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隧道施工监测建立了相应的数据管理系统,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监测数据来掌握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动态信息,以随时了解工程稳定状况及确定新的岩石力学参数和支护结构参数,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反馈于设计和施工决策。  相似文献   

2.
隧道施工监测数据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兮 《工程勘察》2009,(2):74-77
隧道工程由于投资大现场情况复杂施工技术难度高等原因,其安全质量监控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隧道工程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的实例,应用数理统计理论指导隧道工程安全质量监控实际,所采用之变形监测、数据处理、回归建模和分析诊断方法,都正确而有实效,且对桥梁、建筑等土建项目的变形测量,亦具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一些新技术如光纤监测技术、DIC技术等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上广泛使用,这些新技术可以获得分布式数据,数据量大,包含的信息量也大,但新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的数据呈现方式不能充分直观地表达出数据所包含的信息.本文应用科学计算可视化理念,完成了盾构隧道监测数据的三维可视化研究,使得监测数据与所监测的实体隧道在空间上高度结...  相似文献   

4.
进一步完善了以往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给出了相应的基本原理和建模分析步骤;分析去除确定性部分后的残差序列,提取其中的有规律性的成分作为预测时的补偿项,来形成模型;提出了信息加权的方法,给出了权重的量化标准,提高了建模和预测的精度;编制开发了时序分析程序。据此对现场隧道工程部分监测数据进行了时序分析研究,对相应预测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韩家岭隧道监测数据的时序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一步完善了以往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给出了相应的基本原理和建模分析步骤;分析去除确定性部分后的残差序列,提取其中的有规律性的成分作为预测时的补偿项,来形成模型;提出了信息加权的方法,给出了权重的量化标准,提高了建模和预测的精度;编制开发了时序分析程序。据此对现场隧道工程部分监测数据进行了时序分析研究,对相应预测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谢宗林 《四川建筑》2013,33(1):96-99
随着城市地铁的快速发展,区间平行盾构隧道施工实例越来越多,平行隧道修建对既有隧道不均匀沉降的影响一直是隧道工程研究的重点.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不同隧道埋深、隧道间距以及围岩类别条件下,后行平行盾构隧道盾构机项推力对既有隧道位移的影响.计算表明,平行盾构隧道修建将引起先行隧道结构产生不均匀位移,该不均匀位移受后行隧道盾构机顶推力的影响较大.研究有利于全面评价平行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不均匀沉降的影响程度,为类似工程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市政技术》2016,(3):49-52
结合朝阳山省级公路隧道的工程实例,通过监控量测得到洞内水平收敛和拱顶沉降的实测位移值,分别利用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和多项式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比较3种函数回归的预估值与实测值的相关度,从中选取拟合度最高的多项式法作为回归函数,预测出最终拟合位移值,用来指导和优化现场施工,起到围岩变形预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隧道通风是隧道建设的重要环节,尤其是针对长隧道而言,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某隧道工程项目,隧道煤层最厚达2m,但煤层不稳定,瓦斯含量低。整体施工长度大,且隧道中含有不良气体,通风排烟为本工程的重难点问题。针对此采取一系列通风方案,以确保工程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9.
以南京某电缆隧道秦淮河拔桩工程为例,开展了竖向沉降和水平位移的观测工作,结合现场监测数据,研究了套管法拔桩全过程对秦淮河大堤的影响,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有理函数在隧道监测数据回归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隧道施工均以新奥法为基础,其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隧道围岩变形的量测,根据量测数据确定二次砌衬的施工时间,但是由于观测值有较大的离散性,因此必须经数学处理后才能使用,本文以某工程为例,采用有理函数模型对观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可用有关回归曲线预测该断面的沉降值,并与规范推荐的回归函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理函数模型与实测数据较为吻合,误差较小,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施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隧道变形是衡量隧道结构体系稳定性的重要指标,该指标可以科学、及时、可靠、便捷地反映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在收集、整理我国103座山岭隧道836个拱顶沉降数据、806个水平收敛数据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围岩变形量、围岩变形稳定时间与围岩级别、隧道开挖面积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隧道围岩变形数据主要集中在低值区间,中高值区间数据较少但分布范围较广,随着围岩级别增大,围岩变形值增大,数据集中区间增大,变形分布区间增大;隧道断面面积对隧道围岩变形影响较大,随着隧道断面面积的增大,变形值增大;实测数据表明,隧道围岩变形与隧道埋深并没有明显的联系;隧道围岩变形稳定时间主要集中在中低值区间,高值区间的数据相对较少,随着围岩级别增大,围岩变形稳定时间增大,分布区间增大。根据统计结果,提出不同围岩级别下,隧道变形的建议控制值以及变形稳定时间参考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小波变换突变点识别原理做了简要的介绍,应用db小波对两类间断点进行了仿真模拟实验,选取桥梁伸缩缝上安装的位移传感器数据进行突变点识别实例分析,并与实际情况相对比,以论证小波变换能有效应用于自动化监测数据突变点的识别。  相似文献   

13.
为保证轨道的运行安全,需要对轨道结构进行监测。论文基于自动化数据处理技术设计了一套轨道监测数据自动化处理与分析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主要分数据预处理、监测报表、预测分析3个功能模块进行,然后就系统设计进行了简单的实现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进行沉降观测时,一般认为基准点是固定不动的,而实际上并非如此。若基准点发生了变动,而在数据处理时不加以考虑,便会产生不正确的结果,导致监测点沉降出现异常情况,影响工程施工与运营。本文给出了基准点沉降对监测点影响改正模型,通过对基准点和沉降量进行改正的方法,得到改正模型,并通过武咸城际铁路实际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基坑群开挖对邻近既有地铁隧道影响的自动化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中基坑群的开挖必然改变周围土体的应力状态,从而造成临近既有地铁隧道的变形和位移,最终对地铁正常运营产生严重影响。鉴于这种影响的复杂性,采用自动化技术实时监测地铁隧道的变形就显得非常重要。利用三维数值法模拟基坑群开挖对临近既有地铁隧道的影响,定性的分析其变形规律;在此基础上,对自动化监测系统在地铁隧道监测方面的系统构成、监测原则、监测范围、测点布置、监测精度和监测效果等方面进行介绍。三维数值分析和自动化监测的结合为合理制定基坑群开挖对临近既有地铁隧道的保护措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顺层隧道的破坏模式及稳定性与岩体节理特性密切相关。建立顺层隧道的节理岩体模型,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研究了当顺层隧道围岩为硬质岩层、硬质岩软质岩互层时,节理倾角变化以及节理间距变化对隧道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顺层隧道开挖后,顺层面方向围岩会顺着节理面滑移,垂直层面方向围岩会产生弯曲折断破坏。当节理倾角变化时,两个方向的破坏程度和破坏范围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隧道的安全系数,倾角40°时安全系数达到峰值。当隧道围岩为硬质岩层时,节理倾角的变化对隧道围岩的破坏模式影响较小,当隧道围岩为硬软互层时,随着节理倾角的增大,软质岩顺着节理面滑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当节理间距增大时,隧道围岩宏观力学性质逐渐趋向于岩石,安全系数逐渐增大。研究成果对于合理设计顺层隧道的支护措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隧道开挖时通过在开挖面提供支护来控制开挖引起地层应力释放,以维持开挖面稳定并控制地层变形,开挖面稳定则受到地层应力释放的影响。采用有限差分数值软件FLAC3D实现隧道掘进时开挖面应力释放模拟,并分析不同程度地层应力释放对开挖面稳定性影响。模拟发现随着应力释放程度增加,开挖面历经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破坏三个阶段,开挖面变形由弹性阶段进入到塑性阶段为开挖面失稳临界状态,而开挖面变形由塑性阶段进入到破坏阶段为失稳极限状态。对失稳极限状态研究发现,此时开挖面失稳表现为开挖面上部局部破坏,随着开挖直径D增加局部破坏失稳现象更加明显;浅埋隧道开挖面局部失稳将发展至地表,而由于土拱效应,深埋隧道开挖面失稳破坏发展至拱顶一定高度处不延伸至地表;失稳对开挖面后方D/4至前方D/2范围内地表沉降影响明显,随着埋深比C/D增大开挖面失稳对地表沉降影响减小。  相似文献   

18.
沉管隧道接头的力学性能是其安全运营的关键。通过宁波甬江沉管隧道23a的运营期接头沉降的监测数据分析,找出了沉管隧道在软土地基中产生的不均匀沉降与沉管隧道接头各种形变的关系,讨论了甬江沉管隧道在23a运营期间的不均匀沉降的规律。其次,建立GINA止水带的受力模型,计算了由于接头变形导致的GINA止水带受力的问题,并检验了接头止水的安全性。最后,提出了在隧道运营期间,可通过强制位移法利用隧道沉降监测数据对结构进行安全性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沉管隧道接头的力学性能是其安全运营的关键。通过宁波甬江沉管隧道23 a的运营期接头沉降的监测数据分析,找出了沉管隧道在软土地基中产生的不均匀沉降与沉管隧道接头各种形变的关系,讨论了甬江沉管隧道在23 a运营期间的不均匀沉降的规律。其次,建立GINA止水带的受力模型,计算了由于接头变形导致的GINA止水带受力的问题,并检验了接头止水的安全性。最后,提出了在隧道运营期间,可通过强制位移法利用隧道沉降监测数据对结构进行安全性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既有地铁车站(铁西广场站)自动化监测工程为例,针对新建明挖深基坑及下穿隧道对既有地铁车站产生的影响,选取引起既有车站变形的几个施工关键阶段,进行沉降监测数据分析,总结变形规律,论述了实时、准确反馈监测信息的重要性,提出自动化监测指导施工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