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Ti-25Nb-3Zr-2Sn-3Mo合金(TLM钛合金)进行水热处理,温度为100~200℃。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TLM钛合金经140~200℃水热处理后,表面形成了由氧化钛和氧化铌纳米颗粒(尺寸80~100 nm)组成的、含有较多羟基的薄膜。140℃以上水热处理TLM试样的亲水性和表面能升高,表面能以极化分量为主。在无钙Hank’s平衡盐液中的动电位极化实验表明,水热处理TLM试样的耐蚀性高于抛光试样。水热处理有利于改善TLM钛合金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2.
医用钛合金及其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金红 《稀有金属》2003,27(6):794-798
介绍了新型医用钛合金的研究开发现状,分析了医用钛合金存在的主要问题,即耐磨性、耐腐蚀性和生物活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阐述了表面改性对提高钛合金的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和生物活性的作用。指出应当重视钛合金表面生物活性陶瓷涂层的稳定性问题。认为通过研究开发综合性能更优的新型医用钛合金,寻求更为理想的表面改性工艺以及运用复合涂层制备技术,有望逐步解决钛合金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第三代钛合金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真空熔炼法、粉末冶金法、增材制造法、凝胶注模法等制备工艺,以及冷轧、时效、激光喷丸等处理工艺;综述了生物医用钛合金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微量元素添加法、冷轧和时效等处理工艺对各种铸态钛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生物医用钛合金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由于医用钛及钛合金的优异性能及广泛应用,其表面改性材料及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羟基磷灰石涂层、耐蚀耐磨涂层以及表面抗菌涂层的应用现状,展望了医用钛及钛合金表面改性材料与技术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钛合金因其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骨科修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国内外骨科用钛合金表面涂层制造技术及其相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了等离子喷涂、阳极氧化、热氧化、微弧氧化等处理方法的最新进展,并对钛合金表面涂层种类及组织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力学相容性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生物医用近β钛合金TLM表面官能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型近β钛合金Ti-3Zr-2Sn-3Mo-15Nb(TLM)表面用溶胶-凝胶法镀上一层TiO2薄膜,在500~1000℃热处理后,将薄膜分别用过硫酸钾溶液、双氧水/硫酸混合溶液、双氧水/盐酸混合溶液3种溶液处理以在薄膜表面引入活性OH.研究了3种不同溶液的处理效果以及处理时间对薄膜表面引入OH的影响.检测结果表明,3种溶液处理后均能在薄膜表面引入OH.双氧水和硫酸溶液及双氧水和盐酸溶液处理3 h后OH-密度就可达到峰值,而过硫酸钾溶液处理5 h后OH-浓度才能达到峰值,过硫酸钾溶液处理效果最好,其余两种溶液处理效果基本相同.薄膜表面引入OH-后,对蒸馏水的接触角降低,亲水性更好.  相似文献   

7.
钛合金表面抗氧化改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为提高钛合金表面抗氧化性能将等离子喷涂技术、离子注入法应用于钛合金表面改性技术取得的进展,重点介绍了每种工艺方法的基本情况、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钛及钛合金在医学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常用的钛及钛合金表面处理技术,重点介绍了医用钛及钛合金表面耐蚀耐磨涂层、生物活性涂层和表面抗菌涂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在钛及钛合金表面制备涂层能够使其更适合作为植入物在医学领域应用,但由于涂层自身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临床试验也需要大量的时间,目前涂层还没有大规模应用到临床医疗中。为了尽可能地改善单一涂层存在的缺陷,多组元、多层复合涂层是目前医用钛及钛合金表面涂层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
钛合金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表面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非视线的离子注入材料表面改性技术. 为了对该项技术的表面改性效果进行科学的论证, 从而为该项技术的推广提供客观的试验依据, 采用该项技术对Ti6A14V合金进行氮离子注入, 对注入层的成分、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注入层中氮浓度的分布具有类高斯分布特征;在注入层中有TiN和非晶态相形成;注入层的显微硬度和摩擦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钛合金植入物材料的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了钛合金植入物材料的开发及表面改性技术。  相似文献   

11.
简介了钛合金植入物材料的开发及表面改性技术.  相似文献   

12.
钛合金植入物材料的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了钛合金植入物材料的开发及表面改性技术。  相似文献   

13.
雷霆  李红梅 《云南冶金》2012,(5):58-61,64
介绍了钛合金在生物医用领域的性能优势及应用现状。生物医用金属材料必备的四个基本性能,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耐腐蚀和耐磨性和骨结合性。钛合金具有较低的弹性模量、耐腐蚀、生物相容性优异等特点成为医用金属材料的首选。  相似文献   

14.
TiNi形状记忆合金因为具有独特的形状记忆效应或超弹性,在生物医用领域得到应用。但是含有的镍可能造成过敏反应和医用金属的生物惰性受到医学和材料学者的关注。羟基磷灰石因为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而广泛用于涂层材料。表面改性是改善TiNi合金基体的生物相容性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介绍并讨论医用TiNi合金的表面改性方法及形成的特殊功能层与基体表层低镍化、耐蚀性、抗菌性、耐磨性和磷灰石诱导形成能力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钛工业进展》2023,40(1):31-31
<正>2023年1月,安徽工业大学先进金属材料绿色制备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世宏教授团队在《Corrosion Science》上发表了医用钛合金表面防护的最新研究成果。医用钛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和耐腐蚀性优良等特点,是人体植入体的首选材料,但其长期服役于人体环境中易产生腐蚀磨损,进而影响钛合金植入件的功能。物理气相沉积(简称PVD)技术所制备的氮化锆(ZrN)涂层具有优异的抗磨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6.
传统医用钛合金的设计标准主要为强度与弹性模量。随着外科植入物在临床的不断应用,新型生物医用钛合金的设计要求也随之提高,不仅需要考虑合金元素的生物相容性、细胞毒性等生物安全性指标,而且针对不同的人群提出可拆卸或长期植入的理念。对比分析了国际上对医用钛合金的传统设计方法及准则,重点介绍了新一代外科植入用钛合金应该具备的最新设计要素和最新应用进展,提出了医用钛合金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成功研发出能显著改善医用钛材料综合性能的经济有效、环境友好表面改性新技术-改进表面热处理(PTO)技术.PTO表面改性钛植入物显示了优异的综合性能:显著改善的耐磨耐蚀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18.
Ti6Al7Nb合金作为一种生物医用材料,在临床上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为进一步提高其相关性能,使其满足更多的医用需求,对其表面进行性能优化成为了生物工程领域内的热门研究方向。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表面改性技术改善生物医用Ti6Al7Nb合金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及生物相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氧化法、电泳沉积法、离子注入法等表面改性技术在涂层性能、工艺流程及环保等各方面的优缺点,并就提高涂层与基体界面结合力、节能减排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改进方法,最后对现行表面改性技术的工艺参数优化、多功能梯度涂层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钛合金的摩擦系数大,耐磨性差,因而在滑动等摩擦发生的构件和机械部位的使用上存在问题。为此,进行了许多以钛合金为对象的表面改性研究。其中在较高温度进行的氯化、渗碳以及氧化等热处理方法,由于其表面硬化层与钛合金基体是一体的,结合性好,较多地得到应用。但热处理有时会导致疲劳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20.
正Ti-6Al-4V合金在航空航天和生物医疗领域均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Ti-6Al-4V合金中含有V、Al元素,会导致人体中毒或神经系统受损。此外,Ti-6Al-4V合金的弹性模量远高于骨组织,易造成应力遮蔽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