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磷脂酶A1水解蛋黄卵磷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磷脂酶A1水解蛋黄卵磷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该酶水解蛋黄卵磷脂经济合理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5h,加酶量0.40 IU/g,起始pH6.0,底物质量浓度80g/L;利用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仪分析水解前后蛋黄卵磷脂组分,磷脂酶A1水解Sn-1位脂肪酸,生成含Sn-2位不饱和脂肪酸的溶血磷脂,反应过程中有酰基位移发生。  相似文献   

2.
浓缩磷脂的酶法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汪勇  王兴国 《中国油脂》2002,27(2):83-86
研究了磷脂酶A2在水相中水解浓缩磷脂的最佳工艺条件:底物浓度10%,反应温度55℃,pH值8.5,Ca^2 浓度0.2mol/L。在最佳条件下得到产品经HPLC检测,PC的转化率为92.7%,并研究了水解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水解得到的溶血磷脂产品的HLB大于8。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磷脂酶A2在水相(富水)中水解大豆浓缩磷脂,经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底物浓度10%,反应温度55℃,pH值8.5,Ca^2 浓度0.2mol/L。反应的水解率在75%~85%。并研究了水解时间和水解速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磷脂酶A1催化酶解大豆磷脂获得溶血磷脂,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溶血磷脂在面包中应用,发现在面包中添加0.65%~0.9%范围内溶血磷脂能有效增大面包体积。利用质构仪对添加溶血磷脂面包和浓缩磷脂面包储存期物性参数进行测定,硬度值变化表明,溶血磷脂能有效缓解面包老化。  相似文献   

5.
利用磷脂酶A,对大豆粉末磷脂进行水解,通过实验确定了大豆粉末磷脂酶解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9h,反应温度50℃,起始pH5.1。在此条件下脂肪酸生成量达到0.802mmol/g。并对酶解后的粉末磷脂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酶解后的粉末磷脂乳化稳定性和润湿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改善,酶解后的粉末磷脂HLB值可以达到9左右。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磷脂酶A2 在水相 (贫水 )中水解大豆浓缩磷脂 ,经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 :浓缩磷脂和水比例 5∶2 ;加酶量 173.2IU/g浓缩磷脂 ;反应温度 6 5℃ ,钙离子浓度 0 .1mol/L。研究了溶血磷脂产品乳化性能 ,结果表明其HLB值大于 8,能很好的乳化O/W型体系。  相似文献   

7.
以酸值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脂肪酶Bakezyme LFP在水相中水解大豆粉末磷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8h,p H为5.0,加酶量为8%,底物质量浓度为25mg/m L。在该工艺条件下,大豆磷脂水解产物酸值为65.2mg KOH/g。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水解前后大豆磷脂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水解后饱和脂肪酸含量明显下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明显增加,说明脂肪酶Bakezyme LFP主要水解大豆磷脂1位上脂肪酸,具有磷脂酶A1的特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水解前后大豆磷脂的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脂酰胆碱(PC)含量,结果表明大豆磷脂中PE、PC发生水解,生成溶血磷脂。  相似文献   

8.
磷脂酶A1催化大豆粉末磷脂水解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磷脂酶A1对大豆粉末磷脂进行水解,研究了反应温度、加酶(PLA1)量、反应时间、加水量及搅拌速度对磷脂酶A1水解大豆粉末磷脂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0℃,加酶量8%,反应时间8 h,加水量5 mL,搅拌速度500 r/min.在此条件下产物酸价可以达到101.4mgKOH/g.  相似文献   

9.
固定化磷脂酶A1水解卵磷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固定化磷脂酶A1水解卵磷脂的条件进行优化,经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酶解条件,即酶解温度为50℃,反应溶液pH为8.0,2%溶血磷脂4mL酶解时间10h,且酶解溶液中加入溶血磷脂对磷脂的水解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磷脂酶A2在水相(贫水)中水解大豆浓缩磷脂,经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浓缩磷脂和水比例5:2;加酶量173.2IU/g浓缩磷脂;反应温度65℃,钙离子浓度0.1mol/L。研究了溶血磷脂产品乳化性能,结果表明其HLB值大于8,能很好的乳化O/W型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无溶剂体系中,使大豆卵磷脂与共轭亚油酸乙酯发生酯交换反应,以制备富含共轭亚油酸(CLA)的改性磷脂。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基于磷脂的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物料比(大豆卵磷脂与共轭亚油酸乙酯的质量比)对改性磷脂制备的影响,并通过气相色谱对改性磷脂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得出优化的制备条件为:甲醇钠(30%甲醇溶液)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2.0%,反应时间8 h,反应温度130℃,物料比1:5。在此条件下,产物改性磷脂中CLA含量可达29.18%。  相似文献   

12.
面包改良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向阳 《食品科学》2001,22(9):49-52
研究选用溴酸钾、维生素C、过氧化苯甲酰、卵磷脂、羧甲基纤维素为面包改良剂的原料,通过多因子正交组合试验对实验结果的评判依据其面包体积和感观评定来打分,确定了改良剂的最佳配方为溴酸钾25mg/kg、维生素C10mg/kg、过氧化苯甲酰40mg/kg、卵磷脂0.6%、羧甲基纤维素0.15%。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蒸馏单甘酯、大豆磷脂及抗坏血酸对全麦馒头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全麦馒头制作中蒸馏单甘酯、大豆磷脂及抗坏血酸的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蒸馏单甘酯、大豆磷脂和抗坏血酸均可显著改善全麦馒头品质;以试验用全麦粉为原料,当蒸馏单甘酯、大豆磷脂和抗坏血酸添加量分别为5 g/kg、3 g/kg和80 mg/kg时,所制得全麦馒头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投料摩尔比、投料顺序、加水量及反应温度对制备果酸钙溶解度的影响,确定其最佳合成工艺为:碳酸钙、柠檬酸、苹果酸的摩尔比为8∶2∶5,反应温度为50℃,投料顺序为将碳酸钙粉加入到柠檬酸和苹果酸的混合溶液中,加水量为反应原料质量总和的4倍。用该方法合成的果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94mg/mL。另外对果酸钙在高钙乳中的应用做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在醇相体系中甲醇钠催化制备甘油磷脂酰胆碱(L-alpha glycerylphosphorylcholine)的可行性,建立了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和L-α-GPC的HPLC-ELSD检测方法,研究了温度、料液比、甲醇钠添加量、反应时间对PC转化率和GPC得率的影响。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最佳条件:温度35℃、料液比3/20(g/mL)、甲醇钠添加量2 mL、反应时间1.5 h,GPC得率为88.2%。极差分析结果,反应条件对GPC得率影响的顺序为:甲醇钠添加量>温度>反应时间>料液比。大豆粉末磷脂的醇解反应液经过硅胶柱色谱纯化,最终可以得到纯度为99.8%的L-α-GPC,回收率78.4%,这为工业级规模制备高纯L-α-GPC提供了一种好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香榧子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及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超临界CO2萃取香榧子油的工艺条件,研究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及萃取压力对香榧子油得油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最适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4h、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45MPa,在该萃取条件下的得油率为94.57%。利用GC分析香榧子油脂肪酸组成,共鉴定出18个组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7.28%,其中亚油酸、油酸和二十碳三烯酸含量分别为42.02%、32.14%和9.80%。  相似文献   

17.
从实验室的5株有机磷细菌中筛选到1株解磷能力强的菌株PSB-2。通过L9(34)正交设计研究其最优培养条件,添加不同金属离子对解磷能力的影响,置换培养液的卵磷脂对用2种有机磷农药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pH值对解磷能力的影响最大,菌PSB-2在最优培养条件下发酵液中有效磷含量可以达到9.610 mg/100g。最优培养条件是:葡萄糖15 g/L,硫酸铵1.0 g/L,pH 6.0,培养60 h。金属离子Mg2+、Ca2+、Na+、Mn2+能够显著提高解磷能力,而Al3+、Fe2+对菌体的解磷能力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PSB-2菌对有机磷农药保棉丰有一定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关明  杜卫军  李茵萍  王岩  陈坚 《食品科学》2007,28(6):135-137
本研究建立了以新疆本地胡麻油脚为原料的卵磷脂提取工艺及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胡麻卵磷脂中磷脂酰胆碱含量的分析方法。提取工艺为水化油脚真空浓缩脱水,丙酮脱油得粗磷脂;粗磷脂用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萃取纯化得磷脂;乙醇提取后最终得到以磷脂酰胆碱为主的卵磷脂。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胡麻卵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的含量为62.4%,平均回收率为99.6%,RSD=3.42%。方法经济实用、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酸析-微电解法处理草浆制浆黑液,实验结果表明,酸析时pH值为3,COD的去除率为69.5%;微电解过程中曝气量为0.4L/min、反应时间为30min、铁炭质量比为2∶1,COD的去除率为62%,有效地减轻了黑液的污染负荷。  相似文献   

20.
溶剂萃取技术制备粉状大豆磷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启刚  安红  宋伟明 《食品科学》2005,26(8):219-222
以膏状大豆磷脂为原料,用丙酮为溶剂制备了粉状磷脂。对萃取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了洗涤次数,溶剂与膏状磷脂的比,丙酮中水的含量及萃取时的温度对粉状磷脂的纯度的影响。用正交设计优化工的萃取条件。在12℃,洗涤5次,膏状磷脂(g):溶剂(ml)=30:250,萃取2min可得纯度为98.5%的粉状磷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