳化炸药复合蜡运动黏度、滴点两个方面进行研究,通过试验确定了复合蜡运动黏度、滴点对中、低温化学敏化过程中气泡成长及气泡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并得到了较为适宜的复合蜡运动黏度、滴点参数,从而有利于提高乳化炸药中、低温化学敏化质量。  相似文献   

9.
探寻统一乳化炸药油相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德权 《爆破器材》2000,29(3):12-15
油相材料是乳化炸药生产中不可少的重要原料。文中介绍了MF系列乳化炸药专用复合蜡在乳化炸药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复合蜡可完全替代石蜡,地蜡,机油和凡士林等,可明显改善乳化炸药药态,并提高乳化炸药爆炸性能和储存稳定性,为选择合适的乳化炸药油相材料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在水相组分和制备工艺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研究油相材料对乳化炸药稳定性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对各乳化炸药样品进行高低温循环试验,之后测试其电导率,以此对乳化炸药的稳定性进行比较和评价。对比稳定性与爆速,发现含不同油相材料乳化炸药的稳定性与爆速没有相关性,但含油相材料复合蜡的乳化炸药稳定性与爆速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一种用于乳化炸药的专用复合脂,是以废弃动植物油脂(地沟油及煎炸老油)为主要原料,经过一定的物理工艺处理,辅之以高热值并具有催化活性的材料对其改性制备而得。其物理性能指标为:针入度(0.1 mm)58,运动黏度7.38 mm2/s,含油量(质量分数)30.2%,滴熔点56℃,用其制备的乳化炸药的爆速为4 980m/s,殉爆距离为5 cm,猛度为18.5 mm,且成本低、理化性能合适,能够满足乳化炸药爆炸性能的同时,使我国问题繁多的"地沟油"得到了资源化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结合碳元素在乳化炸药爆炸过程中放热量较大、含碳键和基团较易受激发形成活性粒子、极易在爆炸反应中形成新的活化中心、生成大量气体等特点,对炸药能量释放特性的内在规律进行分析,使乳化炸药配方设计变得直接、简单、实用。应用结果表明,采用含有含碳活性基团和含碳键的长链蜡油混合物作为添加剂,代替部分复合蜡,当添加剂使用比例(质量分数)达到25%及以上时,乳化炸药的爆轰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白金环法测定了乳化炸药复合油相与硝酸铵水溶液的界面张力,并研究了乳化剂质量分数、温度、分子结构和热值对油水相界面张力的影响以及界面张力对乳胶基质微观结构和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乳化剂质量分数的升高,界面张力先下降后保持恒定;随着温度升高,界面张力呈线性下降趋势;复合蜡组分的异构化烷烃含量越高,环状化合物越少,热值越低,油水相界面张力越低。随着界面张力和临界质量分数的降低,乳胶基质的粒径减小。乳胶基质的储存稳定性随着油相材料界面张力的降低而增强。  相似文献   

14.
对耐低温乳化炸药的配方进行优化,选择油相材料、乳化剂、添加剂、敏化方式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方法设计试验配方,利用高低温循环箱冷冻处理乳化炸药,以经低温冷冻后的乳化炸药析晶率为指标,运用SPSS 26.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 26.0)软件对各因素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组合为机油、高分子乳化剂、乙二醇、化学敏化为最佳配方;同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乳化剂和油相材料对现场混装乳化炸药基质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合成了3种疏水链长度相同、亲水基不同的聚异丁烯丁二酸酐-醇胺乳化剂。在这3种乳化剂中,用聚异丁烯丁二酸酐-三乙醇胺(PIBSA-TEA)制备的乳化基质稳定性最好。当在PIBSA-TEA中加入一定量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SMO)后,乳化基质的初始黏度有所上升,但乳化基质的稳定性随SMO含量的升高而下降。此外,油相类型对乳化基质稳定性也有重要影响,当采用生物柴油代替柴油作为油相材料时,乳化基质的稳定性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6.
以多种含蜡馏分为基础原料,添加适量DT复合添加剂研制的DT型粉状炸药专用蜡具有优异的分散性和抗水性,可满足各种低梯粉状炸药要求,简化炸药配方,方便操作及其质量控制,以其生产的炸药爆速高,贮存期长,各项性能满足GB12437-2000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对比分析了乳化炸药树脂微球敏化与其他物理敏化方式的优点,提出了树脂微球可作为乳化炸药良好的物理敏化剂。采用树脂微球与一定比例的液体石蜡、二甲基硅油、32#机油混合后发泡,发泡效果良好,并抑制了粉尘,发泡过程及泵送过程对树脂微球破坏较小。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最佳发泡温度为150~170 ℃的树脂微球与32#机油混合后加热发泡,再与乳化基质进行混合敏化,得到的乳化炸药爆炸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