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园林在崇尚自然的同时,还有其独道之处,便是阐释文化中的深远意境。本篇试从文化内涵的角度将中国古典园林之“境界”略加归纳、描述与阐释。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园林数千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孕育、生长、并发展成熟,发展到今天,已经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国古典园林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文章简要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并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滞后的原因,进而提出了中国古典园林在国内的发展趋势和情况。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古典园林古朴、自然、清幽,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山水园林中的典范。因此,对中国现代园林设计来说,不仅需要一批勇于创新的园林设计师们来指导,还要借鉴传统的风景园林模式,推动现代园林的发展。本文将通过对古典园林的有关方面研究,来分析一下对现代园林的影响及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浅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方式和思想精髓,中国现代园林的构景方式和不足,并试谈应继承哪些古典园林文化,使之与现代景观园林设计有机结合,以达到景观园林建设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完美理念,使现代的景观园林的思想性、功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5.
无锡近代园林和苏州古典园林同属为江南私家园林,两者文脉相承、出处同源,都是吴文化的延续。但两者由于产生和所处的时代不同、园主的身份和思想的不同,使其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园林是时代的产物,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江南园林都是历史进程中的不同阶段上出现的文化艺术瑰宝。试图通过对无锡近代园林和苏州古典园林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进行对比研究,挖掘无锡近代园林的历史文化价值,促使人们投入更多的目光来关注本应与苏州古典园林具有同等地位的无锡近代园林。  相似文献   

6.
园林意境的感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境是艺术作品借助形象所达到的一种意蕴和境界。古典园林的意境,是比直观的园林景象更为深刻、更为高级的审美范畴。首先蕴含了造园者的人生态度,并通过精彩的园林景观打动游人,使其在园林中驻足,通过景物中的题咏,感悟到造园者所赋予景物的思想内涵。造园者自身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等深层次的文化内容都凝聚在景物中,体现在园林的空间环境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也就是通过眼前的具体景象,暗示更为深广的幽美境界,是“景有尽而意无穷”。这便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之精髓。  相似文献   

7.
张雪 《硅谷》2014,(18):142-142
中国古典园林悠久的历史至今还没有失去其诱人的魅力,经过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人们的生活环境之间逐渐产生落差。文章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思想与手法的分析,研究现代居住区景观的时代特征,把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应用到现代居住区景观中,创造舒适的带有历史记忆的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园林与诗词同为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中的精髓,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更好地把握我国古典园林的文化特质和内在精神,本文将古典园林与古典诗词进行对比,揭示了园林中融有诗文、诗文中融有园林,二者密不可分、水乳交融、相互渗透和借鉴的发展状态,对比中国古典园林与古典诗词建构手法的共通性,从而为现代园林意境塑造增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丽  张钰 《中国科技博览》2014,(16):351-351
中国古典园林在形式、风格、文化内涵等方面均影响着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为了更好地指导我国现代城市园林,文章结合我国现代园林的发展现状,将中国古典园林融入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分析了古典园林对现代城市园林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思维方式作为文化结构的内核,构成不同时代人们文化创造活动的内在依据。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凝聚了多种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从整体性、辩证性和意象性三种特征出发,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创作中传统思维方式的体现。整体性思维奠定了中国古典园林“天人合一”的创作原则,并且成为各种造园要素之间相互结合的逻辑基础;辩证性思维通过“阴阳相生”的理念巧妙地处理了中国古典园林创作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关系;意象性思维将中国古典园林推向更高的审美境界。从传统思维方式角度研究古典园林创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典园林创作的逻辑依据,从而在当代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园林设计的精髓。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文化基源对中国古典园林进行系统的诗词描绘既能够彰显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还能够给文人以情感之寄托。晚明造园家计成所著《园冶》是我国第一本系统论述造园理论专著,总结了我国古典园林的营造原则和造景技巧,以"园林意象"营造作为叙述的出发点,其造园思想受山水诗、画影响甚深。本文故以《园冶》理论为基础、广纳画论观点、删繁就简,择其尤要者加以阐述。意在探讨山水园林绘画和园冶造园理论在空间营造方面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古典园林荟萃于江南,多为明清时代的遗存.从造园的历史发展上看,明清的园林较唐宋的空间范围小,由于空间不大,再建筑许多大的庭院就产生了矛盾,主要体现在如何使庭院与自然山水的景境创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及如何在局促的空间里再现自然山水的形象.本文将结合一些实际问题来具体谈谈对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仁寿山文化产业园一期规划、设计、施工、建成的总体思路和设计要点,探讨以古典园林创作思想和特点为基础,深度挖掘场地文化,进行场地空间设计和园林意境营造,同时兼顾考虑功能、文化、生态效应等多方面因素,力图打造成为仁寿山风景区大环境下的新记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三大造园体系之一,是东方园林艺术的典型代表。它受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制,诗歌、绘画、文学的审美方式,哲学、宗教、礼俗等思想意识的影响,是一个包含丰富文化底蕴的综合体。笔者一直努力用摄影艺术的表现方法。通过独特的视觉语言,去表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风采,传递中国文化的深厚意蕴。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当代园林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实践中为了实现当代园林的科学建设,全面提升其建设水平,则需要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理念对其建设的影响,落实好相应的影响分析工作,确保当代园林建设状况良好性。基于此,本文就中国古典园林理念对当代园林建设的影响进行系统阐述,以便为当代园林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所需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6.
园林作为一种造型艺术,是以对空间形态的塑造为基本表现手段,山、水、建筑等景观要素都是以一定的空间形态、空间关系而存在。中国的古典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园林的建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除少数仅由单一空间组成的小园外,大多是由若干个空间组成,有些大、中型园林其空间丰富、大小各异,空间组织异常复杂,很多事景区、多空间的复合。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的景观和无限的园林意境,就需要在较小的范围内,营造丰富的空间感受,想尽一切办法创造更大的天地,更多的景色,使有限的园林空间具有无限延展的意境。  相似文献   

17.
姚佳纯 《湖南包装》2023,(1):193-196+199
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和历史的传承和创新。如何在现代风景园林空间设计中融入古典园林优秀传统是风景园林教育重要议题之一。在CBL(案例教学法)教学框架下,探索风景园林专业园林空间设计创新教学模式。以“与经典对话”的课程线索和主题,通过“解读经典”“解构经典”“重组经典”3个教学阶段,分析古典园林经典先例,引导学生探讨现代园林设计对于古典园林的传承,研究古典园林在现代风景园林空间设计中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8.
园林铺地,作为空间的一个界面,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浏览交通条件,而且成为园林风景的一部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几千年来,积攒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园林艺术宝库中不可磨灭的杰作之一,本文对中国古典园林铺装的类型,纹样,以及色彩进行分析,并指出中国古典园林铺地对现代园林铺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序列空间的分析与探讨,创造一个更符合人居的理想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园林建设施工过程中,园林的空间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园林的空间设计要指引着游人不断地去探索园林的建筑空间,但是园林的空间设计还要让游人驻足停下观赏园林的优美景色;园林的空间设计既要合理的设计出公众资源的活动场所空间,例如大型的公众活动集会等,同时还要对园林的私密性给予保护和保留。园林的空间设计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先行设定了园林的空间的差异性,园林空间的外观形状和园林的外观界面面等都是园林空间设计的一项重要的元素。本文主要针对园林的空间设计进行叙述和分析,详细地阐述园林空间设计的理念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