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改善碳/碳复合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在碳布/液体酚醛中引入超细碳化硅(α-SiC)粉进行复合,并在高纯氮气保护下高温烧结,初步制成了碳布增强SiC/C共烧结合金材料。热分析表明,该新型材料在900℃高温下的热失重率比常规的碳/碳复合材料降低数十倍,经浸渍处理并高温烧结,烧结合金的密度、力学性能及高温抗氧化性能均有显着提高。本文较系统地考察了原料配比,成型工艺及浸渍处理对烧结合金亚微形态及宏观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有机-无机高分子烧结合金的形成机理,用微量热重分析仪测定了不同环境条件下液体酚醛和煤沥青的热解谱图,并应用“表观活化能谱”的新概念分析了其热解机理,揭示了该有机材料在大量无机材料环境条件下的热解、成炭及其对无机材料烧结的作用规律。为有机-无机高分子烧结合金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分子合金增韧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要回顾了弹性体增韧塑料的机理后,着重介绍了刚性粒子增韧塑料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和增韧机理,分析了两种增韧机理的差异及内在联系,最后旨出刚性粒子增韧作为一种增韧新方法,使之有可能成为制备高强度高韧性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有机-无机高分子烧结合金的形成机理,用微量热重分析仪测定了不同环境条件下液体酚醛和煤沥青的热解谱图,并应用“表观活化能谱”的新概念分析了其热解机理,揭示了该有机材料在大量无机材料环境条件下的热解、成炭及其对无机材料烧结的作用规律。为有机-无机高分子烧结合金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分子粉末烧结件的增强后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高分子粉末为在底材料的烧结件机械性能较差,质脆,其可作为原型测试件,但作为功能测试件则较难达到使用要求。本文在具体研究原型件性能差别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树脂增强后处理,以扫描电镜(SEM)为手段,对材料断裂面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体系的形态结构与拉伸性能、冲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优化了后处理条件,得到机械性能为原型烧结件3-4倍的增强烧结件。  相似文献   

6.
通过自组织方法在高分子合金中形成特殊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单介绍了梯度高分子材料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在高分子合金中通过自组织效应获取特殊相形态结构的方法,并对通过自组织形式复杂结构高分子合金材料的研究前景及其应用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比较α-SiC进口粉料和国产粉料的粉料成分、粒度、显微结构,以及以Al2O3-Y2O3烧结助剂液相烧结SiC的力学性能,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进口粉在纯度、粒度和显微结构方面均优于国产粉,从而使其在烧结性能、力学性能的方面明显好于国产粉料,通过讨论其中的主要区别,提出了改善国产SiC粉料的性能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8.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由于具有用量少、生成的污染量小,且带有多种带电基团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几年来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在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情况,探讨了该絮凝剂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絮凝剂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10.
聚合物热解—反应烧结SiC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有机高分子吸湿材料的吸附模型与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聚丙烯酸钠(PAA)、聚丙烯酰胺(PAM)、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共聚物P(AA-MA)、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P(AA-AM)、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P(AA-AM-MA),系统研究其吸湿过程和机理。吸湿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硅胶和分子筛10 h内便饱和,有机高分子吸湿材料仍能持久吸湿,其饱和吸湿容量比硅胶提高至少6%以上,比分子筛提高至少50%以上,吸湿速率快于硅胶和分子筛。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有机高分子吸湿材料的吸湿主要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湿率受湿度和高分子树脂自身的吸附性能影响。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证实有机高分子吸湿材料吸湿并非单层吸附,而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同时发生,且多以化学吸附为主。热力学分析得该吸湿过程为吸热反应且可自发进行。  相似文献   

12.
先驱体转化—热压烧结Cf/SiC复合材料的致密化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先驱体裂解--热压烧结方法制备出了Cf/SiC复合材料,并重点研究了复合材料的致密化过程。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主要是通过液相烧结而得到致密化的。由于复合材料中聚碳硅烷(PCS)的裂解不仅有利于烧结液相的形成,而且形成了大量的纳米级SiC颗粒,因此,复合材料能够在较低烧结温度下得到较好的致密化,从而使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交联/线型聚酰亚胺高分子合金的性能和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交联/线型聚酰亚胺高分子合金的摩擦磨损及力学性能,并对高分子合金KH/YS(80/20)进行了详细研究,此高分子合金在不明显降低交联聚酰亚胺低摩擦磨损性能的同时,使交联聚酰亚胺的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60%和150%。热分析,形态分析结果表明,高分子合金为部分相容的三相体系。  相似文献   

14.
阳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絮凝沉淀法是广泛使用的水处理技术之一,而絮凝剂是絮凝法水处理的核心技术.与无机絮凝剂相比,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具有用量少、成本低、毒性小等优点,因此它的开发应用越来越受关注.而阳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由于带有可离解的阳离子更适合于水处理应用.本文介绍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类、天然高分子改性类、烷基烯丙基卤化铵类和环氧氯丙烷与胺反...  相似文献   

15.
高分子膜材料的合金化是最为简便有效的膜材料改性方法,不同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是决定高分子合金膜物理性质的关键因素.文章讨论了涉及高分子合金膜体系相容性的几个主要热力学基础问题,包括两组分聚合物相容性的相图分析、高分子共混物在相转化过程中发生相分离的热力学、相分离的临界条件、高分子合金体系相容性的理论预测.  相似文献   

16.
两面顶低温超高压烧结纳米碳化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两面顶低温超高压(LT-HP)技术在压力4.5GPa、温度(1250±50)℃、烧结时间20min的条件下烧结制备了纳米碳化硅(SiC)陶瓷,研究了烧结体的物相组成、化学成分、微观结构、显微硬度、纳米压痕力学性能等。结果表明,不添加烧结助剂且在较低温度下获得的SiC烧结体的相对密度高达98.4%,其显微硬度达到HV3520;纳米压痕测试硬度高达H31.74GPa、弹性模量E313GPa;烧结体的晶粒尺寸约为89nm,结构致密,无气孔。  相似文献   

17.
18.
概述了现有非晶合金的种类,并从合金的热力学、动力学和结构3个方面阐述了合金的非晶形成机理,同时全面总结和探讨了表征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各种参数,主要包括Inoue经验规律、△H(熔化焓)、△S(熔化熵)、过冷液体温度区间△Tx(△Tx=Tx=Tg)、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Trg=Tg/Tm)、粘度(η)、αβ1/3、临界冷却速度(Rc)、非晶晶化开始温度(Tx)与合金开始熔化温度(Tm)之比(Tx/Tm)、合金开始熔化温度(Tm)与玻璃转变温度(Tg)或非晶晶化开始温度(Tx)之差△Tm(△Tm=Tm-Tg或△Tm=Tm-Tx)、电子浓度e/a、原子尺寸、重力等.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以磺化聚砜(SPSF)与聚醚酮(PEK)高分子合金体系为研究对象,借助于计算机对影响合金超滤膜性能的几个因素进行了二次旋转组合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并用实验验证之。本文试图通过这种方法来研究定量化制备合金超滤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刘卫强  岳明  姜涛  田猛  米启鹏  张久兴 《功能材料》2004,35(Z1):3019-3021
采用高能球磨机制备了不同球磨时间的W-Ni-Fe高比重合金粉,采用XRD分析了粉末相的变化.应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W-Ni-Fe合金.采用SEM和EDX对烧结合金的形貌、断口和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且用维氏硬度计测量了样品的硬度.结果表明,球磨20h的SPS W-Ni-Fe合金具有较好的显微组织,断裂方式表现为W晶粒的穿晶解理断裂和粘结相的穿晶延性断裂特征,并且具有较高的硬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