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语的负迁移是指母语的特征被转移到第二语言学习过程的现象,负迁移就是当两门语言相差太远时产生学习干扰,包含语音负迁移、词汇负迁移、语法负迁移、语用负迁移等方面。根据这些方面,相应地提出了从语音、词汇、语法、文化传承等方面克服负迁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母语对外语学习会产生迁移影响,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影响.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同样受到母语的迁移影响,其中负迁移影响在口头输出英语时显得尤其突出.研究表明:汉语主要在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四个方面对学生英语口语产生负迁移影响.认真分析这些负迁移影响的表现和原因,有利于学生克服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  相似文献   

3.
母语迁移发生在外语学习的全过程中。从应用性出发,探究在外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话语的各个层面上所出现的母语迁移和干扰现象。促进外语学习者母语正迁移,认识负迁移的存在,最大限度避免负迁移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母语负迁移是高校外语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现象。为了解除母语负迁移给外语教师和学生带来的困惑,对高校公共外语教学中存在的母语负迁移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具体应对策略,以期减少负迁移的影响,提高公共外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在英语口语中,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母语负迁移现象更加明显。借助对比分析的方法,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口语交际中语音、词汇、句法、文化层面上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指出在实际交际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母语负迁移所带来的干扰,以便更有效地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母语迁移理论,主要从词汇、句法、和篇章结构三方面阐述分析了大学生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并指出主要的应对策略。从而使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分析能力对比英汉语言的差异,培养学生在英文写作中有意识地避免母语负迁移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7.
英语学习中母语负迁移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语负迁移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产生负面影响。针对负迁移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克服负迁移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克服母语干扰,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8.
母语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拟从英、汉语句法入手,分析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母语负迁移,希望英语学习者努力克服负迁移,使英语学习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母语负迁移是影响英语写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母语负迁移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在语篇、句法及词汇层面的影响,并探讨写作课如何从写作过程来逐步引导学生克服母语影响,培养英语写作的习·喷。  相似文献   

10.
母语迁移贯穿于整个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母语对外语学习的迁移作用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及语用等方面。文章从母语迁移现象入手,分析了母语迁移在语音、词汇、语法及语用方面的表现形式,并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善用正迁移的积极作用,减少负迁移的消极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