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冻胶膜固砂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冻胶膜固砂剂是一种酸性固砂剂,由稠化剂(FAM),交联剂(GL-6)及酸液组成,可用于酸化同时又可解决酸化过程中的缓速与出砂问题。文中研究了冻胶膜固砂剂的作用机理,通过冲砂试验评价了冻胶膜固砂剂对固砂效果的各种影响因素,从而优选出效果最佳的固砂剂配方。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温蒸汽吞吐井由于出砂导致地层不稳定的问题,研究了以糠醇预聚体(KAR)、乙酸乙酯(AC-2)和硅树脂(M15)为主要成分的高温覆砂,并考察了单剂加量、剂砂比、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对高温覆膜砂固结强度和渗透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刑砂比的增大、固化时间的延长、砂粒粒径的增大、渗透率的升高,固砂体抗压强度降低。通过研究筛选出了胶结剂组成:80.0%KAR+8.0%AC-2+8.0%M15+0.8%KH550+3.2%苯甲磺酰氯(SC-2),在试验条件下固砂体抗压强度大于9MPa,渗透率大于0.2μm^2,且固砂体的耐介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蒸汽驱井无机固砂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稠油热采井出砂的特点,通过室内试验研制了适合于高温蒸气井(≥300℃)的无机类固砂剂JNG-5和JNG-6。结果表明:该固砂剂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固砂强度高(≥5MPa),对地层砂渗透率损害小(〈20%),耐油水冲刷,成本低廉。现场试验表明该剂能有效地控制蒸汽驱井出砂,延长检周期。  相似文献   

4.
针对河口油区疏松砂岩油藏机械防砂效益低、常规固砂剂对储层伤害大的问题,开展荷电分子膜固砂体系研究。筛选出荷电聚合物2012A001作为荷电分子膜固砂体系的主剂,重点分析固砂体系受pH值调控的反应机理,同时考察不同油藏条件对固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荷电分子膜固砂体系的耐冲刷流量达6 000 mL/h;温度超过40℃,矿化度为10 000 mg/L以下,随着温度升高和矿化度增高,体系的固化速度增快;黏土含量越高,渗透率保留率越低,当黏土含量超过5%时需加入黏土稳定剂;砂粒表面含油会影响固砂体系吸附,现场注入前需进行充分的洗油处理;砂粒粒径越小、聚合物质量分数越高,防砂效果越好,但对渗透率伤害也越大,现场需根据区块砂粒粒径选用合理质量分数的荷电分子膜固砂体系。根据河口油区疏松砂岩油藏的储层特征,分别配制了不同配方的荷电分子膜固砂体系。自2018年至今,现场推广应用15井次,累积增产原油达4 500 t,投入产出比达到1∶6。  相似文献   

5.
锦州油田化学防砂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立清 《油田化学》2006,23(1):96-98,91
简介了锦州油田投入开发15年来不同时期主要用于热采稠油井的化学防砂技术原理和使用效果:以长效黏土稳定剂为主的稀油油藏固砂剂FSH-901(1992~1995,施工136井次,有效率78.7%);无机钙/有机硅高温固砂剂BG-1(1992~1995,79井次,79.7%);Ca(OH)2/CaCO3/机硅单体高温“三氧”固砂剂(1996~1997,98井次,82.7%);高温泡沫树脂固防砂剂(1997,4井次,50.0%):改性呋喃树脂防砂剂(1997-2005,99井次,94.9%);氟硼酸综合防砂剂(1998-2002,130井次,81.5%);有机硅固砂剂YL971(1998~2002,89井次,85.4%);高强度有机硅固砂剂LH-1(2005,11井次,100.0%)。报道了防砂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出砂套变井逐年增多;多层舍采长井段井化学防砂难度大;出砂粒径逐年变细,表明油层骨架受到破坏。提出了化学防砂技术发展方向:研发常温固化的耐高温固砂剂;完善分层防砂工艺。参2。  相似文献   

6.
带有环氧基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合成及固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甘油酯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EHA)等为原料,通过乳液聚合合成了带有环氧基的聚丙烯酸酯乳液,考察了乳液质量分数、交联剂质量分数、固化温度及固化时间等因素对其固砂效果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显示,在乳液质量分数为1.0%、交联剂质量分数为2%、固化温度为45℃和固化时间为24h时,固砂效果最佳。且该体系所得固结砂柱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耐油性和耐水性。  相似文献   

7.
改性环氧树脂固砂剂SSA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60℃以下酚醛树脂固砂不充分,固化强度低的情况,研制出了改性环氧树脂溶液固砂体系SSA。该体系中树脂的分子链上除含有与砂岩表面的SiO2相结合的极性基团-OH外,还含有电荷密度高的-NH2和不醚基团,且加入了偶联剂。室内通过实验考察了树脂用量,固化剂加量,偶联剂用量,温度变化,老化时间,砂粒粒径对SSA体系固结体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固结体的耐酸,碱,盐和油性能以及渗流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改性环氧树脂固砂体系SSA中树脂用量为3%,固化剂用量为20%,偶联剂用量为0.6%,砂液比可达20:1,固化速率快(3-48h内可调),固化强度高(抚压强度达6-10MPa),固结体渗透性好,且能低温固化(25-60℃),耐酸,碱,盐,原油性能良好,亲水性强,具有一定的堵水作用,利用扫描电镜对改性环氧树脂固砂剂SSA在砂粒表面的润湿铺层和断裂等微观现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用氧化还原体系S2O82--Fe2+-S2O52-作溶液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合成了马来酐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在固定m(马来酐(MA))/m(醋酸乙烯酯(VAc))=1∶1的条件下,考察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及时间对M-V树脂特性粘度的影响,探讨提高聚合物分子量的办法。与常规过硫酸盐(或过氧化物)相比,本聚合法的聚合物分子量和收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单因素法,研制出低密度、稳定性好、流变性好的水平井用化学固砂体系,配方为:0.4%AOS+3%固相微粒泡沫稳泡剂+8%固化剂+0.3%偶联剂+60%环氧乳液;对泡沫固砂体系的固砂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并考察了固化温度、固化时间、砂粒粒径等对固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泡沫固砂体系在60~90 ℃范围内均具有较好的固砂效果,固结体的抗压强度可达到9.5 MPa;对固结体的耐介质性进行了考察,发现其具有较好的耐酸、耐碱、耐油和耐水性能,体系适应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适用于高含水出砂油井的脲醛树脂固砂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应淋  郑碧锁 《油田化学》1994,11(4):296-299
本文介绍了以脲醛树脂为胶结剂的出砂油井固砂剂,考察了影响该剂固砂性能的各种因素,简介了在高含水出砂油井中应用该固砂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孤东油田防砂工艺技术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春  汤志强 《油田化学》1999,16(2):185-187,194
本文概述了了孤东油田近十多年来研究成功并推广了应用的几种防砂工艺技术,介绍了这些技术的应用条件和现场应用情况,并就防砂工艺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GS固砂剂在青海尕斯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青海尕斯油田N1-N2^1油藏出砂严重这一问题,研制出与之相匹配的GS固砂剂,并对在该区域采用直接注固砂剂的固砂工艺进行了室内模拟试验,初步探讨出GS中的固化剂加量、挤入GS量入扩孔液、扩孔体积等对固结强度和渗透率的影响,并优选出合适的固砂剂种类和相关工艺参数,在该工艺条件下,其固结体抗压强度大于10MPa,渗透率损害小于30%,这些条件对现场施工产生了有效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携砂酸压已经成为碳酸盐岩地层储层改造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实现携砂酸压的关键问题是选择性能良好的耐高温可携砂酸液体系。针对目前国内外交联酸液体系剪切变碎、脱酸严重、交联剂用量大、成本高等问题,通过设计合成了新型酸用疏水缔合稠化剂和高效交联剂,优选出了最佳交联酸体系配方,并对该体系进行综合性能评价室内实验。具体配方为20%盐酸+0.8%稠化剂SRAP-1+0.8%交联剂SRACL(2:10)+2%高温缓蚀剂SRAC-1+0.2%铁离子稳定剂DF-1+1.0%助排剂SRCU-1+0.05%胶囊破胶剂JSP-8。综合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大幅度降低交联剂用量的同时,该体系交联时间为89 s左右,具有良好的延迟交联特性;在140℃、170 s-1条件下恒温剪切2 h后黏度仍大于60 mPa·s,且交联状态仍然良好,无脱酸现象,完全满足现场施工要求,有很好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常规堵漏材料难以对非均质强的渗透地层实现随钻封堵的难题,以长碳链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和丙烯酸为单体,通过调整引发剂比例和种类及反应条件后,合成了一种随钻堵漏用疏水缔合聚合物JD。通过红外光谱表征,合成产物为4种单体的共聚物。分别对0.3%和0.6%的JD溶液及加有0.3% JD的4%膨润土浆进行透射电镜分析表明,聚合物分子之间通过疏水缔合形成了类似胶束的疏水缔合结构,其尺寸约为0.1~0.2 μm,同时疏水缔合聚合物与膨润土之间形成了动态网架结构,这正是其具有优良封堵性能的原因。通过使用FEIQuanta200F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测试得到,加入JD后的滤饼表面有大量聚合物形成的网架结构。静态封堵结果表明,在钻井液体系中加入0.3% JD,粒径为0.45~0.90 mm砂床的漏失量降低82%,粒径为0.22~0.45 mm与0.12~0.22 mm砂床可完全封堵,即JD可对不同漏失情况的砂床实现有效封堵,使钻井液可以随钻封堵非均质性渗透地层。配伍性评价表明,JD与SMP-Ⅱ、SPNH、聚合醇有良好的复配效果,与Redu1、NH4-HPAN、乳化沥青复配黏度和切力有所增大,因此JD更适用于黏度和切力不太高的体系。   相似文献   

15.
稠油油藏大多具有渗透性好、胶结性差和原油粘度高的特点,在开采过程中出砂严重,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砂措施。目前各大油田稠油井的防砂主要基于固砂和挡砂两种机理,主要防砂方法有机械方法、化学防砂以及复合防砂。机械方法主要有滤砂管防砂和绕丝筛管砾石高压挤压充填,化学防砂主要有高温水泥石防砂和高温复膜砂防砂.复合防砂除了管内砾石充填微裂缝防砂和复膜砂热采绕丝管复合防砂外,还有压裂充填和复合射孔防砂。有限防砂、携砂采油是稠油井防砂工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化学防砂技术在胜利油田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宁廷伟 《油田化学》1994,11(3):257-261
本文综述了化学防砂技术在胜利油田的应用和发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PT-1降粘剂是顺丁烯二酸(酐)与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本文通过扫描电镜、粒度分析、X射线衍射等分析测定,研究了PT-1在膨润土泥浆和聚合物泥浆中的降粘作用,探讨了PT-1的降粘机理。  相似文献   

18.
针对春光油田低温稀油油藏采油井细粉砂出砂严重的问题,研制了泡沫+树脂固砂体系.实验以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主剂,以抗压强度和渗透率为指标确定了固化剂、起泡剂、稳泡剂等组分质量分数,考察了气液体积比、扩孔方式等对固结性能的影响,形成了泡沫+树脂固砂体系.通过反向冲刷实验,确定了固砂深度.实验结果表明,以N2为气相、SDS...  相似文献   

19.
Unmodified and hybrid membranes based on Nafion and carbon nanotub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hot pressing from a mixture of polymer and dopant powders. The water uptake, ionic conductivity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and diffusion permeability of the membranes for HCl and methanol solutions have been studied. The hybrid membrane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water uptake and proton conductivity in contact with water and low diffusion permeability for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 In contact with water, the conductivity of the samples modified with 1 wt % carbon nanotubes is 0.070 S/cm; the diffusion permeability of a 0.1 M HCl solution is 2.43 × 10–7 cm2/s.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二元共聚物。最佳合成条件为:总单体质量分数为20%,单体配比n(AM):n(AMPS)为6:4,初始反应温度19℃(反应4 h),后期恒温反应温度为40℃(反应2 h),引发剂用量为153.2 mg/L,pH=7~8,真空75℃烘干3~4 h。结果表明,共聚物在胶凝酸中的剪切粘度为71.290 mP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