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预处理工艺--生物-光催化氧化集成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光催化填料的最佳厚度为120 mm,COD_(Mn)的去除率为15.55%;对比不同工况的处理效果得出,停留时间(HRT)和初始浓度对NH3-N的去除效果影响较明显;集成工艺对浊度的去除率为20%左右,出水pH有所下降;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相比,COD_(Mn)的去除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深圳微污染水源水的特点及各自来水厂普遍存在的水质问题,利用各种水质评价指标,首次系统地进行了包括强化混凝、强化过滤、化学预氧化和优化消毒为主要内容的强化常规工艺现场试验研究。强化混凝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大无机混凝剂投加量,有机物的去除率可升至20%~40%,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聚合氯化铝是最理想的适合于强化混凝的无机混凝剂。将原水的pH调至酸性(pH约65),有助于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有机物的去除率可比常规混凝提高10%以上。有机高分子助凝剂必须严格计量,如果目的是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则投加量一般应控制在01mg/L…  相似文献   

3.
作者采用净水药剂或材料与传统工艺的强化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试验表明:三种强化组合工艺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传统工艺去除有机物的能力,其中粉末活性炭组合工艺的去除效果最佳;传统工艺出水中仍含有一定量的有机污染物和致突变物质,严重影响了饮用水的安全性;颗粒活性炭及粉末活性炭组合工艺均能明显减少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及致突变活性;高锰酸钾组合工艺不能有效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其出水的致突活性明显高于传统工艺出水.因此,对于微污染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及其致突变活性的控制,颗粒活性炭与粉末活性炭组合工艺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扬水曝气技术在河道型深水水库水质原位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西安市地表饮用水水源—黑河金盆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扬水曝气技术修复其受污染原水水质。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应用于大水深水库水质原位修复改善是可行、有效的;在扬水曝气器混合充氧作用影响下,金盆水库季节性缺氧/厌氧状况得到遏制,底泥表层DO浓度均维持在2mg/L以上;沉积物中氮、磷、有机质等内源释放过程明显减弱,藻类繁殖生长受抑;出水水质中TP、NH3—N、CODMn、叶绿素a等指标浓度较2008年同期分别削减46.7%、69.5%、22.4%及53.6%,水质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针对微污染水源水二氧化氯投加影响因素及消毒副产物产生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有很好的杀菌效果,且具有良好的持续杀菌能力;各水质参数中,COD_(Mn)的变化对二氧化氯投加及副产物产生有较大影响;当原水水质较差时,给水厂通常采用在原水中投加粉末活性炭和高锰酸钾进行强化处理的方法,在此种情况下,二氧化氯投加在混凝之前,出水中亚氯酸盐值偏高且剩余二氧化氯较少。  相似文献   

6.
受污染珠江水源水的生物预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作者利用生物陶粒技术对受污染的珠江水源水进行了生物预处理试验。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30min,气水比为1∶1的工艺运行条件下,生物陶粒预处理对NH3-N的去除率为92.7%,对CODCr、OC和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29.3%、36.6%和90.1%,同时对色度和浊度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7.
梅翔 《给水排水》1999,25(5):T3
分析了YDT、TA及PWT3种填料的结构特点,对3种填料在微污染水源水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中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初步比较。研究表明3种填料均可用于微污染水源水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并且3种填料在比表面积相近的安装布置方式下运行条件相同时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接近。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填料的最优布置方式及在不同的水源水水质条件下填料运行状态的变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微污染水源水预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水源水预处理的必要性,介绍了各种微污染水源水的预处理技术,并针对各种处理工艺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O3-沸石-GAC处理常州运河微污染水源水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根据京杭大运河常州段水源水水质特点,进行了臭氧、活性炭、沸石滤料的除微污染组合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设计了4万m3/d的O3-沸石-GAC深度处理工程,工程投资220元/m3,增加制水成本0.163元/m3.一年多的运行表明,氨氮、CODMn、亚硝酸盐去除率分别为50%以上、30%~40%和70%~80%.  相似文献   

10.
系统地研究了臭氧和二氧化氯复合预氧化的除锰效能及特性,活性炭对预二氧化氯副产物亚氯酸盐的去除效果。利用CFD软件对预氧化进行优化设计,并利用试验验证模拟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在处理含锰量较高的原水时,采用臭氧和二氧化氯复合投加除锰效果要优于单独使用二氧化氯预氧化,臭氧投加30min后再投加二氧化氯,臭氧最佳投加量为0.5mg/L。同时炭砂滤池对亚氯酸盐也具有很好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水头泄水建筑物掺气坎体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具有高水头、大单宽流量的泄洪建筑物,工程中通常采用强迫掺气减蚀措施防止壁面发生空蚀破坏。本文主要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方法,对高水头龙抬头明流泄洪洞反弧段下游底板和侧墙掺气减蚀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底部突跌凸型坎和侧墙加贴角联合掺气的新型掺气坎,解决了洞顶余幅、底空腔内回水和突缩引起掺气坎后形成水翅之间的问题。采用这种新型的掺气坎体型后,底空腔内没有回水,同时消除了反弧段后侧墙出现的清水区;侧空腔畅通并直接和底空腔相连,对侧墙和底板都起到了很好的保护。该体型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及修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太湖B支流地表水受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水体污染严重,水中有机物浓度和藻密度相对较高。常规的"混凝—沉淀—砂滤—加氯消毒"处理工艺难以有效地去除水中有机物、铁锰、藻类等物质。采用高锰酸盐(PPC)-聚丙烯酰胺(PAM)联用强化混凝工艺对原水进行处理。高锰酸盐投量在0.45 mg/L和聚丙烯酰胺投量在0.07 mg/L条件下联用强化混凝的静态试验结果表明:PPC-PAM联用强化混凝对浊度、色度、铁、锰和耗氧量的平均去除率为90%、73%、92%、99%和38%。PPC在0.3~0.5 mg/L投量和PAM在0.05~0.10 mg/L投量下联用强化混凝生产试验的出厂水浊度、色度、铁、锰等指标,均比历史同期水平要好。  相似文献   

13.
保定中法供水有限公司原水取自西大洋水库,在夏秋两季存在原水微污染现象,尤其在溶解性锰含量高时会造成出厂水色度超标。通过对原水进行差压曝气、预加氯处理,并结合生产工艺进行一系列技术改造,引进了国内第一台水中锰在线分析仪,实现了高锰酸钾的及时精确投加,从而确保出厂水色度控制在5度以下。  相似文献   

14.
利用A2/O—MBR(平板式)工艺进行北运河受污染河水净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进水有机负荷的改变对系统内CODCr、NH3—N和TN的去除影响很小,回流比的增加使得CODCr和TN的去除率提高约10%;受污染河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多且可生化性较差的特性影响了系统出水水质和膜污染速率,系统对DOC和UVA的去除率分别为77.3%和84.3%,对UV410的平均去除率达到99%;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膜清洗周期逐渐缩短,混合液过滤性能的变化致使膜过滤阻力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5.
V型掺气坎在龙抬头式泄洪洞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王海云  戴光清  杨庆  刘超 《水利学报》2005,36(11):1371-1374,1378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从掺气坎后空腔区的三维形态考虑,提出了一种新型V型槽式掺气坎(简称V型坎),其主要特点是:坎后射流水舌的流速、挑角和高程沿中心向两侧保持连续变化,其水舌落水点范围即空腔长度成为一连续变化的曲线,且沿曲线水流流速亦呈连续变化,很好地减弱或消除了龙抬头式泄洪洞掺气坎后水流落水处产生的回水.在V型坎出口断面处,水流的三维扩散充分,水舌与空腔的接触面明显增大,对底空腔长度、通气量等掺气特性指标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潜流人工湿地在预处理黄河微污染原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旭  于水利  修春海  姜路  李玲 《给水排水》2007,33(11):133-137
近年来,黄河水质不断恶化,呈现显著的微污染特征.在济南市玉清湖水库进水口处进行了潜流人工湿地对入库微污染黄河水的净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4 m/d的水力负荷条件下,推流式人工湿地与往复式人工湿地都有较好的处理效果,CODCr、TP的平均去除率均可达到45%~50%,NH3-N、NO-2-N、NO-3-N的平均去除率均可达到35%~40%,TN的平均去除率为25%~35%.二者没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7.
周建平  许龙  芮旻  沈飚  富良 《给水排水》2012,38(1):17-20
P市地表原水受到有机物污染,水中CODMn经常高达10mg/L以上,为此,在G水厂的扩建工程中,采用了两级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以保证出水水质安全。水厂运行结果表明,在活性炭吸附饱和后,一级炭池出水CODMn仍有3~5mg/L,需二级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才能使出厂水CODMn小于3mg/L。当前后臭氧分级投加比例为3∶2时,有机物的去除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预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生物接触预氧化、PAC吸附预处理三种工艺对吴淞江微污染水源水处理进行研究;常温下,臭氧投加量2 mg/L,预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对氨氮的去除率维持在70%以上,出水NH3-N约1 mg/L,CODMn平均去除率34.16%;生物接触预氧化对氨氮去除率可达80%以上,但CODMn平均去除率只有7.6%;PAC对色度及臭味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但对其他物质去除率较低.三种工艺相比,作为水厂改造或备用应急方案,预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微生态菌剂直投技术原位修复微污染水源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微生态菌剂直投技术处理城市微污染水源水体是控制季节性水质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方法。采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筛选制备的生态菌剂在自然条件下不同投加量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试验进行了32d,结果表明,微生态菌剂原位直投技术用于水源水质的原位改善是可行有效的,对水中主要污染物指标及其去除率分别可达到:氨氮100%、硝态氮76.2%、总氮80.9%、总磷90%、TOC 67.6%和CODMn40.6%;微生态菌剂可与水体的土著菌种叠加形成稳定的生态位,充分发挥了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