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配煤生产是目前煤炭洗选加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拓宽煤炭产品品种的必由之路,也是生产现场推广应用洁净煤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动力配煤技术是将不同类别、不同品质的煤经过筛选、破碎和按比例掺配等过程,改变动力煤的化学组成、物理特性和燃烧特性,使之达到煤质互补、优化产品结构、适应用户燃煤设备对煤质的要求,达到提高燃煤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 相似文献
2.
3.
4.
分析了焦化厂自动配煤特点与要求,设计了基于复合控制策略的自动配煤系统。着重介绍了自动配煤系统的实现,给出了基于Fuzzy-PID复合控制的自动配煤系统设计。现场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控制精度高,配煤精度在99%左右。 相似文献
5.
自动配煤系统在选煤厂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选煤厂原煤系统、产品煤装车系统采用配煤自动控制系统,解决了多矿点、多煤层、质量差异较大的原料煤入洗问题,保证了产品煤质量稳定,精煤产率提高,满足了不同鼠产需求。 相似文献
6.
7.
智能模糊控制在自动配煤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智能PID理论基础上,将人工智能模糊控制与现代控制理论相结合,应用PLC、变频器及上位机等设备,对选煤厂不同煤质的煤种进行自动配煤,达到煤质均质化。智能模糊控制自动配煤系统操作简单、适应性强、调节精度高,对于稳定产品质量,提高选煤厂经济效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非线性优化理论在动力配煤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目前的配煤技术仅根据燃煤发热量和挥发分的要求,未综合考虑煤的着火、燃尽、结渣及脱硫等因素,致使混煤质量并不能满足锅炉燃烧的需要。本文将非线性优化技术应用于动力配煤,考虑了发热量、挥发分、硫分、水分、灰分、灰熔点、着火特性、燃烬特性、结渣特性和SO2排放特性等10个配煤指标,建立了非线性优化动力配煤数学模型。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追求混煤的某个质量指标最优,以满足用户对燃煤安全性和环保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选煤厂配煤系统人工采样数据不能实时调整配煤比例,成品煤的质量不稳定的问题,设计了选煤厂智能化配煤系统,改进了配煤工艺流程,优化了系统控制方案,实现对煤质灰分、水分等数据的在线实时检测,实时配比和优化计算,实现了不同煤质原料煤的自动掺配。现场应用表明,系统满足现场生产需求,技术先进可靠,煤质检测的实时性、准确性提高,灰分采、制、化误差≤0.25,发热量采、制、化误差≤25kcal/kg,配比精确,混煤产品发热量达到5500~5600kcal/kg,满足销售要求,产品合格率提高,混合煤品质较稳定,滞后性得到很大的提升,配煤系统整体装车数据滞后时间由2h以上缩短到50s左右,降低了配煤成本,具有较好的节电效果,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了配煤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利用煤质在线分析仪自动配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煤厂和发电厂的配煤系统采用煤质在线分析仪和控制新技术后,使煤质的在动显著减少。本文详述了几种不同配煤目标和配煤条件下的配煤系统,并且讨论了两家美国煤矿使用GAMMAMETRICS型1812C煤质分析仪自动配煤程序COBOSTM的实际经验。最后,对打算以配煤作为提高煤质手段的其它用户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煤炭开采是煤炭行业长期发展的保证,而采煤效率的提升则是创造经济性交易的基础。由于地理位置因素的限制,我国的煤炭开采业一直处于落后的水平,煤炭经济的效益、技术、管理等方面均无法实现大幅度的提升。文章介绍了计算机控制系统在煤炭开采中的运用,以采煤生产中的"配煤"为重点对象,分析了计算机控制系统在煤炭行业生产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自动化配煤技术在陈四楼选煤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解决永煤公司陈四楼选煤厂实际生产中末原煤配煤不均、操作频繁等问题,通过对现场实际情况和配煤过程的研究分析,提出了改造配煤溜槽和利用PLC自动控制系统来实现配煤的均质化及自动化的方法.对该措施实施前后产品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法不但提高了商品煤生产质量的准确度,而且确保了商品煤质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详细介绍选煤厂配煤系统,分析影响配煤质量的因素,提出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灰分反馈控制策略,为实施配煤智能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为满足用户需求,新疆艾维尔沟煤矿选煤厂因地制宜,结合选煤工艺,运用最大产率原则实现优化配煤,煤质互补,在煤炭洗选,储,装,运系统中采取的一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催化洁净燃烧及优化配煤技术的研究,洁净煤优化配煤生产系统也有了很大发展。浙江省重点工程,原煤炭部洁净煤示范工程杭州煤场的优化配煤生产系统,经过一年的试运行,其工艺设备,自控系统,专家系统等都运转良好,基本达到设计要求。但是,要达到实验室条件下的充分、匀质、稳定的产品标准,尚有一定困难。这里牵涉诸多建设投资、运行成本和生产效率等因素,因此,利用目前可行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寻找经济有效的均化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