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3.
近年来,笔者对纤维基面料用酶处理制成特殊表面效果这一课题很感兴趣,近来市场上出现的Lyocell纤维和传统的粘胶纤维纺丝相比不仅污染少,而且强力和湿强度有了提高,然而这些纤维有一种特性,即原纤化,粗看起来是个问题,事实上这种特性为面料手和表面特性开拓了一种新的有越的潜能,也为终结素酶提供了一种用途,采用酶处理,原纤化可以完全消除或根据人们意愿减少,增加面料的柔软性,扩大体积和增强档皮绒感,因此,控制原纤化的关键不仅是适当地调整染色参,而且要在被称为“生物抛光”的加工过程中使用生物酶控制和消除纤维表面的原纤。 相似文献
4.
5.
6.
7.
中性蛋白酶水解猪皮制备胶原多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鲜猪皮为原料,利用中性蛋白酶水解法制备胶原多肽, 并对影响中性蛋白酶水解的各个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对猪皮水解度的测定,确定中性蛋白酶水解猪皮制备胶原多肽的最适pH为6.5,最适温度45℃,酶用量([EиS])0.5%,底物质量分数15%,水解时间4h,在此水解条件下,水解度达到12.94%. 相似文献
8.
虽然只能定性地评估用纤维素酶处理L yocell纤维的效率和作用 ,但是这种处理已成为L yocell纤维染色和整理工序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本文提出了纤维素酶处理 Tencel纤维的一种定量评估方法 ,并研究了纤维素酶初始浓度和处理时间对处理结果的影响。根据这些结果建立了表征浓度和时间对纤维影响关系的数学模型。1 引 言 过去几年 ,人们对酶处理纤维素基质产生特殊的表面效果越来越感兴趣。最近市场上出现的L yocell纤维 ( Courtaulds公司的 Tencel,Lenzing公司的 Lenzing- Lyocell)与传统的粘胶纤维相比 ,具有纺丝过程中污染少的优点 ,… 相似文献
9.
胶原蛋白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本文主要阐述了胶原蛋白的基本结构及提取方法,同时介绍了由其衍生出的两种产物——明胶和水解胶原多肽间的区别,并分别对二者在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11.
12.
酸法水解测定胶原中羟脯氨酸含量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胶原的羟脯氨酸测定中,传统的酸法水解是在110℃下使用6 mol/L的HCl消解24 h,其操作步骤繁琐且所花时间较长.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酸水解条件的优化,简化羟脯氨酸测定的操作步骤,缩短酸水解的时间.HCl浓度(HC),水解时间(HT)和反应温度(RT)对羟脯氨酸的测定具有显著的影响.酸法水解测定羟脯氨酸的优化条件为:HC=12 N,HT=6 h,RT=110℃.使用优化后的条件测定羟脯氨酸缩短了测定时间,简化了操作,而且灵敏度和重复性较好,可用于快速测定胶原中羟脯氨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牛骨蛋白分步酶解制取胶原多肽螯合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富含胶原蛋白和有机钙的新鲜牛骨为原料,在采用正交试验确定胃蛋白酶(pepsin)适宜水解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添加A1398中性蛋白酶(neutral protease)结合三因素二次旋转试验方法对水解牛骨蛋白制备胶原多肽钙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先用胃蛋白酶在pH1.5,料液比1∶30,E/S5∶000U/g(蛋白质),温度37℃,酶解3h,再调节pH值至7.5,E/S3000U/g(蛋白质),温度50℃,酶解40min,螯合率最高可达98.36%。 相似文献
18.
对蛋白酶酶解低盐固态和原池浇淋2种酿造工艺的酱油沉淀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中性蛋白酶的加酶量、pH值、酶解时间、料液比对蛋白质水解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中性蛋白酶酶解酱油沉淀的工艺条件,确定了工艺参数.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池浇淋酱油沉淀的最佳酶解条件为料液比1∶3,酶解6h,加酶量为4000U/g原料,pH值为6.5,水解度可达到43.8%;低盐固态酱油沉淀的最佳酶解条件为料液比1∶3,酶解8h,加酶量为6000U/g原料,pH值为6.5,水解度可达到53.8%.方差分析表明,4因素均对水解度有显著影响.利用中性蛋白酶可较有效地酶解酱油沉淀. 相似文献
19.
中性蛋白酶水解花生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用中性蛋白酶对花生粕进行单酶水解研究.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花生粕的酶解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最佳的水解条件为:底物浓度6%,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44℃,pH6.7,加酶量6 500U/g底物,在此条件下理论水解度为7.63%. 相似文献
20.
胶原的水解方法及其水解状况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当前比较常用的几种胶原水解方法,并针对它们各自的特点进行了比较.总结了实践中能够用来检测胶原水解状况的几种手段,并分析了各种手段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能对正在从事相关工作的科研人员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