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轧机温度控制系统采用计算机系统控制,并且,通过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通讯模式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控制带材的温度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成品率。  相似文献   

2.
结合变浓度系统中的温度控制要求,对实验系统自动控制方案进行设计,并对控温程序采用LabVIEW7.0进行了编写.在软件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PID参数自整定调试及控温实验等.实验结果表明,冷凝器进水温度能准确地控制在设定温度的±0.1 ℃以内,蒸发器出口温度控制在设定温度的±0.3 ℃以内,从一个工况到另一个工况的过渡时间不大于15 min.控制程序可以较好地满足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机场跑道异物(FOD)探测系统光学探测转台内部空间的温度控制,提出了壁面辐射传热结合强化对流的控制方案。通过制作一比一同材质简化模型,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对系统温度控制效果进行了实验与分析。实验证明:在-20℃的环境温度下,温度变化达到每小时20℃时;在夏季气温逐时变化、日出日落时玻璃窗口存在阳光直射、极端高温和环境温度急剧变化的条件下,系统均可以达到很好的温度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升铝合金冶炼中的安全性,提出一种冶炼温度控制系统,并在系统中进行硬件和软件设计,同时提出采用模糊控制联合PID控制来实现温度的有效控制。仿真试验中显示,研究提出的智能温度控制方法能够在6000 s时将炉内温度控制在铝合金冶炼的合理值,并且所花费的时间比采用其余控制方法的时间短。在安全性评价中显示,联合控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上结果表明,利用模糊控制和PID联合控制能够实现铝合金冶炼智能温度控制,并提升生产安全性,对铝合金冶炼的工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热合装置 PLC 温度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孟凡兴  李丽娟  程国清 《包装工程》2016,37(13):128-133
目的更精确地控制热合机热合装置的温度,提高热合装置压合袋口时的封口质量。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自整定PID的温度控制器方案。把常规的PID控制方式同模糊控制结合起来,对PID参数进行在线修正。将常规PID和模糊PID温度控制算法在西门子PLC中编程实现,并将该方式与常规PID控制方式进行了对比。结果模糊控制方式较传统的PID控制能更稳定控制加热温度,有效提高了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结论模糊PID温度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温度控制效果,能够提高热合装置的封口质量。  相似文献   

6.
在高温燃气炉的温度控制上,采用高性能单片机和热电偶传感器信号调理专用集成芯片,使温控系统集成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性能稳定,突破了以往模式,更有效地控制对象.  相似文献   

7.
基于广义预测控制算法的表冷器出风温度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冷器出风温度控制是整个暖通系统中的关键控制环节。为了提供给变风量末端的送风温度更接近设定值,在变风量中央空调系统实验平台上,对表冷器进行流量阶跃响应实验,并用测试法得到表冷器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应用于表冷器的出风温度控制,该算法采用CARIMA模型,对三种情况下表冷器出风温度的控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实时在线辨识表冷器模型参数,克服了系统时变特性的不利影响;通过与相应PID控制比较,验证了该算法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准确性及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糊PID的包装机热封切刀温度控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温玉春  刘祺君 《包装工程》2017,38(3):109-113
目的为了提高包装机热合装置压合袋口的封口质量,采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对热合机热合装置的温度进行精确控制。方法针对食品包装塑料薄膜热封的温度控制,基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设计一种自动包装机热封温度控制系统。采用变论域模糊PID实现控制参数自整定和控制规则的自调整,并将其与传统PID控制进行对比。结果模糊PID控制方法较传统PID控制方法能更稳定地控制加热温度,有效提高了温度控制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结论该系统在热合装置中能够精确、快速地控制温度,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覃羡烘 《包装工程》2019,40(11):166-171
目的 包装机热封切刀温度控制系统存在非线性、大滞后性等特点,传统PID控制的效果也越来越无法满足工艺生产的要求,为了提高包装机热封切刀温度控制的速度和精度,进而提高封口的质量,以提高产品包装效率和品质。方法 在传统的PID控制的基础上,通过结合模糊控制和内模控制理论的先进控制算法,提出模糊内模-PID控制算法的包装机热封切刀温度控制系统。内模控制能够使PID控制器参数进行简化,同时模糊控制的引入能够实现控制器参数的在线调整,将该新型控制算法应用到包装机热封切刀温度控制系统中,并与传统控制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Matlab仿真软件搭建模内模-PID控制的包装机热封切刀温度控制系统仿真平台,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响应速度、精度、超调量、抗扰动能力等比传统控制系统性能更加优良。结论 通过仿真验证了模糊内模-PID控制在热封切刀温度控制系统上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能够在温度控制系统中表现出优良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串级式控制对本厂原有的一步制粒机温度控制系统进行改造,通过试验证明了采用串级温度控制系统不仅解决了蒸汽温升滞后和温度冲高的问题,控制精度能保证在±1℃以内,而且其可操作性得到提高,现在只要给出物料对温度的要求,则可以按要求根据蒸汽压力,风量等条件,设定进、出风口温度,串级温度调节系统便可自行调节,如设定值不适合产品工艺要求,则可随时修改,非常方便。  相似文献   

11.
针对材料试验机高温炉温控方面的问题,即实际试样温度与调节器的控制显示温度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试验机高温炉温控设计方案,即串级控制方案。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可较好地解决实际试样温度与调节器的控制显示温度不一致的问题,从而实现对试样加热温度的精确控制,该方案可供炉子及炉温控制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高温电炉温度系统综合标定的方法,该方法准确可靠,标定精度高。利用本方法还可以对热电偶和温度控制仪表分别进行标定。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肠内营养供给系统营养液流量和温度测量控制特性的研究,提出流量和温度控制关键技术以及测量方法的解决方案。采用高精度流量和温度传感技术,实现病人剂量的有效控制,创建了该系统的溯源方法,并在临床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航空活塞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中,模拟温度低、温度范围跨度大,高空模拟试验台(简称高空台)上应用了空气制冷和电加热两种调温措施,控制难度较大。将模拟温度划分为高温、常温、低温三个温度段,分别应用三种不同的调节方式进行温度控制;在系统数学建模和温度变化动态特性分析基础上,对高空台温度系统的调节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温度的调节速度和控制精度要求。为了满足带涡轮增压器的航空活塞发动机对进气温度的要求,建立了涡轮增压器与中冷器之间的数学换热关系,以稳态时的发动机进气温度为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深入分析大空间VAV空调系统室内温度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得出由于室内垂直温度梯度的影响,传统的通过检测室内回风管温度作为室内温度的控制依据的控制方法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本文利用PHOENICS软件对一大空间商场VAV空调系统进行了模拟,依据模拟结果,通过采用温度修正的优化方法对回风温度检测值进行优化,使得温度检测值与实际需求温度值更贴近,降低了VAV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风机可节能25.4%。  相似文献   

16.
潘口水电站是湖北省在建最大的水电站,混凝土浇筑量约42万m3,其中高温季节混凝土浇筑量特别大.本文较全面的阐述了水利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点以及在高温季节混凝土的温控措施.为了控制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的产生,结合了潘口水电站混凝土施工情况,在施工中采用了降低原材料温度、通水冷却、浇筑温度控制、掺加粉煤灰及外加剂等措施确保了高温季节混凝土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定风量系统室内温度的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的串级控制方法,用以提高室内温度控制的鲁棒性和精确度.该方法根据实时的负荷情况,利用送风温度预测模型预测系统需要的送风温度,并以此作为设定值,通过冷水阀门开度调节进行控制,使得送入空调区域的冷量始终满足负荷需求,进而实现室内温度的鲁棒控制.采用TRNSYS软件建立定风...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整体上分析和研究了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电路图的设计、程序设计、控制对象数学模型的建立、人机界面的设计等,并基于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和组态软件开发了温度控制系统,实现了控制系统的实时监控、数据的实时采样与处理。实验证明,此系统具有快、准、稳等优点,在工业温度控制领域能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温度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领域广泛使用,温度的控制效果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所以,要求温度控制系统必须具有稳定、准确、快速等特性.但通过检测发现大多数温度控制系统存在下面三个影响系统特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能独立控温,节能、环保、经济型计量检定恒温室的设计.温度控制采用温度补偿方式进行,即运用PID温度控制系统原理进行恒温室内工作区温度的高精度控制.温场控制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采用等距离上送风方式,正向风压气流循环系统来完成温场控制,使恒温室温度控制达到计量检定标准恒温室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