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选取葡萄糖、淀粉和草酸作为共代谢基质,采用厌氧培养方式进行一系列静态批次实验,研究不同共代谢基质和不同投加量对晚期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淀粉和草酸对晚期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均有促进作用。草酸、葡萄糖和淀粉最佳的投加量分别为50、10和10 mg/L,最佳的投加量下难降解COD去除率分别为43.00%、37.80%和32.60%。不同基质条件下的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最佳的投加量下反应速率顺序为:K_(草酸)K_(葡萄糖)K_(淀粉)K_(空白)。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添加共代谢基质促进了类富里酸的降解,而对类胡敏酸的降解没有显著效果,出水中腐殖质的腐殖化程升高。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经厌氧共代谢作用后,晚期垃圾渗滤液中酰胺、苯环相关的官能团减少,而与有机羧酸类相关的官能团增多。  相似文献   

2.
采用连续式电解槽对垃圾渗滤液进行电解催化处理研究。考察不同的极板间距、电流密度、电导率[Cl^-]浓度等对电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最佳条件下,电解催化法对中等CODCr浓度的垃圾渗滤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极大降低了后续生化处理的负荷。对CODcr、NH3-N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能达到88.9%、97.3%和98.9%。为中试和工业设计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张洪林 《水处理技术》1998,24(5):259-264
本文查阅了国内外大量文献,从中整理归出近年来对于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处理技术的发展动态,并介绍了一些技术的典型应用,加以一定的评述。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老龄垃圾渗滤液中难降解有机物与高氨氮去除的难题,提出了难降解有机物与硝酸盐氮的同步降解技术。通过试验考察了硝氮负荷、温度、pH及营养物质投加量等因素对系统去除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硝氮负荷、进水pH、温度及营养物质投加量对系统处理效能的影响显著,当pH为6.5~7.5,温度为30℃,硝氮负荷为0.08kg/(m3·d)时,系统状况最佳。  相似文献   

5.
《广东化工》2021,48(13)
以老龄垃圾渗滤液生化段后混凝出水为对象,考察了臭氧投加量、反应时间、铜基臭氧催化剂用量对COD_(Cr)去除总量和去除率的影响,并通过重复使用试验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臭氧投加量为90 mg/L,反应时间为90 min,催化剂投加量为10.0 g/L;该条件下,COD_(Cr)平均去除量为98.3 mg/L,COD_(Cr)的平均去除率为43.40%,相对于单独臭氧COD_(Cr)的平均去除率提高了104.23%,臭氧的投加量与COD_(Cr)总去除量比值为0.92,重复使用过程中铜基臭氧催化剂的催化能力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腐殖质是垃圾渗滤液中的主要污染物,而O_3氧化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对垃圾渗滤液中腐殖质进行提取与分离,结果表明腐殖质是垃圾渗滤液中主要的有机污染物,约占COD总量的70%。O_3能快速降解腐殖酸(HA)和富里酸(FA),去除率分别达到了58%和70%,但是溶液的TOC去除率较低。设计实验测定了O_3分子与HA和FA的表观速率常数,结果表明FA比HA更容易降解,并计算出了O_3分子氧化和·OH自由基氧化对腐殖质降解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臭氧氧化法对垃圾渗滤液的降解处理,实验研究得出较优的通气速度为5 g/h,通气时长为20 min,在此条件下,垃圾渗滤液的COD由4400 mg/L下降到1341 mg/L,水样COD降解率达到了69.52%。使用三维电极氧化法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当电流强度为10 m A时,选用1.5 mm活性炭作为填充电极,三维电极的处理能力达到最高,原液的COD由4400 mg/L降为1221 mg/L,COD的总去除率达到69.33%,以及臭氧氧化+三维电解复合处理垃圾渗滤液的COD的总去除率达到90.65%。  相似文献   

8.
生物炭是一种来源丰富、成本较低、吸附能力较强的吸附剂,对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明显。本文对生物炭的来源、制备方法、物理化学性质、改性方法、吸附机理及其降解有机物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并指出了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王军  袁维芳  陈小珍 《广东化工》2011,38(3):159-160,162
通过ASBR中试反应器处理某垃圾填埋场内垃圾渗滤液,在不调节pH的条件下,探讨了水力停留时间、搅拌方式和进水氨氮浓度对ASBR反应器处理中晚期垃圾渗滤液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RT=4 d时,间歇搅拌和氨氮浓度低于800 mg/L时,ASBR反应器达到最佳,ASBR反应器对COD、TN和SS的平均去除率为32.04%、10.5%和32.63%,渗滤液可生化性由0.39提高到0.46;进水氨氮浓度大于800 mg/L,即FA〉62.59 mg/L时会抑制有机物的降解。  相似文献   

10.
张文  陈晓坤 《当代化工》2014,(12):2648-2651
针对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而且种类较多、有机物浓度高、水质、水量变化大、NH3-N含量高、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等特点,介绍了渗滤液的预处理技术和深度处理—生物处理工艺,尤其详细分析了生物处理法的最佳处理条件、效率。  相似文献   

11.
王晖  姚欣  苏轼 《天津化工》2011,25(5):53-55
介绍了垃圾渗滤液的来源、组成及特征。结合近些年的实验研究,主要综述了垃圾渗滤液的生物处理方案和技术,包括生物法中的MBR工艺和UASB工艺,在总结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各个方法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外循环生物流化床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了流化床反应器的启动和连续运行时操作参数改变对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启动阶段历时近1个月,COD去除率在80%左右。系统连续运行时适宜的工艺参数:曝气体积流量为80 L/h,HRT为8 h,进水p H为7.5,在此条件下,COD和NH4+-N去除率分别达89.5%和79.3%左右。  相似文献   

13.
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生物处理工艺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运行操作简单、成本效益高、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特点而被广泛研究与运用。本文介绍了各类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并对生物工艺处理渗滤液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Fenton试剂降解垃圾渗滤液中溶解性有机物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enton试剂处理垃圾渗滤液,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各因素在Fenton试剂氧化效果中的影响程度依次为:c(Fe2+)>c(H2O2)>反应时间>Ph值;试验结果表明:在Ph=4,c(Fe2+)=0.04mol/L,c(H2O2)=0.10moI/L.反应时间为120 min的条件下,对CODGr、TOC、DOC和U...  相似文献   

15.
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技术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介绍垃圾渗滤液特性的基础上,着重综述了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技术;并从其生物利用技术现状出发,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芬顿氧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详细阐述了光-芬顿技术、电-芬顿技术、超声-芬顿技术、微波-芬顿技术、零价铁-芬顿技术等类芬顿氧化技术的反应机理,以及处理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应用现状。总结了芬顿技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展望了芬顿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有毒、重污染的有机废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渗滤液的处理已成为市政污水处理工程中的一大难题,其处理技术仍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中,为了满足渗滤液的处理要求,通常采用多法组合的工艺路线。本文综述了渗滤液现有的处理技术,并分析了渗滤液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呈程 《山西化工》2021,(4):205-207
阐述了煤化工废水的来源及其特点之后,对其中的特征有机物的降解机制进行了研究论述,为后续的煤化工废水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技术研究奠定基础.根据煤化工水质的特点,进行多种处理技术的有机结合,是未来处理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对大通采空塌陷天然湿地修复示范区处理化工垃圾渗滤液进行追踪研究,分析讨论了示范区内生物塘对垃圾渗滤液中COD、TN、TP、重金属、氯苯类化合物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生物塘对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佳,COD的去除率达到52.3%,BOD5/COD从0.08提高到0.17,TN、TP出水含量可达GB 8978-1996中Ⅰ类水标准,Cd、Cr、Cu、Ni这4种重金属的去除率在43.8%~100%,而对Pb的去除效果不明显,对氯苯类化合物去除率在80%~100%.  相似文献   

20.
生物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和特点,以及垃圾渗滤液的现有处理方法,从第二代厌氧反应器-好氧反应器组合、第三代厌氧反应器-好氧反应器组合、厌氧生物膜法-好氧组合、其他生物组合4个方面综述了生物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针对各类生物组合工艺的优缺点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