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隔震技术是利用隔震装置将上部结构和基础分开,从而阻止地震动向上传输的方法。作为生命线工程的公路桥结构,可以采用隔震技术来提高抗震性能。本文介绍了隔震技术的基本原理,阐述了国内公路桥隔震结构建设和设计方法的发展概况并做出对比分析,对公路桥隔震技术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一栋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隔震房屋的抗震性能,采用层间剪切简化计算模型对基础隔震结构进行动力分析,并将隔震前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基础隔震技术可明显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  相似文献   

3.
许旺旺 《陶瓷》2023,(11):192-194
隔震支座技术因其较好的减震效果,在高层建筑中受到广泛关注。笔者旨在探讨隔震支座在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设计与应用。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考察隔震支座的工作原理、设计要点、施工流程及工程效果。研究发现,隔震支座可有效减小地震反力,保护上部结构,并已在多类工程中广泛应用。其核心在于控制水平位移、增加结构周期、改善结构延性。笔者对隔震支座的设计施工提出了深化设计、精细施工等对策,丰富了工程应用经验。研究表明,隔震支座技术行之有效,可减轻地震灾害,值得推广应用。今后可进一步扩大工程应用范围,优化参数设计。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桥梁的建设逐渐被重视,在对桥梁结构设计中对减隔震技术进行应用成为桥梁质量安全保障的关键。减隔震技术作为最新的桥梁抗震技术,主要运用于对路段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本文主要对减隔震技术的相关概念以及适用的条件进行阐述,并对减隔震技术在桥梁结构的设计的分类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使施工过程中对减隔震技术的运用提供依据,并使工程的设计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将隔震结构简化为等效单自由度系统(ESDOF),隔震层采用铅芯橡胶支座,应用直接基于位移的性能设计方法(DDBD)分析隔震结构。重点讨论多自由度隔震结构(MDOF)向单自由度等效体系的转化方法,分析体系等效阻尼比、目标位移与等效质量。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立了位移反应谱,改进基于位移的性能设计方法的流程。设计高烈度区某隔震工程,假定各楼层的目标位移与体系等效阻尼比,通过性能设计流程最终得出各楼层的剪力分布;对设计的结构进行了时程分析校核,表明方法不但简单有效而且满足工程设计精度要求,可用于隔震结构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6.
王龙熙 《四川水泥》2023,(2):98-99+113
建筑结构设计中正确采用隔震减震措施,可有效避免或减轻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以及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有效采用隔震减震技术作为抗震策略。常见的隔震技术有地基隔震、悬挂隔震、基础隔震、层间隔震等;常见的减震技术有:设计无粘结钢支撑体系、采用消能减震装置进行抗震加固、合理布置结构的平面与竖向。另外,科学合理选择建筑场地和施工工艺,也能实现较好的抗震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8月15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41所透露,该所使用橡胶研发出"叠层橡胶隔震支座",能够隔离掉地震约80%的能量。据了解,传统抗震技术是把建筑的上部结构和下部基础,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地震能量经过基础传输到上部结构,容易使结构发生振动和变形。当受力超过结构强度时,建筑便会崩坏甚至倒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新型隔震技术,是在不改变原建筑设计方案的情况下,于建筑物上部结构和基础之间设  相似文献   

8.
李伟 《合成纤维》2023,(2):70-73
为提高高层混凝土结构的减震性能,设计高宽比分别为4、6、8的高层剪力墙结构,并在8度(0.20 g)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进行水平向减震系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高宽比下结构加入隔震支座后结构周期增加均较为明显;随着结构高宽比的增加,隔震后周期延长的效果有减小的趋势,但隔震后前三阶周期仍是隔震前周期的1.9倍以上,依然有效地减少了传递到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高宽比为4、6、8的高层剪力墙隔震结构的水平向减震系数分别为0.38、0.45、0.49。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多的市政桥梁工程,都投入了庞大的资金,如果在性能上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将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市政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抗震指标的重要性特别突出,必须合理应用隔震设计技术,巩固市政桥梁工程质量的同时,为桥梁寿命的延长做出保证。文章针对市政桥梁工程中的隔震设计技术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传统的工程抗震模式方法有时不能适应工程实际的需要。耗能减震技术开辟了抗震加固的新途径。隔震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耗能减震技术,在国内也已开始尝试使用。本文的在一栋框架剪力墙建筑上设置基础隔震支座。研究隔震体系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上的剪减震性能。  相似文献   

11.
对具有传统文化的仿古建筑进行加固时,将隔震技术用于仿古建筑的抗震加固,可不改变建筑外立面和装修的建筑风貌。以高烈度区某大殿式仿古建筑防震减灾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探究了隔震层屈重比和水平等效刚度对大殿式仿古建筑隔震体系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给出了此类建筑隔震层屈重比和水平等效刚度的合理取值范围:屈重比为0.015~0.035,水平等效刚度为实际隔震层刚度的0.7~1.2倍,可为既有大殿式仿古建筑隔震加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及施工效率需求,从优化土木工程设计中结构与地基加固层面出发,结合土木工程施工问题现状,针对土木工程设计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具体方法、步骤,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屈长龙  张超  陈团海 《化工进展》2014,33(7):1713-1717
为了研究更合适的大型液化天然气(LNG)储罐隔震减震方法,本文分析了现有大型建构筑的减震隔震措施,结合LNG储罐隔震工程设计的需求,基于物理隔震方法、隔震理论,总结了不同措施下的设计计算方法;分析了LNG储罐结构体系的组成及其特点,提出了用于LNG储罐反应谱分析的标准复合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各种物理隔震方法均可以在LNG储罐中得到应用,设置隔震装置后储罐固有频率的改变情况是影响隔震效果的关键,深入的隔震理论研究是LNG储罐抗震技术发展的基础条件,基于LNG储罐反应谱分析的标准复合模型为储罐抗震设计提供了一套简单有效的工程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加固建筑结构是一种新兴的加固技术。国内外鲜有CFRP加固含初始裂纹的结构构件(如RC梁)的抗爆性能的研究报道。基于大型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软件LS-DYNA,从加固层数和加固宽度两方面对CFRP局部全包裹加固含初始裂纹RC梁(裂纹梁)的抗爆性能进行非线性有限元数值分析。研究表明,采用CFRP对裂纹梁的裂纹处进行局部全包裹加固可提高裂纹梁的整体刚度,减小其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损伤和变形程度。当CFRP的加固层数为4层、加固宽度为300mm时,可有效提高裂纹梁的抗爆性能。该研究成果对建筑结构抗爆设计和抗爆加固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内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丁攀攀 《橡胶工业》2009,56(8):506-510
概述建筑隔震原理和基于此原理设计的常用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的分类、力学性能和实用范围,重点介绍国内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包括隔震橡胶支座的配合体系、橡胶与金属的粘合和结构设计.建筑隔震橡胶支座主要分为夹层橡胶垫支座、铅芯橡胶支座和高阻尼橡胶支座等,具有受压时纵向承载能力强、受拉时弹性刚度小和耐久性能好的特点;隔震技术使用具有局限性,对硬土场地比较适合,只具有隔离水平地震的功能,要求有安装隔震橡胶支座的空间和足够宽的隔震沟;隔震橡胶支座向大型化方向发展,其中铅芯橡胶支座正由单铅芯向多铅芯发展;隔震橡胶支座隔震技术与摩擦滑移隔震技术复合使用,抗震能力大大提高,是隔震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砌体结构的材料多属脆性,抗拉、抗剪和抗弯强度均较低,抗震能力也不高。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可采取抗震横墙加固技术、扶壁柱加固技术、复合截面加固技术和隔震结构加固技术进行处理。但必须坚持房建砌体加固的原则,重视材料的选用和取值,结构体系的总体效应,还要坚持先鉴定后加固的工作程序,并优化加固方案。只有根据工程特点,科学合理地应用这些加固技术,才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17.
郑国华  杨林 《四川水泥》2022,(11):256-259
大桥及特大桥的减隔震设计是桥梁设计的重难和难点。对四川省大渡河丹巴水电站坝后巴旺大桥进行减隔震设计研究中,利用有限元程序Midas/civil 2020对全桥构建了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验算了桥梁结构的减隔震性能。结果表明:隔震与非隔震的比值最低达到0.65,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的使用效果明显;采用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的桥梁结构自振周期增加不明显;引起梁端位移能够满足D60型伸缩缝装置的伸缩量;能够满足规范的隔震装置验算要求。  相似文献   

18.
传统抗震已经不满足现代建筑的要求,因此采用隔震设计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基底或某个位置设置控制机构来隔离或耗散地震能量,以避免或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的传输,使结构振动反应减轻,实现地震时建筑物只发生较轻微的运动和变形,从而保障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的优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强 《玻璃纤维》2007,(1):25-27
介绍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具有不破坏原结构,施工方法简便,加固后能使结构满足设计要求等优点。通过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特点、力学性能、加固设计方案依据等的论述,指出其在施工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杨颖  王闯 《玻璃纤维》2005,(3):11-13
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具有不破坏原结构,施工方法简便,加固后能使结构满足设计要求等优点.本文通过其性能特点、力学性能、加固设计方案依据等的论述,指出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施工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