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茶皂素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茶皂素的提取一般可分为水提取法和有机溶剂提取法,这两种方法生产的茶皂素颜色深,影响了其使用价值。为此,对茶皂素的脱色进行了研究,采用5种方法进行比较,确定了最佳脱色方法,其最优脱色工艺为温度60℃,时间90min,加入H2O2量约为茶皂素的5%,井对茶皂素脱色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茶皂素的颜色取决于产品中的杂质,应避免产品中带入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2.
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提取及H2O2法脱色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有机溶剂浸提,研究并确定了从油茶饼粕中提取茶皂素的最佳工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g:mL)1:4,提取时间3h,提取温度75%2;H2O2法脱色的最佳条件为pH值8.5,脱色温度70℃,脱色时间2h,加入H2O2 25mL。在此条件下提取的茶皂素得率为17.2%,纯化后的茶皂素质量分数达到87.4%。  相似文献   

3.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对茶皂素粗提物的脱色效果。通过静态吸附试验比较4种不同树脂对茶皂素的吸附和解吸能力,考察NKA-Ⅱ树脂对茶皂素的吸附性质,比较不同溶液的动态解吸效果。结果表明,NKA-Ⅱ树脂具有较高的吸附和解吸能力,在40℃下NKA-Ⅱ树脂对茶皂素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经过动态吸附解吸后,提取物中茶皂素含量由600.0mg/g提高到861.3mg/g,脱色后的茶皂素样品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4.
实验通过还原脱色方法对茶皂素溶液进行脱色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验确定了四个参数:两种脱色剂的使用量(KBH4和NaHSO3)、pH以及脱色温度。通过响应面进行优化,最终优化的结果为:两种脱色剂KBH4、NaHSO3的添加量分别为1.2%(w/w)和2.2%(w/w),pH为4.8,脱色温度为51.0℃,该优化条件下ΔE值为31.324±0.378,得率为95.8%。使用LC-MS/MS对脱色后的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还原脱色法对茶皂素结构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前茶皂素主流生产工艺粗放,产品颜色深、纯度低,制约了其在高端领域的应用。本文论述了几种茶皂素脱色工艺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茶皂素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顾姣  杨瑞金  谢斌  张文斌  赵伟  华霄 《食品与机械》2017,33(6):153-158,200
研究了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茶皂素的方法和纯化前后茶皂素性质的变化。通过8种不同极性的大孔树脂对茶皂素的吸附和解吸规律的研究,发现XR910X对茶皂素的纯化效果最好。动力学研究表明,XR910X对茶皂素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XR910X对茶皂素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样品pH 6.0,流速1.71BV/h,体积1BV;洗脱部分杂质:0.05g/100 mL NaOH溶液,流速1.71 BV/h,体积2BV;解吸:90%乙醇溶液,流速1.71BV/h,体积2BV。在上述优化的条件下,茶皂素的回收率为70.34%,产品纯度为94.26%。对比纯化前后茶皂素的相关性质,发现纯化后的茶皂素在表面活性、抗氧化活性及抑菌性能方面均比纯化前的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能用于茶皂素组分分析及鉴定的高纯度茶皂素,采用有机溶剂沉淀法、乙醇重结晶法、大孔树脂法和反相柱层析法4种方法对冷榨油茶籽饼中的茶皂素进行纯化,以茶皂素紫外吸收特征峰强度为指标,比较4种方法的纯化效果。结果表明:反相柱层析法能有效去除茶皂素粗品中大部分杂质,是获得高纯度茶皂素的有效方法,得到的茶皂素样品纯度为95%,可作为茶皂素的标准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对茶皂素反相柱层析纯化物进行组分分析,验证了其中5种组分为文献中已经报道的茶皂素单体。  相似文献   

8.
尚润玲 《印染》2015,(7):21-24
采用复合茶皂素对竹纤维织物进行前处理,分析了各因素对竹纤维织物前处理效果的影响。茶皂素浸渍一浴法优化工艺为:茶皂素35 g/L,时间50 min,温度100℃;轧蒸法优化工艺为:茶皂素45 g/L,汽蒸时间45 min。结果表明,茶皂素前处理可获得白度稳定、毛效好、强力损伤小的产品,且工艺简捷,污染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灵芝多糖脱色工艺,选取最优脱色方式。方法选取活性炭、壳聚糖、H_2O_2 3种脱色剂对灵芝多糖脱色处理,以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正交工艺优化。以2,2-二(4-叔辛基苯基)-1-苦肼基自由基(DPPH·)清除活性分析脱色后的灵芝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活性炭对灵芝多糖的脱色率为67.72%,多糖保留率为72.12%;壳聚糖对灵芝多糖的脱色率为33.57%,多糖保留率63.00%;H_2O_2对灵芝多糖的脱色率为84.11%,多糖保留率为73.12%,综合考虑H_2O_2脱色效果最好,壳聚糖脱色法所得多糖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结论活性炭、壳聚糖、H_2O_2 3种脱色剂均可用于灵芝多糖脱色, H_2O_2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茶叶籽饼粕中茶皂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研究了茶叶籽饼粕中茶皂素的浸出工艺。在分析比较不同提取溶剂提取能力的基础上,选择95%乙醇为浸出溶剂,考察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料比和茶叶籽饼粕粉碎粒度等因素对茶皂素得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茶皂素提取的较优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2h、液料比13:1、粒度40目,此时茶皂素得率为8.85%,粗产品茶皂素纯度为54.2%。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二氧化钛/ 还原氧化石墨烯(TiO2 / rGO)复合材料和TiO2 的光催化降解脱色性能,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晶型的TiO2 和TiO2 / rGO 复合材料,借助紫外漫反射吸收光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X 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TiO2 及其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分析混晶TiO2 和混晶TiO2 / rGO复合材料对活性红3BS 染料废水的降解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在150 ℃水热12 h,再经过650 ℃煅烧4 h 后,可制得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同时存在的混晶TiO2 体系;在碱性条件下,于140 ℃水热72 h,不经过煅烧可制得较为纯净的板钛矿型TiO2;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混晶结构TiO2 体系对染料有一定的降解脱色效果,混晶TiO2 / rGO 复合材料降解染料120 min 后,降解脱色率高达99%。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芦荟凝胶汁脱色工艺并优选其脱色条件。采用4因素 3水平正交设计法 ,以脱色率为指标 ,筛选影响芦荟凝胶汁的脱色工艺的因素。实验设计A、B因素对芦荟凝胶汁的脱色有显著的影响 ,芦荟凝胶汁的脱色条件是A1B3 C2 D1。(芦荟凝胶汁 :1:1、活性炭 :0 .5 %、脱色方式 :室温搅拌、脱色时间 :2 0min)  相似文献   

13.
研究新生磷酸钙法对抗性麦芽糊精的脱色效果,同时考察不同操作条件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的起始浓度,石灰乳加入后的pH,磷酸加入后的pH这三个因素能够显著影响溶液脱色的效果。起始浓度Brix=2%为宜,随着起始浓度的增加,脱色效果逐渐下降,损失率逐渐上升。石灰乳加入后pH=11以内,随着pH增加,脱色效果逐渐增加,但是损失率也逐渐上升。磷酸加入后pH控制在6.5,pH在6.5时,脱色率最高达到65%,之后随着pH上升,脱色率逐渐下降。温度对脱色效果影响不显著。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聚合氯化铝都能够对磷酸钙的脱色效果起到协同增效作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添加量在2‰的添加量下,其和磷酸钙混合的脱色率可达到60%;聚合氯化铝添加量为2‰,其和磷酸钙混合的脱色率可达到68%。  相似文献   

14.
该文研究以脱皮双低菜籽粕为原料制备复合氨基酸,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双低菜籽粕水解最佳工艺是:硫酸浓度15%,固液比(W/V)1∶6,水解时间10 hr;适宜脱色条件为:活性炭浓度2%、脱色温度90℃,脱色时间30 min;复合氨基酸得率为46.65%,纯度为55.91%。  相似文献   

15.
吕彤  韩薇 《印染助剂》2004,21(4):15-17
采用半干法合成的季铵化阳离子淀粉,再经磷酸酯化反应得到两性淀粉QAP.测试分析了它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及对硅藻土悬浊液的去浊效果,并与同类产品进行了比较,另外还探讨了影响QAP脱色及絮凝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QAP的最佳脱色、去污效果的pH范围分别为3~5和9~11左右.与市售PAC、PFS及立得净相比,除了具有优良的去污效果外,还具有用量少、脱色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研究低聚木糖水解液分别经过酸析脱色和活性炭脱色,旋转蒸发仪浓缩纯化处理,得到纯度较高的低聚木糖产品。通过对酸析和改性活性炭脱色条件优化,得到的优化脱色条件是:酸析脱色pH3.0,脱色温度50℃;活性炭用量是10%(w/v,活性炭/溶液),初始pH值是3.0,脱色温度是80℃,脱色时间是100min,此时的脱色了为55.06%。两种方法结合脱色率是68.96%。用旋转蒸发仪将经过脱色处理的低聚木糖水解液进行浓缩,并辅以乙醇继续浓缩得到浓缩糖浆,其中的低聚木糖含量达到32.08%(w/w,低聚木糖对固形物)。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发酵香菇柄膳食纤维的颜色和品质,以脱色时间、超声功率、氢氧化钠浓度、料液比和双氧水浓度对其L~*值的影响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超声辅助双氧水对发酵香菇柄膳食纤维的脱色工艺进行分析脱色前后其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超声辅助双氧水脱色的优化条件为:双氧水浓度1.5%、氢氧化钠浓度1.8%、料液比1∶35、脱色时间60min、超声功率120W,在此条件下,脱色后发酵香菇柄膳食纤维的L~*值达79.15,持水力、膨胀力、持油力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酱油渣油脂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酱油渣油脂作为工业原料逐渐被大众重视起来。酱油渣油脂的颜色由于非常深而严重影响其作为原料油脂进一步加工。通过对酱油渣油脂脱色研究发现:普通脱色剂的脱色效果不理想,而改性凹凸棒土可以有效脱去酱油渣油脂的色素。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其最佳的脱色工艺条件是:搅拌速度为300r/min,改性凹凸棒土用量为油脂质量的75%,脱色时间60min,脱色温度90℃,油脂脱色率90%。在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下,脱色油脂的产率为65%。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亚硫酸法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离子交换纤维脱色脱盐,并和离子交换树脂的脱色性能相比较,结果表明离子交换纤维的脱色性能、脱色速度均高于离子交换树脂,脱色清汁质量好、性能稳定,满足了生产精制糖的条件,解决了传统亚硫酸法生产清净提纯的问题,进而实现一步法生产精制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借助SEM观察了颗粒活性炭的表面形态结构,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分析了模拟染料废水吸附前后的吸光度变化,以考察颗粒活性炭种类、目数、染料废水浓度、pH值、吸附温度及时间对染液吸附脱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椰壳活性炭的吸附脱色效果较煤质、果壳活性炭好;活性炭目数越大,其吸附脱色效果越好;活性炭对染料废水的吸附脱色效果随染料浓度的增大而呈线性函数下降;酸性环境下活性炭的吸附脱色效果好于碱性环境,pH值为5.5时,吸附脱色效果最好;吸附温度越高,脱色率越高,但升至一定温度后对吸附脱色效果增加不再显著;达平衡吸附前,增加吸附时间对活性炭的吸附脱色效果增加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