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准东地区各油田原油的碳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特征等,可将该地区原油分为5类:第一类原油的全油碳同位素值一般小于-30‰,Pr/Ph值一般小于2.0,富含β胡萝卜烷、三环萜烷、伽马蜡烷以及C28、C29甾烷,而C27甾烷含量很低、几乎不含重排甾烷,来源于二叠系烃源岩;第二类原油的全油碳同位素组成与第一类原油类似,但特别富含Ts、C29Ts和重排甾烷,而伽马蜡烷含量低,与三叠系烃源岩的亲缘关系很好;第三类原油的全油碳同位素明显重于第一、第二类原油,δ^13C值一般大于-28‰,且Pr/Ph值一般大干3.0,富含五环萜烷和C29甾烷,而三环萜烷、伽马蜡烷、C27和C28甾烷含量低,三环萜烷中以低碳数的C19、C20三环萜烷为主,来源于侏罗系烃源岩;第四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介于上述3类原油之间,与4套已知烃源岩均没有明确的油源关系;第五类原油碳同位素特别重,δ^13C值一般大于-25‰,与其它原油差异很大,来源于石炭系烃源岩。图4表1参28  相似文献   

2.
东海盆地丽水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表明,丽水凹陷a井原油异构烷烃含量极高,b井原油富含环烷烃,c井原油环烷烃含量相对较高;原油碳同位素以a井最轻,b井最重,c井介于二者之间;各井原油的伽马蜡烷含量较高,五环三萜烷Ts、C29Ts和C30重排藿烷含量也较高,以规则甾烷为主,重排甾烷含量很低。通过与凹陷内3套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的对比研究,认为丽水凹陷原油均有月桂峰组烃源岩的贡献;a、c井原油主要来源于月桂峰组烃源岩,但其烃源灶区可能不同;b井原油是月桂峰组和灵峰组烃源岩生成烃类的混合产物,其中高碳数烃类主要来源于月桂峰组烃源岩,部分来源于灵峰组烃源岩,中低碳数烃类来源于月桂峰组和灵峰组烃源岩。  相似文献   

3.
伊犁盆地烃源岩饱和烃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伊犁盆地伊宁凹陷宁3、宁4井烃源岩抽提物的分析,总结出侏罗系烃源岩饱和烃特征为低的轻重比,高的姥鲛烷与植烷比值,规则甾烷中C29含量高,C27、C28含量低;二叠系、三叠系烃源岩饱和烃特征为高的轻重比,低的姥鲛烷与植烷比值,规则甾烷中C29含量较低,C27、C28含量较高。由此进一步推测出侏罗系烃源岩沉积时沉积水体较浅,陆生高等植物输入为主,而且是在较氧化条件下沉积的;而二叠系、三叠系烃源岩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背斜众多,油气分布广泛,油气性质多样。该地区存在5套有效烃源岩,油-源关系十分复杂,长期以来对原油来源存在很大争议。系统采集了南缘地区5套烃源岩及不同构造原油样品,对烃源岩抽提物与原油碳同位素组成、正构烷烃及类异戊二烯烷烃分子碳同位素组成、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等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南缘地区4种典型类型原油分别来源于不同时代的烃源岩:1第1类原油碳同位素组成轻,正构烷烃分子碳同位素分布比较平缓,含有较丰富的β-胡萝卜烷,甾烷以C28、C29规则甾烷为主,来源于二叠系烃源岩;2第2类原油碳同位素组成重,正构烷烃分子碳同位素分布比较平缓,Pr/Ph比值高,甾烷以C29规则甾烷和重排甾烷为主,三环萜烷以C19为主,伽马蜡烷含量很低,来源于侏罗纪煤系烃源岩;3第3类原油碳同位素组成轻,正构烷烃分子碳同位素分布随碳数增高大幅下降,Pr/Ph比值小于1.0,C27、C28、C29甾烷呈"V"型分布,异胆甾烷、重排甾烷、Ts、C29Ts、C30重排藿烷、伽马蜡烷含量高,来源于白垩系清水河组烃源岩;4第4类原油碳同位素组成重,正构烷烃分子碳同位素分布随碳数增高下降幅度大,C27、C28、C29甾烷呈"V"型分布且以ααα-20R为主,甲藻甾烷尤为丰富,来源于古近系安集海河组烃源岩。目前在南缘地区尚未发现三叠系烃源岩生成的原油。  相似文献   

5.
运用地球化学研究手段,对FNXl井2块古生界油砂抽提物样品进行饱和烃色谱-质谱分析,表明该井原油正.构烷烃碳数呈单峰型分布,主峰碳为C25,植烷优势明显,奇偶优势不明显,色谱基线具有隆起特征。甾、萜烷特征为低丰度伽马蜡烷和β-胡萝h烷,三环萜烷系列化合物含量高,5a(H)、14α(H)、17a(H)-C27、C28、C29甾烷指纹呈不对称“V”型分布特点,甾烷异构化参数显示原油为成熟原油。该井存在两期原油注入,早期原油遭受了生物降解作用的改造,而晚期原油保存的相对较好。油源对比证实,该井原油与上古生界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具有相似性,原油来自于二叠系或三叠系烃源岩。  相似文献   

6.
海拉尔盆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分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海拉尔盆地原油绝大多数为正常密度的中高蜡低硫成熟原油,部分为轻质中高蜡成熟原油,少量为中低蜡低成熟稠油;全油碳同位素值为-34‰~25‰,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变化很大,说明生油母质的组成和沉积环境差异很大。根据原油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特征,将该盆地原油分为5种类型:第一类以碳同位素组成轻、伽马蜡烷含量高、无重排甾烷为特征,分布于巴彦呼舒凹陷;第二类以碳同位素组成轻、伽马蜡烷和重排甾烷含量中-低为特征,分布干乌尔逊凹陷南部地区;第三类以碳同位素组成较轻、伽马蜡烷含量低和富含重排甾烷、Ts、C29Ts、C30重排藿烷为特征,分布于乌尔逊凹陷北部和贝尔凹陷;第四类以碳同位素组成重、伽马蜡烷含量中一低和富含重排甾烷、Ts、C29Ts为特征,分布于呼伦湖凹陷;第五类以碳同位素组成重、Pr/Ph值高、富含C29甾烷和重排甾烷、C27甾烷异常低、无伽马蜡皖为特征,为煤系原油,分布于呼和湖凹陷。图5参8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雅克拉地区三叠系烃源岩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雅克拉地区钻遇三叠系深灰色泥岩、黑色炭质页岩,根据岩屑和岩心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认为,该区三叠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达到较好一好烃源岩标准,以Ⅲ型和ⅡB型为主,并处于成熟-生油高峰阶段,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可溶有机质具有高的姥鲛烷/植烷比值和低的二苯并噻吩/菲比值;C21/C23三环萜烷大于1.0,C27~C29甾烷系列的丰度呈反"L"字型分布等特征,明显不同于塔河油田原油和O3l奥陶系烃源岩.三叠系烃源岩中未检测出C30重排藿烷系列,也不同于库车坳陷侏罗系恰克马克组下段湖相泥岩.雅克拉地区三叠系烃源岩具有一定的资源潜力,是该地区潜在的烃源岩.  相似文献   

8.
羌塘盆地扎仁地区中上侏罗统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生物标志物分析技术,结合其他地球化学资料,对羌塘盆地扎仁地区烃源岩的有机质生源构成、沉积环境和成熟度进行了讨论。研究区饱和烃碳数相对较高,表明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微生物降解;Pr/Ph值小于1,且检测出一定量的伽马蜡烷,表明烃源岩的沉积环境为含盐度低的偏还原环境;规则甾烷以C27略占优势,三环萜烷/五环三萜烷值为0.23~0.77,表明烃源岩有机质生物来源主要为低等水生生物;甾烷成熟度参数C29ααα20S/ααα(20S+20R)值为0.41~0.50,C29αββ/(ααα+αββ)值为0.58-0.63,萜烷成熟度参数C32 22S/(22S+22R)值约为0.6.Ts/(Tm+Ts)平均值约为0.52,表明有机质演化处于高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9.
李晶  柳成志  高娟  孙艳 《特种油气藏》2012,19(1):38-41,136
南贝尔凹陷下白垩统发育3套暗色泥岩,通过对南贝尔凹陷下白垩统烃源岩和油砂进行地化分析,分析其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油源对比。综合分析认为,只有南屯组暗色泥岩是优质烃源岩,其烃源岩分布决定了油气藏的平面分布,在构造高部位已发现低成熟稠油。该组烃源岩发育于深水、弱还原淡水湖相的沉积环境,其烃源岩中五环三萜烷含量较高,以C30霍烷占优势,C29霍烷次之,C30重排霍烷和伽马蜡烷含量低,规则甾烷含量较高并以C29甾烷为主,含有少量的孕甾烷、升孕甾烷和重排甾烷。  相似文献   

10.
东非M盆地福拉凹陷烃源岩及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Fu-1井为东非M盆地福拉凹陷的区域探井,获高产油流。分析Fu-1井与Bal-1井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下白垩统Abu Gabra组中段烃源岩为低熟—成熟的好—极好烃源岩,推测埋藏较深部位的烃源岩成熟度较高,资源潜力较大,认为福拉凹陷是M盆地最好的生油凹陷。Fu-1井的原油为成熟度不高的成熟原油,遭到生物降解的影响,但饱和烃中异构烷烃含量高、正构烷烃序列完整,据推测油藏经历两期充注,原油的三环萜烷和甾烷含量较低,C29Ts含量高,重排藿烷系列完整,含有一定量的γ-蜡烷,升藿烷系列中22S构型大于22R构型,甾烷系列中的重排甾烷含量高,C27、C28、C29甾烷呈反“L”型分布,含有丰富的4-甲基甾烷,成油母质为陆源有机质与水生生物混合输入,沉积水体为淡水—微成水介质。  相似文献   

11.
准噶尔盆地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烃源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陆东—五彩湾地区天然气具有典型的源控成藏特征,将露头资料、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相结合,对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烃源岩的丰度、类型、成熟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评价。研究区石炭系烃源岩以深灰色泥岩和灰色泥岩为主,其次为凝灰岩、炭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和煤;上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C2b)烃源岩丰度高于下石炭统滴水泉组(C1d),下石炭统烃源岩的类型好于上石炭统;石炭系烃源岩成熟度高值区分布在滴南凸起西段—五彩湾凹陷一带,向南、北方向石炭系烃源岩的成熟度降低;石炭系烃源岩与火山岩的分布具有互补性,烃源岩呈东西向带状分布,烃源岩最发育区位于滴南凸起西段及其南部。图8表2参15  相似文献   

12.
55 source rock samples in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strata, southern Northern China basin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o obtain 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rganic matter abundance, kerogen type and thermal maturity and the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prospect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ource rocks were all dominated by the evolution of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High thermal evolution resulted in low S1, whereas poor preservation caused by strong tectonic activities resulted in low S2. The units of the southern North China Basin with weak tectonic activity and good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may be the main areas for future unconventional gas exploration.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中二叠统芦草沟组源储一体,岩心样品中常见原油浸染现象,导致烃源岩评价参数测定不准。针对这种现象,利用氯仿抽提技术,分析了运移烃类对烃源岩评价结果的影响,细分岩性准确评价了该区芦草沟组源储一体烃源岩的生烃潜力。结果显示:(1)烃源岩中可溶有机质烃类含量越高,会导致烃源岩有机碳测定值偏差越高,热解参数S1、S2值增大,Tmax值降低,氢指数增大,对于源储一体烃源岩应先进行氯仿抽提,再进行热解分析。(2)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烃源岩以泥岩类有机质丰度最高,属于好—最好的生油岩,其次为白云岩类,属于好的生油岩,灰岩属于中等—好的生油岩,粉砂岩类主要为差生油岩;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Ⅰ型、Ⅱ1型、Ⅱ2为主,少量Ⅲ型,整体达到成熟大量生油阶段。抽提后的烃源岩有机碳含量、氢指数及Tmax值,可有效用于源储一体烃源岩及油浸烃源岩的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14.
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地区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有机岩石学全岩分析技术,系统研究了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地区白垩系嫩江组烃源岩的显微组分组成、生烃组分及有机质热演化。该区烃源岩形态显微组分含量占全岩体积的4.1%,嫩二段-嫩五段烃源岩显微组分以高等植物陆源输入占绝对优势,盆情性组、富含镜质组、相对发育壳质组;嫩一段烃源岩腐泥组分含量较高,具有混合生源的特点,为该区主力烃源岩。藻类体是该区低熟油的重要生烃组分。利用镜质组反射率、孢子体荧光参数,将有机质热演化阶段划分为未成熟、低成熟两个阶段。二者界线所对应的镜质组反射率为0.5%,孢子体相对荧光强度为2.2,埋深为1050m。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下古生界烃源岩的再认识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综合考虑下古生界烃源岩的纵向分布特征,认为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下古生界烃源岩主要发育中、下寒武统,中、下奥陶统和上奥陶统3套烃源岩.中、下奥陶统黑土凹组烃源岩与中、下寒武统烃源岩的沉积相特征和发育特征相似,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上奥陶统烃源岩分布局限、类型差.3套烃源岩具有不同的热演化特征.以满加尔凹陷中西部地区为例,中、下寒武统烃源岩在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进入生油高峰阶段,中、下奥陶统烃源岩在海西晚期进入生油高峰阶段,上奥陶统烃源岩则在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进入生油高峰阶段.满加尔凹陷古生界烃源岩的三分法能更准确地反映下古生界烃源岩的实际分布情况,同时构筑了解决油气来源、油气成藏观点冲突的框架,能更准确认识不同地区海相原油的混源特征.  相似文献   

16.
西藏羌塘盆地中生界海相烃源岩特征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羌塘盆地海相地层发育,沉积厚度大(最厚处可达万米),其中以侏罗系厚度最大。羌塘盆地中生代具有广泛分布且发育良好的三叠系肖茶卡组、侏罗系布曲组、夏里组和索瓦组4套烃源岩。烃源岩主要为灰岩和泥岩,最厚处超过3000m。上三叠统的肖茶卡组、中侏罗统布曲组烃源岩厚度大、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型、有机碳含量平均1.5%以上、成熟度从成熟到过成熟均有分布,而且埋藏较好,生烃量大,是盆地油气的主要来源;索瓦组烃源岩虽然厚度大、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和Ⅱ型,但出露较多。烃源岩有侏罗纪晚期至白垩纪早期和新近纪早期两次生烃高峰。  相似文献   

17.
青南洼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资源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南洼陷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沙四段上亚段烃源岩为优质烃源岩,其形成于快速沉降和欠补偿沉积条件、咸水—半咸水过渡到淡水的沉积环境;有机质丰度高,63.2%的样品有机碳含量大于2%,50%的样品氯仿沥青“A”含量大于0.2%,84%的样品生烃潜量大于9;有机质类型好,干酪根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镜下鉴定Ⅰ型占50%,Ⅱ1型占43%。多种指标对烃源岩演化研究表明,沙四段上亚段下部烃源岩已进入生烃高峰期,沙四段上亚段上部大部分已成熟,沙三段下亚段成熟度较低。盆地模拟资源量估算结果表明,沙四段上亚段资源潜力为102.76×106t。  相似文献   

18.
19.
南堡凹陷优质烃源岩的新发现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南堡凹陷是渤海湾盆地油气富集程度极高的凹陷之一。该凹陷Es3^4的有效烃源岩厚250m左右,优质烃源岩厚100m左右,其镜质体反射率在0.8%以上,是南堡凹陷最重要的烃源岩。优质烃源岩有机碳含量高达5%以上,发育的富含有机质黏土层和细粒方解石纹层结构是湖水季节性分层作用和藻类勃发导致的结果,无定形体和藻质体是其有机质的重要来源。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特点表明,烃源岩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水生生物,形成于淡水还原环境,陆源物质输入较少。资源评价表明,Es3^4烃源岩的生油量约为60亿t,主要为优质烃源岩生成,占南堡凹陷总生油量的40%;形成的资源量在7.5亿t左右。图10表2参48  相似文献   

20.
准噶尔盆地东部克拉美丽地区石炭系烃源岩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准噶尔盆地东部克拉美丽地区的勘探一直没有突破,是否存在有效烃源岩成为制约勘探决策的主要因素。文章在分析地表样品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有机相的方法研究和预测了石炭系烃源岩性质与分布,滴水泉组现今处于成熟到高成熟演化阶段,主要分布在克拉美丽山前五彩湾凹陷至陆粱隆起一带,推测乌伦古坳陷可能也存在对应分布,最大厚度可达700m以上;巴塔玛依内山组是一套以腐殖型干酪根为主的湖相好烃源岩,主要分布在北三台、吉木萨尔凹陷、五彩湾凹陷及乌伦古坳陷一带,厚度在100m以上;石钱滩组为成熟到高成熟较差海相烃源岩,主要分布在石钱滩凹陷,生油能力较差,以生气为主。石炭系烃源岩在侏罗纪-白垩纪末进入二次生烃高峰期和排烃期,较晚的生烃期对油气的保存较为有利,对石炭系烃源岩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