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德臣  孙松  周宜  李琳 《市政技术》2015,(2):114-117
结合青岛地铁施工过程中浅埋段下穿建筑物实例,对现场振动控制技术和经验进行总结,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并认为:振动控制要从钻爆设计、施工过程、振动监测和数据分析4个方面统筹进行,全过程控制;2个覫120中空孔直眼掏槽爆破减振效果较好。长期的监测数据表明,将振动速度控制在1.0 cm/s以内,可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在隧道爆破开挖施工过程中,邻近建/构筑物受爆破地震波作用会产生动力响应,使其产生变形开裂甚至破坏,影响结构物的正常安全使用。文章以重庆轨道交通十号线中央公园站-中央公园西站区间隧道为依托工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回填土浅埋区间隧道分别在0.5 m和1 m开挖进尺时,中央公园框架桥桩基和隧道初期支护受爆破振动的响应规律进行研究。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最终建议开挖循环进尺采用0.5 m,以确保邻近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城市浅埋隧道采用钻爆法掘进,往往涉及下穿居民区。根据理论计算及现场调整参数,上台阶爆破采用先行预裂带和增设掏槽隔振空眼等手段,经过现场爆破振动测试,采用先行预裂带等手段可以使爆破振动速度降低到国家标准的50%以下。为保护居民与业主及施工单位的权益,综合考虑现场地质地貌及前人的结论,进行爆破振动测试时采用垂直于掘进方向布点,并通过最小二乘法反演得到萨道夫斯基公式中的K,α值,再根据所得参数及萨道夫斯基公式计算出影响距离,得出该地质条件下的振动影响距离为38m。  相似文献   

4.
福平铁路岱岭段下穿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宿舍楼,为探究隧道施工对楼栋地基沉降的影响,通过三维建模模拟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隧道,并监测三个典型断面的围岩应力应变、塑性区及楼栋桩基单元的沉降与水平位移,结果表明:随开挖距离的推进,隧道拱顶位移与地表沉降量逐渐增大,开挖断面处于建筑最下方时增长速率最快,拱顶最大位移为18mm,地基最大沉降量为10.8mm,受上方建筑荷载影响的沉降曲线更"陡峭"。  相似文献   

5.
结合贵阳轨道交通工程左隧于里程ZDK23+150—ZDK23+179段下穿公园2008小区的工程实际,进行施工处理技术研究,通过比选加强隧道支护措施和柱基托换方案,确定加强隧道支护措施在技术和经济方面更优,因此该工程采用了加强隧道支护措施,并对该措施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其结果表明,采用加强支护、非爆破施工等工程措施,风险可控,施工影响较小;实施加强支护、非爆破施工等工程措施后,工程顺利完工,既降低了施工成本又缩短了施工工期。该研究结果对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保下穿隧道施工时上部建筑物的安全稳定,需要对建筑物的变形进行监测,通过监测结果来反馈与指导施工,直至所采用的施工方案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针对福州至平潭铁路岱岭隧道下穿福州外语外贸学院隧道工程,使用精密水准仪对上部建筑物进行沉降监测;使用全站仪对上部建筑物进行倾斜监测。通过为期四个月的共22次的观测得到建筑物最大累计沉降为4.3mm,在后期监测时出现上升现象,致使最终累计沉降为3.5 mm;隧道开挖之前建筑物已存在最大倾斜0.268%,在隧道开挖后倾斜最大增加值为0.147%。  相似文献   

7.
浅埋大跨隧道下穿建筑物的安全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厦门市梧村隧道为软岩浅埋大跨隧道,施工影响区域内楼房密集,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开展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研究工作.根据有限元计算和现场监测成果,结合施工措施对隧道施工过程中楼房的安全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表明:采用全断面帷幕注浆对提高全风化花岗岩强度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上方楼房的上抬作用很小;采用地面注浆抬升措施控制楼房下沉效果明显,楼房的累计沉降值大多在30 mm以内,满足设计要求;由于注浆设备数量不足,地面注浆没能达到全面均匀抬升楼房的效果,楼房不均匀沉降状态的反复波动催生新裂缝出现并使原有裂缝表现活跃;隧道下穿楼房的CRD法施工开挖顺序宜为CRD1→CRD2→CRD3→CRD4,这对控制楼房沉降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建筑物高度集中区域采用暗挖法开挖隧道会引起土体变形,进而影响周边已有建筑物的受力状况,特别是隧道穿越建筑物基础时,处置不当将影响其安全使用。文中结合广州市城区内某浅埋隧道下穿人行天桥工程实例,对是否托换桩基进行施工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不托换天桥桩基情况下,隧道开挖后结构受力合理,上行天桥受力变形在允许范围内,能继续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9.
结合厦门环岛路工程富水软弱围岩浅埋暗挖隧道下穿楼房施工,对隧道施工重难点进行了分析,通过总结施工经验,确定施工方案,详细介绍了房屋基础及周边地表袖阀管注浆、WSS复合型超前预注浆、超前大管棚导向跟管钻进法、CRD工法等施工工艺和关键施工技术,对今后类似下穿建筑物、道路及管线等的城市隧道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浅埋暗挖隧道穿越施工不可避免地会对地表建筑物产生扰动,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是穿越工程的关键所在。以青岛地铁3号线错埠岭站~清江路站区间下穿建筑物群工程为背景,以控制地层变形为核心,选择适宜的掘进参数,提出超前小导管和超前预注浆加固地层、隧道初支背后回填注浆、建筑物变形补偿注浆、隧道堵水注浆等控制地层变形和建筑物沉降的控制措施。现场实测表明,建筑物沉降分微弱变形、急剧发展、稳定、微弱抬升四个阶段,最大沉降为13.84mm,最大差异沉降为8.21mm,满足控制标准。研究结果为青岛地铁后期下穿建筑物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1.
浅埋暗挖隧道下穿建筑物往往引起建筑物沉降变形,对既有线路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产生威胁。以青岛地铁一期工程某区间隧道下穿高层建筑物为背景,针对施工中存在的渗漏水及沉降变形过大等问题,开展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研究工作。根据有限元计算确定施工对建筑物的影响范围,进而确定合理的注浆加固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深孔注浆、径向注浆等堵水措施,结合袖阀管注浆对建筑物变形进行控制,可保证隧道上方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黄烨 《土工基础》2011,25(3):57-59,97
在我国的很多城市,浅埋隧道的高程范围内均存在较多的岩石地层.在该类环境中,通常以钻爆法修建隧道,爆破振动将对地表产生较大影响.以厦门机场路JC3标隧道工程为背景,通过现场监测,分析了振动的传播规律和对地表的影响,优化了爆破方案,较好地控制了振动对地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刘岸昆  孙杰 《广东建材》2024,(3):102-105
为实现对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施工时的地表沉降和建筑物沉降控制,开展浅埋暗挖法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施工技术研究。结合有限元,完成对隧道实体几何模型的构建。通过隧道开挖与爆破、二次衬砌与仰拱填充、既有建筑物保护,实现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施工。通过对施工后的地表沉降和建筑物沉降监测得出,新的施工技术可以使沉降数值达到标准水平,保障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4.
浅埋隧道掘进爆破振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浅埋隧道掘进爆破振动特征有别于其他类型的爆破,作者根据浅埋隧道掘进爆破振动监测数据,拟合得到了泰山花岗岩中地面振动速度的变化规律。应用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浅埋隧道掘进爆破的振动频谱及能量分布特征。其研究对丰富地震波传播理论、指导隧道工程开挖爆破施工和保证地面建筑物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浅埋暗挖隧道施工中,以超前地质预报和钻探为基础,洞内超前深孔注浆、地面袖阀管注浆加固为核心,严格控制开挖进尺与爆破振速,施工中对地表沉降、建筑物沉降、拱顶沉降、净空收敛等项目持续监测,各监测项目变形均在允许的范围之内,施工技术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连地铁208标段,部分下穿魏台桥和西部大通道桥,影响里程为90 m。该区间为浅埋段且地质条件复杂,隧道拱顶距离桩基平均为2 m,最近处与桩基几乎贴合。采用非对称毫秒起爆的爆破方法,上部掏槽眼位布置在底下,以加大掏槽部位至桥桩距离和减小掏槽爆破对桩基的振动影响。扩槽眼和辅助眼采用左右交替布置,内圈眼和周边眼采用间隔布置,因爆破时差作用从而引起对桩底左右两侧产生不同的震波,达到对桩基更好的保护作用。采用非对称起爆方法的成功实践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浅埋隧道下穿密集房屋爆破减震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正确处理复杂环境下浅埋隧道爆破振害和工程效率之间的矛盾一直是个技术难题。本文依托浅埋下穿重庆市丰都县江池镇标段的长洪岭隧道工程,利用现场监测的方法对不同爆破方案的施工爆破振动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采用超前下导坑非爆破开挖+预留光爆层控制爆破开挖技术和上台阶非爆破开挖+下台阶控制爆破技术,成功地将地表爆破振速控制在1.5cm/s以内,在保护建筑物安全的同时,有效保证了该工程的安全快速施工,并为城市环境下隧道爆破掘进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城市地铁新建线路近接既有浅埋隧道与高层建筑桩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的施工力学行为研究。文章以重庆东水门大桥·千厮门大桥渝中区连接隧道为背景,该隧道下穿华夏银行段距离建筑物桩基距离为3.83 m,空间距离非常接近,两者相互影响较大,同时该隧道与其下方的轨道交通六号线近接,间距约为2.5 m,三构筑物空间近接。建立隧道的开挖数值模拟为方法,分析了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及桩基位移、隧道及轨道交通六号线衬砌内力的变化,同时详细分析了桩基位移随隧道开挖的变化规律,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及监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徐先达  张雨昊 《四川建筑》2021,41(3):127-131
文章基于霞美村隧道下穿泉州绕城高速公路工程,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对高速公路在四种不同荷载情况下,对下穿隧道结构的安全性展开研究,包括初期支护结构的应力以及围岩的变形等.得出如下结论:在考虑的四种荷载情况下,下穿隧道的双层初期支护结构的应力与变形均在允许范围内,高速公路路面沉降较小,且沉降比较均匀,由此可以判定在这四种荷载...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在北京石景山隧道内采用电子雷管进行台阶法爆破施工的方法,分析了在该地层条件下进行爆破施工所应采用的装药量、装药结构、网络结构等相应参数,并对爆破振动进行了监测,得到了爆破振动波形图,并进行了频谱分析,得到了振动能量集中频率范围。该工程施工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可供类似工程施工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