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系统总结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建设与管理60 a来在工程改建、电站运行、机组改造等方面开展的一系列科技创新试验研究,介绍了特种深水围堰设计与应用、泄流排沙建筑物抗磨蚀、三门峡水电站汛期发电试验研究、多污物河流水电站污物综合治理以及水电站机组增容改造等方面的创新成果。提出未来三门峡水利枢纽应加强管理,完善功能,充分发挥工程综合效益,加强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运用方式的跟踪研究等。  相似文献   

2.
6月5日上午,2008年黄河防汛抗旱会议在郑州举行。根据中国气象局预报,今年汛期黄河流域主要多雨区分布在三门峡以下区域,降雨量较常年偏多二至五成,这一地区恰好覆盖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暴雨区。  相似文献   

3.
宁夏中部干旱带干旱缺水现状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宁夏中部干旱带是我国最干旱缺水的几个地区之一。我国政府已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该地区抗旱减灾建设,扬水工程、水窖和集水场等众多工程发挥了重要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然而,由于工程水价过低、重建轻管严重,水窖和集水场建设标准低、集水效率较差。目前,该地区抗旱管理信息化水平落后,抗旱服务组织力量薄弱,抗旱减灾形势依然严峻。尽快启动扬水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加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发展节水型农业、加快抗旱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自开工以来,在物资设备上得到苏联、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匈牙利等兄弟国家无私的援助;全国八十三个城市、四百四十五个工厂也为三门峡加速生产各种施工设备和材料,保证了工程顺利施工。高度机械化施工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仅各种  相似文献   

5.
今年春夏以来 ,黄河下游沿黄地区由于降雨偏少、大风天气多、土壤失墒快 ,旱情非常严重 .目前正值抗旱保夏播的关键时刻 ,为确保下游沿黄地区工农业用水 ,小浪底建设管理局决定牺牲局部利益 ,停止发电 ,确保向下游供水 ,以解燃眉之急 .在建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尚未完工 ,就已经发挥了效益 ,去年汛期已具备防御 30 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今春以来豫鲁两省旱情严重 ,小浪底工程在三门峡下泄 2 50 m3/s、最少时 1 0 0 m3/s的情况下 ,向下泄近 340 m3/s;最大时下泄 1 1 0 0m3/s;累计给下游工农业用水补充 5.5亿 m3;为保证黄河下游两岸农业丰…  相似文献   

6.
工作简讯     
三门峡工程局由北京迁到三门峡工地7月27日黄河三门峡工程局由北京迁至三门峡工地,并于7月30日开始办公。工程局迁到了工地,意味着工程的准备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三门峡办事处为迎接工程局的全体职工,曾组织了食宿、接待、文体  相似文献   

7.
贾华民 《治淮》2001,(10):17-17
沂沭泗水利管理局建局20年来,直管的河道、闸涵工程,从工程面貌到管护设施有了较大的改观,工程的抗旱防洪能力得到了保障,为沂沭泗地区的抗旱防洪保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沂沭泗直管水闸概况 该局直管沂沭泗主要的抗旱防洪水闸工程26座,其中大型水闸11座,中型水闸6座。这些水闸工程大多数建于50~70年代。多数水闸带病运行,未按抗震设防,老化失修、标准低、启闭机简易陈旧、启闭设备露天安置,有的大型水闸闸门以水泥代钢而制。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阜新市是易旱地区的典型代表,做好抗旱减灾工作意义重大。从科学制定抗旱规划、完善抗旱工程体系、加强抗旱管理服务、优化种植结构、发展节水技术以及落实保障措施等五个方面,提出采取综合系统有效的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旱灾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李元平 《陕西水利》2016,(Z1):245-246
本文以潘家庄实际供水状况为例,详细论述了抗旱应急供水工程中引水管道的设计内容,以期其他地区抗旱应急供水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并正式批复了《全国抗旱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编制的第一个关于抗旱减灾工作的专项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国抗旱减灾工作的重要战略性、基础性与指导性文件。为加快推进《全国抗旱规划》的组织实施,根据2013年国务院第20次常务会议关于力争用3年时间落实几项从根本上提升抗旱减灾能力的工程举措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我区地县领导和财政、水利部门十分重视加强抗旱服务组织基础设施建设。全区已建成县(市)级抗旱服务队3个,区级服务分队7个,有抗旱服务人员58个,拥有办公用房98平方米,机具库房118平方米,共投入抗旱资金57.12万元,其中省投资专款7万元,地区投入28万元,购置抗旱机具146台(套),输水胶管6000余米,已形成固定资产32.6万元。 我区组建抗旱服务队之时,正值抗旱关键时期。地委、行署领导在检查旱情后,立即召开财政、水利、农业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办公协调会,当即决定从地区财政和干部捐款中先后拿出40多万元,由地区抗旱办统一掌握,与地市农机公司联系统一发放抗旱机具,地区水电局组成三个工作组,采取“人机同行、送货上门”的形式,迅速将机具送往三个县市级抗旱服务队,开展抗旱保苗活动。汉阴县水管站站长、服务队副队长李定立  相似文献   

12.
我省经过试点在各地建立了抗旱基金制度和一大批抗旱服务实体,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省抗旱办在商?各地区召开现场会,在全省推广这一成功经验。针对以往抗旱经费使用分散,使用效益不高,又不能形成抗旱能力的情况,省水利厅1989年在财政部门的支持下,改革了抗旱经费的使用办法,投入62万元在全省8个地区进行建立抗旱基金和抗旱服务实体的试点,取得了“资金滚动积累,建立抗旱实体,机动灵活服务,自我维持发展”的成功经验,并积极在各地推广。到1992年底,全省已建立挂靠各级抗旱组织或依托乡村水管站、工程管理单位和联户、户办等多种形式的抗旱服务实体324个,购置  相似文献   

13.
朱红五 《人民长江》2001,32(6):16-17
介绍了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江苏省大运河监测调度系统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情况。系统由 3个主要部分组成 :计算机网络系统、水情监测系统、传输干线工程。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设备选型、系统的功能以及试运行的结果。该系统的建成 ,大大提高了江苏省苏北地区水文信息采集的效率 ,对江苏省苏北地区的防汛抗旱调度指挥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北京市区县旱情及旱灾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北京市抗旱节水技术实践,着重研究了城区雨洪集蓄利用抗旱技术和郊区实施再生水水源替代工程等抗旱服务实践及其相关技术要求。实践证明,两项抗旱技术对北方缺水地区抗旱技术服务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19年淮河流域降水普遍偏少,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旱情。通过对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科学调度,取得了显著的抗旱供水效益。本文分析工程上游来水情况、用水情况、供水调度和抗旱效益,对工程调度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升防汛抗旱减灾能力的必由之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经国家防总和水利部的具体实施,我国已初步建成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覆盖全国2058个县的山洪灾害防治预警预报系统、洪水风险图编制等项目以及大江大河主要河段的洪水预报系统、重点地区重要河段的防洪调度系统和全国旱情监测系统,编制了覆盖42万平方公里的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项目  相似文献   

17.
三门峡水电站是豫西地区唯一的大型水电站,承担电力系统的调峰、调频任务。近几年,随着豫西地区一些大中型火电厂的相继投入运行,电网容量不断增加,对三门峡水电站机组的开、停机反应有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实现机组计算机控制势在必行。同时,计算机技术、产品制造工艺及材料科学的发展,为发电机组实现计算机控制创造了条件。因此,1994年8月至1995年9月,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与电力部南京自动化研究院(简称南自院)共同开发完成了3号机组监控自动化改造工作,建立了三门峡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第一个远方终端。1改造方实根据统一规…  相似文献   

18.
得知邓小平同志逝世的消息,三门峡枢纽局广大干部职工沉浸在万分悲痛和深切怀念之中。曾被小平同志亲切接见过的一些三门峡工程建设的老同志眼含泪水追忆着小平同志深切关怀三门峡工程的动人情景。一些老同志说:“邓小平同志对三门峡工程一开始就给予了高度重视,早在1956年3月9日邓小平总书记就批发了“黄河三门峡工程局的组织机构及干部调配意见”的报告。他还两次亲临三门峡视察。原三门峡水利枢纽局副局长吴柏煌清楚地记得邓小平1961年第一次视察三门峡工程时的情景:3月2日那天,邓小平及随行人员不顾春寒料峭,路途疲劳直奔坝顶,边…  相似文献   

19.
正三门峡位于黄河中游末端,河床狭窄、地势险峻,河中鬼门岛、神门岛、人门岛将黄河劈为3股激流,三门之下又有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中流砥柱",巍然屹立于惊涛骇浪之中,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就坐落在这里。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在黄河上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是苏联援建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56个项目之一,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工程控制黄河流域面积68.8万平方公里、占全河流域面积的91.5%,控制全河水量的89%、全河沙量的98%。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主坝长713.2米,坝顶高程353米,最大坝高106米。工程于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1957年4月13日开工建设,1960年9月蓄水运用,1961年基本建成。  相似文献   

20.
全面介绍了我国防汛抗旱指挥决策的总体要求及其主要考虑因素,并重点从工程调度、工程抢险和紧急救助三个方面阐述了防汛抗洪指挥决策的基本策略,从饮水安全、抗旱浇灌和水量调度三个方面阐述了抗旱减灾指挥决策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