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水泥裹石法拌制并在1.0MPa静压下成型制备透水混凝土,讨论单粒粒级骨料的粒级、水灰比、水泥用量、外加剂及纤维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及透水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适粒径单粒粒级骨料可以形成足够多连通孔隙;水灰比的大小决定水泥浆稠度而影响强度及透水率,水泥用量对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率影响是矛盾的,增大水泥用量使骨料间粘结点增多,并能填充骨料间孔隙,因此强度增大,透水率减小;纤维作为增强剂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高强度而对透水率影响较小。综合,在粒径为5~10mm、水灰比为0.25、水泥用量为400、外加剂掺量为1.75%、纤维用量为0.6kg时,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达36.2Mpa,透水率为0.29mm/s。在此基础上得到计算透水混凝土配合比的体积法。  相似文献   

2.
以体积法设计透水混凝土配合比,研究了不同成型方式、设计孔隙率、增强料等因素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及透水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冲压成型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均高于振动成型透水混凝土;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随设计孔隙率的提高而逐渐降低;添加可再分散乳胶粉和硅粉可以提高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透水系数。  相似文献   

3.
不同成型方法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4种成型方法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及透水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振动时间和成型压力的增加,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而透水系数则逐渐降低;插捣成型法可以使透水混凝土获得较高的透水系数但抗压强度较低;振压成型法可以使透水混凝土获得较优的抗压强度及透水性能;压力成型法和振压成型法可以作为透水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  相似文献   

4.
正交法分析透水混凝土的基本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水混凝土可缓解城市防洪及"热岛现象"。采用正交试验分析骨料种类、砂石体积比、水泥用量和成型压力4个因素的配合比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连通孔隙率和透水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透水混凝土的骨料种类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最大,其抗压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碎石→再生骨料→卵石;成型压力对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和连通孔隙率影响最大;砂率对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不大,但对透水系数和连通孔隙率影响较大;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加,透水系数和连通孔隙率减小。  相似文献   

5.
透水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阐述了透水性水泥混凝土作为道路面层材料的背景与意义,研究了各种因素(如集料的种类和尺寸、集灰比、水灰比、外加剂等)对透水水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透水率与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集料种类与尺寸、集灰比和水灰比是影响透水水泥混凝土强度及透水率的关键因素.通过合理配制,可以配制出28 d抗压强度达25 MPa以上、耐久性能优良、透水率大于10 mm/s的透水水泥混凝土.  相似文献   

6.
将20、60、80目三种不同粒径的橡胶粉颗粒分别以6%、8%、12%3种掺量掺入透水混凝土中,通过对透水率、不同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冻融循环试验和微观角度分析,研究了不同粒径和掺量的橡胶粉对透水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透水混凝土中掺入橡胶粉,使透水率发生大幅度下降;使早期抗压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橡胶粉掺量为6%80目的透水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较普通透水混凝土提升了6.73%;使冻融循环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正交试验,研究了水胶比、骨料粒径、孔隙率、胶凝材料掺量对无砂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孔隙率越大其抗压强度越低、透水率越高,硅灰的增加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抗压强度,但会降低透水能力,矿粉的增加也可提高其抗压强度,且在掺量10%左右时透水能力提高较大;增加增强剂也可提高其抗压强度,但过多的增强剂会降低透水能力。水胶比在0.28~0.30、骨料粒径5~10 mm、矿粉掺量10%,增强剂为4.5%、孔隙比为17%时,无砂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可达1 mm/s、21 d抗压强度可达到29.6 MPa。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2016,(8)
研究了水胶比和成型工艺对道路用无砂透水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胶比、振动时间的增大,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均先增大后减小,而透水系数却不断下降;随着成型压力的增加,抗压强度不断提高,而透水系数却不断减小。水胶比、振动时间以及成型压力分别为0.31、10 s与2.5 MPa时,透水混凝土的综合性能最佳。在最优参数下,可制备出满足轻型道路对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要求的透水混凝土。  相似文献   

9.
目前透水混凝土的成型方法复杂多样,文章通过室内试验,研究4种不同成型方法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的影响,以得到适合于透水混凝土的成型方法。结果表明:手工插捣法获得较大的透水系数,但抗压强度较低;机械振捣法提高了抗压强度,但透水系数降低;机械振捣+静压成型法在提高抗压强度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透水混凝土内部孔隙连通,降低了透水性能;机械振捣+手工插捣法的成型效果最优,使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骨料粒径、水灰比、胶凝材料种类和成型方式对透水混凝土透水性能和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骨料粒径为5~16mm时,其透水性能和抗压性能相对较优;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会随着水胶比的减小而增大,而透水性能会随着水胶比的减小而降低,故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能相对最优的水胶比,当掺入一定量的硅灰时,透水混凝土的强度会有显著提升,并且对其透水性能无明显影响;透水混凝土的成型方式对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能有着显著影响,经试验发现采用低频平板振动器加压力机低压加压成型时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能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1.
张昀  王宝国  桂天丽 《建筑技术》2021,52(8):1010-1012
青岛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李沧区楼山河汇水分区华龄乐园路面采用透水混凝土.施工中从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包括水泥用量、粗骨料选择、外加剂应用)、投料搅拌到涂面成型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了透水混凝土的弯拉强度、抗压强度及透水率,发挥了透水混凝土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渗水及滞水功能.  相似文献   

12.
透水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和养护工艺是影响硬化后混凝土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文章介绍了采用不同的搅拌工艺、成型方法和养护方式制备、养护透水混凝土,并研究搅拌工艺、成型方法和养护方式对透水性能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上述因素均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有较大的影响,养护方式的不同对透水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以再生骨料配制的透水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成型方法和施工参数,研究保证再生骨料配制透水混凝土透水性和强度的最佳施工方式和成型参数。结果表明插捣成型法可以使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获得较高的强度和透水性能。采用压力成型方式时也可获得较好效果,随着成型压力的增加,抗压强度先增加后减小,而透水性能不断减小,本试验中最佳成型压力约为1MPa。采用振动成型方法时,随着振动时间的增加,抗压强度不断增大,但其透水性能不断降低,本试验中最佳振动时间为8s。  相似文献   

14.
采用体积法,研究了混凝土路面的配合比设计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值与水胶比、目标孔隙率均具有较大相关性,当水胶比为0.26、0.32,当目标孔隙率达到15%时,透水混凝土28 d可以达到最大的抗压强度;当样品水胶比为0.38、0.44,且,透水混凝土28 d在目标孔隙率达到20%时达到最大的抗压强度。随粉煤灰掺量、矿粉掺量的增加,透水混凝土7 d的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少,抗压强度在粉煤灰掺量为32%时具有最高值;28 d抗压强度则降低。骨料级配采用10.5~15.5 mm碎石比例为35%,5.5~10.5mm碎石比例为65%较为合理。采用静压成型方式比采用振动成型方式有利于透水系数的提高。在相同的养护条件和配合比,振动成型试件的透水系数和实测孔隙率低于静压成型。使用二次投料法可提高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和实测孔隙率。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成型工艺、设计孔隙率、石子粒径和硅灰掺量对透水混凝土孔隙率、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振动成型和压制成型试样孔隙率满足设计孔隙率要求,透水系数大于0.5 mm/s,抗压强度较高;设计孔隙率15%时各项性能较好;石子粒径对试样性能影响较大,石子粒径越大,透水系数越大,抗压强度越小;硅灰掺量在5%时可明显提高试样的抗压强度,较未掺硅灰试样其28 d抗压强度提高了27%。  相似文献   

16.
采用Design-Expert 7.0软件对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方案设计和试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在成型方式相同的情况下,水泥用量、骨料级配和粒径是影响透水混凝土透水性和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而水灰比对多孔透水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较小;使用Design-Expert 7.0软件可以有效的分析不同因素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建立模型,可以得到透水混凝土的优化配合比.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透水混凝土的配比及性能的实验研究,分析了集料的级配、水灰比、硅灰的掺量及密实方法对透水混凝土强度和透水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集料单一粒级用作配制备透水混凝土的综合性能优于连续级配。当水灰比为0.32、集料粒径4.75~9.5mm、硅灰掺量为6%并采用压制成型方法时,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粒径的钢渣作为骨料,具有快硬早强的磷酸镁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制备高强透水混凝土。研究了钢渣骨料粒径大小和成型方式对透水混凝土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孔隙率和透水系数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磷酸镁水泥具有较高的黏结强度,配制的透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早期力学性能和优异的抗折强度。在相同成型条件下,中粒径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最高且透水系数良好;对比三种成型方式,振动成型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9.
制作了不同水灰比、骨胶比、外加剂和硅粉的透水混凝土试件,经标准养护28 d后对这些试件进行了立方体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能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灰比、骨胶比、减水剂和硅粉掺量的增加,透水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和透水率都是先增加后减小。最终提出了水灰比为0.24、骨胶比为1∶4、添加1.5%减水剂和6%硅粉掺量的透水混凝土的最佳配比,为透水混凝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砖瓦》2017,(9)
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开展试验重点分析了水灰比和成型压力对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性影响规律,主要得出:水灰比对透水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与普通混凝土不同,在一定范围内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水灰比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水灰比增大,透水混凝土试件的透水系数逐渐提高;随着成型压力的增加,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先增大后降低,而透水性持续下降;本次试验中,水灰比为0.28,成型压力为3.5MPa时混凝土的强度最高,透水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