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西部公路基建规模日益扩大,大断面公路隧道越来越多。隧道浅埋段覆盖层薄、围岩稳定性差,开挖时易出现坍塌等工程事故,是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施工实践,介绍浅埋段施工的一些经验和技术体会,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厦漳公路(厦门段)东孚隧道施工为例,介绍了?229大管棚跟管钻进咬合相接加固技术+十字交叉隔壁后拆式开挖技术在浅埋富水软弱土层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应用;同时利用TGMIS动态智能化监测系统对施工沉降状况进行了数据采集、分析及处理,使围岩变形得到控制,顺利通过了浅埋软弱土层段掘进施工。 相似文献
3.
铁路建设工程的规模和数量在不断的提高,加之施工情况越来越复杂,也为铁路工程的建设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在铁路的修建过程当中时常出现公路和铁路相交的情况出现,面对这样情况通常选择在公路上跨或下穿铁路的方式进行。以下主针对铁路隧道浅埋下穿高速公路当中的暗挖段和明挖段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王申辉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1):107-108
渗涌水是隧道的一大病害,本文结合长城岭隧道实际施工中的一系列防排水措施,简单分析了隧道渗涌水的成因,并阐述了隧道工程中防排水的各种施工工法和其重点难点,以及长城岭隧道防排水所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
新建翠华山隧道斜穿既有小峪隧道,两隧道岩层净间距为8m,为确保新建隧道施工安全的既有隧道运营安全,主要采取弱爆破、强支护、仰拱超前、二衬紧跟、监控量测控制等优化方案,确保安全,缩短施工时间,减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陈成仕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4):58-59
本文介绍了油车岭隧道左洞进口大跨浅埋偏压软弱围岩条件下的进洞方法和工艺,采用"明洞暗进"工法,设置虚拟洞壁、反压回填、大管棚注浆超前支护、双侧壁导坑法开挖等措施,保证了隧道顺利安全进洞,实现了"零开挖"理念,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强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3)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上升,促进了我国地下铁路交通的发展。在城市化建设期间,为了全面加强建设水平,就需要加快我国城市发展速度。该文主要分析了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城市铁路施工技术,地表沉降规律及沉降控制以及管片拼装施工技术等,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性价值。 相似文献
8.
谢前波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8):65
文章结合以往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导致施工中出现沉降现象的各类原因,同时介绍了具有针对性的能够控制施工中出现沉降问题的方法和对策,从而为本工程项目顺利施工及以后同类工程的设计、施工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介绍了盖挖法在浅埋偏压隧道工程中的成功应用,并结合广州市XX隧道施工情况,总结出浅埋偏压隧道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0.
在浅埋软弱围岩中进行隧道施工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进行大跨隧道进洞施工安全风险更大。为确保进洞施工的安全,在进洞前必须进行必要的辅助措施,首先对周边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调研,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选择,实施过程的监控方可保障浅埋软弱围岩大跨隧道进洞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4)
隧道工程的实施过程诠释了浅埋暗挖法概念的内涵。本文全面分析了浅埋暗挖法施工工艺的特性要求、施工条件、开挖方式、及承载支护措施;详细介绍了浅埋暗挖法的监控测量手段,指出了测量工程执行基准,其目的是确保浅埋暗挖法隧道工程的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1,(8)
长春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东环路站1、2号暗挖通道断面形式为单层单跨拱顶直墙结构,拱顶覆土约3.5 m~6.3 m,属浅埋暗挖隧道。结构下穿较多市政管线及构筑物,施工风险较大。该文主要说明了在下穿工程施工前应该采取超前加固措施,从而提升固结围岩及支护的作用。该措施结合CRD工法,对周边环境扰动小,对下穿风险源的沉降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1,(17)
随着国家加大力度支持城市教育、医疗等,城市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由于城市具备良好的生活、教育等条件,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为给人民提供出行便利,就需要做好道路建设。而修建地下轨道交通就容易缓解出行压力,提高交通运输水平,因此要认真地推进地下轨道交通建设工作。在修建地下轨道交通时,需要开展隧道施工工作。如果隧道位于河流段,那么修建难度将会大大增加。对施工单位来讲,其需要把握河流段隧道施工工作,确保施工的科学性、严谨性,提升河流段隧道施工质量。该文以某市政公路下穿河流段隧道工程作为研究案例,探究了河流段隧道施工技术,以期为河流段隧道施工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7.
以郑西客运专线阌乡隧道为依托工程,进行浅埋大跨黄土隧道长大管棚受力机制的研究。对隧道进入下穿高速公路前的管棚纵向变形进行现场监测,根据测试结果分析管棚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受力特性,得到浅埋黄土隧道长大管棚受力变形规律:掌子面前方约15 m处管棚开始受力,掌子面过后约15 m管棚的受力趋于稳定,管棚的纵向变形总体上呈凹槽形分布,掌子面处管棚受力最大。通过有限差分程序FLAC3D计算不同管棚参数条件下的施工方案,为隧道下穿段管棚工法及施工方案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并在下穿段沉降监测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