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林晶  费鸿俊 《机电元件》1993,13(3):24-26,31
文章针对继电器带浪涌电流负载的电寿命试验,依据恒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方法,提出该电寿命的加速试验方案。论述了实现这一方案的试验装置的硬、软件设计。并通过试验研究初步定出了加速系数。  相似文献   

2.
首先介绍电网中所用的快恢复二极管正向浪涌电流测试原理及方法,试验研究器件有源区结构、阳极区杂质补偿及载流子寿命控制方式对正向浪涌电流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低阳极发射效率有源区结构的器件所能够承受的正向浪涌电流等级低于常规有源区结构器件;提高阳极区杂质补偿注入剂量能够提高二极管正向浪涌电流;与全局寿命控制方式相比,采用局域寿命控制方式制备的二极管具有更强的抗正向浪涌电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黄新吉  孙涛 《电源技术》2012,36(8):1152-1153,1202
普通PFC变换器启动的瞬间会产生过大的输入浪涌电流,会造成半导体性能衰减或损坏,导致设备寿命缩短或故障。提出了一种适用于PFC变换器的输入浪涌电流抑制电路,分析了该电路在变换器启动瞬间和稳态时的工作原理。仿真和试验验证表明,该电路具有良好的浪涌电流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雷击浪涌进入变电站二次设备的途径,对比了常用的浪涌保护器(SPD,Surge Protective Device)的浪涌骚扰抑制特性,如响应时间、残压水平、浪涌峰值电流、寿命等,然后对微机保护设备的各个端口进行浪涌响应特性试验.最终的结论是,根据IEC标准,各个端口施加的浪涌电压水平及源阻抗不同,而且端口电路的响应也不同,所以各个端口所需要的浪涌防护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单相交流异步电动机需要做防6 k V雷击浪涌冲击试验的情况较为罕见。本文介绍了浪涌试验的方法,讲解了故障的检测步骤,分析了故障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措施,给出了绝缘损伤的解决方案,有效提高了电机预防浪涌冲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电世界》2016,(11)
正1瞬间过电压的危害浪涌是超出正常工作电压的瞬间过电压,是发生在几百万分之一秒时间内的一种剧烈脉冲。供电系统的瞬间过电压有的来自外部,有的来自内部。外部雷电引起的感应雷击、直接雷击、雷电侵入波,或者内部大功率设备的启动停止、感性负荷的投入和切除、电容器的投入和切除,以及短路故障等都可能产生浪涌电压、浪涌电流。浪涌电压、浪涌电流使设备寿命降低,可靠性下降,设备损坏,系统瘫痪,甚至威胁操作人员的  相似文献   

7.
由于电能表安装在不同的环境中,温度、湿度、浪涌次数等应力不相同,从而导致同批能电能表不同寿命,也使常规的寿命理论计算出来的寿命值偏差巨大;鉴于此,文中从寿命相关理论出发,配合高温高湿实验寿命数据,采用温度、湿度、浪涌次数的监测手段,综合评估剩余寿命,从而提出一套现场电能表寿命预警制度。  相似文献   

8.
智能电器中的电磁兼容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智能电器中的电磁兼容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介绍了吸收回路、滤波电路、屏蔽技术、隔离技术和抗干扰设计等电磁兼容对策.这些技术手段可有效保护智能电器免受非线性负荷、雷击和浪涌的危害,提高电器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微机型保护设备浪涌骚扰的测试及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浪涌实验中浪涌骚扰的特性。并且通过对一些常用的浪涌保护器(SPD,SurgeProtectiveDevice)的浪涌骚扰测试,把它们的浪涌响应时间、残压水平、浪涌峰值电流、寿命等关键技术性能作了比较。然后,在一个微机保护样品的各个端口施加了浪涌骚扰,测试了响应特性。通过结果的分析,找出了各个端口相对于浪涌的敏感位置,并且给出了合适的浪涌防护方案。最终的结论是,根据IEC标准,各个端口施加的浪涌电压水平及源阻抗不同,而且端口电路的响应也不同,所以各个端口所需要的浪涌防护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新型的低压电力电子变换器浪涌防护策略。该方法能够在不增加防护器件容量的情况下实现可靠的浪涌防护。该防护策略电路结构简单,所用器件数量少,稳定可靠,成本低廉,能够实现低压电力电子变换器浪涌防护的标准化,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一致性。根据《GB/T17626.5—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试验标准设计搭建防护试验电路,对该防护策略进行试验研究,采用CCS—600型浪涌发生器进行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防护策略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防护电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浪涌实验中浪涌骚扰的特性.并且通过对一些常用的浪涌保护器(SPD,Surge Protective Device)的浪涌骚扰测试,把它们的浪涌响应时间、残压水平、浪涌峰值电流、寿命等关键技术性能作了比较.然后,在一个微机保护样品的各个端口施加了浪涌骚扰,测试了响应特性.通过结果的分析,找出了各个端口相对于浪涌的敏感位置,并且给出了合适的浪涌防护方案.最终的结论是,根据IEC标准,各个端口施加的浪涌电压水平及源阻抗不同,而且端口电路的响应也不同,所以各个端口所需要的浪涌防护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浪涌电流冲击试验本身方法的不恰当,可能导致试品在试验过程中损毁。以电子式1P+N剩余电流保护器为分析对象,结合浪涌电流发生器及试验电路的原理,阐述了该类剩余电流保护器因测试设备影响而产生故障的原因,针对3 000 A浪涌电流冲击试验中试品RCD发生故障开展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晶闸管浪涌电流试验采用半波10ms浪涌试验方式,提出连续多周波浪涌的试验方法,通过数学建模对试验方法进行仿真研究,同时与晶闸管样品浪涌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对比,验证了通过晶闸管结温温升系列模型仿真计算来选择晶闸管阀的实际指导价值.从实际工程角度出发,给出晶闸管阀仿真和试验的方法,为晶闸管阀的选择和设计提供了试验结果支持.对华东500kV故障电流限制器示范工程用晶闸管阀进行结温温升仿真,及人工接地短路试验的结果分析,验证了6英寸晶闸管在故障电流限制器工程中应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电子式互感器电磁兼容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悦  张勤  叶国雄  郭克勤  刘彬  胡蓓 《高电压技术》2013,(11):2829-2835
为改善电子式互感器的电磁兼容性能,提高其挂网运行稳定性,提出了一些电子式互感器电磁兼容性能检测的新方法,在国家标准要求的电磁兼容项目中新增了模拟现场投运强电磁干扰的隔离开关容性小电流试验,并且在40多台样机上进行了试验。最后分析了电子式互感器的电磁干扰兼容性能检测的试验项目设置和试验结果,以及隔离开关容性小电流试验的试验原理和试验结果,结合电子式互感器工作电磁环境和干扰途径,提出了电子式互感器电磁兼容中的易受干扰环节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试验研究表明,型式试验规定的电磁兼容试验项目中故障率最高的为浪涌抗扰度试验,可以在合并单元和采集器的电源端口采用抑制浪涌的元器件来防范浪涌骚扰所产生的电磁干扰。现有的电磁兼容试验不能全面考核电子式互感器的抗干扰能力,在电子式互感器的检测中需增加隔离开关容性小电流试验。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热插拔过程中所产生的浪涌电流或电弧的危害。对如何设计支持热插拔的连接器,提出了利用连接器针脚分级的方法设计轻负荷系统热插拔连接器和对连接器插针和插孔进行特殊处理来设计重负荷系统热插拔连接器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医药化工企业供电系统负荷特征进行分析,得到医药化工类负荷典型负荷曲线,在此负荷过程基础上,对配电变压器温升进行计算,得到变压器寿命损失。以变压器温升为约束条件,以变压器寿命损失为优化目标,提出变压器容量优化方法,通过实例验证了变压器容量优化后可显著提高供电系统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用上海三基电子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LSG-6K-5C雷击浪涌模拟发生器,对多功能电度表进行浪涌抗扰性试验,阐述了浪涌产生的原因、浪涌试验的要求、试验方案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田蔚 《机电元件》2012,32(3):5-9
本文主要研究当电子系统受到信号干扰而产生远高于工作电压的浪涌电压时,作为电气连接关键元件的电连接器如何具备防浪涌电压功能才能保证系统间工作信号的正常传输.在对典型浪涌电压波形分析之后,提出了采取三级防护措施,以抑制浪涌电压,并结合电连接器结构特点设计浪涌电压模块并进行整体结构设计.最后通过试验证明,该连接器能有效抑制750V(150A峰值)浪涌电压,并具备防浪涌信号冲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某电厂125 MW机组的调峰运行试验表明,锅炉汽包的疲劳寿命比转子的疲劳寿命要高,无需通过优化运行来延长寿命.对于高中压转子,可通过降低其在运行过程中的应力峰值来减少其寿命损耗.并提出了机组优化运行方案:对于起动工况,重点控制从转子定速到30%额定功率时段的负荷变化速度;对停机工况,重点控制零负荷后转子降速过程的温降率.  相似文献   

20.
目前电力系统里,主要负荷一般都呈感性且功率因数较低。感性负荷不仅从电网中吸收一定有功功率,同时吸收了无功功率,导致电网电压有一定的下降,造成电能的浪费。通过对电容器组的投切控制进行无功补偿,能够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网电压的质量。国内外惯用的投切电容器的方式存在一定的浪涌和冲击,对设备存在损害,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无功补偿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的方式,实现了投切瞬间无浪涌、无冲击。通过在MATLAB/SIMULINK环境进行仿真,验证了正确性。最后搭建了实验样机,结果表明TSC无功补偿装置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