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夏季是桶装饮用水的消费高峰期,也是该类产品出现问题的多发期。近日,根据企业及消费者反映,河北省食药监局发布了饮用桶装水消费预警,称目前河北省桶装饮用水生产销售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个别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在生产的纯净水上非法标注"矿物质水"、"天然矿泉水"、"天然泉水"等,误导消费者。二是个别黑窝点非法生产销售假冒伪劣桶装饮用水。三是有的送水工人将从用户回收的空桶不送还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桶装饮用水的超标项目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且根据桶装饮用水的生产工艺流程从生产的设备管理、工艺改进、环境控制、材料把关及人员提升等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控制桶装饮用水中的各个超标项目,从而能够提高桶装饮用水的合格率,保障无锡地区桶装饮用水的质量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3.
针对桶装水生产中铜绿假单胞菌、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污染情况,结合桶装饮用水生产的工艺,并根据桶装饮用水生产实际,采用不同消毒剂对桶装饮用水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的存活状况进行了检验,为桶装饮用水生产过程中选择适宜的消毒剂及方法提供依据,以降低桶装饮用水微生物指标超标的风险,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为规范桶装水企业生产经营行为,解决桶装水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人民群众能够喝上放心的桶装饮用水,近日,新蔡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集中开展了桶装饮用水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此次专项整治重点:一是查处取缔无照经营桶装饮用水违法行为;二是检查销售的桶装饮用水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PC桶,对销售的PET桶装饮用水以及使用不合格材料制品包装饮用水的,予以下架;三是检查桶装饮用水销售主体是否建立进  相似文献   

5.
《四川食品与发酵》2019,(2):125-128
本文系统分析了GB 19298-2014中标签标识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在2015年~2017年广东省桶装饮用水专项监测的应用研究。2015年~2017年广东省桶装饮用水专项监测不合格率为17.8%,铜绿假单胞菌不合格项目数占总体不合格项目数的76.1%。铜绿假单胞菌是影响桶装饮用水食品安全最突出的问题。GB 19298-2014对桶装饮用水食品安全监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食品工程》2012,(2):57-57
为进一步提高桶装饮用水行业生产和管理水平,保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发布了中国桶装饮用水行业生产和管理自律文件。2008年,在协会倡议下,众多企业在深圳自愿签署了《中国包装饮用水行业自律公约》。在公约框架下,针对部分桶装水企业生产不规范、产品质量合格率低、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2010年全国包装饮用水行业在青岛启动了“中国桶装饮用水质量和管理提升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7.
了解温州市桶装饮用水卫生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其饮用安全性,为有关部门加强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国家标准方法对桶装饮用水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测定和评价。 结果 3 838份桶装饮用水样品,总合格率为60.34%,以菌落总数和铜绿假单胞菌超标为主,而各个季度合格率最高的是第一季度,其次是第四季度,各类桶装饮用水中矿泉水合格率最高为62.76%,最低为经饮水机冷水出口的桶装饮用水为55.10%,温州不同地区桶装饮用水超标率最高的是瑞安。 结论 温州地区桶装饮用水卫生微生物污染状况严重,存在较严重的卫生隐患,应引起我们和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加强监督与管理,同时企业自身应加强对产品的质量管理,指导消费者合理安全选用桶装饮用水。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分析讨论桶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和溴酸盐污染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到2017年9月桶装饮用水成品水样本144份,采用滤膜法和离子色谱法对桶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和溴酸盐进行检测,并统计铜绿假单胞菌和溴酸盐超标率。结果:2016.10-2017.9和2015.10-2016.9铜绿假单胞菌超标率分别为15.28%和27.78%,2016.10-2017.9桶装饮用水样本铜绿假单胞菌超标率明显低于2015.10-2016.9,P0.05。2016.10-2017.9和2015.10-2016.9溴酸盐超标率分别为11.11%和29.17%,2016.10-2017.9桶装饮用水样本溴酸盐超标率明显低于2015.10-2016.9,P0.05。结论:近一年来桶装饮用水污染情况明显好转,但仍存在污染问题,想要给予人们安全用水,需要挖掘其具体好转原因,提高桶装饮用水制造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桶装饮用水自动灌装生产设备的工艺技术要点上海龙宏包装机械有限公司李宏达首先我们上海龙宏包装机械公司祝贺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天然矿泉水专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杭州胜利召开,也感谢大会安排我公司与大家一起发言。当前各种瓶装、桶装饮用水已逐步进入千家万户,由此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桶装饮用水(包括矿泉水和纯净水)以其自然、纯净、不含杂质,可直接饮用等优点,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市场上出自不同厂家各种品牌的桶装饮用水不断增多,其卫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为了解我市桶装饮用水的卫生质量,以指导今后的工作,对生产厂家及市售桶装饮用水进行了卫生学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Use of bottled water in Sri Lanka has increased over the last decade, while new brands of bottled water are often introduced to the market. However, the manufacturers' adherence to bottled water regulations is questionable, raising concerns regarding the quality of bottled water. The objective of 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icrobiological and chemical quality of bottled water in Sri Lanka. Thirty bottled water brands were sampled and their chem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Microbiolog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within 1 to 3, 3 to 6, 6 to 9, and 9 to 12 mo after the date of manufactur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63% of brands tested exceeded the levels permitted by the Sri Lanka Standards Institution (SLSI) for presumptive total coliforms (TC) (<10 cfu per 100 mL) whereas 97% brands exceeded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permitted level. Thirty percent of brands exceeded the limit for presumptive fecal coliforms (FC) (0 cfu per 100 mL in accordance with WHO permitted levels, SLSI and the Sri Lanka Health Ministry requirement). Eighty percent of brands showed higher heterotrophic plate counts (HPC) which exceeded the WHO guidelines for bottled drinking water. Throughout their shelf life, the counts of TC, FC, and HPC bacteria decreased. Bacteria identified were Klebsiella pneumoniae ssp. pneumoniae, Enterobacter cloaca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Pasteurella haemolytica, the most frequently being P. aeruginosa. The dominant fungi identified were Aspergillus sp. and Penicillium sp. Inorganic chemical parameters were within permitted levels for all brands except for initial content of ammonia.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e need for the bottling industry to be monitored closely by relevant author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safe bottled drinking water to consumers in Sri Lanka.  相似文献   

12.
瓶装矿泉水异物检测旨在查找出矿泉水中的异物杂质,在矿泉水制造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传统的机器视觉检测精度较低,受背景的干扰较大、且漏检率和误检率较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小尺度特征提取的瓶装矿泉水异物检测算法。该算法主要包含判别性特征学习模块,数据增值模块以及细粒度信息获取模块。在判别性特征学习模块中,针对矿泉水异物,利用聚类的方式设计合理的先验框尺寸并对特征图进行处理,通过对网络的输出结果进行损失约束以赋予模型提取判别性特征的能力。样本数量的增加能够对算法检测性能的提升起积极作用。为此,构建数据增值模块。在该模块中,利用通道随机打乱和重组的方式对自建数据集进行扩充。进一步,在细粒度信息获取模块中,采用小尺度特征学习的机制对异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研究提出算法的优越性和有效性。瓶装矿泉水异物检测平均准确率可达96.22%,m AP值为83.84%,召回率为86.31%,检测速度为50 f/s。因此,该研究能够为瓶装矿泉水异物检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置换压榨洗选生产线的特点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佳木斯造纸厂80年代末从瑞典SundsDefibrator公司引进的洗选生产线的特点与应用。该生产线以置换压榨洗涤器为主体设备,配有洗前密闭筛选及洗后中浓输送设备,在我国属首次应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低浓度印染皂洗废水处理工艺及回用的研究,设计了一套废水在线处理工艺。废水依次经过与臭氧气体的混合、臭氧催化脱色、光催化降解等处理单元后,出水水质可达到回用的要求;并在各单元实验所测得数据的基础上,对回用处理设备进行了初步设计,为该设备的实际投产应用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处理后的废水色度能完全去除,CODcr去除率可达92%以上,并可回用于染色和皂洗工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GB/T 2828.1—2003为依据,系统地介绍了桶装水原料桶质量验收中的计数抽样方案的理论方法,详细地介绍了抽样方案检索实施步骤,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说明,可供桶装水生产企业在实践中使用。  相似文献   

16.
刘建文 《饮料工业》2007,10(8):36-40
从HACCP的角度来说,18.9L的桶装饮用纯净水是一种不安全的产品,因为它封口的这一个关键步骤无法象小瓶水一样可以用一个具体的关键限值来控制。但根椐我国的基本国情,必须设法将此种包装产品的风险降至最低。根椐HACCP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强调了HACCP的前提工作GMP和SSOP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于宏 《中华纸业》2006,27(9):51-55
目前国内造纸企业采用的湿法备料设备的种类较多,但普遍存在用水量较大的问题。湿法备料系统大多由水洗设备、脱水设备和污水处理系统组成。本文介绍了几种目前国内常用的湿法备料系统设备的结构、特点、适用原料和典型流程,及湿法备料设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在现有瓶装纯净水生产线的基础上,增加适当的设备和装置,可以转变为茶饮料的生产线,从而有效地利用闲置设备。  相似文献   

19.
包装饮用水生产工艺中微生物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在A、B、C、D四个市的包装饮用水产工艺中的微生物进行调查,获得微生物污染的基础数据,评价企业生产工艺中微生物污染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全面对四个工厂生产工艺过程中原水、过程水及成品水进行微生物检测,利用传统和分子方法对优势菌进行菌种鉴定。结果显示,33份样品霉菌和酵母计数、大肠菌群检出值均1 CFU/mL,砂滤水和碳滤水的菌落总数均有检出,且检出值较高。过程水中的产气荚膜梭菌均未检出,其中碳滤水有检出粪链球菌,反渗透(Reverses Osmosis,RO)水有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共分离到34株细菌,优势菌包括食酸菌属、假单胞菌属、分枝杆菌属和芽胞杆菌属。包装饮用水企业生产工艺对微生物的控制较为有效,微生物危害风险较低。议包装饮用水企业建立生产现场微生物识别系统,加强微生物监控,掌握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风险,为合理有效地控制生产工艺中微生物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红祎 《金属制品》2001,27(3):30-32
对在热镀锌连续生产线设计中具体采用的耐火纤维喷涂技术、新型结构的电解酸洗、整体浇注耐火材料锌锅以及锌锅内加热技术进行介绍。说明应因地制宜地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应用于设计工作中 ,努力提高生产企业的工艺装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