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夏云 《广东建材》2023,(9):54-56
机制砂是天然砂的最佳替代品,能够满足天然砂欠缺地区的用砂需求,但机制砂的石粉含量会对混凝土的性能造成很大影响。鉴于此,本文选取石粉含量不同的7组混凝土试块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了机制砂中不同的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机制砂石粉掺量在7%~10%时,在减少水泥用量的基础上,还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该研究结论对机制砂混凝土生产时石粉含量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机制砂石粉含量及MB值对高强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石粉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机制砂表面的粗糙,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当石粉含量较高时,由于石粉对外加剂及游离水的吸附作用,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逐渐劣化。随着石粉含量增大,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劈裂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呈先增后降趋势。本试验中机制砂中石粉的最佳含量为3%~6%。随着MB值增大,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快速劣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呈下降趋势;当MB值<1.1时,随着MB值增大,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未有明显变化,当MB值≥1.1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快速下降。本试验中机制砂的最佳MB值应小于0.75。  相似文献   

3.
试验研究了石粉含量对不同强度等级机制砂混凝土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粉对低强和高强混凝土的影响不完全相同,对于低强度机制砂混凝土,随着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提高,而抗冻性能降低,尤其是当石粉含量高于10%(石粉与水泥体积比超过1∶3.47)时,混凝土劣化明显;但对于高强混凝土而言,仅当石粉含量大于7%时,石粉使混凝土工作性出现劣化,而对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冻性能等耐久性,石粉含量从3.5%提高到14%,均未使高强机制砂混凝土出现劣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针对浙江台州地区品质波动较大的凝灰岩机制砂,探究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对比研究不同批次凝灰岩机制砂、石灰岩机制砂及河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纯水泥混凝土,掺加20%矿物掺和料的凝灰岩机制砂混凝土性能明显改善。运用灰色关联分析计算机制砂石粉含量、泥块含量、粗糙度与混凝土7,28 d抗压强度、电通量、开裂面积间的关联度,得到两个关联度矩阵。分析得出机制砂石粉含量是影响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主要因素,而影响机制砂混凝土抗裂性的主要因素是泥块含量。抗压强度与粗糙度的关联度最大,且石粉含量不超过一定范围时,石粉含量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很小。凝灰岩机制砂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和抗裂性受石粉含量、泥块含量的影响要比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更加敏感,受机制砂品质波动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低标号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低标号混凝土中,机制砂石粉含量的增加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超过一定范围后,石粉含量的增加会使工作性能变差;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增加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超过一定范围,石粉含量的增加会使力学性能变差。综合各项指标,在本研究范围内,石粉的最适合掺量为10%-13%。  相似文献   

6.
以原料形态为石灰石和卵石的两种机制砂作细骨料,通过配合比设计,研制出了C60、C80、C100机制砂高强混凝土,研究了机制砂原料形态以及不同石粉含量(3%、5%、7%、10%)对高强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制砂原料形态对高强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影响较为显著;石粉含量对高强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较大,对强度影响较小;石粉含量小于等于7%时,两种原料形态的高强机制砂混凝土均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与力学性能,满足结构设计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前机制砂生产技术比较成熟,已在国内外预制桩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预制高强混凝土方桩中使用量不大。本文主要研究了机制砂替代河砂的掺量、机制砂的细度模数、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等对高强方桩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机制砂细度模数在3.1~3.5时混凝土工作性较好;机制砂中石粉含量越高,混凝土需水量越高,导致强度偏低,当机制砂石粉含量小于8.5%时,对混凝土强度没有太大的影响;机制砂部分替代河砂可改善混凝土中的集料级配,适量的石粉改善了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了混凝土密实性。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天然砂及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开展了不同因素及水平下机制砂混凝土抗压、耐磨和抗冻性能试验研究,并分析了天然砂及石粉含量对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同配合比下,一定石粉含量的纯机制砂混凝土抗压、耐磨及抗冻性能在不同程度上优于天然砂混凝土;当天然砂与机制砂混合掺配时,60%的天然砂掺量抗压强度达到峰值;对于机制砂混凝土,石粉含量为15%时抗压强度达到峰值;10%石粉含量的机制砂混凝土耐磨性能最优;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抗压、耐磨和抗冻性能的影响规律上存在一定相关性,综合考虑机制砂混凝土力学和耐久性能,10%~15%的石粉含量是最佳参考范围。研究内容及结论对后期机制砂相关性能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推广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代建筑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越来越高,研究机制砂石粉含量3%、7%、10%、12%、15%对机制砂C60混凝土耐久性(体积稳定性、抗渗性能、抗碳化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抗冻性能)影响。研究表明,机制砂含有一定量的石粉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石粉含量对轨道工程用C20、C35、C50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石粉含量的合理范围。结果表明:对于工作性和抗压强度,机制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越高,石粉的最佳含量越小,C20机制砂混凝土的石粉含量宜为10%~20%,C35宜为5%~10%,C50宜为5%以内;对于早期抗裂性能,C35机制砂混凝土的石粉含量宜控制在3%~7%,C50宜控制在5%以内;对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C35机制砂混凝土的石粉含量宜控制在5%~15%,C50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受石粉含量的影响较小;对于抗冻性能,当石粉含量在5%以内时,C35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变化不明显,超过5%后,抗冻性能下降,石粉含量对C50机制砂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不同石粉含量的人工砂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及碳化深度等试验,结果表明,人工砂石粉含量在10%以下,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会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而得到改善或增强;超过10%时,强度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而开始下降,拌合物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12.
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试了机制砂中石粉含量(质量分数)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强度以及抗冻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孔隙率与孔径分布分析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下降,强度及抗冻性能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先提高后下降,最佳掺量在10%左右,当石粉含量高于10%时,机制砂高强混凝土工作性及耐久性能劣化。  相似文献   

13.
依托肯尼亚蒙内标轨铁路工程,试验分析了砂岩机制砂石粉含量对中等强度等级混凝土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及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处于一定范围时,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具有提高效果。对C35及C45强度等级机制砂混凝土,当石粉含量分别不超过9%和8%时,28d龄期后的机制砂混凝土干燥收缩与普通河砂混凝土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天然砂石资源的匮乏,致使机制砂应用于实际工程成为了必然趋势。石粉作为机制砂生产中的副产品,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大影响。以甘肃通渭地区墨香书画小镇工程为依托,主要进行了和易性、力学性能、抗冻融循环性能相关试验,研究了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变化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验证了机制砂混凝土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和易性-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变化曲线中,当石粉含量为10%时曲线出现了最大值,坍落度甚至高达230mm,扩展度高达640mm;与构件同条件养护下的28d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在机制砂中石粉含量为13%时达到最大值;300次冻融循环后,机制砂中石粉含量为10%时,试件质量损失率仍低于5%。  相似文献   

15.
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天然砂的日益短缺,机制砂已成为建设用砂的重要来源,针对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目前各国标准最高限值存在较大差异.通过研究石粉含量对C30、C60、C80混凝土工作性、强度、抗渗性能的影响,得出了不同强度机制砂混凝土石粉含量最佳值,试验表明:低强混凝土的最佳石粉含量介于10%~15%之间,高强混凝土的最佳石粉含量介于7%~10%之间,而超高强机制砂混凝土的最佳石粉含量介于3%~5%之间.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石粉含量对C60机制砂混凝土徐变的影响,并对现有徐变预测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机制砂石粉含量不超过15%时,各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均可满足C60强度等级的要求,各组试件120 d的徐变应变约为(180~230)×10-6,徐变系数在0.41~0.56之间;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加,各组试件的徐变应变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徐变系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石粉含量对C60机制砂混凝土徐变的影响不显著;现有徐变模型对徐变系数的计算结果均大于实测结果;相比较之下,fib MC 2010模型更适用于高强机制砂混凝土的徐变预测。  相似文献   

17.
石粉与粉煤灰对C60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针对国家标准GB/T 14684—2001《建筑用砂》关于配制C60以上混凝土所用机制砂石粉含量限值3%(质量分数,下同)的规定,研究了不同石粉含量(3.5%,7.0%,10.5%,14.0%)与不同粉煤灰掺量(0,11.3%,17.0%)对C60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干缩率、氯离子扩散系数和抗冻性的影响,以及石粉作掺和料对C60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据此,提出了在采用机制砂配制C60高性能混凝土时,机制砂中石粉的含量可以放宽到10.5%,机制砂混凝土中粉煤灰的掺用可以不考虑机制砂石粉含量的高低,且机制砂中的一部分石粉可作为掺和料使用,其替代量大致为水泥用量的11.3%.  相似文献   

18.
研究2种不同类型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对机场道面混凝土耐磨性、抗冲击性及抗冻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机场道面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不同且差异较大。由卵石破碎制成的机制砂,当其石粉含量控制在10%左右时,可配制出耐磨性、抗冲击性及抗冻性优异的机场道面混凝土;而由石灰石破碎制成的机制砂则需将其石粉含量控制得越低越好。但当石粉含量15%后,2种机制砂配制的混凝土各性能均会出现劣化现象。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2016,(3)
机制砂混凝土可满足缺少天然砂地区的用砂需求。通过试验分析了不同石粉含量的混凝土试块,研究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适当的石粉含量可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存在一个石粉最优含量,若超过最优含量,工作性能将会下降,抗压强度也会减小。研究结论对生产机制砂混凝土时石粉含量的控制及现场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生产和建设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混凝土。而生产混凝土则需要相应的砂石作为骨料,但有些地区缺乏天然砂资源,就必须从异地进行运输或用机制砂来代替。使用机制砂的混凝土能够满足天然砂缺乏地区对于用砂的需求,但是在生产机制砂的过程中会产生多余的石粉,这些石粉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将对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