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目前已得到大量应用的、采用等螺距螺杆转子的无油螺杆真空泵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内部的气体输运过程开展热力学研究。基于等螺距螺杆真空泵的结构特点和抽气原理,论文将被抽气体在泵内所经历的输运过程,分解为膨胀吸气、等容输送、绝热压缩和等压排气四个阶段,并详细讨论了各阶段的内在机制。依据气体热力学基本原理,分别对每一个阶段进行了定量分析,推导出每一阶段内气体质量、体积、温度、压力、内能、焓、熵等热力学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公式。以某一指定抽速真空泵为例,计算给出了泵内气体的各个热力学参数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图表,并讨论了等螺距螺杆泵排气功耗和排气温度随入口压力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新的多层绝热低温容器的抽空工艺。 利用电加热器在抽空之前把容器予热到80~100℃,然后再接通抽气系统。可以充分排除容器夹层中各种材料及器壁吸附的气体,同时有利于活性碳的再生。试验结果证明,可以缩短抽空时间达4/5,而且容器蒸损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
液氮贮运容器夹层空间的抽空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译文介绍一种新的多层绝热低温容器的抽空工艺。利用电加热器在抽空之前把容器预热到80~100℃,然后再接通抽气系统,可以充分排除容器夹层中各种元件及器壁吸附的气体,同时有利于活性炭的再生。试验结果证明,可以缩短抽空时间达4/5,而且容器蒸发率显著下降。表2、图1。  相似文献   

4.
自抽气多层绝热表示绝热层中载有吸附剂微粒.对绝热材料中加入吸附剂后绝热性能变化研究中以往工作主要集中表观压力高于10~(-3)的范围。现在通过两个实验测试了多层绝热层中压力高于及低于10~(-2)帕时的绝热性能.结果表明:1.当层间压力大于10~(-2)帕时.使用自抽气绝热材料可以大幅度降低层间压力。这时气体分子的传导不再起主要作用,而以幅射为主;2.当低温容器中装入低温液体以后.若使用自抽气绝热材料不但不能降低表观热导率反而会使它增加;3.吸气剂在绝热材料中的含量与表观热导率没有明显的关系.在文章的最后.对自抽气多层绝热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常规冲洗工艺(common-processing process) 常规冲洗工艺是与高温快速冲洗工艺相对而言的。这种工艺冲洗温度低(18~22℃),时间长,出片速度慢,工作效率低。一般黑白胶片、X光片都采用这种工艺。目前国产胶片大部分品种因药膜熔点低,大都采用常规工艺冲洗。高温快速冲洗工艺(high-temp.qnick-processing process) 七十年代国外胶片采用新型坚膜剂和成色剂,使胶片质量及药膜熔点大为提高,冲洗加工温度提高到40℃以上,冲洗时间大为缩短,因而称为高温快速冲洗工艺。这种工艺,不仅冲洗时间短,而且药液、用水量都大为节  相似文献   

6.
非蒸散型吸气剂泵(NEG)是采用过渡族金属材料的吸气特性制作成的真空泵,用于超高/极高真空环境的获得及气体的纯化等方面。本文研制出吸气剂泵性能测试系统,研究了非蒸散型吸气剂泵对N_(2)气的抽气特性,分析了影响抽气性能的因素。研制的系统采用标准流量抽速测试方法,采用固定流导法流量计提供(10^(-5)~10^(-8))Pam^(3)/s的标准气体流量,可在测试罩内获得(10^(-2)~10^(-5))Pa的气体压力下实现抽速测试。实验结果表明,NEG泵激活后处于最佳抽气状态,当抽速下降之后可在超高真空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将抽速恢复至初始状态,但泵的整体抽气性能发生一定变化;当泵连续抽气时,抽速随着吸气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随着泵抽气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低温容器抽真空困难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介绍了抽真空新工艺的主要特点和在1升至70米~3多层绝热低温容器的工业生产中推广应用情况。应用结果表明:产品采用新工艺抽空,抽空时间仅为常规工艺的二分之一到十分之一,获得的夹层真空度和材料出气量都有较大幅度地改善;延长了产品真空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产品性能提高15%以上,取得了较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真空》2020,(3)
本文提出了一个描述螺杆真空泵内气体级间返流泄漏量沿程分布的简化模型,基于此模型对螺杆真空泵内的气体热力过程进行深度分析,解析计算了抽气过程的吸气、压缩、输运、反冲和排气各阶段气体热力学参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同时,组建了专门的实验测试台,并制作了采用三段式螺杆转子、泵腔侧壁带有5个压力测试孔的专用测试样泵;通过实际测试极限真空状态下的螺杆泵内沿程气体压力,间接验证了返流泄漏模型和热力学计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真空》1978,(2)
以普通油扩散泵一机械泵组成的有油排气系统是当前电真空器件生产中获得高真空的重要手段。由于目前电真空器件在该有油排气系统上排气封离时极限真空都限制在10-7~10-6乇,且存在油蒸汽对被抽器件的污染,使许多要求耐高压、高放射率和长寿命的器件的性能不能稳定和提高。 本文试验了由钛升华阱──冷阱──普通扩散泵──活性氧化铝吸附阱-机械泵组成的真空系统的抽气性能。结果表明系统极限真空度用液氮冷却在五~八小时内达到 (5~8) × 10-10乇,自然冷却达到(3~4) × 10-9乇。并用该试验系统试排了数只 TM-85电子管,在基本上不改变原排气工艺规范和不延长排气时间的条件下封离时真空度为 (1~2) × 10-8乇比原系统提高了二个数量级,参数全部合格,试验结果说明,系统的操作步骤对极限真空有很大影响,如在管内采用锆铝吸气剂并适当改变排气工艺规范以适应系统的超高真空性能可能获得更高的极限真空度。  相似文献   

10.
《真空》2015,(5)
<正>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航天技术发展和其它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需求,需要精确测量10-12Pa·m3/s及以下量级的极小气体流量。国防科技工业真空一级计量站经过多年技术攻关,突破了小孔流导的精确测量、基于非蒸散型吸气剂的选择性抽气、固定流导法流量计的测量下限延伸等多项关键技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基于非蒸散型吸气剂的固定流导法测量气体微流量的新方法,将气体微流量的测量下限延伸到10-12Pa·m3/s的极小气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 锆铝吸气泵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用一种非蒸散性吸气材料(84%Zr—16?合金)在不同温度下吸附活性气体的新型泵。此泵结构简单、体积小、造价低、操作安全可靠、维修方便、清洁无油,然而对活性气体尤其是对H2具有很大的抽气能力。但这种泵不能抽惰性气体。 锆铝吸气泵对H2及其同位素的吸气作用是可逆的,对H2抽速在10-10~10-2托这样宽的压强范围内几乎保持恒定(1)。对其他活性气体,如CO、CO2、O2、N2、H2O的吸气是以稳定的化合物扩散到吸气剂体内,则存在着饱和寿命问题,其抽速在低于10-5托压强,400 工作温度下几乎恒定到饱和为…  相似文献   

12.
高真空是液氢温区多层绝热的基础,通过不同抽气工艺获得的多层绝热材料层间压力分布,使绝热结构性能有显著差异。为了预测多层绝热材料层间压力分布,并作为抽气工艺的评价依据,基于逐层传热学模型,首先通过理论计算建立由不同层间压力分布对应的温度分布组成样本集,应用截断奇异值分解获得其正交基。再根据某绝热结构样品实测的多层材料层间温度分布,采用吉洪诺夫正则化方法对正交基系数进行回归预测,重构层间压力分布,即反演获得了多层绝热材料的层间压力。通过与给定算例的对比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可以从易于精确测量的层间温度分布反演获得层间压力分布,更精确地预测多层绝热材料的性能。为评价、比较和优化液氢容器高真空多层绝热结构的抽气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真空形成与维持是保证真空管道交通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此工作可通过真空泵排气、车辆运行排气或活塞排气等方式予以实现。在粗真空形成阶段,即从常压1.01325×10~5到1.01325×10~4Pa,需要排出90%气体,适合采用建设在管道沿线的真空泵排气方式,同时,活塞式排气方式亦可考虑。在1.01325×10~4Pa以后,即管道内真空度高于1/10大气压时,管道内残留的气体量小于常压时气体量的10%,气压较低,用真空泵排气时效率低,能耗大,而用车辆运行排气方式时,相对效率较高,所需高压储气瓶数量不多,排气总成本较小,因此适合采用车辆运行排气方式。补抽气属于后期阶段排气过程,宜优先采用车辆运行排气方式。  相似文献   

14.
无油超高真空技术对真空器件的研制和生产来说都有它特殊的意义。从现有掌握的资料来看,无油超高真空排气不但能提高电子管的发射性能,改善耐压,耐高频性能,使管子的合格率和优品率提高,还能缩短管子的排气时间,改善排气环境,不怕突然停电等优点。现在国内在电子管排气中广泛使用以溅射离子泵为主,升华泵为辅的组合形式钛泵,这样的组合使排气系统体积庞大,笨重,价格贵,因此,在电子管生产上推广应用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电子管排气与其它超高真空无油抽气装置有着很多不同的地方,如管子体积一般都较小,管子与系统联接都有一根通导能力…  相似文献   

15.
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一种改性的锆石墨类吸气剂,研究了激活工艺和吸气剂表面气体压强对该吸气剂吸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类吸气剂具有优越的室温吸气性能。高温短时间的激活效果优于低温长时间。增加吸气剂表面气体压强Pg有利于提高吸气剂的吸气速率和吸气量,且适当增加Pg比提高激活温度更有利于提高吸气剂的吸气性能。本文从吸气剂对气体分子的吸附和扩散作用机理解释了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吸气喷液冷却对涡旋压缩机及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本文搭建了吸气喷液回路实验台,并建立了含有泄漏和换热损失的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喷液流量和不同压比下,压缩机排气温度和系统制冷量以及COP的变化情况。数值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程度较高,在低喷液量下,误差在2.5%左右;在高喷液量下,误差在10%左右。结果显示:排气温度随喷液量增大而降低,COP随喷液量有微小提升后降低。喷液量较小时,可使排气温度降低14℃,而系统COP微小提升0.6%;喷液使得排气温度降低42℃时,可保证系统COP降低小于5%;高压比下,吸气喷液系统COP存在最佳值,且压比越高COP降低幅度越小,吸气喷液可以有效的用于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光弹性模型浇注工艺的过程可控性差、模型质量低以及浇注过程不环保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光弹性模型的真空浇注工艺。与传统工艺比较,新工艺主要有以下特征:1工艺在浇注和固化过程中采用了完善的恒温控制技术;2浇注及固化全过程均在真空环境中进行。航空发动机榫头榫槽光弹性试验结果表明:新工艺不仅有效降低了模型初始内应力和体积收缩比,而且有效避免了浇注过程中气泡的产生和杂质的引入。试验中观测到的模型等色图样应力条纹清晰,无"云雾"现象;随机切片后的模型应力差值具有一致性,模型内部性质均匀。全真空环境和滤毒排气措施的采用提高了环境友好度,避免了对操作人员的伤害。新工艺的采用将有利于光弹性试验精度的提高和试验方法的推广。  相似文献   

18.
《真空》2019,(3)
本文以三叶转子罗茨泵为研究对象,从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出发,对泵内被抽气体的输运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对被抽气体在泵内经历的过程作时序分析,将其分解为吸气、输运、反冲、排气四个阶段,详细讨论各个阶段的特点和机理。应用热力学基本原理,建模计算气体返流量,对吸气、输运、排气进行定量分析,得到被抽气体的压强、容积、总质量、总内能等热力学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计算公式;探究排气功率与进出口压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王振  邹海波 《计量学报》2016,(Z1):180-184
设计了基于单侧溢流式恒温水浴系统的快速热平衡式pVTt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对水浴及临界流喷嘴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了五路阀门组合控制技术,实现了预抽气功能,降低了压力波动.装置平衡时间为6 min,与其它pVTt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相比,平衡时间至少缩短一倍.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电真空器件的性能和寿命与管内气氛密切相关。管内的有害气体和杂质气体要减少到尽可能低的程度,因而选用各种类型的吸气剂来得到较为满意的真空气氛。钡吸气剂由于制造简单,价格低廉,吸气性能良好,在电真空器件中应用,管内真空度通常可提高1~2个数量级。可是,钡吸气剂蒸散后,因钡吸气剂会释放出一定量的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