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采用萃取沉淀法制备了高比表面的ZrO2粉体.借助XRD、TEM、N2等温吸附等手段研究了锆盐浓度、氨水浓度、沉淀反应温度等对ZrO2粉体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锆盐浓度和氨水浓度的降低,ZrO2粉体的比表面降低;沉淀反应温度影响ZrO2粉体的相组成和比表面积.并制备出比表面高达231.4m2·g-1(600℃煅烧),四方相的ZrO2粉体. 相似文献
2.
以乙酸铜和钛酸丁酯为初始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CuO-TiO2粉末,采用差热-失重(DTA-TG)、红外吸收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分析手段对粉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uO-TiO2干凝胶在进行热处理后得到纳米级CuO和TiO2粒子,平均粒子尺寸在40 nm左右;随CuO含量的增加,TiO2晶化温度和相变温度(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降低,纳米粒子的团聚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3.
利用液相包裹法制备了纳米Fe颗粒包裹Al2O3,纳米复合粉体,研究了不同的煅烧和还原温度对复合粉体物相组成的影响,利用X-ray衍射(XRD)、热重/差式-量热扫描法(TG/DSC)、Zeta电位和扫描电镜(SEM)对复合粉体的成分、热学特性以及形貌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500℃,保温30min,在氢气气氛中700℃还原1h可以得到Fe包裹Al2O3的纳米复合粉体;经SEM发现,包裹层的Fe颗粒呈球形,尺寸约为30 nm,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4.
以平均粒径为5μm的二氧化锆微细粉为被覆体,分散在Al^3+浓度0.02mol·L^-1可溶铝盐及Ti^3+浓度0.01mol·L^-1的钛盐溶液中,以浓度为0.2mol·L^-1的氨水为沉淀剂,pH控制为5.3,获得Al2O3和TiO2纳米颗粒被覆ZrO2的悬浮体。将悬浮体脱水、干燥,经1350℃,1400℃,1450℃,1500℃烧结获得ZrO2-Al2TiO5复相陶瓷材料。结果表明:组成为95%ZrO2并经1500℃烧结的试样,其气孔率1.08%、体积密度4.57g/cm^3、抗折强度71.2MPa。 相似文献
5.
以高纯铝屑和氯氧化锆为主要原料,用化学共沉淀--凝胶工艺分别制备出平均径约10nm的纯ZnO2、Al2O3-50ZrO2、Al2O3-20ZrO2三内米超微粉,其中ZrO2基本以t相结构存在。在不同温度煅烧后,纯ZrO2粉粒迅速长大而转变为单相,Al2O3-ZrO2复合粉粒长大困难,并使ZrO2仍主要以卤方相存在,Al2O3以非晶态存在。表明ZrO2纳米粉粒以四方相以室温下稳定存在的原因是尺寸2效 相似文献
6.
7.
纳米结构ZrO2/SiO2粒子的逐层自组装及催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组装技术合成了以通过溶胶凝胶法得到的纳米ZrO2包覆的SiO2粒子,并研究了其作为固体超强酸的催化性能。样品采用TG-DTA,SEM,EDS,XPS和XRD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iO2粒子表面的纳米ZrO2具有较好的均匀性和致密性,ZrO2的含量随覆盖层的增加而增多,纳米ZrO2具有四方相结构;SO42--ZrO2/SiO2固体超强酸具有较好的催化性及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8.
液相共沉淀法制备纳米ITO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以InCl3?5H2O和SnCl4?5H2O为原料,在掺杂浓度In2O3与SnO2的质量比为9:1的条件下,合成了平均粒径80nm的ITO粉体。利用TEM,XRD,DSC-TG,IR,ζ电位分析仪等实验方法对粉体的形貌、物相、结构等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前驱体煅烧温度为600℃时,可以获得晶化良好的立方In2O3结构的In2O3和SnO2固溶体。根据ζ电位测定和TEM的观察结果,当反应的最终pH值为9时,粉体的分散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一种制备ZrO2纳米粉末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采用EDTA络合物型溶胶凝胶法制备平均粒径为10nm的ZrO28%(摩尔分数,%,下同)Y2O3纳米粉末。用DTA/TG,XRD,BET,TEM等方法对粉末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H值、反应物浓度和EDTA加入量等因素对粉末比表面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用机械化学反应法成功制备单相纳米W2C粉体,方法是将WO3与Mg粉混合,加入石墨粉作为碳源,在N2气氛中高能球磨而成。反应分两步完成:首先是Mg粉还原WO3得到α-W,此步称"爆炸化学反应(EMS),反应历时5h;其次为α-W通过扩散反应逐渐碳化成W2C,WC;最后都转化为W2C,反应历时47h。继续球磨30h后W2C细化为纳米粒子。样品经HCl溶液洗去MgO后得到的产物为单相纳米W2C粉体,晶粒度为4~20nm。 相似文献
11.
12.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5,22(3):32-36
介绍了国内纳米二氧化钛微粒的多种制备工艺,重点论述了液相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相关技术的优缺点及工艺进展。指出未来工艺的发展方向应以降低成本、提高分散性、表面改性为重点。 相似文献
13.
采用分步沉淀法制备了担载CuO和ZnO的ZrO2基纳米催化吸收剂,对其结构和物相的变化进行了表征,并在模拟烟气中采用气相色谱仪研究了其脱除SOz的性能差别。结果表明,分步沉淀法制得的担载CuO和ZnO的ZrO2基纳米粉体的晶粒小于20mm,形貌多为球形或椭球形状,其中ZnO/ZrO2纳米粉体晶粒间有较大的团聚现象。对于纳米CuO/ZrO2催化吸收剂而言,比表面积越大,试样的脱硫率越高;而纳米ZnO/ZrO2粉体在200℃左右脱硫率达到最大,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脱硫率逐渐下降。当活性组分负载量为5%时,两种不同类型的催化吸收剂脱硫率均达到最高,稳定性也最好。相比之下,CuO/ZrO2纳米催化吸收剂适合于中温脱硫,而ZnO/ZrO2纳米催化吸收剂可在低温下更好地脱硫。 相似文献
14.
Yin Bangyao Wang Lingsen Zhang Jinshen Huan Yi Yang Yong Ling Jianliang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Powder Metallurg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sha P. R. China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1999,9(1)
1INTRODUCTIONItiswelknownthatsinteringtemperaturewilbegreatlydecreasedduetopreparationofultrafineandhomogeneouspowders.Asare... 相似文献
15.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5,22(2):17-20
综述了以TiCl4为原料制备纳米TiO2的主要方法:氢氧火焰水解法、气相氧化法、气相燃烧法、液相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和水热法,并对其优缺点做了相应的评论,最后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稀土元素钇对纳米级W-Ni-Fe复合粉末制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喷雾干燥法制备的(W,Ni,Fe)复合氧化物粉末为原料,采用700℃,保温90min的条件进行还原;研究了不同稀土Y含量对还原制备纳粹级W-Ni-Fe复合粉末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及高倍SEM分别对所制备的复合粉末进行了物相分析、晶粒尺寸测试和形貌观察;并对的制得复合粉末的Fsss粒度、比表面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加稀土Y时还原粉末由W和7-(Ni,Fe)两相组成,添加一定量稀土Y的还原粉末有W,7-(Ni,Fe)和Y(Ni0.75W0.25)O3三相组成;当Y的质量分数在0%-0.8%范围内(占90W-Ni-3Fe复合粉末的质量分数),随着Y含量的增高,粉末dBET粒度由96.6nm降到45.2nm,粉末Fsss粒度由0.64μm降到0.28μm,粉末晶粒尺寸由26.1nm降到19.8nm;未添加稀土Y时粉末颗粒为球形,添加一定量的稀土Y,粉末颗粒变为近球形或多面体;添加一定量的稀土Y不仅可以有效地掏晶粒的长大,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粉末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粉末液相模锻技术制备出近全致密Al-5.3%Cu-3.0%h-BN(质量分数,下同)复合材料,研究了该技术制备的复合材料的致密化及界面结合状况。采用SEM、XRD、TEM等分析手段对球磨前后粉末形貌、复合材料显微结构及物相组成进行表征,利用布氏硬度计对复合材料硬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大量液相存在的情况下,施加外力可有效促进复合材料的致密化。粗铝粉(35μm)制备的复合材料晶粒呈细条状,具有方向性,T6热处理后发生原位再结晶;细铝粉(2μm)制备的复合材料晶粒细小,晶粒形貌不明显。复合材料界面由Al/Al2O3/BN组成,清晰可见,结合紧密。复合材料与基体合金相比,硬度提高近15%,细铝粉制备的复合材料硬度比粗铝粉略高。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以VOSO4为前驱体,应用液相沉淀法制取VO2纳米粉的制粉技术以及VO2粉末的晶化过程,采用TGA,DSC,XRD,TEM等测试手段对所得粉的物理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取的VO2粉末颗粒粒径介于10nm-30nm之间,该粉体经400%真空热处理10h可完全实现晶化,相变温度为65%。 相似文献
19.
用添加表面活性剂的苹果酸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纳米钙钛石型氧化物La0.8Sr0.2MnO3。通过差热热失重分析,确定了氧化物的焙烧制度。XRD分析表明,所烧制的氧化物样品特征衍射峰明显,杂峰少,晶形完整,其物相为钙钛石结构。表面活性剂因其亲油基团和亲水基团与胶体粒子可以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形成胶束和胶团,保护了胶体粒子不长大,从而有效地减小氧化物粉料的颗粒粒径,并且在纳米材料的制备过程中能显著降低纳米微粒的表面张力,从而可防止原生粒子团聚,所以在溶胶的制备过程中添加了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PVA)。根据谢乐公式计算得出,添加了PVA后,氧化物粉料的粒径约为17nm。TEM分析表明,聚乙烯醇可以作为纳米氧化物粉体La0.8Sr0.2MnO3的分散剂,添加适量的PVA可使纳米粒子的团聚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