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酱油上清液为对照,以过滤-冷冻真空干燥法制备了酱油渣。首先,对比研究了酱油渣的常规理化指标。其次,以SDS-PAGE、MALDI-TOF/TOF MS和HPLC法对酱油渣和酱油上清中蛋白质分子量分布、来源与种类及氨基酸组成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酱油渣(湿渣)主要由15.98%的碳水化合物、10.19%的蛋白质、10.10%的食盐和59.50%的水分组成。SDS-PAGE和MALDI-TOF/TOF MS分析结果显示酱油渣蛋白质主要由分子量约为19.3 kDa(a, 59.40%)、31.8 kDa(b, 12.91%)和12.3 kDa(c, 27.69%)的蛋白质亚基组成,经质谱鉴定分子量为19.3 kDa的多肽(a)为Glycinin G4亚基碱性端B3。酱油渣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与酱油上清中蛋白质相比,酱油渣蛋白质中疏水性氨基酸含量和平均疏水值明显高于酱油上清中蛋白质。上述差异是酱油渣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的主要特征,也是酱油渣蛋白质水溶性差和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酱油二次沉淀严重影响其外观质量和商品价值。本研究以大豆低压长时(0.24 MPa/18 min)蒸煮工艺为对照,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 MS)等方法研究了大豆高压短时(0.54MPa/14min)蒸煮工艺对酱油二次沉淀蛋白和二次沉淀生成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大豆球蛋白G4中的B3亚基(20 ku)和G1中的A1a亚基(35 ku)是酱油二次沉淀蛋白的主要成分,采用大豆高压短时蒸煮工艺制备的酱油(样品)比其对照酱油中B3亚基减少65.38%,样品中A1a亚基被完全降解;样品中二次沉淀含量比其对照减少72.69%。同时,采用大豆高压短时蒸煮工艺可提高酱油原料蛋白质利用率9.37%、氨基酸态氮14.14%、总氮10.74%、总糖22.36%、还原糖27.87%和无盐固形物12.38%(p0.05)。因此,采用大豆高压短时蒸煮工艺可显著提高酱油二次沉淀蛋白降解率、减少酱油二次沉淀生成量和提高酱油滋味物质含量,同时改善酱油外观质量和滋味。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日式酱油为对照,系统分析了pH、Fe3+/Fe2+、多酚、大豆多糖、大豆蛋白酶解物、NaCl、乙醇和温度对中式高盐稀态酱油二次沉淀生成量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它们的游离氨基酸组成和敏感蛋白。结果显示除乙醇(<1.8%)外,上述其他因素均对中式高盐稀态酱油二次沉淀生成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仅pH(6.5)、大豆蛋白酶解物、NaCl和温度(60 ℃)对日式酱油二次沉淀生成量有显著影响(p<0.05);中式高盐稀态酱油15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及其平均疏水值(HΦavg)显著低于日式酱油相应值;中式高盐稀态酱油中大豆球蛋白中的B3亚基(敏感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日式酱油(未检出)。综合上述结果推测大豆球蛋白G4蛋白B3亚基是中式高盐稀态酱油二次沉淀形成的关键物质,中式高盐稀态酱油二次沉淀可能是通过B3亚基-Fe3+/Fe2+-多酚复合物和B3亚基-大豆多糖-Na+-Cl-复合物途径形成。上述研究结果将为解决中式高盐稀态酱油二次沉淀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酱油二次沉淀制备方法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静置法、离心法、低温法、超声法及低温-超声法制备了酱油二次沉淀样品,对比研究了其溶解性能、常规指标和氨基酸组成,通过聚类分析法对5种样品的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5种方法制备的酱油二次沉淀中的蛋白质均不溶解于酸性缓冲溶液(pH<7.0),低温-超声法制备样品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4种方法制备样品的蛋白质含量,且其相应的氨基酸组成也与其他4种方法制备样品的氨基酸组成存在明显差异。以上结果说明采用低温-超声法制备酱油二次沉淀样品更为科学和快速。  相似文献   

5.
通过离心和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了食醋二次沉淀样品。以其上清液为对照,通过SDS-PAGE、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比研究了食醋二次沉淀的常规理化指标和其蛋白质组成特征。实验结果表明,食醋二次沉淀主要由蛋白质和少量NaCl、游离氨基酸组成,二次沉淀蛋白质主要以高分子量蛋白质或蛋白质聚合物(>116kDa)的形式存在,其氨基酸组成与其对应上清液中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其蛋白质平均疏水值(HΦavg)明显高于对应上清液蛋白质的平均疏水值。以上结果说明,食醋二次沉淀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蛋白质平均疏水值偏高是导致食醋二次沉淀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大豆贮藏蛋白主要包括大豆球蛋白(Glycinin)和伴大豆球蛋白(Conglycinin),本研究采用Sephadex-G15凝胶过滤和薄层层析的方法,对伴大豆球蛋白胃蛋白酶水解产物中促双歧杆菌增殖肽进行分离,所得活性组分通过毛细管HPLC及质谱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促双歧杆菌增殖活性最强的组分是由性质相近的肽混合物组成,通过毛细管HPLC可以得到活性酶解肽的图谱,并通过质谱可知酶解肽主要由6-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上述结果提示,伴大豆球蛋白中的生物活性物质是以无活性的形式存在于蛋白质的多肽链中,必须通过适当酶解,在一定条件下才能释放出来,发挥出各种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0):241-246
国产酱油普遍存在二次沉淀问题,严重影响产品外观和市场竞争力。该文为开发国产酱油二次沉淀去除技术提供依据和参考。参考国外研究结果,系统对比分析了国产酱油二次沉淀的组成、形成机制和去除技术。国产酱油二次沉淀主要由蛋白质(G4蛋白中的碱性B3多肽和G1蛋白中的酸性A1a多肽)、多糖和Na Cl组成,蛋白质的强疏水性是导致其形成二次沉淀的关键因素之一。要彻底解决国产酱油二次沉淀问题,必须对其二次沉淀形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另外,在酱油灌装之前添加促进絮凝共沉淀因子或借助发酵结合超声技术去除"二次沉淀物质"是解决其二次沉淀现象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8.
甘蔗原汁后混浊是指澄清甘蔗汁在贮存或商品流通期间发生成分变化,浊度增加或产生沉淀的现象。该研究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组合式质谱鉴定、氨基酸组分分析和傅立叶红外分析等方法,研究甘蔗原汁后混浊物的基本成分、蛋白质的分子质量大小、种类、氨基酸组成及二级结构。实验发现,甘蔗原汁后混浊物中主要成分是总糖,其含量达60.94%,其次是灰分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9.52%和18.43%,酚类仅为0.62%。后混浊蛋白质分子质量分布在42 ku左右和小于20 ku,分别鉴定出12种和44种蛋白,其中丰度较高的几种蛋白分别为protein Z,PREDICTED:calmodulin-7 isoform X1,PREDICTED: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34 isoformX1和hypothetical protein SORBIDRAFT_01g014740。后混浊蛋白质和上清液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差异不大,但在二级结构上差异明显。后混浊蛋白质中除了无规卷曲结构远高于上清蛋白质外,α-螺旋和β-转角分别比上清蛋白质低33.43%和22.42%,而β-折叠差异不大。总的来说,分子质量大小低于42 ku、疏水值高、α-螺旋含量低和无规卷曲含量高的蛋白质更容易参与甘蔗原汁后混浊。  相似文献   

9.
酱油沉淀成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研究了国产酱油原沉淀、一次沉淀及二次沉淀的成分组成和氨基酸组成情况,提出高蛋白质和多糖是造成酱油沉淀的主要原因,高盐份不会促进沉淀产生。文章中对糖类和蛋白质的来源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7):153-157
文中分析了绍兴白方腐乳白点的组成,并对有白点和无白点腐乳坯中的含氮物质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汤汁中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绍兴白方腐乳白点中的92.49%的物质为游离氨基酸,主要为酪氨酸,占86.27%,同时还含有少量蛋白质,该蛋白质经TCA-丙酮沉淀、Tricine-SDSPAGE分析和质谱鉴定,为大豆球蛋白Glycinin亚基碱性端肽链B1b,其分子质量为25.4 k Da。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有白点腐乳汤汁中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比无白点腐乳汤汁中蛋白质的高13.70%,而β-折叠比无白点腐乳汤汁中蛋白质的低20.04%,说明有白点腐乳汤汁中蛋白质的疏水性要高于无白点腐乳汤汁中的蛋白质。显著性水平检验结果表明,有白点腐乳和无白点腐乳坯中的三氯乙酸-氮溶指数、蛋白质水解度和游离酪氨酸含量差异显著,说明绍兴白方腐乳白点的产生跟腐乳坯中大豆蛋白质的过度水解产生过量酪氨酸有关。  相似文献   

11.
0 引言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蛋白和生物活性肽的潜在资源.大豆的主要贮存蛋白质组分是β-伴大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和大豆球蛋白(glycinin)组成,大豆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复杂,80%的分子量在10万以上,大多数内部分子结构呈反行非有序结构,分子高度压缩、折叠,大豆球蛋白三级结构、四级结构(特别是二硫桥键使其亚基牢固结合)高度结构化形成规则实体,从而使得大豆蛋白质消化吸收率和生物效价远不及牛奶、蛋等动物蛋白质.  相似文献   

12.
四、大豆有哪些主要成分? 大豆及其加工副产品是制造酱油的主要原料,酱油中的氮素成分有四分之三来自大豆蛋白质。大豆很容易用机械的方法将其分为种皮(6—8%)、胚轴(1.2—2%)、子叶(90—92%)三部分,大豆蛋白质的大部分存在子叶之中。大豆氮素成分中,非蛋白质氮仅占5—7%,95%左右都是蛋白质,其中水溶性蛋白为90%。在pH4—5内生成沉淀的占80%,称为酸沉淀蛋白,不发生等电点沉淀的蛋白质仅占8—7%,是由多种酶蛋白质及其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生抽酱油为对照,通过常规指标分析法、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并结合感官评价对甜油的常规指标、蛋白质/多肽分子量分布、氨基酸组成和感官属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甜油中Na Cl、总糖、还原糖、无盐固形物、总酸含量分别比生抽酱油高约28%、172%、176%、120%、58%,而其氨基酸态氮含量显著低于生抽酱油(约35%)。甜油中高分子量蛋白质/多肽的比例和总含量显著高于生抽酱油。甜油中游离氨基酸以甜味氨基酸(45%)为主,其次为苦味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而生抽酱油以鲜味氨基酸(57%)为主,其次为苦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感官评价结果证实了甜油咸、甜突出,鲜、酸、苦诸味协调。  相似文献   

14.
罗伊氏乳杆菌DSM122460无细胞上清发酵液(cell-free supernatant,CFS)具有较高的胆固醇移除能力,经初步鉴定有效成分为蛋白质。通过超滤浓缩、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 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层析进一步对该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纯化后,其比活力达到61.6 U/mg,纯化倍数为32.4。经SDS-PAGE检测,样品达到电泳级纯,分子量约为60 ku。通过质谱鉴定初步认定该活性蛋白为一假设蛋白,其功能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采用胃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酶法水解,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蛋白质的水解度逐渐增大,水解6h,DH为7.90%。采用分子筛凝胶过滤色谱(SE-HPLC)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不同的酶解时间下大豆分离蛋白酶解物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胃蛋白酶选择性地酶解大豆11 S球蛋白。大豆分离蛋白经胃蛋白酶水解6 h后,分子量大于10 ku的部分占21.34%,其中主要是7 S球蛋白;分子量小于5 ku的部分所占比例为68.30%。对酶解物中的游离巯基和二硫键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酶解的进行,游离巯基的含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二硫键的含量总体变化不大。该研究旨在更好地了解胃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机理,并为开发大豆分离蛋白酶解物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纯化了一种小麦麸皮抗冻蛋白,并对其氨基酸组成、二级结构进行了分析。采用粗分离、饱和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色谱(DEAE-cellulose-26)、凝胶过滤色谱(Sephadex G75)四步对其进行纯化,纯化倍数为449.99倍,产率为4.17%,分子量为11.2 ku,热滞活性为0.169℃(5 mg/m L)。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其甘氨酸含量较高(52.08 mol%),亲水性好。将其与几种常见抗冻糖蛋白进行相关性分析,推断其是一种与冷诱导相关的蛋白。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检测,获得其二级结构为:α-螺旋:25.96%~26.52%,β-折叠:21.69%~23.78%,β-转角:35.31%~37.61%,无规卷曲:13.69%~15.08%。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硫酸铵分级盐析、交联葡聚糖凝胶分子层析(Sephadex G-75)、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等方法对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CF-3无菌发酵液对复端孢霉F中的主要抑菌蛋白进行了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CF-3无菌发酵液中抑菌蛋白的硫酸铵最佳沉淀饱和度为60%~70%,蛋白质沉淀量为149.03μg/mL,极显著高于其他浓度(p≤0.01);利用60%~70%饱和度的硫酸铵提取的粗蛋白质经Sephadex G-75凝胶柱层析后获得2个吸收峰,8管收集液,其中第2管峰收集液抑菌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管(p≤0.05);将流分2收集液进一步分离纯化后,将抑菌效果最好的2.3号流分的两条蛋白条带割胶回收,利用生物质谱技术鉴定为γ-谷氨酰转肽酶和胞内丝氨酸蛋白酶,分子量分别约为42.5 ku和33.9 ku。以上结果可为该菌株及其抑菌蛋白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红枣(Ziziphus jujube Mill.)核为原料,探索一条提取枣核11S球蛋白的方法.将枣核粉碎粗提,然后离心去掉杂质,再将得到的上清液用20%~50%的硫酸铵进行分级盐析.离心得到的蛋白粗提液经透析后,用DEAE-Sepharose弱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uperdex 200prep grade凝胶过滤层析进一步分离纯化.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枣核球蛋白含有2种亚基,分子量分别为26ku和26.5 ku,Native-PAGE电泳测得分子量约为210ku.蛋白质的2个亚基的N端序列结果显示为11S球蛋白.  相似文献   

19.
分离β-伴大豆球蛋白和大豆球蛋白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容量(250×4mL)低速(5300×g)离心机分离β-伴大豆球蛋白和大豆球蛋白,进行碱溶条件、酸沉条件等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提取蛋白的碱性溶液(pH8.5的Tris-HCl溶液)离心效果较佳,沉淀大豆球蛋白pH6.4为佳,沉淀β-伴大豆球蛋白pH4.8为佳,用pH5.0沉淀杂蛋白离心分离效果较好;每一个待离心的浊液,在离心之前4℃冷藏2h以上,对离心效果的提高十分有效;采用最佳条件,从300g脱脂豆片分离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收率分别为6.8%和2.2%,用SDS-PAGE电泳实验方法测定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样品纯度分别为89.1%和78.9%。因此该低速离心法较适合数十克级别的β-伴大豆球蛋白和大豆球蛋白的分离。  相似文献   

20.
(一) 酱油原料中的氮成分 1.大豆中的氮成分大豆是酿造酱油的主要蛋白质原料,酱油中大约3/4的氮来源于大豆。大豆全部分大豆蛋白质在pH4~5的条件下发生等电点沉淀(占全部大豆蛋白质的80%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