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了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中膜污染的机理.在文献和现场考察的基础上,对膜材料、混合液特性、操作参数与条件、膜的清洗与再生等几个主要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综述,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在于缺乏反应器结构优化及反应器内流场优化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Eguchi,Tamiyuki等(Yuma Corporation,Japan)WD0213,9542002,2,21158页(日文)本发明提供用于过滤贮罐中的工艺液体的浸没式过滤器。该过滤器有滤膜组件和装在其下面的鼓泡器。滤膜组件是通过带有滤液排出口的圆筒型贮存容器形成的。贮存容器装有许多管式滤膜,液体过滤后滤掉的成分留在管内壁表面上。滤膜组件浸在工艺液体  相似文献   

3.
金珊  陈日志 《化学工程》2006,34(1):36-39
用孔径为0.2μm的陶瓷膜过滤骨架镍催化剂悬浮液,研究膜污染机理。结果表明,膜污染主要是骨架镍催化剂在膜表面上形成的滤饼层,当操作压力循环变化时滤饼层表现出不可逆性。工业上用过的污染膜和滤饼层的组分分析表明,污染物主要是骨架镍催化剂。应用结果也表明了膜污染原因是骨架镍催化剂在膜表面形成了不可逆性滤饼层。  相似文献   

4.
采用聚合氯化铝铁(PAFC)预处理+微滤工艺处理电厂的洗煤废水,研究了混凝对水质的影响,考察了絮凝减缓膜污染的效果。结果表明,当PAFC的投加质量浓度为50 mg/L时,废水中COD、悬浮固体、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68%、98%、95%。PAFC混凝处理将过滤过程中的总阻力降低了39.2%,其中滤饼层阻力降低了68.7%,膜孔阻塞阻力降低了59.1%,但是浓差极化阻力升高了138.4%。PAFC混凝处理减轻了膜孔阻塞和滤饼层污染。  相似文献   

5.
动态膜微滤含污泥水及膜污染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陶瓷管为载体,对高岭土动态膜微滤含污泥水性能及膜污染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考察了错流速度、跨膜压差及污泥浓度对滤出液通量及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错流速度和增大跨膜压差均使滤液通量增加,但错流速度超过2.0 m/s易引起动态膜脱落;污泥浓度增加,则滤液通量明显降低;过滤进行约30 min后,出水浊度基本为0;60 min后,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基本保持在50%以上. 动态膜层及其截留的污染物阻力占总过滤阻力的90%以上. 对膜面特征污染物成分分析表明,P, Ca为膜面主要污染元素,分别占23.77%和20.60%(w);对陶瓷膜孔中不可逆污染物的化学洗脱液分析表明,膜中总有机碳近4370 mg/m2,Ca, Mg是主要无机污染元素,分别约1240和886 mg/m2. 先后用0.2 mol/L的NaOH水溶液和0.1 mol/L的HCl水溶液清洗膜中不可逆污染物,可使基膜通量恢复至新膜的85%.  相似文献   

6.
当前,水源污染日趋严重和给水水质标准提高的双重压力,对给水深度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以超滤为核心技术的第三代净水工艺,也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寻求着自身发展。近日,在“全国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2009年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就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在饮用水处理领域研究的进展情况和与会代表进行了分享,  相似文献   

7.
浸没式厌氧双轴旋转膜生物反应器的膜污染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浸没式厌氧双轴旋转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时膜的污染特性.试验分析了膜阻力分布和膜污染速率及稳定运行时膜过滤阻力随运行时间变化的阻力模型.结果表明,膜表面滤饼层很薄,膜污染很轻,膜污染速率很小.结果表明系统由膜组件双轴旋转而形成的良好水力学条件,能有效地减小浓差极化和避免污泥颗粒在膜表面的沉积.可有效控制膜污染.  相似文献   

8.
化学沉淀-砂滤-离子交换组合工艺处理电镀废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 前言 汕头市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汕头龙湖工业区,主要生产电子产品,其废水处理车间主要处理含镍、铅、锡电镀废水以及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时产生的酸碱废水.采用以化学絮凝沉淀为主、离子交换为辅的组合工艺.经过半年多的实践证明,组合工艺是可行的,出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刘雅娟 《化工进展》2023,42(1):457-468
浸没式粉末活性炭-好氧膜生物反应器(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s,PAC-AMBRs)是一种利用PAC吸附性、微生物降解性和膜分离特性的新型废水处理技术。本文重点分析了近20年来浸没式PAC-AMBRs系统直接投加PAC缓解膜污染机制的研究成果,探讨了PAC通过对污泥絮体和溶解性有机物的综合影响缓解膜污染的机制,分析了PAC投加量和补充率对膜污染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PAC缓解膜污染是一个综合作用的结果。以PAC为载体形成的污泥絮体在膜表面形成结构疏松和抗压性强的滤饼层,不仅能有效降低滤饼层阻力(cake resistance,Rc),还可以作为自成型动态膜截留溶解性有机物和悬浮微生物等来减少此类污染物造成的膜污染。PAC通过吸附和/或表面附着的微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物的协同作用降低其造成的过滤阻力。定期排出和补充一定量的PAC可以提高缓解膜污染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微滤,超滤过程中的膜污染与清洗   总被引:80,自引:6,他引:80  
本文综述了在微滤和超滤过程中,膜污染的影响因素,防止膜污染的措施的清洗方法的选择,指出料液粒子或溶质尺寸,膜结构以及膜与溶质间的相互作用都和膜污染程度有关;通过膜孔径,膜材料,膜结构,组件结构,料液温度,流速和压力的控制可以减轻或控制污染。  相似文献   

11.
陶瓷膜微滤的影响因素及膜污染再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昌盛  傅金祥  李慧 《辽宁化工》2010,39(1):55-57,60
对无机陶瓷膜这种近年来广泛应用的新型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介绍。无机陶瓷膜较有机膜及一般分离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环保,化工,医药,食品饮料等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对各个因素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在膜过滤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发生膜污染,利用单一或复合清洗剂使被污染膜恢复膜通量。  相似文献   

12.
浸没式超滤膜过滤工艺处理珠江微污染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浸没式超滤膜过滤工艺处理微污染珠江水,运行参数为膜通量556L/m2·h、运行周期2h,采取气水反冲洗方式,在反洗时间为5min、反洗水量1.5m‰、反洗气量2m^3/h时,对浊度的去除率在99.5%以上,出水浊度在0.06~0.12NTU之间;对藻类的去除基本达到100%;对CODM。的去除率在47%左右,出水CODM。在2.6~45mg/L之间,去除效果一般;对氨氮的去除率只有10%左右,基本没有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电渗析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MBR产水过程中的膜污染问题,采用电絮凝和臭氧氧化2种预处理方式对MBR产水进行预处理,考察2种预处理方式对离子交换膜污染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电絮凝预处理后的废水COD和吸光度分别降低26.1%、 14.5%,经过臭氧氧化预处理后的废水COD和吸光度分别降低28.0%、 87.8%,电絮凝和臭氧氧化预处理使得膜电阻比没有经过预处理时分别下降了7.74%和52.87%,臭氧氧化预处理对电渗析过程中膜污染现象的预防效果优于电絮凝技术;采用pH值为11的NaOH溶液可以有效地恢复离子交换膜的性能,清洗后的膜电阻和脱盐效率均可以恢复到初始状态。  相似文献   

14.
管式膜十字流微滤过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管式膜器中过滤悬浮液从膜管外壁向内壁渗透过滤的过程。以流体力学分析为基础 ,利用力平衡原理和多孔介质渗透定律 ,分析了该结构的过滤特性和滤饼形成特点及规律。  相似文献   

15.
电凝聚-膜滤组合工艺除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部队勤务特点,以除氟为对象,设计并运行了电凝聚一膜滤组合工艺除氟试验.结果表明,电流密度越大,出水F~-质量浓度越低;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出水F~-质量浓度、电极组电阻和出水pH逐渐增大,跨膜压力达到临界值所经历的时间逐渐缩短.当原水F~-质量浓度为5 mg·L~(-1),HRT为10min,电流密度为51.02 A·m~(-2)时,电凝聚-膜滤组合工艺除氟出水F~-质量浓度能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利用pH为12的NaOH溶液浸泡受污染的膜组件,膜的运行周期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6.
韶晖  姚鹏飞  李晋  钟璟  蒋金龙 《化工进展》2013,32(5):1168-1171
采用阻力系列模型分析了膜污染主要来自凹土在膜表面的沉积,通过Darcy定律过滤模型计算,确定过滤过程的阻力主要来自滤饼层阻力Rg,约占总阻力的85%。实验结果表明,单一的物理、化学清洗方法不能达到理想的清洗效果,采用化学方法和反冲技术相结合的清洗方法,可使膜的纯水通量恢复至新膜的89 %以上,且多次的清洗效果稳定。考察了反冲压力、反冲时间和反冲周期等因素对陶瓷膜微滤凹土浆液强化过程的影响,确定合适的反冲操作条件:反冲压力0. 5 MPa、时间10 s、周期20 min。反冲技术在陶瓷膜微滤过程的膜污染控制和再生环节上起了重要作用,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应用化工》2022,(12):2924-2929
采用微絮凝-曝气-超滤组合工艺处理地表天然水体,硫酸铝作为混凝剂,研究曝气量对该工艺膜污染的影响。实验发现,当曝气量为20mL/min时,生成的滤饼层达到2.9μm,随着气体的引入,冲刷及扰动作用可以有效抑制滤饼层的形成,装置在60 mL/min的曝气量作用下,超滤膜的跨膜压差增长速率最低,超滤膜的过滤性能最好。当曝气量超过60 mL/min时,膜污染加剧,微絮凝生成的絮体被气泡打碎,絮体分形维数增大,生成的滤饼层更加密实,絮体破碎释放的有机物加重膜孔堵塞。因此,选择合适的曝气量对缓解膜污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应用化工》2019,(12):2924-2929
采用微絮凝-曝气-超滤组合工艺处理地表天然水体,硫酸铝作为混凝剂,研究曝气量对该工艺膜污染的影响。实验发现,当曝气量为20mL/min时,生成的滤饼层达到2.9μm,随着气体的引入,冲刷及扰动作用可以有效抑制滤饼层的形成,装置在60 mL/min的曝气量作用下,超滤膜的跨膜压差增长速率最低,超滤膜的过滤性能最好。当曝气量超过60 mL/min时,膜污染加剧,微絮凝生成的絮体被气泡打碎,絮体分形维数增大,生成的滤饼层更加密实,絮体破碎释放的有机物加重膜孔堵塞。因此,选择合适的曝气量对缓解膜污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生物粉末活性炭-超滤(BPAC-UF)分体式工艺的中试装置,探究该工艺对西氿微污染原水的处理效果,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氯乙烯(PVC)两种材质超滤膜的膜污染情况。PVDF膜和PVC膜两种不同材质的膜组合工艺对浊度去除率均超过95%,超滤膜可保证出水浊度要求。PVDF膜对尺寸不超过2μm的颗粒物去除效果要略优于PVC膜。初期PAC未转化为BPAC时,工艺对氨氮和CODMn的去除主要靠活性炭吸附。当PAC转化为BPAC,BPAC-UF对氨氮的去除主要是通过生物作用,后期去除率稳定在80%以上,BPAC-UF对CODMn去除率不高,稳定在25%左右。在膜污染控制方面,PVDF膜和PVC膜的跨膜压差增长趋势相似,但PVC膜的跨膜压差增速要略高于PVDF膜。经过强化物理反冲洗和化学反冲洗后,PVDF膜和PVC膜的产水性能均能恢复至较优状态,且PVDF膜恢复程度略优于PVC膜。  相似文献   

20.
以某港口含油污水处理厂二级气浮出水为研究对象,探究曝气-高锰酸钾强化混凝-陶瓷膜微滤组合工艺对含油废水中油和有机物(COD)的去除效能,重点考察曝气时间、高锰酸钾投加量、投加方式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曝气时间为40 min,高锰酸钾投加量2 mg/L,投加方式为在混凝剂PAC前投加;组合工艺对油和COD总的去除率可达到91%~94%;此外,曝气和高锰酸钾强化混凝处理过程能够减缓跨膜压差的增长速率,延长陶瓷平板膜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