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刘永  邓蜀平  蒋云峰 《煤化工》2015,43(1):13-16
基于目前我国煤化工项目中碳排放量无统一研究理论与计算方法的现状,对某煤炭间接液化项目进行了调研与测试,构建了碳元素平衡计算模型。根据物料平衡原理,用实际测试数据推算出项目年碳排放量,并分析了碳元素迁移足迹,可为企业明确碳排放源、制定减排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家战略布局,重点研究了能源、交通、建筑等经济支柱产业的碳生产、碳排放特点,对比分析了现有国内外"碳中和"措施特点,综合提出了能够同时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和生态环境治理要求的具有现实意义的产业"碳中和"规划方案,对国家绿色可持续经济发展结构演化提出了大胆的展望,为其他行业、产业"碳中和"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镇污泥产量逐渐增长,无害化处置短板明显、形势严峻,污泥脱水-干化-焚烧日趋成为主流工艺路线。文中以该工艺路线的碳排放为研究对象,在确定各环节碳排放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计算与分析,对比了三种不同的市政污泥"脱水-干化-焚烧"工艺路线的碳排放区别。结果表明,在碳排放总量方面,相对两种传统"两段式"工艺路线,污泥脱水干化一体化+焚烧工艺碳排放可减少20%左右,在应对气候变化、降低碳足迹方面具有更大的潜力与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碳排放报告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之间的衔接,有助于碳排放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可减少环境管理成本的支出,并且还有助于促进环境管理制度的改革。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碳排放报告制度的建设与运行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尚缺乏完善的法律依据。对碳排放报告制度的建设现状以及碳排放报告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要素的对比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两者衔接的有效方法,有助于碳排放报告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5.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预拌混凝土碳排放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海勇  王琼  张贺  於林锋 《粉煤灰》2011,23(6):42-46
对国内外混凝土材料碳排放计算方法的相关研究资料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提出了基于全寿命周期的预拌混凝土碳排放计算模型。计算了单方预拌混凝土产品的碳排放量,对预拌混凝土产品的碳排放权重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粉煤灰等工业固废对降低混凝土碳排放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碳排放结构由原材料引入碳排放、混凝土生产能耗碳排放和混凝土产品运输油耗碳排放三部分组成,其中原材料引入碳排放平均占混凝土碳排放总量的98.57%,为影响混凝土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混凝土生产和运输导致的碳排放平均占混凝土总碳排放量的1.43%,不是影响混凝土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粉煤灰等工业固废掺入混凝土中,能显著降低混凝土的碳排放量,工业固废掺量在30%~50%时,混凝土碳排放量平均降低36.94%。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K15B03-1"我国建材行业碳排放核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的部分内容,旨在介绍我国水泥工业发展现状和碳排放情况,分析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减排的政策环境,总结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进展和新常态下的新要求,详述了国际碳排放监测、报告、核查(MRV)体系包括欧盟排放交易机制的建立、发展过程和操作程序,解析了我国水泥工业碳排放监测、报告、核查体系的发展过程,剖释了我国水泥工业碳排放配额计算方法——历史法与基准法,比较了国内外水泥工业碳排放MRV体系的差异。最后,根据水泥工业生产工艺、技术特征和发展模式,从顶层设计、碳排放总量及单位强度的双重控制、明确边界和完善核查技术四个方面提出我国水泥工业碳排放管理控制的相关政策建议,为水泥工业进一步开展碳减排工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碳排放与能源消费、节能减排有着密切联系,已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加上碳转移现象的存在,使之成为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主要从产业转移内涵、国际产业转移是通过怎样的途径对中国碳排放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如何测度、最终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得到怎样的政策启示等方面,综述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以期为中国实现改善经济和环境的协作目标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吴娇 《净水技术》2023,(S1):135-140
文章研究了污水处理厂碳排放路径,掌握污水处理厂碳排放情况,为未来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理论数据支撑。以上海一家污水处理厂为例,年度碳排放量采用《城镇水务系统碳核算与减排路径技术指南》推荐方法、《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IPCC)提供的部分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和国内公开的相关排放因子进行核算。分析了各范围年度碳排放量,电能产生的间接碳排放为该污水处理厂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7%,是污水处理厂主要温室气体产生源头,是该厂碳排放减排重点对象。并结合污水厂实际情况提出减碳可行性路径,但实现污水处理厂的碳中和要充分利用污水中隐藏的能量,需探索污水厂出水中的余温热能在外供方面的应用路径。研究结果将对其他污水处理厂的减碳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现在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很多各行各业有了新的要求。根据可持续发展及生命周期的评价理论,评定了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核算范围及评价方式。针对建筑生命周期从物理、使用、拆除各个阶段的碳排放进行的清单分析,阐述了低碳建筑的意义,同时提出了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的评价方式和范围。本文针对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阐述了低碳建筑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够将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工作做得越来越规范化、合理化。  相似文献   

10.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关键内容。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借鉴欧美各总量控制与交易项目体系下的运行经验,讨论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绩效评价,并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下的碳储存、碳预支、碳储备库以及最低价和最高价等具体制度的绩效及其关键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设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碳排放管理员”新职业在“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背景下应运而生。环境工程专业应抢抓发展新机遇,积极将“碳排放管理”融入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培养适应“减污降碳”生态环保工作新形势的专业人才,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在分析“碳排放管理”岗位知识、能力和情感要求的基础上,对“碳排放管理”融入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碳排放管理”融入环境工程专业理论、实践和第二课堂课程体系的路径,从而形成“知识-能力-情感”三层次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追逐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逐渐开始重视生态保护。研究表明,我国建筑行业的碳排放量以及占据整个社会总碳排放量的40%,因此,加强建筑施工阶段的碳排放控制必然是我们未来工作的一大重点。建筑施工中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以及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操作都有排放量的主要来源。本文主要根据全生命周期理论对建筑施工阶段的各种建筑材料以及周转材料的碳排放因子进行估算,为建筑施工中碳排放控制提供数据的参考。同时,笔者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能更好地估算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碳排放量,对建筑工程的碳排放量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大港石化后勤系统日常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碳排放主要发生在电力、供暖、交通、物业服务等领域。本文提出了企业后勤系统碳排放测算路径和主要的碳排放测算方法,根据历史数据对碳排放进行了测算,为大港石化后勤系统制定低碳发展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罗舜  郭林琼  刘扬  魏立新 《化工机械》2020,47(1):85-88,130
根据集输系统工艺流程和具体耗能情况研究碳排放营运活动,建立碳排放的计算模型,并对某集输系统碳排放进行计算,分析其规律,明确集输系统各工艺环节运行过程中影响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以进一步研究相应的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15.
曹桐  邹敏  张强  张岩  梁潇 《煤化工》2022,(6):29-32
基于对碳排放权交易较为成熟的发电行业的配额分配现状,研究了我国煤化工行业在碳中和背景下碳排放配额分配的相关情况。统计了近年来煤化工行业的碳排放情况,介绍了发电行业主要采用的基准线法、历史强度法、历史排放法三种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法,分析了发电行业企业规模、产品类型、工艺措施对碳排放配额盈亏的影响,并对煤化工行业碳市场初始配额分配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叶萌  杨宏兵  汪宣乾  章鹏 《水泥》2023,(6):7-10+17
水泥熟料的过程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碳酸盐的分解,可通过熟料中MgO、CaO含量进行计算。在稳步推进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和保证碳排放数据质量的迫切需求下,对水泥熟料的过程碳排放开展基础性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梳理了水泥熟料过程碳排放因子的研究进展,首次基于通用水泥熟料质量控制目标,给出了未使用替代原料时熟料过程碳排放的理论范围和平均水平。结合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提出在现阶段,水泥行业碳市场可直接设定通用水泥熟料过程碳排放的默认值,亦可用于我国碳排放因子库的建立、碳核查结果的校对等。  相似文献   

17.
碳排放控制被认为是解决全球温室效应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对油品罐区全生命周期内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是油品罐区系统促进“碳中和”和“碳达峰”目标实现的最佳方式之一。为此,围绕油品罐区中碳排放的若干问题,通过文献调研的方式回顾和分析了近些年来国内外油品罐区碳排放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的研究当着眼于罐区设计、制造、施工和运行各阶段中,现阶段在罐区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管理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是碳排放研究应不局限于已有的罐区内物料介质,可增加对其他脱碳或低碳介质的研究。在进行油品罐区碳排放研究时,建议考虑现有管道中驱动设备的能源替代问题,逐步改进能源驱动方式,引入可再生能源或低碳能源等。开展油品罐区碳足迹分析和评测,制定我国油品罐区碳排放准则,促进“双碳”目标实现。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可以为油品罐区的碳排放控制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和价值工程原理,以混凝土材料多次循环使用为例,对混凝土强度和物化阶段碳排放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材料的立方体抗压强度随着混凝土循环使用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在混凝土物化阶段过程中,混凝土各组分原材料在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最大,混凝土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碳排放所占比例较小;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越大,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物化阶段的碳排放量就越大;混凝土的多次循环使用可以降低混凝土的碳排放,提高混凝土的价值系数。  相似文献   

19.
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性气候变化导致了近些年持续多发的自然灾害,碳排放正是温室效应的重要成因。如何科学有效的计算碳排放,分析碳排放的成因成为各国环境学者一直在研究探讨的话题。废轮胎热裂解是废轮胎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可以将废轮胎真正意义上的吃干榨尽,热裂解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关于废轮胎热裂解过程碳排放的计算对企业申请贷款及政府扶持资金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浅谈水泥混凝土工业低二氧化碳排放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人类活动所排放温室气体的10%来自水泥混凝土工业,水泥混凝土工业具有很大的减排潜力.研究低排放水泥和综合降低水泥生命周期碳排放技术是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水泥工业碳排放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利用LCA对水泥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进行了定量计算,并对几种低碳排放水泥技术:碱激发水泥、石膏矿渣水泥、活性氧化镁水泥以及抛填骨料混凝土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