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稞紫米谷物饮料原淀粉复合抗老化剂配比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丹硕  杜艳  郝静  马萍  吴晶  梁锋 《饮料工业》2011,14(5):22-24
以蔗糖脂肪酸酯、结冷胶、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为组分进行复配,筛选出青稞紫米谷物饮料中原淀粉复合抗老化剂,其各组分最佳添加量为:蔗糖脂肪酸酯1.1g/L、结冷胶0.11g/L、六偏磷酸钠0.13g/L、三聚磷酸钠0.084g/L。产品货架期稳定性达10个月以上,通过感官评价、理化及微生物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
以青稞、黄豆为主要原料,配以青海枸杞、蜂蜜,研究开发了新型青稞黄豆复合谷物蛋白饮料。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配比,理化检测结果表明,该饮料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感官测评者一致认为所开发的含糖及无糖青稞谷物蛋白饮料,具有特殊青稞香味,饮料色泽、口感俱佳。  相似文献   

3.
以白芸豆和青稞为原料,研制一种复合蛋白饮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芸豆豆浆和青稞汁体积比、白砂糖添加量、蔗糖酯添加量和卡拉胶添加量对复合蛋白饮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配方为:芸豆豆浆和青稞汁体积比为1:1、白砂糖添加量为5%、蔗糖酯添加量为0.2%、卡拉胶添加量为0.15%.按此配方制备的...  相似文献   

4.
筛选出青稞黄豆谷物饮料中原淀粉抗老化剂各组分最佳添加量为:蔗糖脂肪酸酯1.3g/L、结冷胶0.127g/L、六偏磷酸钠0.12g/L、三聚磷酸钠0.05g/L,品质稳定性达10个月以上,通过感官评价、理化及微生物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5.
以青稞麸皮为原料,探讨了青稞饮料生产的工艺条件。采用烘烤、提取、调配、均质、杀菌等工艺,并对调配工艺进行优选。在青稞提取液稀释4倍时青稞饮料口感较优,β-葡聚糖含量超过0.5 g/L。青稞饮料的最佳调味配方为蔗糖5.5%、果葡糖浆0.5%、柠檬酸0.25%,稳定剂的最佳配比为CMC-Na0.02%、黄原胶0.02%、蔗糖酯0.07%。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黄芪提取物、枸杞提取物为主要原料,添加山梨醇、浓缩猕猴桃汁、黄原胶等辅料,研制出一款黄芪枸杞复合饮料.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和感官评定试验,探究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黄芪提取物添加量8%、枸杞提取物添加量4%、山梨醇添加量10%、浓缩猕猴桃汁1%、黄原胶添加量0.2%为该饮料的最佳配方.得到的黄芪复合饮料色...  相似文献   

7.
以全谷物高原青稞为原料,设计不同烘烤条件,制作9组饮料样品,采用感官评定与仪器(电子舌)评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味觉指标进行分析.感官结果表明,温度150℃,时间90 min,此条件下烘烤青稞制作的谷物饮料的香气、滋味和色泽是最佳的;电子舌试验表明,原料烘烤温度对各样品的酸味、苦味、涩味和咸味影响较大,同一温度下,不同烘烤时间对样品味觉指标影响较小.与未经烘烤处理的0#样品相比,120℃烘烤原料制作的样品味觉指标差异不大,180℃烘烤原料制作的样品的酸味、苦味和涩味较为强烈,而150℃烘烤原料制作的样品味觉指标较为适中,是多数人所能接受的.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以青稞酒糟为原料制成的蛋白饮料的稳定性问题及考察加工过程中一些理化指标的变化,首先以体系的离心沉淀率和黏度为指标,研究酸性体系中(pH3.4)增稠剂添加量对稳定性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复配增稠剂;以分层率和稳定系数为指标,通过改变复配乳化剂的添加量来解决稳定性;接着研究了固定温度下均质压力对产品悬浮稳定性和色泽稳定性的影响;最后研究了121℃下不同杀菌时间对产品黏度、色泽、平均粒径、pH值的影响。最终优化配方为耐酸型CMC 0.15%+大豆多糖0.30%+结冷胶0.04%,复配乳化剂(分子单甘酯∶蔗糖酯=1∶1)0.15%,均质压力60MPa,杀菌参数选择121℃,20 min,此时离心沉淀率为6.89%,黏度为17.63mPa·s,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蛋白粉、红豆、薏米为原料,对玉米肽红豆薏米复合谷物饮料进行调配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玉米肽浓缩液、红豆汁、薏米汁与白砂糖的添加量及稳定剂对复合谷物饮料的影响。配方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肽浓缩液最佳添加量为15%,薏米汁最佳添加量为40%,红豆汁最佳添加量为25%,白砂糖最佳添加量为5 g (以200 mL饮料计)。配方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玉米肽浓缩液添加量为15%。薏米汁添加量为35%。红豆汁添加量为30%,白砂糖添加量为4 g (以200 mL饮料计)时,谷物饮料具良好的风味,口感细腻,颜色美观,感官评定评分最高。稳定剂单因素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钠最佳添加量为1.0%,卡拉胶最佳添加量为1.0%,蔗糖脂肪酸酯最佳添加量为0.5%。稳定剂正交结果表明,当添加量分别为羧甲基纤维素钠1.0%、卡拉胶1.1%、蔗糖脂肪酸酯0.6%时,复合谷物饮料的离心沉淀率最低,稳定性最好,感官评分最高,是满足人们营养保健需求的谷物饮品。  相似文献   

10.
11.
研究了经水解、焙烤等过程制作小米、玉米、大豆复合饮料的生产技术,经实验表明:小米:大豆:玉米=4:2:4,焙烤5min,稳定剂黄原胶:琼脂=1:1,总浓度为0.1%,制作的复合米露香甜可口,具有焙玉米的焦香味及浓郁的咖啡味。  相似文献   

12.
紫甘薯发酵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甘薯为主要原料,通过对紫甘薯发酵配料、菌种配比的筛选及对发酵液风味的改良,研制了具有乳香和果香复合香味的紫甘薯发酵饮料,为紫甘薯的深加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胡萝卜、枸杞为原料研制复合型保健饮料,并研究了饮料的生产工艺。通过对原料浸提条件及饮料配方的优选试验,得到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胡萝卜汁20%、枸杞汁10%、白砂糖5%、柠檬酸0.1%。该复合饮料口感优良,风味独特,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4.
杨艳  徐海祥  雷帅  张萌  张超  陈孙圆  肖瀛 《饮料工业》2012,15(11):15-18
以紫薯为原料制备紫薯饮料。通过对紫薯饮料护色、液化、调味、稳定等工艺的研究,获得其优化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用浓度为0.5%,pH3的柠檬酸溶液对紫薯切片护色7min,护色效果最佳;以1∶5物料比加5倍水打浆新鲜甘薯,用稀盐酸调pH4.5~5.0,采用0.3%淀粉酶于50℃下酶解60min,液化效果更好;以紫薯酶解液20%、植脂末2.5%、白砂糖7%、柠檬酸0.01%的配比,可得风味较佳的紫薯饮料;添加阿拉伯胶0.3%、CMC-Na0.1%、明胶0.2%的复合稳定剂紫薯饮料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紫薯玉米粒乳酸菌乳饮料生产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薯为原料制备酶解紫薯液,以鲜牛奶为原料制备发酵乳,往发酵乳中加入糖、稳定剂和螯合剂,搅拌混匀,按比例加入紫薯液进行调配,再进行灌装,灌装同时放入备用紫玉米粒,经杀菌,即得到紫薯玉米粒乳酸菌乳饮料产品。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对复合稳定剂添加量、螯合剂添加量、均质压力和杀菌温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稳定剂(单甘酯:CMC:琼脂=10:9:3)加量为0.24%,螯合剂(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2:3)加量为0.048%,均质压力为30MPa,杀菌温度为80℃。在此工艺条件下,饮料的沉淀率为1.68%,基本达到了稳定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刺玫果南瓜复合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华艳  夏天驹 《饮料工业》2012,15(11):23-26
以刺玫果、南瓜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复合饮料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刺玫果汁20%、南瓜浆汁16%、白砂糖8%、柠檬酸0.15%;最佳杀菌工艺条件为:95℃、15min。  相似文献   

17.
叶阳  王洋  刘红梅 《中国酿造》2013,32(1):157-160
以米酒为酒基,通过添加药食同源红枣,研制具有补气养血安神的低度保健米酒饮料.结果表明红枣米酒饮料的最佳工艺为:甜酒曲加入量0.5%,糖化时间48h,糖化温度32℃,发酵时间3d~4d,红枣汁加入量6%.此时,红枣米酒饮料中VC含量为2.2× 10-4mg/mL,还原糖含量为310mg/mL,澄清度为71.2%,蛋白质含量62.8g/L,产品营养丰富,酒味纯正.  相似文献   

18.
新型大米发酵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经蒸煮糊化、接种根霉、糖化、稀释、加入牛奶,以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混合菌剂进行乳酸发酵,再加苹果汁、糖、酸等调配成饮料。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其最佳工艺参数为:根霉菌剂接种量4%(v/w),大米糖化醪加纯净水稀释1.5倍,添加鲜牛奶40%(v/v),接种乳酸菌混合菌剂5%(v/v),42℃-44℃发酵14h;添加苹果汁15%(v/v),白砂糖5%(w/v),柠檬酸0.125%(w/v),复配稳定剂0.15%(w/v),用高速剪切混合乳化机5000r/min乳化10min,成品经115℃灭菌15min,符合相应产品的国家食品卫生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