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迟海霞  涂宗财  陈钢  张露  王辉 《食品科学》2010,31(24):168-171
为了提高米糠多糖的得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取正交试验,以米糠多糖得率为指标,对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 柠檬酸联合提取米糠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同时采用红外光谱仪扫描分析,波长范围为4000~500cm-1,观察吸收峰,确定其基团类型。结果表明:米糠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1h、超声温度50℃、超声功率100W、pH5.0,在此优化条件下,米糠多糖的得率有大幅提高,最高可达6.69%;红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该法所提取的多糖和热水浸提所得多糖的红外光谱图基本吻合,主要官能团没有差异。米糠多糖的结构不会因为超声波、酶法和柠檬酸的联合使用而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2.
桑黄多糖超声波协同纤维素酶法提取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对超声波协同纤维素酶法提取桑黄多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同时采用红外光谱仪扫描分析,确定其基团类型.结果表明:较适宜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54℃、pH5.1、超声时间39 min、超声功率240W,在此优化条件下,桑黄多糖得率可达5.30%;红外光谱扫描结果表明协同提取的多糖和热水浸提所得多糖的红外光谱图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
采用闪式提取法同步提取猴头菇中多糖和蛋白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分别采用红外光谱和SDS-PAGE电泳分析多糖的结构及蛋白质分子的亚基组成。结果表明,闪式法同步提取猴头菇中多糖和蛋白质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70s、液料比171 (mL/g)、粉体粒度90目、提取电压100V,猴头菇多糖提取得率达(9.24±0.15)%,蛋白质得率为1.33%。经红外光谱分析猴头菇多糖在3 400,2 930,1 400~1 200cm-1附近有吸收峰;SDS-PAGE电泳分析猴头菇蛋白质主要分布在44.3,66.4kDa附近。采用闪式提取法可同步提取猴头菇中多糖和蛋白质,且能有效保护天然产物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4.
采用闪式提取法同步提取猴头菇中多糖和蛋白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分别采用红外光谱和SDS-PAGE电泳分析多糖的结构及蛋白质分子的亚基组成。结果表明,闪式法同步提取猴头菇中多糖和蛋白质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70 s、液料比171 (mL/g)、粉体粒度90目、提取电压100 V,猴头菇多糖提取得率达(9.24±0.15)%,蛋白质得率为1.33%。经红外光谱分析猴头菇多糖在3 400,2 930,1 400~1 200 cm-1附近有吸收峰;SDS-PAGE电泳分析猴头菇蛋白质主要分布在44.3,66.4 kDa附近。采用闪式提取法可同步提取猴头菇中多糖和蛋白质,且能有效保护天然产物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5.
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粉碎粒度、料液体积质量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微波功率和超声波功率对猴头菇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确定各因素的适宜水平。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探讨料液体积质量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超声波功率对提取猴头菇多糖得率的影响。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微波超声波组合提取猴头菇多糖的最优工艺为:粉碎粒度20目、液料体积质量比20 mL/g、提取温度74℃、提取时间16 min、微波功率200 W、超声波功率1 052 W。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多糖得率为6.44%,非常接近预测值,说明所以优化的提取工艺参数可靠。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微波超声波组合提取的猴头菇多糖抗氧化活性较高,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作用显著,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白首乌多糖的得率,本文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白首乌中非淀粉多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对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白首乌多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液料比为22:1 mL/g、超声时间为44 min、超声功率为350 W及超声温度为52 ℃,在此条件下的多糖得率为1.35%±0.02%。该条件下提取的多糖的重均分子量集中在1.71×107 、1.15×106、5.93×104 Da ,由岩藻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核糖、半乳糖醛酸以及葡萄糖醛酸组成,含量分别为0.17%、1.66%、7.40%、10.51%、74.41%、0.79%、0.85%、0.36%、3.28%、0.57%,具有一般多糖的红外光谱吸收峰以及良好的溶解性, 为日后白首乌多糖的结构解析以及工业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火炬树芽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火炬树芽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24∶1(mL/g)、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66℃、超声时间50 min。验证优化工艺参数得到多糖得率为3.59%,与模型预测得率3.67%基本吻合,由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所得提取物为多糖类物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超声法提取猴头菇多糖的影响因素,并优化提取工艺。方法:以猴头菇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超声提取时间、超声提取温度和料液比为实验因素,通过正交实验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影响猴头菇多糖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0min,提取温度60℃,料液比1∶15 (g/mL),在此条件下猴头菇多糖得率为6.16%。结论:该工艺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9.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苦豆子多糖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超声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提取温度、水料比为自变量,以苦豆子多糖得率为响应值,做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各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优化得到苦豆子多糖的超声波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280 W,提取温度50℃,水料比50:1,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8.51%,与理论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因此,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苦豆子多糖的超声波提取工艺稳定可行。超声波提取苦豆子多糖与传统热水提取苦豆子多糖工艺相比,提取时间明显缩短,提取温度降低,多糖得率提高。采用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以及气相色谱对多糖结构进行初步分析,确定苦豆子多糖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10.
超声-高温热水提取香菇多糖及其产物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超声-高温热水提取香菇多糖(第一步采用超声温度62℃,时间50min,功率640W,第二步高温热水提取温度120℃,时间40 min),得率达到了15.57±0.83%,是传统水提法(11.22%)的1.39倍,大大提高了香菇多糖的得率。与第一步提取多糖相比,第二步提取的多糖纯度较高(为91.98%),蛋白含量较少,分子量测定为单一峰(分子量为3.7×105Da),粘度较小。在刚果红实验中两种多糖都发生了红移现象,而且第一步提取多糖比第二步提取的多糖红移效果更显著,表明超声提取多糖的三螺旋结构更加完整。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进一步验证了刚果红实验结果。红外光谱检测表明两种多糖的官能团组成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猴头菌丝多糖抗氧化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液体发酵生产的猴头菌丝为材料,提取猴头菌丝多糖进行抗氧化功能研究。结果表明:猴头菌丝多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鼠血清溶菌酶含量;能够明显提高小鼠血清、大脑、肝脏中SOD、CAT的含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清、大脑、肝脏中MDA水平;具有重要的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培养猴头菌菌丝体时不同碳、氮源对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碳、氮源液体培养基对猴头菌进行液体浅层静置培养,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菌丝体中的多糖含量。结果:从菌丝体多糖含量角度考虑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豆腐渣;在淀粉用量为4.0%、豆腐渣用量为1.5%时得到的猴头菌菌丝体多糖含量高达162.17mg/g。结论:淀粉和豆腐渣能比常用碳、氮源大幅度提高液体培养猴头菌菌丝体的多糖含量,而且价格低、来源广,在生产上有着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猴头菇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对猴头菇中可溶性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L9(34),研究了料液比、乙醇浓度、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乙醇浓度和料液比是影响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0,乙醇浓度为95%,浸提时间4h,在最佳提取工艺时,猴头菇的多糖提取率为7.29%。  相似文献   

14.
以北京山区林下仿野生栽培的两种猴头菌(猴头菌H.erinaceus,HE5和珊瑚状猴头菌H.coralloides,SH2)子实体为材料,比较其多糖、三萜和矿质元素含量及氨基酸组成等,并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对其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猴头菌子实体含有较高的多糖和三萜类物质,含量分别为6.29%~7.04%、1.84%~2.61%,并且这两类物质在SH2中的含量显著高于HE5。猴头菌HE5组成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总量与总氨基酸的比值为41.34%,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70.49%,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 acid index,EAAI)为91.31,表明HE5为良好蛋白源。相比较来说,猴头菌SH2的EAAI为80.28,为可用蛋白源。并且,两种猴头菌均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尤其是Zn、Fe和Ca含量较高。综上所述,猴头菌HE5达到理想蛋白源标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珊瑚状猴头菌SH2含有较高的多糖和三萜等物质,表现出潜在的药用价值,有待于深入研究其关键成分和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对液体发酵生产的猴头菌丝,利用"水提醇沉"的方法进行多糖的初步提取;粗多糖除去蛋白质杂质之后,进行DEAE-纤维素和Sephadex G-100凝胶分步柱层析纯化,获得的多糖组分经过纯度检验之后,进行多糖性质的研究。结果显示:猴头菌丝多糖主要含有D-木糖和D-果糖,并且,多糖分子容易发生酯化反应而表现出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彭瀛  宋晓琳  沈明花 《食品科学》2012,33(9):244-246
目的:观察猴头菌多糖对小鼠移植性实体瘤H22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22瘤株接种于小鼠,制备移植性实体瘤模型。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猴头菌多糖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mg/kg,以体质量计),正常组10只,其余各组12只,连续灌胃10d。阳性对照组以20mg/kg隔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末次给药后次日处死,计算肿瘤抑制率、胸腺及脾脏指数,检测荷瘤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测定白细胞数和白蛋白含量。结果:不同剂量的猴头菌多糖抑瘤率均高于26%,显著提高胸腺指数,提高血中TNF-α和IL-2的水平,降低实体瘤组织VEGF的水平;不同程度的提高白蛋白水平;猴头菌多糖组白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结论:猴头菌多糖对H22荷瘤小鼠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和抑制肿瘤组织血管生成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提取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HE)多糖和蛋白后所剩残渣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超声-微波辅助酶法(Ultrasound-microwave assisted enzymatic method,UMAE)制备猴头菇高品质膳食纤维(HE-DF2)的最佳工艺,并对其结构及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物料粒度80目、酶添加量3%、微波温度55 ℃、超声功率300 W、酶解时间75 min时,HE-DF2的SDF含量为12.89%±0.12%,持油力为(2.05±0.01)g/g、胆固醇吸附能力为(36.84±0.59)mg/g;与参考GB 5009.88-2014《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制备的普通猴头菇膳食纤维(HE-DF1)相比,HE-DF2 内部结构发生改变,产生更多的亲水基团,其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结合水力和胆固醇吸附能力均显著提高(P<0.05),并且符合高品质膳食纤维的要求。说明UMAE有利于猴头菇膳食纤维功能性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为优化猴头菌液体发酵产多糖、核苷、总萜的培养工艺,探究其抗氧化活性。以三种活性成分产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合适的碳源、氮源、温度、转速、pH、接种量,以采用熵权法赋权计算3种活性成分产量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通过Box-Behnken建立数学模型确定猴头菌液体发酵最佳条件,对发酵产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和玉米粉,氮源为酵母浸粉和山药汁,温度23.5 ℃,转速128 r/min,pH5.9,接种量8.5%,在该条件下,猴头菌液体发酵条件的综合评分为2.090,与模型预测综合评分2.164基本一致,多糖、核苷、总萜产量分别为5.12、1.17、0.42 mg/mL;发酵全液、发酵液、菌丝体(湿)对DPPH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166、237、53 mg/mL,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 值分别为68、55、72,500 mg/mL时总还原能力分别为0.711、0.708、0.841。本研究为猴头菌液体发酵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猴头保健酸奶研制及其相关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发酵液含丰富多糖,以猴头发酵液、乳粉及乳酸菌等为材料,采用不同发酵液加量和正交试验,对影响猴头酸奶品质的因子进行比较探讨,提出制作猴头酸奶可行的最佳配比方案:乳粉14%,砂糖4%,猴头发酵液40%,接种量8%。猴头酸奶色泽柔和均匀,表面光滑,菌香清新自然,酸甜适口,回味悠长,具双重营养保健作用,是一种融天然菇香的风味保健酸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葡萄糖与红糖在猴头菇液体发酵过程中对菌丝多糖分泌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筛选出猴头菇的最适碳源。方法 分别以葡萄糖和红糖为碳源进行猴头菇菌丝液体培养, 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发酵时间猴头菇的总糖、还原糖与多糖含量及纤维素酶、木聚糖酶与果胶酶活性。结果 两种碳源对猴头菇液体发酵的影响较大, 除菌丝生物量影响不显著外, 其他指标均呈现显著差异(P<0.05)。其中, 以葡萄糖为碳源时, 发酵液始终为酸性, 并且pH随发酵时间延长显著降低, 最低可达4.36; 总糖与还原糖含量随发酵时间延长显著降低; 纤维素酶活力在发酵第11 d时显著升高并达到最高值(392 U/L), 木聚糖酶活性在发酵至第7 d时显著升高至最大值(1809 U/L), 但第11 d时显著降低, 果胶酶在发酵至第3 d时活力最高, 可达7349 U/L, 3种胞外酶的活性最高值交错出现。以红糖为碳源时, pH先升至7.28, 后降低至弱酸性(5.88); 总糖含量随发酵时间延长无显著变化, 还原糖含量显著下降(P<0.05), 而多糖含量升高极显著; 纤维素酶活性随发酵时间延长显著降低, 但木聚糖酶及果胶酶活性无显著变化, 3种酶活性最高值均低于以葡萄糖为碳源的酶活性最高值。结论 以葡萄糖为碳源培养猴头菇, 猴头菇3种胞外酶的分泌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使其可以迅速分解果胶, 然后为木聚糖, 最后大量利用纤维素, 而以红糖为碳源有利于猴头菇胞外多糖的分泌, 为猴头菇液体发酵后续药理作用研究与生产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